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低碳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低碳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低碳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十二五”全省低碳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秦光荣省人民政府召开低碳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主要是全面总结“十一五”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对“十二五”和今年低碳节能减排工作进行部署。三是推进低碳发展。
推进低碳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_云南减灾年鉴

推进低碳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十二五”全省低碳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秦光荣

省人民政府召开低碳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主要是全面总结“十一五”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对“十二五”和今年低碳节能减排工作进行部署。下面,我就推动全省低碳发展,抓好低碳节能减排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攻坚克难,我省“十一五”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积极推进低碳发展,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具体来说:

一是全面完成节能降耗指标。我们建立了一套工作制度和政策支撑体系,把节能减排作为省人民政府每年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之一,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节能降耗专项资金近3亿元,带动社会投入208亿元。我们坚持扶优汰劣,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共关停小火电92.8万千瓦,累计淘汰落后产能4800万吨。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大力组织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电等重点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共完成524个节能示范项目,每年项目节能量超过500万吨标准煤。同时,重视建筑、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政府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节能工作,节能减排综合能力持续增强。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4%,比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多完成了0.4个百分点。

二是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我们高度重视城乡环境保护,“十一五”共投入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55亿元,共建成68个污水处理项目,新增截污管网近4000千米,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0.5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由39%提高到70%。坚持“一湖一策”抓好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特别是滇池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加强三峡库区上游水污染防治工作,三峡库区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涉及我省的48个项目,已建成32个、在建11个、开展前期工作5个。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共有104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通过全面采取工程、结构、管理等减排措施,2010年我省化学需氧量较2005年削减5.76%,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的117.6%;二氧化硫较2005年削减4.08%,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的102%。

三是推进低碳发展。发展水电清洁能源是推动我省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产业,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达3700万千瓦水电与火电的装机比例达到70: 30,新能源装机超过30万千瓦,以水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25.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左右。我们深入开展“森林云南”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十一五”期间完成国家下达退耕还林工程和巩固成果项目造林62.1万公顷,封山育林36.4万公顷,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全省森林蓄积量15.5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位。多年来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极大地提高了我省碳汇能力。据测算,2007年全省森林碳汇量达到19.5亿吨,占全国碳汇总量的14.3%,居全国第二位,是我国仅有的三个碳汇高于碳源的省区之一。同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成效明显。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143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联合国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项目总数居全国第一,预计年减排5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特别是今年初,云南正式成为国家首批五省八市低碳试点省区,全省低碳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四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16个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比例由67%上升为99%。地表水环境质量和主要湖泊、水库水质持续改善,全省地表水达标率由62%提高到66%;主要湖泊、水库水质优良率由60%上升到72%。重金属污染稳中有降,2010年下半年阳宗海水体砷浓度较最高值下降了84%,水质稳定在Ⅱ~Ⅲ类;沘江已经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

经过5年的努力实践,我省在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主要是:第一,全面树立和落实“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思想。我们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为全省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二,坚持统筹兼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协调。我们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开发中保护,通过发展实现更好保护,既取得了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1.8%的好成绩,又有效维护了我省和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下游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坚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新模式。我们先后启动实施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节能减排和“森林云南”建设等六个方面的重大举措,建立了权责明确、职责明晰的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项目运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第四,坚持多措并举,不断丰富和完善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手段。特别是综合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政府低碳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有力地维护了全省科学发展的大局。

二、认清形势,科学谋划“十二五”和今年的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

“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谋划,系统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为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进一步提高对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推进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促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项有力行动。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云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有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要把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承诺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推进云南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无疑将为减缓全球变暖做出重要贡献。二要把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究其根本,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落后的直接体现。坚持低碳发展,推进节约发展、绿色发展、清洁发展,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要把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手段。我省生态环境良好,水能、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十分丰富。充分发挥这些潜在优势,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挖掘节能潜力,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能源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推动我省“两型社会”建设进程。四要把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作为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要维护群众利益,切实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抓好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充分尊重群众的环境诉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要求。

(二)客观分析我省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省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全省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繁重。

从国际总体发展趋势看,当前,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方兴未艾,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发达国家提出了“绿色新政”,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研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的增长轨道,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都给我省低碳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从国内部署和要求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新挑战。2009年,我国向世界承诺了到202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又明确提出我国到2015年低碳节能减排目标是“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尽管我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且在这一阶段碳排放将不可免地上升,但是我们必须着眼于全国发展大局、着眼于全省科学发展这一根本大计,下定决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从省内发展实际看,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很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相当突出。一是低碳发展任务艰巨。我省缺油少气,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为8600万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加42.76%,而一次能源利用排放的二氧化碳为1.7亿吨,比2005年增加41.8%,控制碳排放任重道远。二是节能降耗难度增大。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性扭转,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钢铁、化工、有色、煤焦、水泥等高耗能产业链短,资源型产品和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能耗大,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还都高于全国水平。随着我省产业加快发展步伐,节能降耗难度还在增加。三是减排空间较为有限。受地方财政资金不足、投融资平台不完善等因素制约,我省部分县(市、区)污水处理厂难以正常运行,没有实现应有的减排效益。“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等外送电量稳中有升,加大了二氧化硫削减压力。例如,2010年火电外送电量近150亿千瓦时,超过全省火电发电量的1/4,对应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3.5万吨。同时,我省近年来持续加大火电行业脱硫设施建设和小火电机组关停力度,相应的重点减排项目都已提前完成,未来五年二氧化硫和工业化学需氧量的工程减排空间较小。

(三)进一步明确“十二五”和今年的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到2015年,我省低碳目标是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0年下降20%;节能目标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5%;减排目标是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6.2%、氨氮排放总量减少8.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4.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5.8%。根据这一总体目标,省人民政府统筹提出了今年我省的低碳、节能、减排指标。具体为:碳排放下降4.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4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均下降1.5%。

根据我省“十二五”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判断,国家下达我省的低碳目标和节能减排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但是,全省上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完成这一系列目标任务,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要把这种倒逼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下定决心,强化措施,务必确保完成。

(四)准确把握推进云南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

要实现以上目标任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好“四大关键”、实现“四个结合”、做到“四个挂钩”。

1.抓好“四大关键”。

一是加快推进低碳省试点建设。省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云南省低碳发展规划纲要》。我们要从建立和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开展低碳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快推进试点工作。重点要抓好“七大任务、十大工程”,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强化节能降耗、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技术支撑体系、推动低碳示范建设、促进低碳消费等七大任务,以及低碳能源建设、工业节能增效、低碳建筑、低碳交通、森林碳汇、低碳工业园区及企业低碳化改造、能力建设及科技支撑、政策规划及体制创新、先行先试示范、低碳生活推进等十大工程。

二是深入挖掘节能降耗潜力。从现有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十二五”期间,我省能耗预计将继续上升,务必加大力度,深入挖掘节能降耗潜力。①节能重心要实现从“单一”到“多项”的转变。即要从主要依靠工业向依靠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农业、公共机构等各行业协同推进转变,从主要依靠大企业向依靠大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共同推进转变,从主要依靠重点地区向依靠各个地区共同完成转变,从主要依靠生产企业向依靠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全面推进转变。②充分依靠技术进步挖掘节能潜力。对传统产业,特别是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以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电、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低碳改造工程为重点,实施1000项节能示范项目,力争形成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③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开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强化重点企业能源审计,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同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推动中小企业节能工作制度化、节能管理规范化。④继续抓好节能示范项目建设、全民节能等其他方面的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增强我省节能降耗的综合能力。今年要在全省推广使用财政补贴节能灯800万只。

三是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①加大重点江河流域的污染防治力度。要继续加大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力度,切实以人湖污染负荷削减为核心,以改善水环境功能为目标,突出治理保护的重点工程,将人湖污染物削减量落实在具体项目上,确定项目的责任单位、责任主体、责任人和资金筹措渠道,争取滇池等重点流域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②加快城镇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确保2012年底前县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针对当前治污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存在的矛盾,要抓紧研究和解决好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产权不清晰、管网不配套、体制机制不健全、价格体系不完善等问题。③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对小火电机组、有色冶炼、钢铁等行业加大关停、淘汰力度,有效抑制高耗能产业和产品过快增长。同时,推进电力行业和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控制。④加强管理减排。增加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现场环境监察频次,重点强化对现役燃煤机组等的运行监管。

四是强化技术创新与推广。重点要抓好以下四点:①开展与低碳发展有关的科技创新,鼓励开发温室气体控制技术,重点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②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大力支持符合我省产业实际的节能共性、关键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③加大组织力量开展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强化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集成,推进污水处理工艺、水体富营养化消除机理、湖体氮磷污染控制、水体自然修复等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多学科的交叉创新性研究和应用。④重视技术合作,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积极引进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成果,并在推广使用上加大力度。

2.实现“四个结合”。

一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十二五”是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也面临着推动低碳发展、抓好节能减排的压力,要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突出抓好四个关键环节:①切实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重点发展能耗低、就业多、对环境损害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农产品加工、特色食品和饮料、家具、日用化工、服装、家电等产业。②以引进央企及国内外知名大企业人滇为契机,加快推动重工业结构调整,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石油、有色金属、钢铁、磷化工、煤化工、清洁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材等产业集群,提高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水平。③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和平台,进一步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深人开展金融、工商税务等人园服务活动,搞活机制,强化服务,营造环境,建设好50个省级工业园区、12个特色园区和4个边境贸易加工园区,增强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尽量节约资源和生态容量。④强化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是提升能力,提升层次,提升规模经济效益。

要与推进桥头堡建设相结合。桥头堡建设是国家和我省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旅游文化等开放型产业,为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把好人口关。在推进桥头堡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边境地区动植物防疫和森林防护体系建设,推进跨界河流污染防治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类国际合作平台和机制,加强沟通和交流,为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要与主体功能区划相结合。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按照国家的要求,我省主体功能区划的初稿已经出台,目前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在推进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中,要加强分区分类管理,按照已划定的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的要求,引导调控产业发展及城镇空间布局向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高的地区聚集,引导化工、制药、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向适宜发展的地点适度集中,实现有序发展、集聚发展,防止对重要环境敏感目标的布局性环境风险。特别要规范资源开发活动,对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敏感区等地新建或改扩建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开发项目,要实施更加严格的准人要求。同时,严格限制在边境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建设高载能产业。

四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推进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大局。要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统筹考虑生产、流通、消费多个环节,促进生产方式、流通方式、消费方式向低碳、绿色、高效方向转变。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开展生态省、州(市)、县(市)区及乡镇、村的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不断改善城乡群众的居住环境。要充分重视挖掘云南各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促使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低碳生产、低碳消费和生态文明观念有机统一起来。

3.做到“四个挂钩”。

一是与用电、用地需求挂钩。采取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用电指标需求与节能降耗指标相挂钩的方法,对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指标要求或完成较好的企业,给予用电、用地支持,反之则要取消现行的优惠政策。鼓劢企业转变用地思路,保护坝区,多利用荒山荒地搞建设,对向缓坡山地发展的项目,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企业,给予土地指标和能耗指标方的照顾。

二是与审批、核准项目挂钩。对不能按期完成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任务的州(市),要暂停项目的环评、供地、核准和审批;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企业,一律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不予批准新增用地,并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对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严格执行环评、安评、土地及节能评估审查。

三是与财税、价格政策挂钩。继续把差别电价电费作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重要来源,并与相关指标挂钩。各级财政在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大力推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以奖促防”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地推进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四是与金融、信贷扶持挂钩。要实行“差别对待”的金融倾斜支持政策,对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做得好的重点企业,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增加再贷款规模。对绿色生产企业的上市及增资扩股采取优先政策,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发债。

三、落实责任,努力形成推进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大合力

促进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是我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创新求变,才能争取工作上的主动权,取得预期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落实

推进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和狠抓落实。一是明确责任,加强领导。为加强对低碳发展工作的领导,我省将成立全省低碳发展试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全省低碳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及政策,负责全省低碳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下一步,全省低碳发展工作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节能和减排两项工作,继续由省工业信息化委、省环境保护厅分别牵头负责。二是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当前,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快推进,争取国家尽快出台脱硝电价,有序提高现行脱硫电价。省工业信息化委要结合国家“十二五”节能有关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我省推进节能降耗各项政策措施;要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机制,负责按照工业信息化部和环境保护部“关停”认定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车用燃油替代措施,搞好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省环境保护厅要进一步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工作的统筹和推进。其他各有关部门对全省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具体困难,也要及时协调解决,真正服务到位。三是抓好督查,加强考核。从今年开始,省人民政府将每年对全省低碳发展、节能和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考核情况要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政绩和领导干部的主要依据,完成任务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的,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实施问责。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十二五”和年度目标顺利实现。

(二)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大工作保障力度

支持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是各级政府完成各项考核目标任务的关键。“十二五”期间,我省每年将安排3000万元的省级低碳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统计及考核指标体系、碳汇交易试点等能力建设方面。同时,要保持对节能减排的投入不减,视情况进一步增加省级财政投人,各州(市)财政也要安排相应资金,加大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等关键环节的支持。同时,要加强低碳试点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全面提高工作能力。要引导和鼓励各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为加大力度推进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健全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利益导向

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推动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强大动力。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我省实际情况,要着力在生态补偿机制、干部政绩考核体制等方面大胆展开探索。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建立公平的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持续不断地增加对包括在内的生态重点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环人。特别要充分利用我省列为国家低碳试区的机遇,争取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能力建设,以及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补偿、完善清洁能源统计核算办法等方面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二是我省也要从财政、税收、特色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建立健全相应的促进和激励机制,用好用足和完善退耕还林等现行政策,逐步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筹衔接。三是加快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绩考评机制,从侧重于经济发展速度指标转向注重可持续发展反指标,从侧重于近期发展指标转向注重兼顾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指标,把低碳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四是在完善干部考核机制、资金投入保障长效机制等方面,也要加大推进探索力度。

(四)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推进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需要社会各方各面的共同努力。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价格杠杆、市场调节、经济补偿等手段,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同时,要坚持不懈地提高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参与、支持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关系全局,对我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精神,再接再厉,锐意进取,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和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全省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