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议论文写作课例评析

议论文写作课例评析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学们已经进入高中学习了,高中阶段要开始比较正规的议论文写作学习,议论文写作的一大特征就是思考分析问题。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我要吃雪糕”这句话是什么?然而,绿树为了这一切,必然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写议论文,一定要有深刻的思考判断。不少同学都有错误的认识,觉得写议论文要得高分,就要有排比句,有亮丽的例子,开头要文采斐然等等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皮毛。

1.课例呈现

如何把问题想深刻[2][63]

教学实录

师:要把文章写好,先把问题想清楚。因此我们今天的写作课,要着重研究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问题想清楚。同学们已经进入高中学习了,高中阶段要开始比较正规的议论文写作学习,议论文写作的一大特征就是思考分析问题。我现在举一个例子,让大家看看议论文到底该怎样思考问题。

(1)导入:生活中的议论。

我们设想一下:有一个孩子,有一天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雪糕。”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我要吃雪糕”这句话是什么?对,是论点。“我要吃雪糕”这句话讲出来以后,如果孩子希望说服妈妈,他接着一定要说明理由的。应该怎么说明呢?按照我们同学的写作习惯,大致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蛮不讲理式。如果这个孩子这么说:“妈妈,我要吃雪糕!我就是要吃雪糕!你给我吃雪糕!我一定要吃雪糕!”这是在说明理由吗?这是在下命令!当然,如果这孩子从来蛮不讲理,他可能会这样说。但只要他还愿意说理,一般他总要说出点理由来的,对吧?

第二种是我们不少同学都喜欢使用的“旁征博引式”:妈妈你一生当中吃过多少雪糕?如果李清照那个时候有雪糕的话,她就不会喝菊花茶了;苏东坡喜欢喝酒,但如果那时也有雪糕的话,他就不会喝酒他也吃雪糕去了。所以,妈妈你也要让我吃雪糕!(生大笑)很滑稽,是吧?你觉得没有人这么说吗?可是,我们很多同学都是用这个套路说理由的。这种类型看起来像说理,其实根本没有说服力。

第三种会是怎样的呢?我们设想一下,这个孩子提出“我要吃雪糕”,他会说出几个理由来。第一个理由应该是什么?

生:雪糕很好吃!

生:我很热!

生:我口渴了!

师:这时候,孩子是说“我饿了”合适还是说“我口渴”合适呢?

生:口渴。

师:那么“口渴”、“很热”这种有说服力的理由就应该放在最前面。妈妈我要吃雪糕,因为“我很热,我口渴”,然后他为了增加说服力,马上第三个理由出来了,“雪糕营养很好”。可以不可以说?当然生活当中母子之间不一定需要出现这么完整的理由,因为只要是孩子的要求,许多母亲是无理由地同意的。但是,我们平时写议论文还是需要具体理由的,因为别人不是你妈,你不说服他对方是不会搭理你的,对吧?

(2)展开:例说思维。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则材料。(投影)

人们喜爱绿树,因为绿树使大地充满生机,为自然调节气候,给人类带来幸福。然而,绿树为了这一切,必然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有人曾做过实验,一棵不大的白杨,一昼夜吸收的水分竟达五公斤之多。

根据以上材料,以“吸收和给予——绿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请想一想,这段文字重点是什么?你看,它有一个题目,“吸收和给予”,请告诉我,“吸收”与“给予”之间有没有侧重,或者说,在思考“吸收”与“给予”时,要不要突出其中一项?

生:我认为要突出“给予”。

师:为什么?

生:突出“给予”可以突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我在网上也看到过,有人认为“吸收”和“给予”之间应该重点讲“给予”,为什么呢?他的理由是现在的青少年,不懂得给予,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给予”。这个观点到底对不对?值得商榷。请仔细看这个材料,我们发现整个材料的语意有一个转折。我们一般说话的时候,语意重点是放在转折前还是转折后?

生:在转折后面。

师:比如吧,我们说某某人很好很好,如何如何好,最后说某某人请客。这番话的重点在哪里?

同学:请客。

师:那么,投影上的材料一共4行字,我们研究一下这4行字的重点在哪里?同学们考虑一下,你觉得重点在哪里?是哪一句话呢?

生:第2句。

师:应该是“绿树为了这一切,必然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这一句,对不对?为什么不考虑第3句话呢?

生:这只是举了一个例子。

师:哦,这个例子是用来证明什么?

生:说明吸收水分很多。

师:也就是说,绿树为了能够“给予”,必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料。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文章重点是讲吸收还是给予?

生:吸收。

师:看来这段材料确实要重点放在“吸收”,当然“给予”也要兼顾到。有同学根据这段材料写了一段文字,请大家评判一下看看写得怎样,好吗?(投影)

是啊,绿树从土壤中吸收了养料,而它们的吸收不正是为了给予吗?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这种为了给予而勤奋吸收的人不胜枚举。

严凤英是我国著名的黄梅戏艺术家,她为我国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她的给予正是来自一种可贵的吸收(下略)。山西榆次区瘫病研究所治瘫专家高锡朋大夫,三十年如一日,对截瘫病因深入研究(下略)。还有中科院副研究员赵忠贤,孜孜不倦地吸取新的科技知识。(下略)

同学们想一想,严凤英什么什么,高锡朋怎样怎样,赵忠贤如何如何,这样的论证方式你觉得好吗?

生:我觉得这样论证也很好。因为这是举例论证,举的是严凤英、高锡朋,还有赵忠贤的例子,这三个例子有代表性。

师:很有典型性,是吧?有男的,有女的;有艺术家,有医生,也有研究员,挺全面的哦。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考虑一个问题:这三个例子有没有说明“吸收”要注意的东西?有没有告诉我们:“吸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都没有。这三个例子,其实讲的都是一回事。什么事?有人在“吸收”。你觉得这样把三个例子并排码在一起写文章好不好?

生:不好。没有思想深度。

师:那么,如果现在要我们同学重新思考这段材料,重点讲“吸收”,强调要“给予”必须要“吸收”这个观点。如果我说这个大观点中,至少可以提炼出三个分论点,你该怎么思考?第一个分论点是什么?第二个、第三个又是什么?请考虑。

生:第一个分论点肯定落在“必然深深扎根于土壤中”这句话上。把这句浓缩一下,就是要深深扎根。

师:这和观点“要给予必须要吸收”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们干事业,搞研究,就必须吸收,而要充分吸收,就要深深扎根。

师:很好,不能忽视“深深”二字。深,意味着要深度吸收,不能浅尝辄止。对不对?那么,第二个分论点呢?

生:要不断吸收。

师:注意“不断”的含义。“不断”强调着什么?

生:强调“吸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吸收一下就停下来了。

师:很好。那我们再考虑一下,第三个分论点可能是什么?

生:(迟疑)……

师:(提示)还是要在材料中看!不断吸收之后,接下来顺理成章的内容就是吸收的对象是什么了?

生:吸收水分和养料!强调吸收的内容要有价值。

师:非常好!现在可以总结一下吧?

生:要“给予”必须“吸收”。首先,要扎下根深入吸收;其次,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吸收;第三,应该吸收那些有价值的好东西。

师:说得真好!写议论文,一定要有深刻的思考判断。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什么?就是要深入分析。深入分析材料,是深刻思考问题的前提。不少同学都有错误的认识,觉得写议论文要得高分,就要有排比句,有亮丽的例子,开头要文采斐然等等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皮毛。关键是一定要对材料做全面深入的分析,这个是前提。这点请大家务必注意。

(3)提升:指引路径

究竟怎样分析材料呢?下面老师给大家几点建议。

途径一:多面思考

请看下面这个材料。(投影)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远嫁,幼时读书甚至连一碗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年幼时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去打工,供姐姐读书……这些人的苦难经历,非常珍贵,这是促使他们成功的动力和财富

请大家思考:这个材料表达了什么观点?

生:人要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

师:这样的观点有没有道理?有一定道理。不过呢,还不太准确。上面的材料所言和“磨炼”完全一样吗?

生:材料中的磨炼,其实就是那些名人从小受到的苦。

师:类似观点不就是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吗?浓缩一下:苦难是成功的动力和财富。但我们应该思考一番:苦难是财富,对不对?

生:我觉得不对。有些苦难不一定是财富。

师:不一定是财富?讲讲理由。

生:苦难能够使人成功;但如果一个人一直畏惧苦难或安于苦难,习惯于苦难,那就不会有动力。

师:这话很深刻。有道理吗?有道理的。刚刚两位同学也讲到,苦难不一定是财富。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苦难必然是财富,我们当中有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像范仲淹那样,为了获得成功,希望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让自己每天一碗粥都难以吃到。你愿意不愿意这样?为什么不愿意?

生:我觉得范仲淹的苦难是外界的因素,不是他有意追求的。这个苦难他没办法回避,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去战胜它。

师:也就是说这个外在的苦难是万不得已的,对吧?人不必主动寻找苦难。对不对?

生:对。

师:我赞成你的观点。其他同学也思考思考,苦难给人带来什么?你想想看。比如你非常穷,连上学的学费都没有;你一无所有,你可能会流落街头,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形,你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生:大概会伤害自尊吧?

生:人生将会比较悲惨。

师:从这种角度看,苦难是好事吗?

生:未必是好事。

师:从这个角度来看,苦难不是好事。但从前面的材料看,苦难却是好事,是这样的吗?说苦难是财富,是不是应该有个前提呢?这个前提是什么?

生:这个人必须获得成功,脱离苦难了。

师:是啊,苦难是财富,这句话不能绝对地说。我觉得有些成功人士对处在苦难中的人说这样的话是不道德的。苦难不一定是财富,这个话才对。可见,考虑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这是深入思考的重要办法。所以,我请同学们注意:要想深刻思考,必须要从多面思考。还要注意,我没说反面思考,只是说要从多面思考。刚才提到的“苦难是财富”这个观点,我们仅仅是从反面思考的,其实不一定只从反面,还可以从多方面来思考。

现在我请大家分析另外一个例子。你觉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观点对不对?这个观点有没有值得发展和深入思考的地方?

现在,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有调查就一定有发言权吗?

生:如果调查不全面,或者说调查内容和主题无关,就没有发言权。

生:乱调查也是没有发言权的。

师:还有其他的说法吗?我再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角度啊!如果我们要做一个调查:猫的表现怎么样?我们把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老鼠叫过来问:猫的表现怎么样?大家以为这个调查有效吗?显然没有效果。你调查猫,但你只问老鼠,是没有效的。你应该怎么调查?

生:要调查100个动物,把羊、牛、猪、马全部叫过来,问他们猫怎么样,这个调查就比较客观了。

师:看来,只有调查还是没有发言权的,还要注意调查的对象是否全面,方式是否恰当。再来看一个题目: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常听别人这么说过吧?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这句话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也有问题。问题是没打开思考的空间。除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外,失败还可以是什么?

生:失败也可以是失败之母,因为一个失败往往导致另外一个失败。生:失败可以什么也不是,失败就是失败,失败了就从此结束。

师:很好。看来大家越来越熟悉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会使我们的思路越来越开阔。

途径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语文老师经常在讲的一句话是:写议论文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底怎样具体分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材料(投影)

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之后,他联想到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传染病可能就是由那些微小的致病菌引起的,因而大声疾呼医院开展消毒工作。巴斯德满腔热情要为人类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却遇到了重重阻力,遭到学界大佬乃至学界主流的反对,在临床医生那里也碰了壁,大家都认为他是外行胡说,并不把他的话当成一回事。

师:请大家看完后思考一下,这个材料一般可以来证明什么观点?(生思考)

生:创造发明的结果,大家一下子接受不了。

生:新事物经常遇到旧势力的阻挠。

生:新事物要让人们能够接受,得有个过程。

生:新事物总要遇到旧势力的挑战。

师:大家都从新事物的角度入手思考,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换个角度考虑一下,会怎么样呢?

生:旧势力是阻碍新生事物发展的绊脚石。

生:旧的传统力量,会扼杀新生事物的生机。

生:新的与旧的结合起来考虑,就是要使新事物具有生机,一定要扫荡旧势力。

师:同学们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大家既考虑了巴斯德这一方,又想到了阻碍他的另一方,有的同学则把双方结合起来考虑,值得肯定。不过,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概括一下,实际上差不多:巴斯德正确,反巴斯德者落后甚至反动。可是,在我看来,我们周遭的许多现象,当然包括历史现象,并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往往要比我们的想象复杂得多。提示一下:先看巴斯德,他的做法是否无懈可击?

生:我觉得巴斯德有点不自量力。热情可嘉,性子太急。(生笑)

师:呵呵,你的观点有点另类,愿闻其详。

生:他是一个从事生物研究的科学家,但不是医生,更不是医学家,他凭什么叫大家相信他说的是完全正确的?

生:我想要是他在“大声疾呼”之前,先在若干医院试点研究,让医疗事实来说话,并做好学界大佬的工作,这样一步一步推广,效果可能会好些。

师:你说的不无道理。据我所知,当时巴斯德消毒法,只是在发生大规模战争时,为减少伤兵死亡而由政府强制推行之后,才被人们慢慢接受的。我们不妨再从医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假设你是那时的法国医生,听了巴斯德倡导消毒法后,你会接受其劝导率先在临床中推行吗?

生:我恐怕不会的。你巴斯德只是一个研究生物的,你凭什么叫我相信你?

师: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生物老师,对细菌很有研究,一天他跑到一所医院,非常热情执着地劝说医生消毒,到了不依不饶的地步,医生会怎么对他?

生:医生被逼急了,可能会把他直接送到精神病院。(学生笑)

生:虽然生物与医学有相通之处,但毕竟是两个门类,不是说隔行如隔山么!

生:我也不会答应,或者说我也不会轻易答应。因为我是医生,有执业资格,这个意味着权利,但更意味着责任,对病人负责是我的天职。

生:从材料看,说巴斯德是“外行”是绝对正确的,虽然“胡说”不一定;因为他没有任何医学实践,而我是临床医生,在医学实践上当然是行家,当然不会贸然听从一个外行对我说教。

师:同学们想得很深刻,分析得也很具体。巴斯德不是医生,他没有医学学位,不是法国医学协会的会员。对于医学来说,他彻头彻尾是个外行。像这样一个外行,又如何能指望医生们重视他的话呢?姑且不说是在19世纪,就是今天,要让医生们听从一位外行的说教,恐怕也是行不通的。这不是因为医生们守旧,而是因为他们要对病人负责。

我们刚才讨论的是科技史上一个案例。下面我们看另外一则材料,是不是也可以用类似的思路去分析思考。

史记·匈奴列传》中,有一个投降匈奴的汉人中行说与汉朝使者对答内容的记录。汉朝使者讥笑匈奴人轻视老人,而中行说却认为:匈奴人常骑着马打仗,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没有能力参加战斗,因而把肥美的东西提供给身强力壮的人,这是加强自身力量,长保父子的表现,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轻视老人。汉朝使者说匈奴无衣冠宫室、礼仪制度,中行说则认为:匈奴人以放牧为主,逐水草而居,时常迁移,就不需要宫室;着装轻便,为的是便于行走;匈奴人没有繁琐礼节,是为了抢时间干正事;父亲兄长死了,儿子兄弟娶其后母寡嫂,不是汉人所说的乱伦,为的是种姓种族的繁衍。

大家想一想,中行说的观点是不是有合理性呢?其实,我们不难想到,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自有其形成的经济的、文化的原因,它在具体历史环境中是合理的。所以,任何一个民族,即使是先进民族,也不能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死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更不应该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司马迁之所以饶有兴趣地把这个场景记录在《史记》中,也表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博大的襟怀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而这,是我们写作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的一种思维方式。

途径三 学会范畴思考

范畴是什么?范畴是一个哲学概念。同学们一听到“哲学”一词可能会觉得头大,其实,如果能够运用一些哲学思想,我们看问题就拥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往往会比较透彻。到底如何运用范畴思想来思考问题呢?我们会在具体讨论中逐渐明了这些内容的。

先看一份材料。深圳一个小学生,写了一篇论文称“《新华字典》没有动物保护意识”,参加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得了一等奖,他的主要观点是这样的。

《新华字典》中对“鲸”的注释为:“生长在海里的哺乳类动物,形状像鱼,胎生,用肺呼吸,身体很大。肉可吃,脂肪可以做油。”我国南方某市的一个小学生对此表示异议,认为字典的说法违反了动物保护的宗旨,需要修改。(投影)

师:你们认为这位小学生的意见正确吗?请大家讨论讨论。等会同学们在发言的时候注意啊,当一个同学提出观点后,其他同学从不同侧面作补充,或者提出不同想法,不要岔到其他话题上去。

生:我认为这位小学生的话是对的。因为既然鲸是国家保护动物,那么吃它的肉和用它的脂肪炼油,就是违法的。字典就应该修改。

生:我同意。而且觉得不只是应该修改,而且是必须修改。小学生年龄小,辨别能力弱,还是一张白纸,从小就有了鲸鱼可以吃的印象,后果很严重!(学生笑)

生:补充一点,《新华字典》虽然就是一本小小的字典,但我们读小学时几乎是每人一册,发行量应该很大,所以,《新华字典》出差错危害就很大。

生:老师刚才说过的发言规则:不要岔到其他话题上去。

师:呵呵,感觉很敏锐。为什么觉得已经岔开去了呢?

生:我们要讨论的是小学生的意见是否正确,也就是字典里鲸鱼肉可吃的说法到底对不对的问题。不是讨论后果是否严重的问题,也不应该讨论社会影响问题。

师:说得很好。讨论的时候,话题一定要集中。下面我们继续围绕小学生的话对不对进行讨论。

生:我想那小学生的话,既对,也不对。

师:你的说法比较特别,请具体说说。

生:说他对,是我赞成前面发言同学的意见,“肉可吃”的说法可能会产生对读者的误导。说他不对,是因为《新华字典》说的其实是客观事实。

生:我觉得介绍动植物时只介绍类属、外形、生理特征,没有关于使用价值的说明,总是缺少了什么。

师:说得真好!听下来,大概就是两种意见:小学生有道理,符合动物保护的思想;小学生没有道理,《新华字典》说的是全面客观的事实。这样就产生了矛盾。我们现在要着意研究的是,这对矛盾的焦点在哪里?请同学们接着思考:字典是做什么用的?

生:字典是用来查字的,要如实告诉大家某个字、词的含义。

生:字典应客观地介绍知识。

师:对。字典介绍某个对象时,要给读者清晰、全面的真实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议论、补充):事实,客观,可信。

师:说得对。字典所要认定的“是什么”,“怎么样”,这种判断叫作事实判断。还有一种相对应的判断叫“价值判断”,就是对这个事实的意见、批判,它强调的是“应当如何”。请看,“肉可吃,脂肪可以做油”这是对鲸鱼使用价值这个事实的认定,这样的认定是不是鼓励你去吃鲸鱼肉?当然不是!(学生纷纷点头)换句话说,“可以吃”不等于“应该吃”。鲸鱼肉是可以吃的,这是一个事实判断;但是,为了保护鲸,我们不去吃鲸的肉,这个就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一种价值判断了。再做进一步设想:假如字典在介绍事实的同时,都进行价值判断,那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解释“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后面还要加上什么?是不是要加上“刀不要随便用来伤害别人”?(生笑)再看,字典里对“瞎子”的解释是:指失去或者没有视力的人,后面是不是还要加上“‘瞎子’的叫法是对盲人的不尊重,我们一定要尊重残疾人”之类的文字?(生大笑)这样一来,同学们想想,这本字典还叫字典吗?它就变成一部“道德经”了。(学生点头。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

生:老师,我提一个设想,如果在字典对鲸鱼的解释后面,写上“现为国家某级保护动物”等字,可能更好,因为照你前面的说法,这也是事实判断。

师:你这个建议提得不错,值得表扬。这样,对知识的解释更全面了。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引入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这两个概念。在议论文写作中,搞清楚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并且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如果缠绕在一起,我们思考问题就会变得含混不清。因此必须对不同的范畴概念加以区分。

“范畴”是哲学里概括与抽象程度较高的概念,如物质与精神、运动与静止、必然与偶然、规律与混沌、对立与统一、系统与要素等。我们平时使用的“范畴”通常还表示一些对举性的概念,诸如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前提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等等。

“事实”与“价值”就是一对“范畴”。对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界定,开始于英国大哲学家休谟。休谟在他的《人性论》一书中指出,人们不能从“是”推导出“应该”,也就是说,纯事实的描述性说明凭借其自身的力量只能引起或包含其他事实的描述性说明,而绝不是做什么事情的标准、道德准则或规范。这个观点后来被称为“休谟铡刀”;我们今天就试着用这把铡刀铡了一下许多现象。

通过今天的实例分析,我们不难体会到,如果善于运用这些范畴去思考,就有可能增加我们的思想深度。

2.课例评析

(1)提供思维路径,建构策略性知识。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就必须提供思考的工具和途径,帮助学生建构关键的策略性知识。

这一课例中,任老师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把问题想深刻”。这一知识点的必要性自不必多说,如何做到“把问题想深刻”才是老师要着力的。任老师提出了三个策略:一是多角度思考;二是具体分析;三是范畴思考。这三条策略,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当中的单一化、概念化、模糊化的问题的针对性的有效地反拨。学生在写作中如能运用其中任何一个思维路径进行思考,都能使问题想得更深刻。

(2)展开分析讨论,过程中内化知识。更让人赞赏的,是任老师呈现知识的方式。

第一,教学环节的设置呈现出思维的过程。

导入部分,呈现问题。使用归谬法。用极端的方式将学生写作中的不足凸显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这种思维方式的荒谬可笑。别开生面的开场白,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涵盖了学生写作的常见问题。展开阶段,分析词语,与学生一同思维,从三个角度剖析“吸收”一词。提升阶段,提供思维的三种路径。期间,不断引导学生辨析不同表述之间的差异,体现思维的缜密性。而且每到关键时刻,教师都点拨到位。

第二,关联学生的生活,构建写作、思维与生活的联系。

写作与思维密不可分,也与生活密不可分。写作中存在的思维问题也必然在生活中暴露出来。任老师分别选用了“吃雪糕”、“学生作文选录”、“《新华字典》之辨”等生活(包括学习生活)材料,这样,学生就能将写作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了。

第三,讨论中让学生去经历、体会、进而内化。

作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知识归知识,运用归运用。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运用中理解、体验、内化知识。在“吃雪糕的理由”讨论中,学生明白了以往写作思维方式的幼稚可笑,而这以前却是写作中惯用的方法。在词语的辨析中精确了概念的内涵。在讨论“巴斯德”材料中,老师还让学生“以自己是法国医生”会怎样,又假定“生活中一个生物老师去医院宣传消毒”又会怎样,帮助学生体会当时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当学生的讨论偏向,教师又适时地拉回来,指明了“讨论话题必须集中”的基本前提。整个教学过程都是采用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不断的修正,而知识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内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