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第一堂语文课案例

中学第一堂语文课案例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逐渐意识到,国语侧重于教会学生语言对话,这是在小学低年级时候的主要任务;国文侧重于教学文章和文字,这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重要任务。对母语的自觉体认,让五千年的文明渗透我们的情感和心灵,埋下中国人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根,成为拥有中国文化身份的人而非迷失的一代——这是老师教学的文化目标,开宗明义。他要带领他的学生遨游于“国文”包含有更多的文化底蕴的优美典雅世界当中。

老师:“你们小学学习语文,一共上了多少语文课?”经过计算,大家一致认同不少于1480节。

老师:“那么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几节课?”

生:“是我们第一节语文课。在这节课上,语文老师教我们拼写汉语拼音。”

“我记住的是我们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在这节课上,老师总结了我们小学六年来我们取得的进步。并祝愿我们进入中学后能够更加努力。在这节课上,老师非常投入,同学们也深受感动,因此我印象深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上《风筝》,老师带着我们到教室外去放风筝的场景。”

老师在肯定了学生发言的踊跃后,接着不客气地说:“但是,你们说的并不是语文课,你们只是凭借着特殊的时间或者特殊的场景记住那节课,并不是因为语文课本身的内容或者语文自身的魅力而记住这节课的。”老师重点强调了语文两个字。

学生显出困惑不解的神情。这也难怪,在小学他们大概很少需要这样的思维方式。

“有么?——因为语文自身的魅力而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一节课,或者因为文章的感人而记住的一节课?或者因为老师出色的教学而记住的一节课?”

陆陆续续,开始有同学回答到真正的语文课。有的说记住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的说记住了《詹天佑》,有的说记住了《古诗三首》等等。对于这些答案老师都给予了肯定。

同学们渐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但是,老师的问题才刚刚开始:“同学们学了这么多节语文课,你们认为什么叫‘语文’?”

“就是语言加文字。”

“我认为是语言和文章。”

“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学。”

同学们经过讨论,渐渐形成了上述四种观点,老师依次板书在黑板上。接着说:“看来‘语’是指‘语言’没有疑问,而‘文’指的是什么,却还需要再讨论。我们暂时先放下这个问题。我们的这门功课,并不是一开始就叫‘语文’,而是叫‘国语’,‘国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由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改成‘语文’。”老师将上述三个名词写在黑板上。

“我们先来比较上述三个名词的含义,然后同学们说说你认为采用哪个更好?”

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慢慢的不少同学都发言了。后来逐渐意识到,国语侧重于教会学生语言对话,这是在小学低年级时候的主要任务;国文侧重于教学文章和文字,这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重要任务。而语文则两者都能兼顾。再经过探讨,学生基本上倾向于采用‘语文’作为我们课程的名称。不过,此时,老师的话再次让学生感到吃惊。

“首先,同学们明白了‘语’只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而‘文’则是中学的主要任务,因而我们在探讨的时候,都没有再选择‘国语’。同学们,我一直有这么一个观点,每届的学生我都要和他们讲。那就是——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国中,只有我们中国最不重视自己的母语教学,因为其他大国的母语教育课,至少开两门课,语言训练课和文学赏析课;也有的是开到三到四门功课,还包括听力课和写作课。只有我们中国,堂堂五千年的古国,要学的东西浩如烟海,居然只开一门功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问题恰恰说明了这是我们国家的耻辱。我们很多学生以英语学得好而沾沾自喜,其实我们才学到人家的‘语’。根本就没接触到‘英文’,换句话说,还只是学到人家小学低年级的水平,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呢?”

“我个人更加倾向于采用‘国文’这门功课。‘国文’,‘国文’,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使我们从拿起母语课本的第一堂课——即开始童蒙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我是中国人。它给我们文化上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烙在我们情感和意识的深处,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丢失。”

“但是,‘语文’好像只是一个模糊的所指。它可以指原生态的母语作品,也可以指用母语翻译的任何一种语言的作品。总之,与‘国文’相比,它缺乏对母语的一种自觉体认,无法诉诸我们的情感和心灵。”

“我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老师的带领下,真正进入到国文的优美的典雅的世界里,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这是新学期开学时,一位老师给他所带的班上的第一堂语文课,与同年级的其他语文老师上的可大大不同,其他的老师新学期的第一次导言课,讲的大多是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及要求等,而这位老师却给这些新入中学的孩子们一次大大的冲击,视觉、听觉、思维的冲击,一种从文化和精神角度对于语文学习的反思和展望。我们的语文到底让孩子们学了什么?孩子们真正学到了什么?而老师想要让孩子们在中学的语文课上学习的是什么?对母语的自觉体认,让五千年的文明渗透我们的情感和心灵,埋下中国人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根,成为拥有中国文化身份的人而非迷失的一代——这是老师教学的文化目标,开宗明义。他要带领他的学生遨游于“国文”包含有更多的文化底蕴的优美典雅世界当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