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雪峰山西侧地区黔江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及地层研究

雪峰山西侧地区黔江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及地层研究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雪峰山西侧地区黔江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及地层研究项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起止年限:2007—2010年项目负责:王传尚,李旭兵主要完成人:王传尚,李旭兵,白云山,刘安成果概况:本项目所属的计划项目为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负责实施的“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综合调查”。经过4年的油气地质调查,项目组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根据调查区的基础地质、油气地质条件,储集岩评价的重点为震旦系和寒武系。
雪峰山西侧地区黔江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及地层研究_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雪峰山西侧地区黔江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及地层研究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起止年限:2007—2010年

项目负责:王传尚,李旭兵

主要完成人:王传尚,李旭兵,白云山,刘安

成果概况:本项目所属的计划项目为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负责实施的“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综合调查”。项目工作的雪峰山西侧地区,大致位于齐岳山与雪峰山之间的北东向延伸区域的东段,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与雪峰造山带之间的雪峰山前缘盆山过渡带。区内古生代海相地层广泛发育,油气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油气资源勘探前景广阔,是项目工作的主要对象。经过4年的油气地质调查,项目组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开展了以震旦系—下古生界为重点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调查了区内地层发育及分布情况,建立了工区地层格架。并与地层专题相结合,广泛收集国内外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资料,开展了以震旦系—下古生界为重点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和总结,编制并提交了工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表,相关成果详见地层划分对比专题报告。

2.分析了调查区震旦纪以来的沉积相和古环境演变过程

重点分析了调查区从被动大陆边缘—前陆盆地的演变过程中沉积相的时空演变过程,总结和分析了区内重要的沉积相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讨论了层序地层的界面的识别,重点研究了调查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其中,震旦系共识别出了9个三级层序,分属两个二级层序;寒武系共划分了14个三级层序,分属2个二级层序;奥陶系—志留系共划分了15个三级层序,分属3个二级层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调查区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的发育关系。

另外,通过对调查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的不整合面特征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了中、晚二叠世之交东吴运动在调查区的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油气储集和运移的影响。研究了调查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生物礁的特征,分析了该组生物礁及砂岩体对油气储集的意义。

3.分析了调查区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变形史

通过本项目走廊剖面的野外地质调查,于地面共发现和落实褶皱59个,断层95条。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在区内留下了变形程度、变形方式和变形特征各异的构造形迹,这些不同的构造形迹彼此穿插与叠置,限制与改造,构成了图区内复杂的构造应变图像。

在系统分析上述褶皱、断裂构造的性质、特点和分布的基础上,按照计划项目对雪峰山西侧地区构造带划分的总体方案,对调查区的构造带进行了划分,并分别讨论了各构造带的构造样式及其特点。构造线主要因北东向构造与东西向构造联合而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形。走廊大剖面南东段构造线主要为近东西向,北东东—近东西向的褶皱、断裂和韧性剪切带均较发育,而北西段构造线则主要为北东向,以复式褶皱及走向断裂同等发育为特点。

通过对上述基础资料的分析和研究,重点围绕雪峰隆起的形成、演化历史(晋宁期雏形阶段、加里东期成形阶段和印支—燕山期雪峰隆起定形阶段),将华南大地构造的演化阶段大体划分为4个阶段,即太古代—古元古代的扬子(华夏)陆块的陆核及结晶基底形成阶段,扬子(晋宁)—加里东期的板块活动带发展阶段,海西—印支期的板内活动带发展阶段,燕山—喜马拉雅期的陆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将调查区内沉积地层划分为武陵构造层、雪峰—加里东构造层、海西—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喜山构造层5个构造层。

在分析构造滑脱面的特征及滑脱层在构造形变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深部构造的资料,分析了地面构造和深部构造的协调性及其相互关系,并讨论了调查区构造形变史,重点讨论了燕山期早期调查区的变形特征,其形变规律总体上变形的扩展顺序为自南东向北西;扩展方式为前展式,变形机制为多层次滑脱作用控制的基底逆冲与盖层滑脱的叠加;控制变形的滑脱面自南东向北西逐渐由深变浅,雪峰基底拆离隆起区主要受中地壳韧性层控制,湘鄂西褶断亚带主要受中地壳韧性层、寒武系底和志留系底等盖层中的滑脱面控制。

4.对调查区烃源岩进行了初步评价

重点研究了调查区四套烃源岩(震旦系陡山沱组、寒武系牛蹄塘组、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部黑色页岩以及二叠系栖霞组和茅口组灰岩及含炭质泥岩)的分布和发育规律,并根据其地球化学指标,对烃源岩进行了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根据研究区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分区模拟了桑植—石门复向斜、沅麻盆地、湘中坳陷3个地区的生烃史、埋藏史,模拟的重点区域为桑植—石门复向斜带,模拟结果表明其埋藏史为:中晚寒武世为碳酸盐岩台地快速生长阶段,早志留世为前陆盆地快速沉降期,晚志留世—石炭纪埋藏史曲线较平稳,小幅波动,表明沉积、剥蚀作用均不强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沉降达到最大值,盖层达到最大埋深,印支运动以来,隆升剥蚀较为强烈。

其生烃史为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在志留纪深埋之下已进入生油高峰,在二叠纪进入生气高峰,早志留世烃源岩在中志留世末期就已开始生油,晚三叠世开始生气,早二叠世烃源岩在晚三叠世开始生油,晚侏罗世开始生气。

5.对调查区储集岩进行了初步评价

调查和分析了调查区海相储集岩发育特点和分布规律。重点研究了震旦系陡山陀组、灯影组,寒武系石龙洞组、娄山关组,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等储集层系的孔渗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价。根据调查区的基础地质、油气地质条件,储集岩评价的重点为震旦系和寒武系。

灯影组一段鲕粒白云岩、粒屑白云岩孔隙度最大值为11.00%,平均值为8.26%。渗透率最大值为7.72×103μm2,平均值为3.66×103μm2,为雪峰山西侧地区非常好的储集层段,可以作为Ⅱ型储集层。

娄山关组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孔—非组构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裂缝组合,连通性较好。岩石晶间孔发育,平均孔隙半径为7.87~43.79μm。其中在湖北鹤峰—湖南桑植一带,娄山关组上段的细晶亮晶鲕粒白云岩孔隙半径大于200μm,其百分含量达到85%。娄山关组白云岩的排驱压力相对较小,最大值为26.79MPa,最小值为0.05MPa,平均值为6.48MPa,研究区娄山关组滩相的鲕粒、砾屑白云岩的累积厚度超过450m。综上所述,寒武系娄山关组储集层为研究区油气下组合最好的储集层段,同时在多数地区深埋地下,其储集层可以作为Ⅱ型,部分层段可以作为Ⅲ—Ⅳ型储层。

6.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划分

根据以上的调查和研究的结果,对调查区构造单元与油气保存单元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黔江—来凤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龙山—永顺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慈利南山坪—张家界构造重建残存型含油气保存单元、沅麻盆地重建残存型含油气保存单元、湘中涟源坳陷含油气保存单元5个油气保存单元,并重点分析了调查区湖南桑植—石门复向斜带油气保存条件。

(王传尚 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