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无极绘画理念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赵无极绘画理念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著名画家赵无极先生,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所谓“开刀”,也就是赵无极先生针对培训学员的画作提出的12条绘画理念。这些理念看似很寻常,细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些理念不仅仅适用于绘画,也给语文教学及我们的为人处世带来诸多启示。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赵无极先生提出的“少就是多”以及“要有呼吸感”两条理念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著名画家赵无极先生,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1985年赵先生曾在浙江美院讲习班授课,对来自中国九所美院的27位优秀教师进行了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这27位以往大都因袭苏联社会主义写实主义的中国画家们,以“开刀”来形容大师一个月里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教育。所谓“开刀”,也就是赵无极先生针对培训学员的画作提出的12条绘画理念。这12条理念涉及绘画的多个方面,如,少就是多;要有呼吸感;要看整体,不是看小趣味;面向你的时代……这些理念看似很寻常,细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些理念不仅仅适用于绘画,也给语文教学及我们的为人处世带来诸多启示。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赵无极先生提出的“少就是多”以及“要有呼吸感”两条理念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少就是多”

赵无极先生指出:“画画要‘经济’,也就是说要能从简单里看到丰富,从少里看到多,但不是表面的多。换句话说,就是简单里要有东西看。”“好的画,就算他自己画得累,可别人却看不出他累。”他举例介绍了范宽的画画风格:“他功夫很好,但你觉得松得很,看得很舒服。”元末的倪云林的画:“淡淡几笔,却表现了很多东西。”

“少就是多”,在语文教学中也常常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一、“少就是多”,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简约之美

优秀的语文教学一般教学线条清晰,教学重点突出,简洁中见丰厚。看似简单的课堂教学却能表现出教师匠心独运的设计。

以《孔乙己》的几个教学案例为例介绍如下。

余映潮老师教学《孔乙己》,采用了三个板块进行:背景铺垫,概说人物,比读训练。背景铺垫形式简洁,内容丰厚,既有作品介绍,也有依托课文的小说相关知识介绍。概说人物,以一个主问题牵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品读以及对人物的多角度理解。最重要的是比读训练,选点精读,以比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沉浸文字,通过前后勾连课文、对比阅读去感受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学生在老师的示例后,能够对第4段与第11段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对比分析:出场与退场,正常与残疾,伤痕与短腿,长衫与夹袄,青白与黑色,眼睛与眼神,文言与白话,争辩与说谎,等等。学生们先读后写再交流,在看似很简单很轻松的“比读”活动中增加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信息搜索、提炼概括、比较分析、阐释表达等语文能力得到了高强度的训练。整个课堂几乎没有提问,干净利落,又不乏张力。

同样是《孔乙己》的教学,黄厚江老师则采用了另一种教法,叫人拍手叫绝。黄老师的教学直接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切入教学重点:理解孔乙己的手。这双手,是表现孔乙己的善良、迂腐、自恃清高、好喝懒做的手;这双手,是最能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手。这双手,既是人物性格的标识,也是人物命运的象征。黄老师教学中引领学生紧紧扣住“手”来读出孔乙己这个人物,再由人物的悲剧命运读出决定了他命运的三只“手”(周围看客、社会制度、个人性格)。整个课堂,围绕“手”进行阅读、想象、描写、交流,切入点很小,但训练力度很大。黄老师以新视点对文本内涵做了新解读,开辟出了阅读教学的新路径,课堂相当精彩。就像精美的画作一样,“淡淡几笔,却表现了很多东西”。

肖培东老师《孔乙己》的教学以三个问题串联推进。“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小说中的其他人最能记住孔乙己的什么?”“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三个问题由内容感知到重点研讨最后直抵主题探究。肖老师寻找到了更新的破译《孔乙己》文本的教学途径,“记”—“忘”—“看”,清晰地呈现了选择小说中最能体现孔乙己悲惨的两个片段,引导学生探寻小说主题的教学思路。通过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孔乙己是一个残喘在“忘”与“记”之间的被恶意“看观”的苦人,更能体会到鲁迅创作《孔乙己》的意图——“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课堂结束前,不是用冷冰冰的分析,标签式的口号,而是用有温度的描述帮助学生认识到“无数个远方,无数个人们,都跟我们每一个人有关”。整堂课线条简洁流畅,在柔和的流动美之下还有一股强大的磁力,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在对文本的学习中。

《孔乙己》一文中不光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对孔乙己具体描写的语句,还有不少易被忽视的语言现象值得关注。单看下面这一段对孔乙己的背景介绍,就有无数个语言密码值得探究、需要解开。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笔者在教学《孔乙己》时,注重引导学生品析语言,尤其是关注文中副词的独特作用。如上面这个短短的语段中就积聚了如此多的副词,实在令人惊叹。每一个副词都不可或缺,都极有表现力。“副词不副”,是笔者教学《孔乙己》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学生们在分析副词时能够体会到它们的独特作用,通过副词能很好地把握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并感受到他命运的悲苦。

赵无极先生一生坚守其师林风眠先生的追求“绝不用非艺术手段达到艺术的目的”,语文教学亦如此,必须用语文的手段达到语文的目的。

对《孔乙己》这样的文章,如何实现“少就是多”,长文短教的关键在于取舍。文本教学,角度很重要。教学指向集中,教学环节少而精,就会表现出一种“经济”美。如中国画中的“主宾”,主体只有一个,其他的是次要的宾体,起着辅助、从属于主体的作用。主和宾相互依存、浑然一体,“宾主分明,画面才能主体分明”,才能不至于“喧宾夺主”。语文教学中同样讲究“主宾”关系,高效的课堂如优秀的绘画作品,“少就是多”,要“从简单里看到丰富,从少里看到多”。

二、“少就是多”,表现出资料选用的提炼之美

课文教学,往往离不开背景资料。作者生平及创作经历、文章创作背景、相关语文知识、有关这一课的文献等,在课文教学中或多或少都会用到。如何选用资料,也很有讲究。选用相关的链接资料,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宁缺毋滥”。链接资料过多,常常起不到丰富学生认识、拓展学生视野的作用,反而因走马观花匆匆而过而干扰学生对信息的有效接受。

在资料选用上,少就是多,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筛选资料,能从丰富的资料中提炼出最合适、最优秀的内容,并恰到好处地使用。

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

上面这个资料是余映潮老师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使用的。作为背景知识铺垫,这则材料的选用实在是妙不可言。屏幕显示这一段文字时,余老师解说到:

“两轴精品”都在我们这一册书里。在学术界,人们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84个字的文章是“神品”!“神品”,“神”在哪里呢?让我们好好地来品味这篇文章。

用学术界的评价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示了这节课的学习策略是“神品”,下一页的课件上呈现了两个大大的字:“神品”,给学生以非常深刻的视觉印象。综合整节课的教学看,课文本身即是一件神品,余老师的教学就是在带着学生“神品”这件作品。同时,这一则材料也为后来学习《湖心亭看雪》做了巧妙的铺垫。

余光中先生的《假如我有九条命》,“形式很简单,文段很统一”,如何教这篇没有摇曳多姿美感的文章,肖培东老师在不断地阅读中找到了角度。他抓住了与原著表述不一样的“第八条命”切入教学,带着学生去品读、比较、探讨,感受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复杂情绪。在课堂教学的最后,肖老师呈现了这样一段文字,这也是本节课的唯一链接资料:

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矫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2003年度散文集授奖词)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朗读、品味、分析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余光中先生的文字风格和融于文字中的独特人格魅力,这一段授奖词的呈现水到渠成,既巩固了课堂学习成果,又令人回味无穷,使整个课堂有余音绕梁的韵味。

链接资料除了文字形式,还有图片形式。少而精,就能有“少就是多”“少胜过多”的效果。

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许多教师往往会选用两组多张照片,一组是表现美丽的仙湖美景的照片,还有一组是表现枯林与荒漠的照片。但是,能够把照片运用好的教例并不多。笔者执教此课时只用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干枯的胡杨林的照片;一张是“永远的罗布泊”的石碑照片。在澄澈的蓝天的映衬下,那一片胡杨林的面貌让人心痛、令人震撼。以这幅照片为背景,师生共同朗诵根据原文中的语句修改成的诗句,诗图结合,教学效果远远超过常规的语句分析。

号称千年不死的
胡杨林啊
在忍受了二十余年的干渴后
终于变成了
干枯的“木乃伊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
  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
  似在表明
  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
  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
  在向谁
  伸出求救之手

第二张照片中,浩瀚的沙漠,近处是一块竖立着的黑色石碑,上面清晰地刻着“永远的罗布泊”几个大字。笔者向学生们介绍了这块石碑的情况后,课件上出现这么一行字:“曾经的罗布泊的湖中心。”学生们惊愕万分,这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这一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不再是课本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是如此生动、如此真切又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比起一些课例中呈现的几十张普通的荒漠的照片,这块黑色的墓碑更令人触目惊心。

“少就是多”,在教学资料的选用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运用得好,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少就是多”,表现出板书设计的选点之美

当下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板书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有渐渐被代替的趋势。然而,板书的即时性、灵活性、生成性等特点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匹敌的。优秀的板书能够表现出教师教学的重点、课堂的核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余映潮老师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当课件上出现“神品”二字时,他即兴在黑板上书写了潇洒奔放的两个大大的字:“神品”。“神品”二字是整堂课的教学线索,黑板上醒目的“神品”二字为学习课文创设了特别的氛围。深入研究这节课,会发现“神品”二字的板书应该是余老师精心设计的。

板书,写什么,什么时间写,写多少,写多大,都是有讲究的。板书的作用不可忽视,优秀的板书能够巧妙有效地衬托教学、强化教学。我们还是看看《孔乙己》的教学板书吧。

黄厚江老师执教《孔乙己》的一个经典案例,是抓住“手”展开教学,对手的描写和动作进行细致的分析。黄老师问:“最能表现人物命运的动作是哪一个?”学生们立刻答出“走”。“用手‘走’,是一个畸形的动作;一个畸形的动作,表现了一个畸形人物不幸的命运。”黄老师讲解着并顺势提问:“能不能把‘走’换成‘爬’呢?”为了给学生以更直观的印象,黄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笔画,像一个正在爬行的四脚动物,并分析“爬”是手、脚并用向前移动,爬的时候身子是趴下的。孔乙己坐着用手走,努力挺着身子走,表现出他作为读书人的清高。多年以后,也许学生们会把这节课上的很多细节忘记,但是,一定能够记住这幅简笔画的“爬行”图,记住一个有着高大身躯喜欢站着喝酒的人在被人打折了腿后只能坐着用手爬走最终消逝的悲惨故事。这就是板书的魅力!这就是选点的独特!

肖培东老师执教《孔乙己》,巧妙地从学生能够记住老师的生日入课,顺势提问学生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后,肖老师提示学生,课文中一共写了三次“记”,板书“记”字并提醒学生圈出“记”字。师生又共同讨论了“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得出的结论是孔乙己是一个“被忘掉的人”,肖老师立刻在“记”前面板书了一个大大的“忘”字。“被人屈辱地记着,被人残酷地忘记,这就是孔乙己!在这‘忘’与‘记’之间游移的都是嘲笑奚落打击,都是冷冷的讥讽的目光。这些人我们称之为——看客”,分析到此,在“忘”与“记”之间,肖老师又写上了一个大大的“看”字。整节课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围绕着板书的“记”—“忘”—“看”三个字巧妙推进,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直指主题探究和做人原则的。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有表现力的板书一定要能反映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优秀的板书往往具有简洁凝练之美,具有“少就是多”的厚度和力度。

“少就是多”,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表现出提问设计的力度之美,作文教学的过程之美,语文活动的整合之美,等等。

“少就是多”,不论是绘画还是语文教学,都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处理策略。“少就是多”,不仅仅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更是对作品相关表现元素进行整合与选择的智慧。

能够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往往可以达到“少胜过多”的境界。

“要有呼吸感”

赵无极先生指出:“用笔的方法也不能都一样,有轻、有重、有稀、有厚,这样变化就多了。”“画面要有紧有松。到处紧——透不过气来,到处松——就空洞。”“绘画也要呼吸。”

画画要有呼吸感,课堂也要有呼吸感。课堂教学板块清晰,课堂节奏有疏有密,课堂氛围有动有静,多种训练方式结合,可以让课堂像一幅绘画作品一样,具有呼吸感,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优秀的课堂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有瑕疵的课堂各有各的不同:有的课堂太喧闹,教师像导游,带着学生一路跑;有的课堂玩“杂耍”,教师展示各种本领,就是没有好好教语文;还有的课堂,教师设计了各种问题,碎问碎答,直到把学生“诱引”到所谓的标准答案里;至于声光电全用上,展示高科技媒体运用,则是更普遍的现象了。这样的课堂,很难有“呼吸感”。

课堂“要有呼吸感”,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整体内容的调控,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对教学策略的运用。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

要使课堂有“呼吸感”,使课堂教学旋律有起伏变化,使课堂节奏有松紧弹性,可以在面、线、点几个维度上有所着力,收获有生动变化之美的课堂。

一、板块切换可以使课堂有“呼吸感”

课堂上注重动静结合、变奏之美的,首推余映潮老师。余老师的许多课例都生动地演绎了课堂有节奏变化、有“呼吸感”的特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余老师的经典课例。三个教学板块,使课堂呈现出生动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朗读教学“读一读”环节,要求具体,层次分明,手法独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调动下用颇有表现力的演读感受了诗歌的音乐之美。这个板块非常“动”,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地朗读,感受诗歌的魅力。接下来是非常安静的环节,“记一记”,学生听老师朗诵几首哲理诗,边听边快速笔记还要准备诵读。课堂气氛安静了,训练力度却明显增强了。笔记后的诗歌联读再一次掀起了小高潮。学生从紧张的笔记中抬起头来,与老师一起诵读哲理诗,既是在读诗也是在做一种休息与调整。第三板块是写作,选择诗中的任何一句做标题,写微型哲理文。教学节奏由笔记后欢悦的齐声诵读进入到舒缓的安静写作,课堂氛围再一次由活跃转为平静。后面的朗诵哲理文,则把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

整堂课就像是一首优美的乐曲,有前奏,有主旋律,还有尾声,表现出抑扬起伏的旋律美。整堂课也像是一幅精致的画作,用笔有轻有重,有紧有松,画作留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坦然舒畅。

二、方式改变可以使课堂有“呼吸感”

一堂课可能因为板块之间的动静结合、疏密有致的变化而生动,一个板块内部或者单独的一个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可以做到节奏鲜明。

黄厚江老师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仅是语言品析这一块,就做到了富有节奏,松紧有致。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第三层次是全班合作完成小诗《小小男子汉宣言》。这三个层次的训练形式和节奏是不同的。第一层次主要训练根据要求在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第二层次结合文本细致品味;这两个层次的训练重在口头表达,气氛比较热闹。第三层次是写的训练。学生在前面两个板块训练后由动而静,进入独自安静创作的状态,这使得课堂节奏有了鲜明的转变,表面上教学节奏进入松缓状态,实际上是外松内紧,这个环节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语言品析,是这一课教学的一个板块,在逐层推进中加强训练力度和难度,表现出一个教学片段上的起伏与张弛之美,使课堂具有生动的“呼吸感”。黄老师的课给我们一个启迪:语言训练、能力培养,不要做简单的平面滑行,要做有梯度的推进,这样的话,“呼吸感”就会增强。

三、选点突破可以使课堂有“呼吸感”

板块之间、板块内部可以做到有“呼吸感”,教学中的一个具体的“点”也可以因教学内容设计的巧妙和教学策略运用的精妙而具有“呼吸感”。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刘恩樵老师的课例。

刘恩樵老师执教《天净沙·秋思》,在朗读训练这个教学点上表现出极具美感和动感的效果,使朗读教学别具一种优雅的“呼吸感”。

朗读这一教学环节,刘老师颇具匠心,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刘老师的课件上先以横排版格式直接呈现整首小令,学生齐读。读得很整齐,但是,字字铿锵有力,与作品意境差得较远。接着,整首小令用繁体字以竖排版格式呈现,学生在朗读中顺便就认读了繁体字。下面的朗读是要求读出节奏,感受并想象画面,学生按照课件上的节奏提示再次齐读。此次朗读较之第一次朗读有了明显的改观。接着刘老师要求学生只读出作品中的景物,不读修饰词,感受这些看似不相干之物的背后联系;再读全首作品,这一次朗读的重点是关注景物之前的修饰词,如“枯”“老”“昏”“小”等,体会它们的修饰效果及对表现全篇作品意境的作用。至此,学生已经在不同的要求与指导下读了五遍,能够自然地背诵这首小令,诵读效果越来越好,越来越贴近作品的意境了。刘老师又推进一步,呈现了两幅书法作品,第一幅颜体风格,第二幅魏碑风格,学生抑扬顿挫的诵读与古朴沧桑的书法作品相映成辉,形成课堂教学的一个高潮。

朗读教学,历来被强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对朗读教学进行巧妙设计,通过有效方式训练学生并使之朗读水平有所提高的,是比较缺乏的。把朗读作为独立于文本教学之外的一个环节,为读而读;或者,在文本学习过程中即兴插入个别语句的朗读,缺少整体指导和训练,类似的简单化处理朗读、朗读指导不得法现象比比皆是。刘老师的朗读教学指导有方,七遍朗读并不显得笨重单调,课堂因为朗读而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是因为刘老师用选点突破的方式实现了以朗读带动理解。虽是集中力量训练朗读,但是能将朗读训练与文本理解巧妙穿插,将朗读作品与欣赏书法自然融合,因而能使朗读这个教学内容表现出独特的“呼吸感”。

课堂具有“呼吸感”,是优秀课堂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上文介绍的三种常见方法,还有其他的一些策略也可以运用和借鉴。

赵无极先生说过:“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着对比,音乐总有停的时候,中国画也有休息的地方——留白。”中国绘画有“疏可跑马,密不通风”的说法,要求有大疏大密的对比关系,如疏与密、聚与散、动与静、明与暗的种种对比。对比可以产生一种运动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布局中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也就是使画面有了“呼吸感”。

课堂教学就像中国画,设计课堂教学就像创作一幅画,也要通过疏密、聚散、动静等的处理使课堂富有变化,有鲜明的“呼吸感”。

“要有呼吸感”,是赵无极先生的一个绘画理念,但不可否认,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极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像画画一样有“呼吸感”,这样的课一定是优秀的课。

赵无极先生对培训学员的绘画指导还有其他一些基本原理,如,体察内心的需要;远离低级趣味;忠于自己,不要自欺欺人;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不要抄,要消化……这些虽然是他的绘画理念,但不可否认,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极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于我们的为人处世也颇有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