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国外工作、生活的父母都会担心孩子的母语学习。
前几天我和一位日本妈妈也交流了这个话题。她有三个孩子,老大14岁,老二10岁,老三和豪豪是同班同学。她的老公是美国人,不懂日语。三个孩子的日语都是她一个人在努力教导,在周末的时候她就送他们去日本语言学校学习。
小的时候,她的孩子们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也喜欢用日语和她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开始和老师、同学用英语交流,所以回到家里,老大就会很自然地用英语和母亲交流;老二也开始有这个趋势了,日语说得越来越少;老三因为还小,是目前用日语和她交流最多的一个孩子。为此她有些苦恼。
在美国生活的外裔孩子,日常使用最多的是英语,虽然每个家庭都有第二语言,但孩子还是习惯用英语沟通。父母双方都是中国人的家庭,尚且为孩子的中文而担心,把他们送到中文学校,何况像我这样的混血家庭,在孩子学第二语言的问题上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我的老公只说英文,豪豪学习中文就只能靠我一个人努力。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语言学习靠的是什么?为什么很多外国人没有中文的语言环境,但他们依旧学会了中文?我当初学英文的时候,也没有说英文的环境,为什么我照样学会了英文?
我一直认为并且坚信学习语言的诀窍就是下“笨”功夫,多读、多听、多用。
豪豪4岁那年回国待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我明显感觉他的中文表达进步很快。但是一回到美国,特别是上学后,周围的小朋友都说英文,他便倾向于用英文交流。只要不是和我单独在一起的情况下,他都只说英文,特别是我们的家庭交流时间,为了不让豪豪的爸爸感觉被孤立,我们选择用英文交流。
我们家的中文学习环境之差可见一斑,尽管如此,我从没放弃教豪豪中文。我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只和他说中文;我们的阅读时间也安排有中文书阅读。这个过程中我坚持做两件事:一是在每天的中文阅读中教会他一个中文字,二是每天睡觉前陪他用中文聊聊天。
读书认字的时候他会问我那个字是什么意思,我先用英文解释,然后再用中文解释一遍;睡前聊天的时候他很放松,会很自然地用中文和我交流。在让孩子读书认字这件事情上,我告诉自己要一步一个脚印,只要坚持让孩子每天有一个收获,日积月累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现在豪豪上小学了,他自己已经可以看懂一些简单的中文书,遇到生字他会依据上下文认识的字猜测不认识的字。我依然不急于教他拼音,重点是让他观察和认识字的结构,凭着部首归类法他就可以自己猜个八九不离十。
我认为阅读和语言学习是紧密相关的,我努力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愿意花费更多心血去保持他的阅读习惯。孩子喜欢阅读了,会对各种类型的书籍感兴趣,这时有助于他中文学习的书也会吸引他的注意,当然前提是他已经认识一部分汉字了。
我承认,学习语言需要一个语言环境,但是我认为学习语言,坚持与环境同等重要。比如我坚持每天固定时间的中文阅读和睡前中文聊天的习惯就很有效果。我发现哪怕他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讲中文的环境,但只需要找一个时机,比如让他到中国待上一个暑假,中文就会飞速回到他的大脑。我觉得他日常不说中文,只是觉得没有英文表达方便,或者中文说得没有英文顺畅,但不代表他不会说。
外语学习其实并没有速成法,也许世上有些事情努力也是徒劳,但是语言的学习,一定是努力坚持就会有丰厚回报的投资。
只要孩子坚持多读多听,那么最重要的发音和表达方式都会深刻地印在孩子的脑袋中。我们与其担心孩子学第二语言的环境,不如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孩子获得一个坚持学下去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