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政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国际政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实践这一理念,笔者领衔的教学团队自2010年起对国际政治专业基础课“国际关系理论”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希望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寻求答案,摸索以文科专业基础课程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行做法。国际政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出发点是为国家的对外政策服务。

周秋君

|摘要| 课堂教学是高校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手段,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紧迫问题。国际政治专业基础课“国际关系理论”教学团队通过考察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具备的实践教学条件,对课程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改革尝试,包括:利用双语教学辅助专业知识教学;利用微课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模拟联合国学生社团推进实践教学,以及利用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变革考核方式。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为文科基础课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国际政治 专业基础课 课堂教学应用型人才

一、研究背景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第一资源,也是现代国家转型发展的基本保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成败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核心。早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当时快速发展的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各地高校纷纷启动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希望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打通学科界线,培养出一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所带动的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也将培养应用型人才摆到了大力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优先议题上。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必须能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才有可能应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迎接日益加剧的全球人才、科技和教育竞争。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指导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两份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制度进行了顶层设计。基于这两份规划纲要的精神,教育部又于2012年颁布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规划”指出,高校应调整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特别是“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学改革重要标准,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推广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加强动手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的机会”。不难看出,“规划”的描述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国家在充分认识到人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后作出的战略调整,旨在用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破解内部改革攻坚与外部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难题。其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所做的顶层设计,它是战略性而非技术性的,与我们习惯上所理解的职业技术院校向社会输出的应用型人力资源不同,其目的在于打造一批集真才实学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使其对外成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持续发展的智力储备,对内成为快速成长中的中产阶级群体,而后者的规模与质量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社会进步的面貌。最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教改工程,它来自中国高教改革的现实需要,是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对策,因此对其落实也必须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制订方案→对症下药”的过程。“规划”从总体上为高校指明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类型和举措。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地方高校在高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对目标的认知和落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以国际政治专业为例,就不乏对以教学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做法缺乏认同和信心的一线教师质疑,人文社科不像理工科那样传授应用性技能,也没有实验操作,如何能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中体现“应用”之意呢?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应用”并不一定是有形的实验技能或业务操作,其范畴应为“规划”中所说的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使其具备与三种环境“共生”的能力:与专业发展共生、与社会需求共生、与全球竞争共生。为此,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和人才观,而且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引入新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完全适用于偏重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实践这一理念,笔者领衔的教学团队自2010年起对国际政治专业基础课“国际关系理论”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希望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寻求答案,摸索以文科专业基础课程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行做法。

二、国际政治专业基础课程现状

国际政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出发点是为国家的对外政策服务。“一战”结束后,英美率先在大学里设立国际政治专业,就是为培养一批人去研究当时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二战”后,实力大增的美国带动国内国际政治专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学科领军人物,专注于为其对外关系的实际需求服务。我们今天开设国际政治专业,基本上是在“食用”西方经验土壤里的“果实”,培育自己的人才,这就在客观上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文献资料多为英文,如何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消化这些西方理论;二是与专业对接的实践平台资源匮乏,如何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实务,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两点做得好,将使学生在就业时获得突出的竞争力,可惜它们恰恰是目前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与人才观模糊,满足不了学生就业需求。虽然国际政治的专业定位应是培养具有国际头脑和开阔视野的应用型涉外复合人才,但一些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推进时忽视了该目标,将其与政治学和行政学等旨在通过分析政治现象,揭示政治学规律,为改进政府工作、培养国家公务员、提高行政效率服务的人才培养方向同等对待,教学过程没有真正体现“国际”特征,导致学生得不到良好的专业训练,择业时缺乏专业特长,职业定位模糊。从笔者所在单位的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虽然就业率达到100%,但绝大多数选择了与专业无关的中小企业行政岗位,本该具有的英语优势也无用武之地。

第二,实践教学找不到抓手,导致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相对于理论学术类知识教学,实践应用一直是国际政治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难点。一些教师因找不到适合本专业的实践抓手,干脆转向了片面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全面,缺少从复杂现象中进行归纳、分析的应用训练,导致理论脱离实际,讲授限于空谈。稍好一些的做法是引用一些案例,将理论具体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个理论这种方式虽然丰富了讲课内容,但也只是教师单向讲授的一部分,缺乏学生参与,难以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教学手段跟不上节奏,浪费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国际政治专业基础课程涉及较多高度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对本科生而言,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式的教学,用板书或简单的PPT课件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缺少师生互动,甚至连学生提问的机会也没有;而板书或PPT内容也仅仅是教科书或参考书上的提纲要点,少有书本外资料的补充,白白浪费了互联网上丰富的可用资源,以致很多知识陈旧无趣,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第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一些好的做法的效果难以体现。传统的评价体系是用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通常来说,一门课的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然而平时成绩大多以课堂出勤率、课上表现或者一次平时作业作为依据,缺乏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就算有些教师做了很好的课堂教改尝试,也由于只影响到30%的分数,较难在最后的成绩中体现出来。相比之下,期末考试多以知识记忆为主,少有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考察评价,因此只要学生在考前数日下点工夫背背笔记,就能得到高分。这种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显然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认为,上述各种问题的症结在于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存在着唯书、唯理、唯分数至上的现象,缺乏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更进一步地说,是教师没有完整认知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因而缺乏创新动机,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潜力。因此,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探索教改新路径,将直接关系到国际政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国际关系理论”课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国际关系理论”课是本校国际政治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同专业其他课程相比,它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又决定了它是一门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因此如何让其在教学模式上超越课程性质的限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之成为既懂外语又懂业务的复合人才,是本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模式探索的最初动机。从此问题意识出发,本团队总结了以往教学经验与不足、跟踪调研学生学习过程、论证教改举措的可行性,从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即:利用双语教学辅助专业知识教学;利用微课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模拟联合国学生社团推进实践教学以及利用学生自助管理机制变革考核方式。以下我们将针对这四个方面,分别就课程存在的实际教改需求、具备的教改条件、采取的教改举措以及取得的效果等进行具体论述。

第一,利用双语教学辅助专业知识教学。在本科教学中加强双语教学是教育部在21世纪初就明确提出的要求[1],这是为了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往日益发展的需要;尤其在中国全方位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事务后,我们更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通用言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是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

就教改条件来说,本课程具备较好的双语教学基础。首先,从教材资料角度分析,课程本身就需要学习大量的英文原著和文献材料,而得益于2011年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本课程用两万元专款购买了原版教材并在班级中循环使用,为双语教学解决了昂贵的教材问题。其次,从生源结构角度分析,占绝对数量的是必修本课程的国际政治三年级学生,他们此前已学过“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概论”“国际政治经典导读”等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其余个别学生是选修本课程的其他专业学生,他们虽然缺乏学科背景,但都出于对国际关系的浓厚兴趣而来,学习动力足,英语底子也普遍较好,因此这两类学生都具备较好的双语学习条件。第三,教学团队成员全部为“985”高校或海外名校博士毕业生,均有海外工作、留学和学术交流背景,良好的外语水平也有助于其开展双语教学。

由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双语教学尝试。首先,将原版英文教材与教学团队自行开发的英文教辅资料(包括一套英文教案、一套中英文案例库和一套英文试题库)有机结合,分次分批有重点地为学生布置课外预复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下一次课的知识内容,查阅生词,梳理问题,尽可能减少因语言造成的听课困难,将更多时间留给课堂扩展讨论。其次,为课程团队配备外教资源,为学生“补充营养”。本课程依托国际政治教研室的学术网络,定期邀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项目主任Walter Andersen、印度旁遮普大学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Sanjay Chaturvedi等海外名师为学生进行短期授课,讲解国际形势和地区热点问题,且不定期地邀请其他海外知名学者为学生开办讲座,拉近学生与国际学术界的距离,提供其与国际友人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第三,全英语配置教学环节,具体做法是:每节课的10分钟安排两位学生做有主题英文PPT演讲(5-minute-presentation),接受师生提问和点评,并作出回应;课堂内容从与课前预习有关的提问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和进行课堂讨论;一学期中安排一次英文小作业和数次角色扮演游戏(详见模拟联合国实践部分),检测学习效果。

经过几轮双语教学后发现,学生蕴藏着强大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潜力。以5分钟英文讲演为例,我们尝试过由学生单独完成及合作完成,结果学生相互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而单独完成的两名学生也会就主题甄选进行讨论协商,以保证自己的演讲具有独创性和高品质。而在双语比例的选择上,我们也经历了从50%→80%→100%的英文教学尝试,鉴于学生已有的专业基础,越来越高的英文比例更有助于提高其专业学习的紧迫感和查阅第一手资料的便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课上习得的专业英文表达、英文演讲体验以及角色扮演中的英文交流经历等都给了他们与外籍学者沟通交流的自信和能力。在同一场合内,这些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表现更为活跃,英文沟通能力能强。

第二,利用微课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部分尝试起步较晚,诱因主要是课程本身积累了不少多媒体案例与互联网资源,但如何整合这些资源,使其既占用较少的课上时间,同时又较好地嵌入理论讲授,一直是个技术性难题,直至最近几年教育界开始流行“翻转课堂”理念后,我们受到启发,开始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探索新媒体教学法的可行性。

毋庸置疑,互联网带来的阅读方式变革正在同时颠覆所有大学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从技术上说我们与世界其他大学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需要抓住机遇,改变过时的或效果不佳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法。“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将知识传授、研究讨论和自学自习相融合,重新调配课内外时间,将教学主体从教师转为学生,把课堂时间留给已有课前预习的学生进行扩展性研讨和互动实践,从而使学生获得更为真实的学习体验,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让学生课外自学的工具主要有教学视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视频工具一个是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另一个是微课。鉴于本课程的特点,我们认为“微课教学法”是“翻转课堂”的可行抓手。

为此,我们设计了两方面的举措:一是制作微课,包括微课教学方案设计(微课教学思想、课程特色等)、教学过程设计(微课流程、教学进度等)以及制作与每个课时相配套的5个8~10分钟的微课小视频,将已有的多媒体素材和教师的讲授内容有机融合;二是实现“翻转课堂”,包括课前的微课与课堂教学衔接、课上延伸内容与专题研讨设计等,以此拓展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空间,真正提高其活学活用的能力。

目前为止,本课程的“翻转课堂”试验尚处于微课制作阶段,课堂延伸性教学内容也在收集之中。微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此前备受困扰的网络资源整合问题,但要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功效,还需要在课程评价机制上同步创新,以使学生课内外的学习都能在最终成绩上有所展现。

第三,利用模拟联合国学生社团推进实践教学。好的实践教学对于改善课堂教学面貌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直接抓手;另一方面,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操作环节让学生意识到:这门课和我有什么关系?(为何学)什么样的知识能够帮助我解决眼前的问题?(学什么、怎么学)从而使学生从必修课的“被动学”转变为源于兴趣和实践需要的“主动学”。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团队成员长期担任学校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协会的指导教师,拥有将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引入课堂教学的天然资源,并将两个“课堂”进行对接: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安排学生观摩模联活动,了解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地区和国际热点事件中的大国博弈关系以及全球环境治理问题等;在课外实践中,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获得“外交官”的真实体验,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模联实践活动,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力逐渐转化为对理论更深的辨识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模联协会与本课程的相互促进,它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成长为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学术型社团,获得国内外大型模联活动各类殊荣近50项。迄今为止,该社团已连续三年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象征全球青年模联最高水平的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并连续两年成功主办了上海政法学院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与本课程的全英语教学实现了更频繁更有效的合作与互动。

除了模联作为实践教学的第一抓手,本专业还依托本校“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发挥政法系统的行业优势,与各类国际组织(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外事部门(外交部、上海市政府外事办等)以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国际关系学会等)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成为国际政治专业学生接触实践的宝贵平台,这也同样丰富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

第四,利用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变革考核方式。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教改试验中所发现的,任何一项善意的教改措施如果不配合评价体系的同步改革,那么结果常常会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也无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具备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这种能力常常因教师的经验型教学和单向管理而被低估和压制了,因此我们尝试将学生的自主管理纳入课程考核方式之中,并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是改变传统的“三七分”考核标准,增加期中表现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从“四六分”开始,根据教改措施的逐步推进再尝试对半分或更高的期中成绩比重,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于美国大学录取时所参考的综合成绩,它不是聚焦于一次考试的结果,而是将学生在课程全程中所经历的各类测试和活动表现积累起来,作为考察的主要依据,内容包含5分钟英文主题演讲、课堂讨论和专题辩论、期中英文小论文以及学生在模联活动中的表现等,实践表明,这种扩大平时成绩比重的考评方式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从一开始就有了主动学习和参与实践的动机,也能更认真地对待平时课上课下的各项学习任务,还不同程度地缓解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其次,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前对微课和其他资料进行预习,我们计划每次上课利用5~10分钟对学生进行一个计入总分的反馈测试,测试内容全部为课前预习材料,允许15次课上最多3次无效反馈(即没有预习),以此确保学生课前都学习微课及相关教辅资料。第三,我们设想将学生互评作为一种机制纳入考评体系,如在学生单独或合作完成了5分钟英文演讲、结束了专题辩论或者完成了课程小论文后,将其分组,各自为组内其他成员的表现打分并签名认可。至于分数,既可以采取百分制,也可以采取等级制。可以预见,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表现,也有助于他们树立公平公正意识,使其成为敢于担当的人。

四、小结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具体课程的教学之路,我们对“国际关系理论”课所做的教改尝试也只是一个长期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很多想法和措施还不太成熟,也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比如,如何设计针对微课的反馈测试,如何衔接好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如何优化第二课堂实践项目与课程教学的时间配置,如何将其他优秀的实践教学平台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如何将不易量化的课堂表现变为可量化的成绩……这些问题无疑将是我们下一步课程教改的方向。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也立足于地区特点和行业特色,制订应时应景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大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用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最大限度地弥补课外实践资源的不足,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课程,在课程的学习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使之以较强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步入社会,接受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如此,才是真正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

成长历程

基本情况

周秋君,籍贯上海,生于1980年10月,中法双学位博士,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校(ENS de Lyon),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专业法学学士、国际关系专业法学硕士及法学博士学位;2006~2009年留学法国,在著名的法国高等师范学校集团(ENS)旗下里昂高等师范学校从事科研并攻读博士学位,最终以优异的答辩成绩获得法国社会学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上海政法学院工作,成为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专职教师,兼任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会员、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员,研究领域为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大国关系,出版专著一部,参与译著一部,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受邀在《国际先驱导报》《东方早报》等多家报纸上发表文章。2012年11月,其论文《全球治理的欧洲范式》获得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国际问题学者论坛征文“优秀论文奖”。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周秋君的座右铭,凭借着对三尺讲台的满腔热情,她正在用知识、才华和爱心点亮学生心灵,认真书写教书育人的使命,为新时期高校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战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注释】

[1]教育部在2001年制订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并且建议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