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史观”有机融合的一道好题

“多元史观”有机融合的一道好题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1题,就是在有效履行选拔性考试使命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实施和深化教学起到推动作用,融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多元史观”的一道好题。“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方面着手:第一,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强化对历史重大事件和人物的掌握。

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1题,就是在有效履行选拔性考试使命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实施和深化教学起到推动作用,融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多元史观”的一道好题。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展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第41题以图示出现,将中、西历史进行了“点对点”式的比较和联系,以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扩展为“点”,对应着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点”,直接切入“中国近代化的动力”这个主题,将中国近代化定位于“冲击—反应”模式,考查学生对这一模式的评析。“评”就是阐明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述”就是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论证自己的看法。该题图示中的时间和历史事件的呈现方式是阶梯上升状态,揭示出这段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势: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都推动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历史发展不是倒退,而是进步,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逐渐深入,他们追寻文明的步伐,拾级而上,步步前行。

以费正清为代表的美国汉学家把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冲击—反应”模式,认为近代中国历史是在外国影响下逐步推进并不断深入的,19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变化的根本内容和动力,就是西方对中国的冲击和中国对冲击的反应。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比如它突出了社会变迁动力中外生力量的巨大作用,指出了内生力量的局限性。同时,它也看到了近代世界联系的扩展,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由此自发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逐渐改变了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使世界各国、各民族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愈来愈大,世界逐渐连成一体,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下的传统国家发展模式将被彻底打破,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在参加普遍交往和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它预示了在普遍联系下,人类历史的一种趋同性,是对以往世界整体性历史进行的审视和探索,这样它就具有了一些世界史、全球史的意味。但这一模式的思想基础是“西方中心论”,忽视了中国社会独立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自发秩序;忽视了文明的交往是互动性的,而非西方单向作用,中国实为被动接受等。

第41题是一道开放式材料题,所涉及的考点处于社会转型期(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纵向看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从横向看则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体现了“中外关联”的特点,有机融合了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多元史观。“冲击—反应”模式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表面上看是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掌握,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进行救亡图存的不懈探索的过程[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状态下的反应:西方侵略→民族危机→先进仁人志士的反应→地主阶级(林则徐和魏源)→洋务派→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孙中山革命思想、民主主义者)→无产阶级,从技术(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过探索]。该题也隐性地考查了对一些重大热点问题的关注,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引导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这一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树立国家统一、振兴中华的大局意识。解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化功能。

第41题要求考生评析“冲击—反应”模式,实际上就是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以赞同或反对,也可兼而有之。这种开放试题无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发挥度,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程度,也对考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有所要求,还对考生是否拥有正确的史学方法、严密的证据意识和组织语言的逻辑能力进行了考查,反映了高考对多元史观培养、史学思维养成和史学方法运用的要求,很好地体现出现代素质教育和选拔人才的要求。

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把图中的史实关系理清楚,从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面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可以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因角度给予否定。

第41题这种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学科能力为目标,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将历史知识、史学观点、史学方法、人文素养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试题,一定会持续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成为新课程高考的一种常态试题。高考的指向给一线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对这种开放性试题,应该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第一,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强化对历史重大事件和人物的掌握。新课标下的学科知识体系,是在史学观念更新基础上,以文明史的观念整合学科模块和专题。基本知识点是其构成要素,历史重大事件仍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中处于中心位置,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对于具有典型意义和重大影响力之史实的识记和理解,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历史发展主线与整体框架。

第二,教给学生全面的历史。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由于是专题排列,学生的融通感很难建立起来,所以教师一开始就要给学生传达一种思想,即现阶段讲到的只是历史的一个面,最后要把政治、经济、文化和中外、古今的面综合起来才是较为全面的历史。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思维模式,注重历史认识的相对性。教师要通过考察历史事件的阶段性演变过程,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征、内涵及价值,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与结果中的因果关联等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具体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实证方式,以整体性、系统性、联系性、辩证性、相对性及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进行历史评价。当然,教师如能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渗透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无疑将有助于学生更真切、全面、辩证地深化对客观史实的认识。

第四,确立核心立意,渗透多元史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确立本课的核心立意,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切入,分析生产力发展带来的连锁“反应”: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思想文化的更新和繁荣、经济结构和体制的变动等。这些“反应”属于社会进步和文明演进的现象,是本课教学的主线,然后围绕主线,以有关社会史的内容为素材和切入点,探究当时百姓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巨变”,这就契合了近代化史观。同时,从全球化的视角去分析这些“变化”和“社会巨变”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将世界各地的历史联系起来,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分析某一局部的历史,这样就有机融合了“多种史观”,从而升华理解。

第五,介绍新的历史观点。对于史学界一些新近的认识和观点,教师在时间相对宽裕的情况下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或者编制出一些有新的思想和理论的试题传达给学生。

第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表达方式。要避免因模块教学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各自为政的局面,必须综合起来,用史实去说话,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史论结合、观点清晰的表达方式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贵亮.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2012年全国文综课标卷第41题评析.历史教学,2012(13).

[2]王生.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近代化史观考查的新变化.历史教学,2012(13).

[3]孙义飞.2012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评析.历史教学,2012(15).

[4]尹正驰.由近三年历史开放性试题看史学新成果对高中教学的渗透.历史教学,2013(1).

(每一次高考结束,就是新一轮研究的开始。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1题是一道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学科能力为目标,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多元史观”有机融合,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好题。本文于2013年6月在广州市中学历史教学论文年会评比中获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