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古文明的源头在中国

人类古文明的源头在中国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人类古文明的源头在中国题目这句话,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积四十多年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后所作出的论断。本书作者,对李约瑟的这一论断的时代背景,在历史源头上,试作某种思考:大约在旧石器采集经济时期,原始人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采集自然生成的生活资料的数量日渐增多,社会有了计数的要求,于是将所得的草木食品进行孰多孰少的计算。
人类古文明的源头在中国_自然是数学设计的

1.人类古文明的源头在中国

题目这句话,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JosephNeedham)博士积四十多年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后所作出的论断。

本书作者,对李约瑟的这一论断的时代背景,在历史源头上,试作某种思考:

大约在旧石器采集经济时期,原始人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采集自然生成的生活资料的数量日渐增多,社会有了计数的要求,于是将所得的草木食品进行孰多孰少的计算(见图1‐1‐1)。

img6

图1‐1‐1

进入渔猎时期,生产工具于是“结绳而为网”,计数方式大为改进(见图1‐1‐2)。

img7

图1‐1‐2

这是一项重大进步:我们今天所接触的九个自然数是1,2,3,4,5,6,7,8,9,它们表现为单一的,并无内部结构可言,而在渔猎时代的数是分维分形的,同一个数比如“九”它可以组分为○-○-○(3)加○-○-○○-○-○(6),而且可以随身带在身上。神农氏时期“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是可信的。

于是有了十分重大的发现如图1‐1‐3所示。

img8

图1‐1‐3

有趣,感到好玩,于是采取竹、木制作成为筹片,成为原始的桥牌,随时随地作为通用货币,并作为“桥牌”取乐。

在漫长的社会劳动实践中,我中华祖先终于发现了一个举世所无唯我中华独有的瑰宝——《洛书》(见图1‐1‐4)。

img9

图1‐1‐4

这是用上述四张筹片作玩具玩出来的——不知是谁,拿了这四片筹码,摊在手里,搓来搓去,偶然(也是必然)发现上看下看,东看西看都是15之数,为此,称它“天生神物”——自然设计的神物(见图1‐1‐5、图1‐1‐6和1‐1‐7)。

img10

图1‐1‐5

img11

图1‐1‐6 自然洛书    图1‐1‐7 本征洛书

自然洛书作为一个行列式,它的值为零(见图1‐1‐8)。

img12

图1‐1‐8

本征洛书作为一个行列式,它的值为360(见图1‐1‐9)。

img13

图1‐1‐9

360是个宇宙常量,它有24个整除数(约数):1,2,3,4,5,6,8,9,10,12,15,18,20,24,30,36,40,45,60,72,90,120,180,360。360这个常量可以作出十分简单的理解:

360=23·32·5

如果联系前面所述,《洛书》是个具有宇宙学原理均质而各向同性的宇宙模式,那么《洛书》矩阵就可以用“自乘的算法达到无穷大”(见图1‐1‐10)。

img14

图1‐1‐10

这是按数平方幂的n次计算的,即:[(n222。根据这种算法,第一次平方后成2位数;第二次平方为5位数,第三次平方为9位数,呈1→2→5→9地递增速度;第四次平方出现的数字达到19位数:2,189,469,415,212,150,000。如果由此类推连续平方64次(八八六十四卦),那就不知道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数了,如果这样,那么宇宙本身就有这种自我膨胀的力量了,H.古斯的暴涨模型就值得重新考虑。

由此,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洛书》为好呢?它是不是自然化身呢?“自然是数学设计的”这句话的实质实在就是它自在自为的表现,而并非另有一种智慧为它而作过数学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