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画猫赠马支持抗日的徐悲鸿

画猫赠马支持抗日的徐悲鸿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7年8月,中央大学迁移至重庆,在该校任教的徐悲鸿也来到了重庆。田汉还用遒劲的书法在画幅上作诗,对徐悲鸿爱憎分明的正义感给予褒扬。不知国民党内幕的徐悲鸿此时正在桂林,对此十分赞同。徐悲鸿相信只有人民能够拯救祖国于危亡,而艺术该是人民事业的一部分。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中国前夕,一些国民党的官僚准备投降,民族危机迫在眉睫,徐悲鸿历尽千辛万苦创作了《田横五百士》和《徯我后》。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庄子·齐物论》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桥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作为一位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画家,徐悲鸿积极主张抗战,反对妥胁投降;在他的各种体裁、主题的绘画作品中,大都以“托兴”、“自况”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他那“悲天悯人”的激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937年8月,中央大学迁移至重庆,在该校任教的徐悲鸿也来到了重庆。住在江北区盘溪的石家祠堂。根据史料的描述,旧居本有两栋两层的小楼,宽阔的院落中间原本还有一个亭子。而今却只剩下一栋小楼,住着8户普通的居民。当年,徐悲鸿就是每月用3幅画抵扣房租,租下石家祠堂的部分宅院,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活动的。事隔半个多世纪,一些往事至今还在流传。

一言“画猫”。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徐悲鸿怀着一颗爱国心拿起笔来,用自己的方式痛斥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怒猫图》的问世足已显示出他当时愤怒的心情:图中一只小老虎似的雄猫站立于巨石上,竖起双耳,怒目睁视,咬牙切齿,像要扑出纸面,跃跃欲试。田汉还用遒劲的书法在画幅上作诗,对徐悲鸿爱憎分明的正义感给予褒扬。诗云:“已是随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连宵。共嗟鼠辈骄横甚,难怪悲鸿写怒猫。”

二言“赠马”。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当时许多国立学府随国民政府迁到重庆,仅沙坪坝就集中了国立中央大学、国立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等学校,遗憾的是却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更不见有能出版和销售进步书籍的地方。因此莘莘学子一再呼吁,渴望有人来促成这件好事。

当时有人找到徐悲鸿,大胆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徐悲鸿听完沉思片刻,说:“你想办出版社,我支持。我虽不是富翁,但出点钱是办得到的。不过要办就得办出自己的特色,应多出版些世界名著和国内的好作品。你回去找中央大学的一些知名教授担任编委,他们答应了再来找我要钱。”几天之后,徐悲鸿拿出2000元交其作开办费,并说:“这是我卖的两匹‘马’的价钱。”不久,正风出版社就在沙坪坝正式开张了,出版了很多享誉文坛的世界名著和国内进步书籍。这些书籍对当时遭受战争摧残的国民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1936年,广西、广东爆发了要求抗日的“两广事变”,陈济棠、李宗仁以抗日为名,向全国发出通电,讨伐蒋介石。不知国民党内幕的徐悲鸿此时正在桂林,对此十分赞同。他在报上揶揄蒋介石说:“何谓蒋先生的礼义廉耻?礼者,来而不往非礼也,日本既来,奉送东三省;义者,不抗日;廉者,捐‘廉’(上海方言‘廉’、‘钱’同音)买飞机平西南;耻者,阿拉(上海方言‘我’)不抗日,你抗日,你就是可耻。”徐悲鸿冒着危险这样做,反映了他的鲜明态度:谁抗日,他就支持谁,谁不抗日他就反对谁。

徐悲鸿相信只有人民能够拯救祖国于危亡,而艺术该是人民事业的一部分。他决意把自己的艺术献给人民,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做出贡献。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中国前夕,一些国民党的官僚准备投降,民族危机迫在眉睫,徐悲鸿历尽千辛万苦创作了《田横五百士》和《徯我后》。有人问徐悲鸿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有这样大的毅力画完这样大的创作?他回答:主要是田横高风亮节的精神激动着他,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怒了他,中国人的自尊心促使着他,艺术家的诚心鼓励着他,所以他才能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画完这样的大幅作品。

徐悲鸿的画构图新颖,笔势刚健,意境雄浑之中略带沉郁,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寄托了作者对新理想环境的渴望追求,不愧为一代名师。冯法祀在《我的老师徐悲鸿》一文中说:“周总理在一次出国画展的预展中,没有看到徐悲鸿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便问道:‘为什么没有那幅画?那是一幅反映时代脉搏的画,它很能代表当时重庆的政治气氛。’周总理在看徐悲鸿遗作展览时,曾感慨地说:‘悲鸿的画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