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同封建复古思想展开斗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陈独秀,北京大学教授。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从此,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封建迷信、尊孔复古的思想到处泛滥。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同封建复古思想展开斗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新文化运动主要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

《新青年》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1917年,每期的发行量已达一万六千多份。读者称《新青年》为青年界之“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陈独秀,北京大学教授。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改为《新青年》)。他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陈独秀(1879—1942年),安徽怀宁

蔡元培(1868—1940年),浙江绍兴人

李大钊,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号召青年不要留恋垂死的社会,要不断改造自己,追求进步,勇敢地创造青春的中国,青春的世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9年,李大钊在北京创办的《每周评论》登载了《共产党宣言》的一段译文。从此,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胡适(1891—1962年),安徽绩溪

李大钊(1889—1927年),直隶乐亭人

鲁迅(1881—1936年),浙江绍兴人

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采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提倡学术研究和学派争论,使北大很快成为学术研究中心和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1918年夏,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他用犀利的文笔,对封建道德进行猛烈的攻击。鲁迅的这篇小说,把反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胡适,北京大学教授。1917年初,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最先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