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涉足理财长辈应如何对待

高中生涉足理财长辈应如何对待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中生自己管理财务,注意理财信息,把“压岁钱”等用于理财增值,是孩子自我意识强化、建立经济意识、形成经济管理概念的体现,某种意义上说,是孩子成长的表现。赵坤把“小金库”用来做理财是通过正当手段管理金钱,属于应该鼓励的做法,如果有的孩子乱花钱或者把钱花在不当之处,甚至因为孩子有钱却不会管理,做出令人担心痛心的事情,家长则悔之晚矣。高中生学习理财值得赞赏。

成长故事

镜头:

爷爷马上80大寿了,已经上高三的赵坤计划着给老人准备生日礼物,那晚他神秘地和妈妈商量要钱,说要给爷爷一个惊喜。赵坤自己没钱给老人买礼物?对此妈妈感到意外,因为逢年过节的,亲朋好友都会给孩子红包,尤其家里的四位老人,退休金高,工资没处花,对孙子特别大方,而从初三起赵坤再也不让父母过问他的“小金库”,声言自己管理,要捍卫自己的“财政独立权”,算起来他应该有十万左右的存款了,怎么会没钱买礼物?于是问儿子:“你的私房钱该有差不多十万了吧?怎么给爷爷买个礼物还需要妈妈出钱?那就不算你的礼物了。”没想到赵坤得意地回答:“老妈,先声明啊,本少爷是借你的钱,不是要!你儿子的私房钱几乎全部买基金了,再有两周会逐步减仓,到时候还给你……”

妈妈闻言一惊:一个高中生,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开始理财,这也太离谱了吧!把精力都用在怎样赚钱上,怎么能不耽误学习?!

观点一:现在的孩子信息量大,各方面知识涉猎丰富,开始学着理财也是值得鼓励的。

观点二:高中生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孩子被金钱影响了精力,不是什么好事儿。

故事评析

高中生自己管理财务,注意理财信息,把“压岁钱”等用于理财增值,是孩子自我意识强化、建立经济意识、形成经济管理概念的体现,某种意义上说,是孩子成长的表现。他们不但开始控制“我的”钱财,而且开始学习“管理”钱财,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也是时代特征在孩子们身上的体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天的长辈对孩子们表现的都比较大方,象征性的“压岁钱”数额变得越来越大,原来只是春节、生日等特殊日子才表达心情,现在孩子一次月考进步明显也会慷慨解囊……于是部分未成年儿童成了“小富翁”,他们从亲朋那里接受的金钱一开始由父母代管,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多数孩子逐渐自己管理“小金库”,老师、同学生日,同学聚会,学校组织活动等开始自主操办,从自己“财政”中解决,这些现象,对孩子综合能力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但物极必反,孩子手中钱毕竟不是自己劳动所得,而且来得太容易了,这样的钱太多,花起来太方便,就势必面临该不该花,花得对不对,孩子是否懂得珍惜等问题,如果把握不好还会在同学中形成炫富、攀比等不良现象。赵坤把“小金库”用来做理财是通过正当手段管理金钱,属于应该鼓励的做法,如果有的孩子乱花钱或者把钱花在不当之处,甚至因为孩子有钱却不会管理,做出令人担心痛心的事情,家长则悔之晚矣。但即使是理财,也应该在具备相应专业条件,或家庭中有从事金融工作的专业人士方可尝试,或者在金融机构指导下进行。家长如能引导孩子参与社会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合理动用孩子“私房钱”,就能让私房钱花得有意义、有收获。但如果孩子们因有钱而任性,把注意力放在金钱增值上,在赚钱上投入太多精力,就会影响到孩子成长,耽误孩子的学习,还应注意防止孩子因获利而助长拜金倾向,或者因遭遇风险影响孩子情绪和心理健康。

智慧锦囊

(1)高中生学习理财值得赞赏。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让孩子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赚钱。肯定孩子们类似的行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死钱变活钱”,在现有条件下让手中的钱增值。高中政治课的经济常识板块,从理论上已教给孩子如何理财,所以,尝试买基金、储蓄等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提高孩子的理财能力,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孩子们缜密的思维和勇敢的决策能力,是孩子们成长的表现,家长应以欣喜的态度对待。

(2)高中生的“私房钱”多来源于亲朋的赠予,当然还有奖学金、文学作品稿酬等,但他们本身还属于无固定收入群体,而且高中阶段学习任务又较重,是否做投资尝试,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

(3)如果孩子对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活动感兴趣,家长或亲朋中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可以在孩子精力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普及相关知识,或者为孩子代理投资,家长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孩子做好知识储备,或者激励孩子把国内外著名的经济类大学作为自己的志愿,引导孩子有计划地涉猎相关知识和案例,对孩子成长会有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