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合并到融合,喜看“++>”

从合并到融合,喜看“++>”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势互补后,学校甚至出现了“1+1+1>3”的局面。众所周知,学校合并总免不了教师转岗分流的问题,一些教师会因此出现心理落差,甚至于激进“抗议”。恰逢当时学校合并资产管理任务繁杂,财产保管急需人手。合并校从形式上讲,“合并”只是一个外在结果,即把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放在一起组成新学校。但对于校长来说,真正要做的是将“合并”后的师生真正“融合”在一起。

曹子瑜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日益关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优质教育的辐射刻不容缓,或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办学资源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提速的有效途径。这里要介绍的王克坚校长所在的愚园路第一小学就是一所由三所学校合并的大型学校。

走在愚一的校园里,教师们谈笑风生的场景,一派和谐、融洽的气氛,令人丝毫觉察不出这是一所曾经由三所学校合并而成的“新”学校。面对原先只四十余人,现在骤升至近百余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行为方式,甚至不同工作状态的教职员工,王校长是如何打造学校新的校园文化,并让教师们对“新”学校形成文化认同?又是如何凝聚教师队伍,有效开展学校管理的?作为有过同样经历的校长,我甚是好奇。

一、 “1+1+1<3”

1.真心善待每一位教师

王校长的答案很简单:真心善待每一位教师。她风趣地说,教师一天生活24小时,吃三顿饭,其中的12小时,我们是在学校度过的,三顿饭中的早饭、午饭我们都是在学校完成的;一天之中,我们接触最多、交流最多的也许就是自己的同事了。所以只要是走进同一校门的教师,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没有理由不同甘共苦……

2.不看分数不可能,单看分数是外行

对于合并校,最怕出现教师之间各自为政,各自拘泥于过去的朋友圈、同事圈,无法正常交流,难融洽的状况。所以合并之后,教师工作如何安排,学生如何编班,绝对是考验校长决策力的重要课题。为了加速来自不同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合,王校长大胆地对班级编制进行了改革,以1∶1∶1的比例,将三所学校的学生进行混编,再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分配。合并来的学校生源往往较差,王校长以“不看分数不可能,单看分数是外行”的观念,要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身先士卒,进入相对薄弱的班级任教。这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另一方面也宽慰了合并来的学生和家长们的担忧之心。

“1+1+1<3”,在最短的时间里愚一小学融合了原先三所合并校的师生,一大家人亲密无间。

二、 “1+1+1=3”

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被合并学校的教师常常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这些教师心怀顾虑,影响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环境工作中。因此,合并后的第一年非常关键,作为校长,一定要让教师们对新的学校有归属感。”因此,王校长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首先给予合并来的教师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引导,不过多干涉合并来的教师的工作。其次是将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合理的调配,坚持把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安排在一个办公室,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学习。由于举措得当,调配合理,原本隶属于三个学校的教师很快度过了合并校初期的磨合期,还积极分享了各自学校原先可取的工作经验和方式方法。优势互补后,学校甚至出现了“1+1+1>3”的局面。

2.只做“媒人”,不做“婆婆”

作为校长,一定只能做“媒人”,不能做“婆婆”,这是王校长一直以来的驭校之道。她从心底里认同学校里的教师,对他们的个性、能力、脾气、特点等如数家珍:“这个业务能力强,课上得好;这个有亲和力,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这个工作认真负责,有一股拼劲;这个有点小惰性,但人很聪明……”把教师当作事业的伙伴,尽力为他们找到属于他们的位置,创设展示自己的舞台。听王校长介绍自己的教师,如同家长在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孩子和亲人。在她的眼里就没有不好的教师、看不上的“媳妇”。

三、 “1+1+1>3”

1.仁爱待人

众所周知,学校合并总免不了教师转岗分流的问题,一些教师会因此出现心理落差,甚至于激进“抗议”。每每此时,王校长总能综合学校发展和教师实际思考、解决问题。在交谈中,我们发现王校长是一个很善于用儒家思想治校的校长,“仁爱待人”就是她治校的中心理念。儒家思想讲求“因材施教”,所以在学校的管理上,王校长也会审时度势,因人而定。

案例:合并时,学校经过综合评估,发现一位教师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都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教师工作。给她机会,再试一年?于学生不公平;不再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将其推向人才市场,自谋出路?似乎又有些残酷。恰逢当时学校合并资产管理任务繁杂,财产保管急需人手。王校长看准这位教师虽然业务能力不强,但是胜在细致严谨。于是果断提出,让她转岗成为一名资产管理员,并请了专业资产管理人员专门为她辅导培训,教方法。在专业学习以及王校长耐心帮助、引导、鼓励下,这名教师不仅成功转岗,而且成为区内一名非常优秀的专业资产管理员,成了转岗成功的典范。正是王校长的包容和独具慧眼,让这位教师在转岗之后,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事业新的起点。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儒家重要的思想之一,也是实行“仁”治的重要原则。作为学校的掌舵人,王校长深知,要想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要想让自己的治学理念被教师们接受、认同,要先理解教师,关注每个教师的需求,学会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问题。

案例:同样是合并进来的一位教师,教学能力不错,但眼睛却近乎失明。这样的身体状况显然不适合继续从事教师工作。是转岗,还是下岗?无论哪一种,一定都不是这位教师想要的。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校长了解到这位教师持有残疾人证,还参加过关于健康护理的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于是,在符合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王校长将其转为卫生老师,既考虑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又发挥了她的特长,成功解决这位教师的岗位问题,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教师满意了,对学校的归属感就会增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这样,学校的凝聚力才会强,教师们的干劲才会足,学校才能照着预定的规划目标扬帆远航。

王校长的种种举措,调和了教师之间的矛盾,温暖了大家的心。虽然来自三所不同的学校,但大家既然走在了一起,就是一家人。彼此之间没有芥蒂,没有埋怨,教师们和谐相处,群而不党。这样的学校才是充满活力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才能在全体教师心中落地生根。什么是好学校?这就是好学校!

论语》有云,“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王校长爱护自己的教师,教师自然就会拥戴自己的校长,爱护自己的学校。王校长正是以一颗仁者之心,对教师施以爱护,身教垂范,上下一心,最终实现了学校真正的繁荣与融合!

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学校合并是历史的选择。优质资源辐射,名校扩容效应,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有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走进好学校,教育均衡乃大势所趋。合并校从形式上讲,“合并”只是一个外在结果,即把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放在一起组成新学校。但对于校长来说,真正要做的是将“合并”后的师生真正“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应起到黏合剂的作用。王校长无疑完美地诠释了这一角色。她站在绝大多数教师的立场上,合理又合情地解决了合并中发生的诸多问题,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凝聚了三校的教职员工,完美地实现了从合并到融合的过程。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我们没有听到王校长说过一句豪言壮语和一个华丽的字词,她的话语平凡中见实在。我想王校长的“仁爱”思想、人格魅力和她的管理理念不仅在合并校用得上,在任何一所不需要合并的学校也同样用得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