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与多样性

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与多样性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历史的“求真”客观属性,历史解释最大的要求就是客观性。造成历史解释多样性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历史事件存在客观复杂性。不过,任何历史解释,不论其中卷入怎样的因素,在体现多样性的同时,都不能离开历史真实这一基本点。理解和把握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与多样性,对于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解释,我们就能进行针对性的质疑和反驳了。

华东师大三附中 李代友

目标内容:根据一定的史实、史料或视角,对明显不符合史实的历史解释提出质疑或反驳。

一、基于视角看待历史事件

视角是指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角度。由于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客观历史史料的选取离不开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往往基于历史学家的主观性……每个历史学家都是带着自己的理论视角去观察历史事件、探索历史活动的意义的”。(俞吾金,《自觉的当代意识是理解历史的钥匙》,《文汇报》2014年5月6日)

然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演进,是“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构成一个合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8页)要避免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价时,出现一己之见、以偏概全的现象,就需要我们多方选取视角,基于不同的立场来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与研究,尽量减少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提高客观性。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炼出历史事件的本质,进而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史实、史料、历史解释

大英百科全书》对历史这样解释:“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概念的两重性:一方面,历史是指人类过往曾经发生过、存在过的事实,这就是所谓的史实,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如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等,就是客观历史事实。

另一方面,历史又是指后人对过往事实的记述、研究和解释,是人们根据客观史实和材料而做出的主观理解。人类过往发生的历史事实庞杂、丰富,但得以记载、保存下来的历史事实是极其有限的、碎片化的。

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历史究竟是什么呢?它仅仅是历史学家利用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历史事实,通过碎片连接和联想出来的人类过往的画面,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历史,是历史学家写出来的历史,是客观历史的主观反映。

同样以上面的“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为例。教材在写到南昌起义时,认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在写到遵义会议时,认为“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些都属于对客观历史的历史解释。

通过辨析,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具有客观性,即客观历史事实(史实),同时又具有主观性,即对历史的解释和认识。史实是历史存在的基础,是一切认识和解释的出发点。

史实是通过史料而存在的。史料,即历史研究的材料,它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总是从搜集、甄别、分析史料开始,去追寻客观真实的历史(史实),并以此为基础,对历史进行描述和解释。“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可见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与多样性

“历史解释,就是在搜集、考证、消化史料后对历史的描述和解释,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历史的出发点是“求真”,发现客观史实,历史的价值在于追寻“意义”,从先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施惠于“现在”。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认为“历史事实微不足道,解释代表一切”,反映了史学家对历史解释的重视。

因为历史的“求真”客观属性,历史解释最大的要求就是客观性。历史研究是还原历史真相的学术实践,以史料的搜集、发掘和辨析为主要手段和途径,以呈现无限接近真实的历史解释为主要归旨。可见,任何历史的解释,都应以客观的史实、史料为基础,在追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的解释。偏离了历史的客观性,历史解释将毫无意义。

另外,历史解释还具有多样性的特征。造成历史解释多样性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历史事件存在客观复杂性。历史事件是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复合体,不宜从单一角度,用简单方法去解释。其次,研究者受主观因素影响。不同研究过程存在观念、理论、研究角度的差异性,事件解释自然呈现多样性结果。除此以外,因技术条件及手段限制,研究结果还存在研究层次上的差异。这也是构成历史解释多样性的一个来源。(郑翠斌、逯慧娟,《历史解释与历史虚无》,《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年3月)

如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有人认为张学良东北易帜是形式上的,实质是东北地方保护主义。有人认为张学良进行东北易帜只是顺应了历史潮流,他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有人认为东北易帜对结束军阀混战、挫败日本企图分裂东北的阴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有着进步意义,应予以肯定。但也有人认为张学良东北易帜是打着反共口号,统一在国民党新军阀蒋介石手下,不符合共产党的利益,不值得称颂。(钱进,《张学良与东北易帜新释》,《民国档案》2000年第4期)

这充分体现出,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搜集到的史料不同,或站在不同的立场,或处于不同的时代,或选择不同的视角等,从而得出不同的历史解释。这是历史多样性的真实反映。不过,任何历史解释,不论其中卷入怎样的因素,在体现多样性的同时,都不能离开历史真实这一基本点。

理解和把握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与多样性,对于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解释,我们就能进行针对性的质疑和反驳了。

如2005年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对“满洲国”的描述是这样的:“‘满洲国’以‘五族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大量吸引包括来自中国等地人口的移入。”难道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东北真是“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的“民族协和的理想之国”吗?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 日本以武力占领东北制造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表面上俨然一个“独立国家”的样子,而实质上是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侵略者打着“民族协和”的口号,把本来不属于东北民族的日本民族硬塞进了东北,且位居之首。将“满洲国”的主要民族划分为日本、朝鲜、满、蒙古和汉等五族,并美其名曰“五族协和”。同时极力鼓吹日本民族核心论, 自诩其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以“五族协和”之名,行“分而治之”、离间其他民族之实。

日本帝国主义宣扬“满洲国是王道乐土”,那么它究竟是谁的“乐土”呢?

伪“满洲国”存在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了烧、杀、淫、掠等种种罪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以武力镇压东北抗日武装,实施残酷的大“讨伐”。为了隔断抗日武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实施“匪”民分离政策,采取了烧光、杀光和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集团部落”和“无人区”。“万人坑”是埋葬着成千上万名死难者的大规模的丛葬地,遍布东北的日军军事工程和各大煤矿,劳工受到非人的待遇而大批死亡,或被集体秘密杀害。 日军在哈尔滨和长春设立了用中国人进行细菌实验和活体解剖的细菌部队。大“讨伐”、大屠杀、大逮捕和野蛮的“三光”政策以及东北地区的“万人坑”说明,“满洲国”是日本侵略者为所欲为、施淫取乐的“乐土”,它是魔鬼的乐园。(车霁虹,《用事实说话:看日本右翼教科书如何美化侵略》,《北方文物》2005年第3期)

可见,2005年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中对东北“满洲国”所谓“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的历史解释是完全背离历史事实的,是赤裸裸地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也反映出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企图为军国主义侵略翻案,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四、实施案例

目标1:区分史实、史料、历史解释。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九一八”事变,知道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蓄意谋划的侵略事变,但长期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否定自己的侵略罪行,指责是中国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九一八”事变。我们要对日本篡改和歪曲历史的观点进行质疑或反驳,必须理解清楚几个历史学方面的核心概念:史实、史料、历史解释。师:什么是“史实”?

生:就是曾经发生过、存在过的事实。

师:很好。确切地说,史实就是指人类过往曾经发生过、存在过的事实,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不能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呢?

生:如1840年,中英双方爆发了鸦片战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客观发生过的。

师:是的。这就是史实,而且刚才这位同学的表达也是比较准确的史实表述。那么,什么是史料呢?

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遗留下来的材料。

师:基本正确。史料就是过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材料,是我们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材料。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类别多样、数量浩如烟海的史料。研究历史,就是从搜集、甄别、分析史料开始的。

还有一个核心概念——历史解释。所谓历史解释,就是在搜集、考证、消化史料后对历史的描述和解释,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作用、后果等的分析,皆属于历史的解释。下面我们就以教材上的一段材料为例来区分一下史实、史料、历史解释:

1927年4月,日本军部首领田中义一受命组阁,出任首相兼外相,推行对华的“强硬外交”。同年的七八月间,田中义一召开了具有决策意义的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领》,宣称:“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治安紊乱,对我在该地区之特殊地位权益有发生侵害压迫之虞时,不问其来自任何方面,帝国为加以防护并保持其为国内外人士安居发展之地,必须有不失机宜而出之以适当措置之决心。”这预示着大规模武力侵华行动即将开始。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116页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的,把材料中的史实、史料、历史解释找出来。

生:我觉得材料中“1927年4月,日本军部首领田中义一受命组阁出任首相兼外相,推行对华的‘强硬外交’。同年的七八月间,田中义一召开了具有决策意义的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领》”应该是史实的叙述。

师:那史料呢?

生:应该是《对华政策纲领》中引用出来的那一段话:“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治安紊乱,对我在该地区之特殊地位权益有发生侵害压迫之虞时,不问其来自任何方面,帝国为加以防护并保持其为国内外人士安居发展之地,必须有不失机宜而出之以适当措置之决心。”

师:材料中有历史解释吗?

生:最后那句应该是。“这预示着大规模武力侵华行动即将开始”,这是作者对前面《对华政策纲领》史料的分析和解释,从对华政策纲领中看出日本对华侵略的野心和计划。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史实、史料、历史解释”都有了很好的理解。但同时我提醒大家还应注意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史实是通过史料而存在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总是从搜集、甄别、分析史料开始,去追寻客观真实的历史(史实)。任何历史的解释,都应以客观的史实、史料为基础,在追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的解释。偏离了历史的客观性,历史解释将毫无意义。

目标2:对明显不符合史实的历史解释提出质疑或反驳。

在学习完“九一八”事变后,教师举出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简称“送审本”)中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描述:

材料1: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

师:同学们,这是日本2005年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简称“送审本”)中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描述,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日本教科书是怎么认为的?

生:是“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

师:很好。根据这本教科书的描述,“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完全就是中国“国民党的统一”“反日运动”及苏联的威胁引起的,有日本方面的因素吗?

生:没有。

师:日本的教科书把引起“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推向中国,与日本军国主义毫无关系。事实果真如此吗?大家来看下面两段材料:

材料2:“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1927年)

材料3:“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治安混乱,我国在该地之特殊地位与权益有受侵害之虞时,不问来自何方,均将予以防护;而且为了保护这块国内外人士安居、发展之地,应当有不失时机地采取适当措施的思想准备。”

——1927年东方会议《对华政策纲领》

师:从以上两段关于日本军国主义的材料来看,在1931年以前,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哪里?

生:满蒙。

师:是的。满蒙即东北和内蒙古地区。 日本国土狭小,面对面积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内蒙古,日本军国主义早已垂涎于此,蓄谋侵略、占领。1928年,日本阻止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制造了“济南惨案”,为了控制东北,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后来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使日本愿望落空。下面再看一段材料:

材料4: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值

——黄德禄编译,《1917—1939年美国》

师: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信息?

生: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其中美国、德国、日本下降幅度较大。

师:这种经济的大萧条,对以上哪个国家来说,带来的危害更大?

生:应该是日本吧。

师:是的。因为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对经济危机的承受能力就更小。1931年日本迫切发动对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其实是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的打击,转移国内的矛盾,这才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动因。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故意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东北军所为,突然袭击东北军,挑起事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谋划,借经济“大萧条”之机而发动侵华事变。

同学们,历史的解释需要以客观史实为依据。 日本教科书关于“九一八”事变原因的解释完全罔顾基本的史实,把“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推卸到中国身上,其实是在掩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事实,推卸其对华侵略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