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汲取和整理艺术作品中的史料价值

汲取和整理艺术作品中的史料价值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戏剧和小说等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时代精神的产物,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因此,一切经典的艺术作品本身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具有历史信息资料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后浑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柏拉图以后,把艺术作品比喻为镜子,被作为经典确定了下来。

大同中学 邵 清

目标内容:懂得文学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正确汲取和整理其中的主要历史信息。

一、艺术作品具有史料价值

音乐、戏剧和小说等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时代精神的产物,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艺术作品不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展示,也是观察时代风貌的窗户。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折射人类共同情感又承载独特的民族传统,它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创造。另一方面,一个具体的艺术作品必然受作者的情感、心绪和志向的影响,往往是展示个人内心世界的媒介,作为生活在时代中的个人,不能不受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经济水平、主流意识、历史传统,甚至民族思维特性,以及审美情趣等的影响,并在艺术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烙印。因此,一切经典的艺术作品本身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具有历史信息资料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正如中国古代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1.音乐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音乐是指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古代音、乐有别。《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后浑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贝多芬生逢启蒙与革命的时代,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终身追求进步和自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取民主的革命精神。其作品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含着深沉的哲理。贝多芬身处欧洲巨变时期。他站在时代前列,勇于创造、革新,拓展了各种音乐曲式的范围,并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他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并调动一切音乐表现手段来为这个使命服务。

2.小说能够反映历史和时代风貌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寄托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它探讨人性、惩恶扬善,它鞭挞社会罪恶,它寄托了人类美好的个人、社会理想。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小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社会的喜好、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

法国18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他51年的短暂生命中,共创作了96部作品,这些作品以反映人性社会的丑恶为主,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雨果如此评价: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3.戏剧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传统文化的演进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戏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小小舞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了解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两个高峰,即元杂剧与清京剧的形成和兴盛。这正是蒙古族和满族统治时期。除了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等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知识分子地位十分低下,处于社会底层,知识分子怀才不遇,促成了元杂剧的昌盛;其二是对于汉族文人来说,小说、戏剧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形式,而蒙古族和满族有着与汉族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他们对于世俗文学十分喜好,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正因为此,元杂剧和清京剧发生、发展,京剧才能最终成为“国粹”。

二、艺术作品具有的史料价值

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的,除各种史书外,艺术作品往往含有许多具体、真实的内容,它们是艺术,同时也是历史。我们在学习、欣赏艺术作品时,要关注从艺术作品中折射出的时代光泽,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

1.艺术作品是探寻历史发展轨迹的通道

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学和戏剧等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发展见证、展现了文明发展的过程。研究这些艺术种类的发展历史,是我们把握文明发展脉络的途径,也是我们探寻历史发展轨迹的通道。

中国古代小说的体例经历了魏晋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到明清小说,繁荣的封建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及其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为古代小说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创作动力。唐宋元时代,中国社会商业繁荣,城市生活异常丰富,符合市民审美取向的传奇和“说话”艺术获得了兴盛。明清时代,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城市经济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人们的社会生活亦愈趋复杂丰富,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一步趋向平民化,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的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

2.艺术作品是展现历史时代特征的窗户

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的意识形态,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是展现时代文化特征的窗户。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很长一段时期,哲学家、艺术家都把艺术作品比喻为一面镜子,古希腊的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就把画家和诗人等艺术家比喻为一个拿着镜子的人,向四面八方旋转就能造出太阳、星辰、大地、自己和其他动物等一切东西。柏拉图以后,把艺术作品比喻为镜子,被作为经典确定了下来。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也能使我们从中获取与作品同时代的历史发展信息。

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国家需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的成果;有的面临国家的统一问题;有的需要消灭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有的争取摆脱外族奴役,取得民族独立。在音乐领域里,出现了很强的民族性趋势。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天鹅湖》等成为世界闻名的杰作。

3.艺术作品融进了当时人对历史的认识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再现现实生活,它是当时艺术家经过大脑加工改制再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其中融进了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他的理想、愿望、感情。《尚书》中曾言:“诗言志,歌永言。”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因此,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的折射,一个时代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反映着一定阶级、阶层的政治倾向和艺术观点,由此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相关历史信息。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在全欧洲盛行。这一时期在欧洲发生的革命、战争,社会中的尔虞我诈、种种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像启蒙学者描绘的那样美好,崇尚理性和秩序的启蒙运动失去感召力。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界,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想王国”感到失望。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追求新的理想,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文学风格上呈现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

三、怎样从艺术作品中汲取历史信息

1.不能把艺术作品与历史对号入座

艺术作品不是历史,“其中蕴含的史实,通常以简洁的、夸张的、局部的、变化的等诸多形式来表达”。(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中提取真实的历史信息,而不能将人名、地名、情节等对号入座。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细致地描绘了人民群众攻占巴士底狱等壮观场景,情节错综、感人肺腑,是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之一。尽管因为情节和人物的虚构,我们不能把它直接作为讲述法国大革命的史料;但是,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既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对革命人民过于极端的暴力。他认识到革命的思想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但当革命来临,带来许多可怕的情况和血腥场面,他转而反对革命。狄更斯的态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有一个一致的标准:就是反对暴力和滥杀无辜,并促进了人文主义和爱。狄更斯主张非暴力社会改革,他拒绝在暴力中革命。他认为革命暴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理性与宽容,善良和爱是要建立一个和平与和谐社会。

通过狄更斯及其作品《双城记》,我们可以了解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看法和对于现实社会认识,这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相关历史信息,加深对历史认识。

2.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价值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定能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捕捉作品中蕴含的时代气息,关注背后的历史价值。

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年内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共和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这时期产生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18世纪30年代创作的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 当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3.推动学生加深历史认识

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够营造一种时代特有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些艺术作品,可以推动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加深历史认识。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传最广的,是自由的赞歌——《马赛曲》。在法国路易十六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新兴的资产阶级同情农民疾苦,受到巴黎雅各宾派的影响,阿尔诺带领马赛港的市民设计夺取了要塞,得到了武器,并驱逐了公爵。他们举行集会通过决议组织500名义勇军进军巴黎去搭救同情改革的议员,马赛市民积极参军,高唱着马赛曲向前进发,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而这个时期创作的行军歌曲《马赛曲》也成为鼓舞斗志的赞歌。

四、实施案例

目标1:懂得歌曲的史料价值,汲取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教师在上课之前先播放歌曲《马赛曲》。

师:哪位同学知道现在正在播放的是什么乐曲?

生:《马赛曲》。它最初的名字是莱茵战歌,现在成为法国国歌

师:有人知道这首激情洋溢的歌曲诞生在什么时代吗?

生:法国大革命时期。

师:是的。

正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1792年4月的一个深夜,工兵上尉鲁日在斯特拉斯堡为《马赛曲》画下最后一个休止符。从此以后,马赛曲作为凝聚人心的革命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它的副歌部分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号召:“武装起来,公民们!组织好队伍!前进!前进!”当时的法国正同奥地利交战,马赛的义勇军正是高唱着这一曲战歌奔赴巴黎,去保卫革命中的祖国。一位乐队指挥曾经对歌曲的作者鲁日说:“你的《马赛曲》是具有大炮一样威力的音乐。”

师:为什么一首歌曲会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马赛曲》的威力究竟从何而来?

生:这威力应该源自于法国人对“公民”的认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公民”个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切感受。

师:是的。在法国人看来,“公民”这个称呼涵盖了自由、平等以及其他一切自然所赋予人类最基本也是最珍贵的权利。虽然这种权利早在古典时代的罗马就已经神圣不可侵犯。然而,中世纪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天主教神学所灌输的“臣民”“顺民”观念却把公民变成了麻木不仁的奴仆。

目标2:懂得戏剧的史料价值,汲取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师:17至18世纪,自由、平等、做自己的主人,启蒙思想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炬,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整个法国。在平民聚集的咖啡馆里,在贵妇们的沙龙里,到处都可以听到呼唤自由、平等的声音,感受到憧憬未来社会的热情。

1786年一部喜剧的上演,更使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应该教育民众”,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这部喜剧就是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虽然博马舍刻意把故事的背景设置在西班牙,但依然被当局禁演。

师: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来看一段主人公仆人费加罗的独白。

费加罗独白:“因为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 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使过一点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呢,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之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智慧与才能,就足够统治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敢跟我来争夺果实!”

生:仆人费加罗象征第三等级,他的主人伯爵象征特权等级,这段独白表达了作者反对特权、主张平等以及第三等级战胜特权等级的坚定信心。

师:是的。《费加罗的婚礼》热情歌颂了为自己的幸福和权利而斗争的普通人民的智慧,无情地揭露了荒淫无耻的贵族生活与腐败的封建制度,因此遭到当时法国统治者的禁演,一直到1784年才被准许公演。这部戏剧产生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前夕,在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被称为“第三等级”的战歌。

目标3:懂得小说的史料价值,汲取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师: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了第一次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曾在他的小说《双城记》中试图再现这一场景,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片段。

那一天早晨,圣安东尼区曾经有广大的黑色饥饿群众汹涌往来,波浪似的人头上时常在阳光中闪出钢刀和枪刺的锋芒。圣安东尼的喉咙里发出骇人的咆哮,森林似的无数赤裸的手臂在空中摇摆,好像在冬风里发抖的枯枝:一切手指都紧握着各种武器或类似武器的东西(从下层深处抛出来的,不论远近)。在群众中谁也不知道谁抛出这些家伙,从什么地方抛出来,什么力量使它们在群众头上乱摇摆,闪出闪电似的光芒:但是,毛瑟枪是有人分发的——也有人在分发枪弹、火药、炮弹、铁棒、木棍、小刀、巨斧、长矛,以及犯上作乱的天才所发明的各种武器。什么也抓不到的人们就自动用流血的手拆下附近墙壁上的石块和砖头。圣安东尼的心脏和每一血脉都在高度紧张之中,都在发着高热。像沸水的旋涡里有一个中心点一样,所以,这一切动乱都环绕着得伐石的酒铺,而落在这热锅里的每一个人都被吸引到得伐石这旋涡中心;他自己满身沾濡着火药和汗水,发命令,发武器,把这人推开去,把那人拉拢来,把这人的武器解给那人,正在咆哮最凶的地方勤苦地工作着……可怕的黑色人海,高扬着毁灭的狂浪,一浪又一浪,它的深度是不可测的,它的力量是前所未知的。汹涌澎湃的无情的海呀,复仇的呼声呀,以及在受苦的熔炉中锻炼出来的一直没有丝毫怜悯之色的僵硬面孔呀。

师:虽然小说并非历史,狄更斯也没有亲身经历过攻占巴士底狱的战斗,但他曾先后三次侨居法国,可以说,1855年以后,狄更斯一家基本上是在巴黎度过的,他参观过巴士底狱旧址和圣·拉萨尔的监狱,对法国的民风民情做了有意识的考察。为了写作《双城记》,狄更斯深入研究了苏格兰作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一书,狄更斯在给其好友福斯特的信中曾谈到卡莱尔的这本书,他“读过五百五十遍”。因此,出现在作家笔下的起义爆发场面就不空泛了。那么你读了这段文字以后,你觉得作者试图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是怎样一种场面?

生:我感受到,广大巴黎人民是忍无可忍才走上街头的,“在冬风里发抖的枯枝”般的手臂,正是血肉已被专制制度榨干了的标志。

生:我感受到,走上街头的人们心中的愤怒。“什么也抓不到的人们就自动用流血的手拆下附近墙壁上的石块和砖头。”

生:我感受到,起义队伍规模十分巨大。“可怕的黑色人海,高扬着毁灭的狂浪,一浪又一浪,它的深度是不可测的,它的力量是前所未知的。”“汹涌澎湃的无情的海呀,复仇的呼声呀,以及在受苦的熔炉中锻炼出来的一直没有丝毫怜悯之色的僵硬面孔呀。”

师:从这些感受中,你觉得作者对“攻占巴士底狱”抱有怎样的想法和立场?

生:狄更斯对被压迫、被损害、被剥削的人民的无比同情和怜悯,他看到了统治阶级逼迫下的人民的反抗,他认同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

生:狄更斯认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