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家长应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逆反阶段的孩子。当批评不符合事实,父母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一所社会咨询机构对2000名在校孩子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住口”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的父母说的话之一。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决定了一件事,孩子持有反对意见,刚说了一两句,父母就听不顺耳了,喝令他“住口”。这才是赏识孩子的表现,也才会使批评更有效。

第四十五招 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家长应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逆反阶段的孩子。要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父母所讲的道理,使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

当批评不符合事实,父母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如果孩子表面上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然而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弊端。与此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还应要求孩子保持解释时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因此,当孩子的行为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父母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地指责孩子,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孩子的心理特点给予积极引导。

如果批评不符合事实,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自己的解释。告诉孩子,给他解释权,目的绝不是推卸他所负的责任,而是要他实事求是地面对。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孩子犯错,有时并不是件坏事,它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错,错在何处。家长也可以借孩子犯错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地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让孩子有解释和申辩的机会。对于孩子意识不到的错误,家长还可以立即给予解释和纠正。

经常被喝令“你不用解释”的孩子,渐渐放弃了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他们背负着很多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负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多听听孩子的解释,让孩子有辩解和申诉的机会,不仅仅是父母赏识孩子的体现,更是孩子应得的基本权利,也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双方分歧确实很大,父母不妨放弃争论,再找合适的机会和子女沟通。

当父母认为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要急于做出判断和结论,而要首先倾听孩子的解释。你可以说:“好吧,和妈妈(爸爸)说说当时的情况。”当孩子对一件你曾经认为错误的事情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时,你应该说:“原来你有自己的想法,妈妈(爸爸)明白了!”

“住口!”

“不用解释了!”

“不要再说了!”

为什么就是不让孩子把话说完?

这里先来看一段资料:

“父母让我们住口,而他们却整天喋喋不休。”

“父母太小瞧我们了,一点儿也不给我们讲话的机会。”

“为什么让我们闭嘴,我们有许多心里话要说给父母听呀!”

一所社会咨询机构对2000名在校孩子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住口”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的父母说的话之一。为什么父母自己老是唠叨不停,而不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把孩子的嘴巴封起来,然后自己说个不停,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决定了一件事,孩子持有反对意见,刚说了一两句,父母就听不顺耳了,喝令他“住口”。父母老是觉得孩子不懂事,轮不到他们说话。其实,孩子从他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哪怕孩子的想法稚嫩一点,但也可以启发父母,弥补父母的决定或认识的不足。

有时是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而孩子据理力争地申辩。这时父母会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一声断喝:“不用解释了!”你能想象得到孩子这个时候有多委屈吗?哪怕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已经造成。法庭审问犯罪嫌疑人还给其申诉的机会呢,怎么做父母的就不能容忍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辩解?

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往往是出于这样几种心理:

(1)孩子的话说到自己的痛处,让自己觉得没面子。所谓童言无忌,孩子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忌讳。父母不妨抱着轻松的心态听听孩子怎么说,或许自己也能受到启发。

(2)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样的父母属于顽固型,不听解释,不听辩解,老认为孩子是在找借口。长期如此,孩子就会慢慢习惯了沉默,哪怕是面对冤屈,也缄默不语。一个不会据理力争的孩子,很难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3)觉得小孩子不懂事,没有耐心听孩子说。其实,孩子的思维比大人简单得多,往往能从复杂的事情中看到本质的东西。

而有的孩子却不善言辞,不喜欢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在这时,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能把孩子所有的顶撞统统视为与父母作对,父母应当允许孩子发发牢骚,抱怨一通,宣泄一下。可以想象,当孩子的愿望不符合父母要求时,往往会受到压制而不能实现,因此他会倍感失望,甚至沮丧。此时,父母再想让孩子去做某件事或进行教育,很容易使他产生抵触情绪。

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表示意见,甚至提出相反的见解,是可喜的事情,这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并非完全是不敬长辈的表现。假如能以此想法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就不用特别生气,也就能以稳重的心态去应付孩子的言行了。

对孩子进行说服说理性批评时,允许孩子为自己辩解,了解孩子的所用所为、所思所想,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是非曲直,更明白家长讲的道理。给孩子讲道理不要“单声道”,一味地你讲他听。家长可适当地采用“提问式”说理,让孩子讲一讲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启发孩子想一想,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赞成这样做,让孩子心服。

因此,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劈头盖脸地斥责孩子。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这才是赏识孩子的表现,也才会使批评更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