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老的婚制遗俗

古老的婚制遗俗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不可做出违逆常理的事情。“归妹卦”让我们看到的是群婚制的遗俗:女子到了出嫁年纪;便带着嫁妆,带着妹妹一同嫁到夫家去;被休弃时,也连同妹妹一起回家,并提到了殷纣王之父帝乙将女儿嫁给周文王的史实,说明这种姊妹共夫是有所据的。女子嫁到夫家三个月之后,要举行祭祀仪式,新娘献上黍稷等进行祭奠,新郎则宰羊献牲,甚是隆重。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

54.古老的婚制遗俗

alt

【原典】归妹:征凶,无攸利。

【爻辞新解】《归妹卦》象征婚嫁:如果行为不正,前方会有凶险,不会有利益。

【原典】《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爻辞新解】《象辞》说:《归妹卦》的卦象是兑(泽)下震(雷)上,兑又代表少女,震又代表长男为嫁出少女之表象;君子应当永远使夫妇和谐,白头偕老,防止夫妇关系被破坏。

【原典】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爻辞新解】初九,嫁出的少女作为偏房,好像跛脚而奋力向前行走,前进可获得吉祥。

【原典】《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嫁出的少女作为偏房”,这是婚嫁中的正常情况;“好像跛脚而奋力向前行走”,说明能以偏房侧室的地位辅佐和照顾丈夫,必获吉祥。

【原典】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爻辞新解】九二,眼睛一瞎一明仍能看到东西,说明幽居之人利于守正。

【原典】《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幽居之人利于守正”,这是因为能遵守恒常的规则。

【原典】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爻辞新解】六三,妹妹想冒充姐姐嫁为正室,结果还是作为妹妹嫁做偏房。

【原典】《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妹妹想冒充姐姐嫁为正室”,这是不正当的。

【原典】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爻辞新解】九四,待嫁少女错过出嫁的时机,延迟日期待嫁,静等好的时机。

【原典】《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错过出嫁的时机,是为等待更好的时机到来再嫁。

【原典】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爻辞新解】六五,帝乙嫁出少女,正房的服饰,反不如偏房的服饰艳丽华美;月近十五将要圆了,吉祥。

【原典】《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帝乙嫁出少女,正房的服饰,反不如偏房的服饰艳丽华美”;说明虽身居中位,十分尊贵,却能保持勤俭谦虚的美德。

【原典】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爻辞新解】上六,女子的筐篮里空空荡荡没有实物,男子用刀宰羊却不见出血。没有利益。

【原典】《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归妹卦》的第六位(上六)空虚无实,好比手持空空的篮筐。

【读解】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不可做出违逆常理的事情。“归妹卦”让我们看到的是群婚制的遗俗:女子到了出嫁年纪;便带着嫁妆,带着妹妹一同嫁到夫家去;被休弃时,也连同妹妹一起回家,并提到了殷纣王之父帝乙将女儿嫁给周文王的史实,说明这种姊妹共夫是有所据的。女子嫁到夫家三个月之后,要举行祭祀仪式,新娘献上黍稷等进行祭奠,新郎则宰羊献牲,甚是隆重。这种婚俗到了西周之后的春秋时代,仍很盛行,被叫做“媵”。

君子观此卦,遵循这种中正之道,从中见出天地大义,顺应天理,考虑到事情发展的整体过程,以合乎正道的贤贞之德顺以相承,避免凶险而获吉。

卦中的记述采取了现实和梦象交织的手法。初九交爻的“跛能履”,九二爻的“眇能视”以及上六爻都是梦占。君子处归妹之时,进退无依无据是很不吉祥的。

【事典】

信陵君救赵

信陵君冒险偷窃兵符,救了邯郸,保全赵国,可说明此爻爻义。

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包围邯郸。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率兵救赵国。

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釐王被吓唬住了,连忙派人去追晋鄙,叫他就地安营,别再进兵。晋鄙就把十万兵马扎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按兵不动。

赵国派使者向魏国催促进兵。魏安釐王想要进兵,怕得罪秦国;不进兵吧,又怕得罪赵国,只好不进不退地停着。赵孝成王十分着急,叫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写信求救。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

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釐王命令晋鄙进兵。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信陵君没有办法,对门客说:“大王不愿意进兵,我决定自己上赵国去,要死也跟他们死在一起。”

当时,不少门客愿意跟信陵君一起去。

信陵君有个他最尊敬的朋友,叫做侯嬴。信陵君跟侯嬴去告别。侯嬴说:“你们这样上赵国去打秦兵,就像把一块肥肉扔到饿虎嘴边,不是白白去送死吗?”

信陵君叹息着说:“我也知道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侯嬴支开了旁人,对信陵君说:“咱们大王宫里有个最宠爱的如姬,对不对?”

信陵君点头说:“对!”

alt

信陵君(?—前243),名魏无忌,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釐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侯嬴接着说:“听说兵符藏在大王的卧室里,只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害死,她要求大王给她寻找那个仇人,找了三年都没有找到。后来还是公子叫门客找到那仇人,替如姬报了仇。如姬为了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请如姬把兵符盗出来,如姬一定会答应。公子拿到了兵符,去接管晋鄙的兵权,就能带兵和秦国作战。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强多了吗?”

信陵君听了,如梦初醒。他马上派人去跟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应。当天午夜,乘着魏王熟睡的时候,如姬果然把兵符盗了出来,交给一个心腹,送到信陵君那儿。

信陵君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别。侯赢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晋鄙接到兵符,不把兵权交给公子,您打算怎么办?”

信陵君一愣,皱着眉头答不出来。

侯嬴说:“我已经给公子考虑好了。我的朋友朱亥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大力士。公子可以带他去。到那时候,要是晋鄙能痛痛快快地把兵权交出来最好;要是他推三阻四,就让朱亥来对付他。”

信陵君带着朱亥和门客到了邺城,见了晋鄙。他假传魏王的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验过兵符,仍旧有点怀疑,说:“这是军机大事,我还要再奏明大王,才能够照办。”

晋鄙的话音刚落,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大喝一声:“你不听大王命令,想反叛吗?”

不由晋鄙分说,朱亥就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四十斤重的大铁锥,向晋鄙劈头盖脑砸过去,结果了晋鄙的性命。

信陵君拿着兵符,对将士宣布一道命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独子没兄弟的,都回去照顾他的父母;其余的人都跟我一起救赵国。”

当下,信陵君就选了八万精兵,出发去救邯郸。他亲自指挥将士向秦国的兵营冲杀。秦将王龁没防备魏国的军队会突然进攻,手忙脚乱地抵抗了一阵,渐渐支持不住了。

邯郸城里的平原君见魏国救兵来到,也带着赵国的军队杀出来。两下一夹攻,打得秦军像山崩似的倒了下来。

秦国多少年来,没有打过这么一个大败仗。王龁带兵败退,还有两万名秦兵被赵兵围困住,投降了。

信陵君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赵孝成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亲自到城外迎接他。

楚国春申君带领的救赵的军队,还在武关观望,听到秦国打了败仗,邯郸解了围,就带兵回楚国去了。

【感悟】

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

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将“自然”这个概念提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所谓“道法自然”,指的是“道”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而宇宙万物皆有超越人主观意志的运行规律。老子认为,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诚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兑宫 雷泽归妹卦

婚嫁偏逢泽上雷

势如水火两相违

前途凶险终无利

速速停行莫迟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