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是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历史困境。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科学界曾开展过一次规模盛大的科学化运动,在这场科学社会化运动中,许多科学家都为此深深困惑。今天,通过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几十年的努力,科学与社会相脱节状况有所改变,科技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已经初步形成,而且展示出了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形势。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在这方面都不乏经验和教训。
构建科学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_中国近代科技思潮

二、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如果说处理好科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是针对科技本身发展的层面而言的发展战略和文化环境的话,那么,实现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则是进入科学发展的社会机制层面的思考。

在社会学中,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塞(Lewis.Coser)认为:社会化是一个社会性的互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获得了某种价值、态度、技能和知识,简言之,获得了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的文化。科学社会化是一个科学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科学的发展能够获得全社会的支持,这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教育支持系统、经济支持系统、信息支持系统和管理支持系统。另一方面,科学要走上社会,为社会民众服务和掌握,推动公众理解科学,推动全社会科学素养的形成。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最终实现社会的科学化,包括社会行为的理性化、社会管理的信息化以及社会发展的生态化等等,从而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达到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这其中,我们特别需要提出的有两点,一是建立全社会的科学与社会互动机制;二是全民理解科学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应是相互促进的,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先导,经济是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则是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相互制约,如果三者发展水平不一致、发展方向背离、发展比例的失调都会对三者的发展起制约作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建立与三者协调发展相适应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要把发展科技摆在三者协调发展的优先地位、实现科学技术系统内部的协调、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

科学与社会是相互促进的,科学的发展要以社会的支持和需求为基础;而社会的发展又必须以科学的发达和应用为条件,在社会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尤其如此。但是,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是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历史困境。由于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现代化特点极为明显的国家,这样一个后发展国家,现代化发展往往是一个被动和人为的过程,也就是由少数人在人为的推动,而缺乏整体的社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情况下,科学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就成为自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科学界曾开展过一次规模盛大的科学化运动,在这场科学社会化运动中,许多科学家都为此深深困惑。这是一种旧社会的历史状况。今天,通过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几十年的努力,科学与社会相脱节状况有所改变,科技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已经初步形成,而且展示出了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形势。但是,这还只是一个过程,还远未达到科学文化发展的要求。要建立真正有效的科学社会化机制,笔者认为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要确立科学、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观念,建立完善的国家推动科学社会化的机制

因为一个国家科学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科学社会的形成。因此,国家在制订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时,必须考虑整体的科学社会的推进。不仅要实现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还要创造一个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同时,更要积极推动发展了的科学为社会服务;不仅要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还要实现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在这方面都不乏经验和教训。长时间里,科学发展仍然仅仅只是少数人的事情或只是国家的事情,科学技术与经济脱节,与社会脱节,特别是与社会民众脱节,导致的后果是,“两弹一星”上天,但是社会行为的理性化、社会管理的信息化以及社会发展的生态化方面,却极为贫乏。特别是社会民众的科学素养极很低下,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未能进入社会。可以说,科技是发展了,但科学的社会远未到来。究其原因,缺乏科学于社会协同发展的认识导致国家对科学社会化机制的缺失,是为根本。改革开放过程中,又曾一度片面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大刀阔斧、重点突破,强调市场化方向,却忽视了其前提是科技体制首先要保证科学技术的充分发展,同时还要保证科学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进。没有意识到这项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复杂性,只是简单地认为通过行政安排,甚至一度认为只要给科研机构“断奶”,自然会驱使科技进入经济,从而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结果是改革的目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却是以部分牺牲前提为代价的。比如把科学的功能完全地生产力化了,这对基础研究的冲击很大。特别是在周边环境未有充分改善之前,单一建立“面向经济建设”的机制,强制性地迫使科研体制转轨并弱化对其资源投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还会引发科技界已积累的资源流失,影响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是体制改革中最容易受冲击的弱势组织机构。而它们受到冲击后,并不是单纯用时间就能弥补回来的。科技体制改革设计上确立协同观,是科学社会化进程中必须进入政府和科技界的视野,加以重视和发展。

(2)加强科普工作社会化,这是科学社会化的途径

科学技术发展,由于学科的原因,往往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专业的细化和学科的细分,通常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是科学、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原因,也是科学、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种专业化的过程,往往会导致另外一个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那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科学与社会之间出现一种屏障,这不仅不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不利于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更不利于科学社会化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科学化以及全面进步。因此,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消除这些屏障,使得科学技术走向社会,走入民众,进而真正实现科学社会化,极为重要。

我们不仅要重视如何创造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同时,还要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之后对经济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影响。因此,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和关心,不仅仅是科学界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关心的事情。对科学技术的普及就不仅仅是科学界的需求,同时更是广大公众的需求。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也就成为科学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社会化的核心。科学技术的普及成为消除以上所说这些屏障的重要措施。

(3)创造科学有效的公众理解科学的社会氛围和能力,这是科学社会化的核心

科普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科学与公众的隔阂,争取公众对科学技术和科学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最终达到公众理解科学、接受科学、喜爱科学、支持科学。这是科学社会化的核心,也是世界各国科学界和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讲的公众,包括科学工作者本身,这是在提倡公众理解科学时往往被忽视的,同时更包括各级决策者以及广大的民众。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是全面的。公众理解科学不是简单的民众理解科学,而是需要全社会的理解科学,否则就是单向的、片面的,因而也将是有缺陷的。科学家并不天然具有科学精神。科学家在具体知识上更具有发言权,但对于通过科学史和科学整个运作过程抽象出来的科学之精神气质而言,科学家与其他人处于平等地位。大科学家也有搞伪科学的。在科学界,个人的言论并不一定具有权威性,科学共同体认可的东西才是科学的成果,即便如此,随着科学的发展,原有的成果也要被更新。可见,科学家和广大民众一样,都是科学传播的受众之一,但这两者仍不是全部,还有各级决策者。向各级决策者进行有效科普对于国计民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决策者可能不懂很多科学,但他应当有理性判断力,在有效科普之后能够对复杂决策过程作出理性选择,如果这样的科普工作没有做,决策的科学性就很成问题了。

总之,通过以上的努力,真正确立科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同观,建立完善的国家推动科学社会化的机制;并加强科普工作社会化,达到全社会的公众理解科学水平,建立全社会的科学与社会互动机制。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科学化,提高社会的科学能力。事实证明,把科技、经济、社会看作为统一的系统,使科技与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