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改革开放中全力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

在改革开放中全力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辽宁人民团结奋进,克难攻坚,实现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为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趁势而上,以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的步伐。对于辽宁国企改革问题,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

在改革开放中全力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

辽宁,这个曾被称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老工业基地,曾经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为国家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当中,辽宁国有企业多、传统产业多、下岗产业工人多等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陆续显现,经济发展缓慢,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辽宁人民团结奋进,克难攻坚,实现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为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趁势而上,以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的步伐。

一、克难攻坚,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辽宁国有企业存在体制机制僵化、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模式粗放等弊端,许多企业举步维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到1997年底,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连续57个月净亏损,亏损面达49.8%;下岗职工人数超过120万人,占全国的12%。对于辽宁国企改革问题,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1997年7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辽宁视察时指出:必须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用三年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这吹响了打好辽宁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攻坚战的号角。

第一,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举全省之力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1997年12月的《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脱困实施方案》,全面分析了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后,初步确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随即出台了15个配套文件以及分地区、分行业的方案,落实了分年度目标和责任制。1998年开始确定了沈阳、大连、抚顺、丹东辽阳五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市为扭亏增盈的工作重点。1999年全省重点抓了100户大企业扭亏脱困工作。2000年把煤炭、有色、军工三个特困行业作为扭亏工作的重点行业。从省到市、到企业层层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通过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了全省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实现。

第二,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增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内在动力。从1998年开始,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根据辽宁的实际情况,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的改革,其大体形式分三种:一是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和提供主要公共产品服务的企业实行国有独资,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二是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中的骨干企业,在保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吸纳多种经济成分参资入股,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三是对一般性竞争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经贸委的要求,辽宁省确立了“抓大放小”的方针,把在全省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国有资产总额占全省工业70%以上的重点企业作为“抓大”的重点。辽宁省委、省政府选择了100户企业作为重点推进企业,在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3项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和加强企业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重点规范,为国有企业脱困奠定制度基础。

针对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1998年至1999年,全省开展了以整顿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现场管理为内容的企业管理整顿活动,2000年又开展了创建花园式工厂、比价采购和压缩库存三项工作。通过努力,企业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以鞍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形象,成为国有企业一面旗帜;以凌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练内功、抓管理,不断消化增支减利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大连冰山集团、大显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凭借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在与国际大企业对接中不断发展壮大;以东药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靠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使企业摆脱了困境,扭亏为盈,走上了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之路。

第三,调整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辽宁省始终坚持“两高一深”,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初级产品精深加工的方针,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重点抓了新型汽车、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及软件等10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使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1997年到1999年的3年中,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40.9亿元,实现改造项目6323项,建成投产5073项,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石油化工、钢铁等原料工业和数控机床、输变电成套设备、石化成套设备等机械装备工业重大改造项目,进一步确立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为增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大力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同时,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还大力组织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年全省共建成89个企业技术中心,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000余项,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院校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

第四,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嫁接改造,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产品升级。辽宁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定地实施“外向牵动”战略,着力推进国有企业对外开放,把招商引资、实施嫁接改造作为搞好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3年间,全省国有企业利用外资累计完成合同额30亿美元,实施利用外资额15亿美元,利用外资项目892个。通过合资合作,不但引进了先进技术,同时也引进了新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2000年全省共有950家生产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比1997年增加一倍多。全省工业出口交货值1536亿元,年均增长17%;生产企业自营出口45.8亿美元,占全省地方产品出口总额的18%。

第五,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营造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良好外部环境。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辽宁省委、省政府还重点抓了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和监督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工作。把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实行主辅分离,作为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切入点。全省43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原有的3550个各类辅助单位有3055个分离出去,减少企业费用30亿元;企业办学校、公安和街道大部分移交完毕;企业办消防、医院移交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而且实现了政府与企业职能的重新定位。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和监督,省政府先后对19户基础较好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了国有资产受权经营,并建立了稽查特派员制度和外派监事会制度。从1997年开始,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按照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视察辽宁时的要求,辽宁省委、省政府在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步伐明显加快。

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奋斗,到2000年底,辽宁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目标得以实现。一是到1999年10月,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扭转了连续57个月亏损的局面,大多数地区和行业实现整体脱困。二是企业制度创新开始启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全省43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272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初步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开始转换。三是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和升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一定发展。四是企业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管理秩序得到改善。与1997年相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提高了8.4%,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7.4%。

辽宁国有企业3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如期实现,使辽宁的国有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为辽宁进入21世纪后实施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辽宁老工业基地历经艰难曲折,逐步走上振兴之路。

二、大力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

把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是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多年以来,围绕这个目标,全省上下奋力拼搏,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在完善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的体制保障、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规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形成符合新型产业基地要求的区域发展格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辽宁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为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逐步完善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

200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在准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辽宁省委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在总结全省改革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04年,辽宁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精神和辽宁实际,提出了“高起点快起步开局、高水平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和完善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总体规划和重点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了把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举措,当作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同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即“一个中心、两大基地、三大产业”)结合起来的战略重点;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确保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005年年初,辽宁省委提出了“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和谐辽宁”即全面振兴辽宁的总要求,并确定2005年经济工作以建设国家新兴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为目标,建设一个中心,培育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以优化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为重点。为了构建和谐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振兴过程中,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确定了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城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扶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几个重点民生工程,让振兴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的精神,并大张旗鼓地进行推进。

2006年,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实现东北振兴的战略部署,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标志是: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沿海省份平均水平。为此,省委提出,把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要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的体制保障;发挥沿海开放优势,建设国家沿海经济强省;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为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提供强大动力;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对新型产业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形成符合新型产业基地要求的区域发展格局。

2007年8月,《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各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辽宁振兴的配套措施。至此,辽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步伐步入快车道。

几年来,中共中央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高度关注,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辽宁视察,使辽宁人民备受鼓舞,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思路逐年拓宽,举措逐年完善,对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的体制保障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特别是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关键和前提。辽宁省体制机制创新的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理顺产权关系。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革,辽宁省国有企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1.创新模式,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全省在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因地制宜、“一企一策”的改制方式,改变了过去那种形式单一、一卖了之的僵化模式,使国有企业完成了从扭亏脱困向发展壮大转变,从单纯退出向有进有退转变,从局部改造向整体重组转变。辽宁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与中央大型企业集团重组,分享央企的资源优势。与央企重组后,过去曾长期困扰辽宁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原料等制约瓶颈被一一破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知名度明显提高。

二是与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进行重组,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2006年6月,由大连冰山集团、日本两家会社共同出资兴建的大连三洋压缩机研发中心正式启动,标志着大连冰山集团已由单纯的产品制造、销售上升到技术研发、服务一条龙等一体化,打破了外资对于核心技术的垄断,为企业未来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三是与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重组。抚顺市的老大难企业新抚钢铁公司以转让部分股权方式与北京建龙、黑龙江宝泰隆重组。改制后仅仅3个月,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四是监管企业之间和监管企业内部实施重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辽宁省能源投资集团对辽煤实业进行了重组,撤销了辽煤实业集团层面,一方面使国有资本逐渐向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集中,另一方面使辽煤实业下属的两个产品较好的子公司在发展方面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是走出省外、国外进行购并重组。2002年,大连机床集团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此后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再次并购英格索尔曲轴制造系统公司和德国兹默曼公司;2004年,沈阳机床集团并购德国希思公司;2007年,北方重工集团并购法国NFM公司;2009年4月,沈阳工业发展集团、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携手并购了在工业设计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高科技研发机构——德国C—CON公司,这次并购为加快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工业优化升级搭建了新的平台。

六是对需要退出市场的劣势企业在关闭破产后,对有效资产进行重组改制,使很多企业焕发了生机。如国有矿山企业葫芦岛八家子铅锌厂破产时资产负债率达264%,职工生活困难,工资不能按月发放。破产后实行股份制重组,后又实行二次重组改制。改制的第二年上缴税金就超过千万元,职工工资翻番。

2.完善配套政策,破解改革难题,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辽宁省委、省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意见》等文件,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国资委等部门先后制订并出台了11个方面的政策细则。各市也从本地实际出发,分别制订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2005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企业改革会议,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正式打响。同时,不断创新改革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切实减轻企业债务包袱。省政府与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打包回购商业性不良金融债权框架协议,妥善处理了550户国有企业163亿元金融债务。各市注意采取资产变现、转让股权、盘活土地资产等多种渠道筹措予以解决。2006年10月,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战略重组等战略措施。2007年2月,《辽宁省地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全省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本调整的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2007年,省国资委下发了《辽宁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对推进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提出了具体要求。

3.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保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为使新一轮国企改革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职工的检验,各地区、各部门始终坚持改革质量和进度两者并重原则,切实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行为。一是加大规范改制督查指导力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省国企改革办、国资委、财政厅、监察厅等部门2006年共组织督查、检查10余次,检查企业上百户,纠正处理了几十件不规范改制行为。二是健全制度保障体系,严格明确规范改制责任。省国企改革办、国资委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的通知》、《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场交易的通知》、《省属企业改制程序》等一系列文件。各市也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了相应文件、细则。这些都从制度上保证了改制质量。三是积极搭建国有产权交易平台,确保国有产权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将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大连产权交易所提升为省级产权交易机构,并在其他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完成了全省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源整合,初步建立起全省规范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

2008年,辽宁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全省40户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已有36户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完成面为9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增长45.5%,国有企业成为支撑振兴的骨干力量。全省列入考核的21户地方国有大型非工业企业,有16户完成改制,完成面为76.2%。全省485户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1439户国有中小型非工业中小企业完成改制任务,占应改制总数的90%。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实现战略性重组。一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与央企、知名民企及世界500强企业实现了战略性重组。通过企业重组和国有产权转让盘活存量资产达400亿元,改制后新增加项目资金500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三)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筑新型产业体系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辽宁省已有的产业优势,辽宁省在政府投入、发展精专特产品、开展合作等方面,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2004年,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促进全省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省技改财政资金。2004年至2006年,共计安排贴息资金计划19.2亿元,实际拨付资金17亿元,进一步调动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拉动银行信贷对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2008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性新高,达到了476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5%。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1362.1亿元,增长41.8%;原材料工业投资1773.0亿元,增长41.8%。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进一步加大,有力地促进了两大基地建设。

2.发展精专特产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辽宁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优势,围绕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大力推进石化、冶金、建材等重点产业向集约化、高级化、系列化和深加工方向发展,拉长钢铁深加工、石油化工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链,积极培育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体现辽宁工业优势的精、专、特企业和产品,进一步增强了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竞争实力。几年来,石化行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提高到6770万吨,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水平,并形成两个千万吨炼油基地;冶金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钢材板带比达到58.3%,板管带比达到64.4%,高于全国近18个百分点,鞍钢、本钢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均超过70%以上。

img62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精数控机床

3.合资合作,进一步促进全省产业升级和产品水平提高。充分发挥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存量优势和区位优势,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全力推进骨干企业的重大项目对外合资合作。通过与国际知名公司的合资合作,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一批重点产品实现了升级换代。如德国宝马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成为辽宁汽车工业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江森等国际主要零部件企业相继落户辽宁,提高了辽宁汽车工业的总体水平;德国蒂森、韩国蒲项制铁分别与鞍钢、本钢合资生产汽车和家电面板用冷轧薄板,填补了省内空白。

4.引导和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辽宁省围绕大型骨干企业,发展协作关系紧密的配套企业,构建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群体,增强产业的集聚功能,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规模竞争力。重点推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船舶、石化、钢铁、镁制品和非金属矿制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品、生物与医药等12大产业集群。各地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搞好规划,完善政策,创造环境,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大型产业集聚新区,成为承接国内外战略投资的平台。到2008年12月底,辽宁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超过120个,集聚企业1.5万户,年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税金近100亿元,其中超百亿元营业收入的产业集群16个。

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为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提供强大动力

在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过程中,辽宁省在搞好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用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改造;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0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0.5%。全省8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62.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0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7%和22.7%。

1.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组织实施了高新技术研究计划,抢占全国技术制高点。通过实施工业智能与自动化、嵌入式软件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重型燃气轮机、百万吨/年乙烯大型透平压缩机、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全断面掘进机、兆瓦级风电机组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了全省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以东软集团、沈阳新松机器人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高新技术产品,推进关键领域实现了集成创新与突破。三是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全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省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新亮点。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开发出高档数控机床、全断面掘进机、大型乙烯成套设备、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等一批具有“沈阳制造”特色的重大装备名牌产品;大连软件产业基地已有GE、IBM、DELL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了软件开发中心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中心,使大连在全球IT外包业务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为全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石化、冶金和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装备产业基地作用突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改善,对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一是组织重点传统行业技术攻关,提升区域优势产业竞争力。围绕冶金、石化、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传统行业,组织大学及科研院所等科技力量联合攻关,解决产业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跨越。重点支持了大型五轴联动高档数控机床、流程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薄板坯连铸连轧短流程工艺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二是积极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开展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分析(CAE)、制造执行系统、数控系统等一批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产品,有效带动了一批重大装备产品研发。

经过技术改造,全省对经济和社会牵动力强的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加强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重点行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型铸锻件可视化铸造技术、超级钢控轧控冷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电控技术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二是加强重大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全断面掘进机、重型燃气轮机等产品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东软集团、沈阳远大等一批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3.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区域布局。一是加强高新区建设。全省通过加大高新区环境能力建设投入、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推进大学科技园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推动了全省高新区跨越式发展。除原有的7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外,新批准阜新高新区为省级高新区,同时筹建抚顺、丹东和铁岭3个省级高新区。高新区已经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并拉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省高新区近五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递增近30%。高新区通过创办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孵化器、建立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园、引进中介服务机构等,构建了辽宁省创新创业体系基本框架。二是提升特色产业基地功能。积极推进沈阳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大连软件出口基地、营口国家镁质材料基地和本溪中药现代化4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以及抚顺精细化工、锦州光伏产业等10个省级特色园区建设,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沈阳辉山省级农业高新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全省高新区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4家,总投资额达到20多亿美元。

4.不断加强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研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突出重点,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以利益为纽带的“技术联盟”。改变过去企业与科研单位单一的项目合作方式,重点支持了24家企业与17所大学4所科研单位组建产学研技术联盟,全省250家企业与科技科研机构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技术联盟。二是形成多种形式的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研发积极性。总结推广了研发项目经理制、按销售或利润比例分成、校企双酬、工薪外重奖等多种分配形式,提高了研发人员的收入所得,大型国有企业中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最多年可收入30万元。大中型企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一般达到企业平均收入的3—5倍。三是加强了重点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沈阳机床、华晨金杯等重点企业新组建省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中心63个。四是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到2008年年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很大成效,全省省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增加到467个,产学研技术联盟发展到513家。

5.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一是积极推进生物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占地5平方公里的大连双D港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区内已聚集了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本溪经济开发区的中药产业园区已累计开发土地面积29万平方米,引进中药及相关产业企业12家,生产品种190余个,其中国家保护品种26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辽宁(本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将是辽宁省现代中药产业功能性、形象性、标志性平台,国家北方现代中药研发产业基地。二是针对全省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需要,组织研制了煤矿自动监控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救援系统、防范打击重大刑事犯罪的三维颅面鉴定等技术,多数已投入使用。三是围绕人口与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辽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等一批关键技术。四是围绕节约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开展科技攻关,推广了“重大耗能炉窑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等10余个项目,经济效益显著。五是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

6.进一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国内外科技资源加速向辽宁集聚。一是突出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重点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中组织实施了一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其中,大型盾构机、新型医疗影像设备等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逐步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二是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成果转化基地和孵化器建设。中俄“一园、一中心、两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已引进俄罗斯科技成果100多项,其中已实现产业化25项。三是大力吸引海外人才来辽宁创业。2008年,又启动了从国外收购100个科技型企业,引进100个研发团队的双百工程。

(五)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增强对新型产业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围绕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根据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需要,辽宁省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结构调整项目。

1.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的布局上,坚持做到通达关内外,更注重连接腹地与沿海的原则,加快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建设,形成贯通腹地与沿海,辐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的大通道,形成省际及城际高速公路网,建成连接特大中心城市的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适应辽宁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发展的用水需要。建设核电、火电、风电等重大电源项目,着力解决电网瓶颈。推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等重大油气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把辽西北建成新型能源基地,形成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几年来,辽宁省重点推进了100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这些项目涉及水利、能源、交通、城市设施等领域,总投资277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9项,计划新开工项目51项。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续建项目均按计划复工,建设进展较为顺利,一些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这些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对辽宁省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一是全面加快了水利设施的建设步伐,共实施重大项目中水利项目13项,总投资144.2亿元。随着项目的实施,全省供水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全省还实施了农村饮水工程,解决农村39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农村部分地区历史性、资源性和因旱季节性缺水问题。二是实施重大项目中能源项目共计24项,总投资706.3亿元,能源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能源市场供需保持基本平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进展顺利。2008年底,全省35千伏以上公用变压设备容量达到8979万千伏安,线路39625公里。三是实施重大项目中交通项目40项,总投资1614.7亿元,交通设施能力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形成了较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随着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铁岭至承德等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乡镇通油路。目前,跨区域陆路运输已基本形成由哈大铁路、哈大公路、大连至哈尔滨高速公路以及石油管道和航空运输线路组成的中部(出海)运输大通道和由京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京沈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线路组成的京沈进出关大通;区域内运输主骨架呈以沈阳为中心的放射状布局;水上运输形成了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环辽东半岛分布的港航格局;航空运输呈以沈阳桃仙、大连周水子两个南北机场为主,以丹东、锦州机场为东西两厢的机场布局。同时,烟大火车轮渡工程、沈山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金窑线复线电化工程也都陆续竣工,对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四是规划建设5项重大城建项目,总投资193.2亿元,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得到改善。省地级以上城市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绝大多省辖市和部分县级市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45.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3.8%。五是规划建设社会事业及其他项目共计18项,总投资114.4亿元,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2.积极推进结构调整项目实施。辽宁省围绕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全力推进100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100项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180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3项,总投资1029亿元,占57%;新开工项目47项,总投资777亿元,占43%。装备制造业项目40项,总投资370亿元,占20%;原材料工业项目44项,总投资1226亿元,占68%。目前,辽阳石化80万吨/年PTA及原料配套技术改造项目、鞍钢营口鲅鱼圈500万吨精品板材、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新工厂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抚顺石化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数控机床及成套生产线整体改造项目、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项目、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30万台发动机项目等一批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加工进口含硫原油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原材料工业项目,大连华农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豆生物制品深度加工等一批项目取得较大进展。凌海金华冶炼1500万吨/年多晶硅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img63

2006年8月,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举行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奠基仪式

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实施100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东软国际软件园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开园,大连路明科技集团二极管芯片及特殊功率型芯片产业化项目开始试生产,大连因特尔芯片等项目加快推进。研究制定了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启动了总投资超千亿元的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沈阳乐天世界、沈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一批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相继签约奠基。

3.积极推进新增中央投资项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中共中央做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底下达新增1000亿元投资计划,辽宁省共接到中央计划28批,大小项目共计550个(包括打捆项目)。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4.2亿元,其中中央补助投资20.3亿元(不含铁路和大连项目)。按照国家要求,辽宁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中央投资计划“随到随转”,保证了在10日内将计划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省财政及时下拨中央资金。同时,各市迅速将计划和资金下达、拨付到项目单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把握了几个方面:一是建设项目必须符合中央确定的投资方向和下达计划的要求。二是建设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符合要求,新增投资使用合规。三是项目组织的实施按照公开、透明、有效的原则进行操作。四是严格查处项目安排和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违纪问题。例如,对于社会事业项目,辽宁省采取了以下5条措施来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即:以省政府名义组织召开了全省加强文化卫生计划生育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各项工作;开展重点项目调研,确保选准项目;组织专家评审,确保项目方案科学合理;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层层把关制;实施项目周调度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国家下达辽宁省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项目年度计划为64.2亿元,截至2009年3月20日,累计到位建设资金45.7亿元,到位率71%。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2.5%。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去年安排新增1000亿元基础上,继续安排130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建设。在中央新增1300亿元投资中,辽宁省预计争取32.25亿元(包括大连市),到目前为止,共争取新增中央投资27.1亿元,主要包括重大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建设、能源、农村公路、社会事业、城建、重点流域水污染等项目。按照国家要求,已将国家计划全部分解下达完毕,并对项目的组织实施做了安排部署。

(六)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雏形初现

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辽宁省在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过程中,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其中,装备制造业着力发展基础装备、通用装备、成套装备、运输装备和国防装备,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使辽宁省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方面,重点是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把大连、抚顺和辽西沿海城市建成新型石化工业基地,把辽阳建成重要的芳烃及化纤原料基地,把鞍山、本溪、营口和朝阳等地建成精品钢材基地,把阜新等地建成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1.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并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既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辽宁省的优势所在。为实现把辽宁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省委、省政府将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坚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紧围绕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以提升全省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为目标,以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制造能力为重点,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行业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省确立了两个重点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以沈西工业走廊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沈阳铁西新区和大连“两区一带”临港临海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在推进沈西工业走廊开发建设上,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高起点规划基础上,采取政府投入、商业化运作等多种形式,加大投入,建立“一高”、“两快”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高”指的是一条高速公路,即沈山高速公路;“两快”指的是快速路和快速客运交通。二是加速建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目前,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已建成装备制造企业305户,累计投资450亿元;在建企业329户,总投资462亿元,达产后产出将为532亿元;2008年开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三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通过引进或收购国内外科技创新企业,吸纳各类高端人才,把沈西工业走廊建设成为装备制造业先进技术、装备、人才的“洼地”。加速以交通、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生产性服务要素向沈西工业走廊聚集。目前,三菱重工、普利司通等2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入住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正在推进米其林、贝卡尔特等重点企业不断增资扩股,壮大实力,力争再引进5—8家世界500强企业或跨国公司。四是加快产业集群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有效的协作配套体系。规划建设汽车及零部件、模具及压铸件、仪器仪表、铸锻、机床功能部件、机泵阀等10大基础性产业集群。特别是将北方重工和沈鼓热加工进行“二次整合”,成立了沈西铸锻有限公司,吸引法国阿尔斯通、日本IHI等世界知名企业合资合作,生产冶金石化设备、发电设备和重大装备国产化急需的大型铸锻件,打造世界级的铸锻生产基地,建立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公共平台。五是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成套能力,完成“交钥匙工程”。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域界限,加快组建一批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重点产品链为纽带、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依托的工程成套和工程总包公司,重点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乙烯装置及成套设备、大型煤炭化工装置成套设备、千万吨级煤炭井下综采设备、年产10万立方米中密度秸秆纤维板生产线成套设备、脱硫设备和系统、盾构机、冷热连铸连轧生产线精整区成套设备等名牌产品。同时,在已有的沈阳京芝电站成套有限公司、沈阳维尔特重型隧道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公司、三菱重工与沈水泵组建工程公司3家具有生产成套设备能力企业的基础上,再成立5个工程成套公司,实现“不出沈西工业走廊即可完整制造出各类现代装备”的目标。六是加强软环境建设,将沈西工业走廊打造成世界最优发展环境地区之一。沈西工业走廊在加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改进软环境建设。沈阳铁西新区所有重大经济活动全部实行招投标;建立了入区企业绿色通道,审批时限缩短至20天;全面取消所有区级收费,实行“无费区”管理,针对企业的所有罚款必须经过管委会讨论决定,对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严肃查处,等等。

几年间,200多户大中型企业经过搬迁到沈西工业走廊重新落户。这是辽宁工业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企业搬迁”。在搬迁过程中,同时推进改组、改制、改造,加速国有资本与国际资本、民营资本和社会其他资本的有机融合。现在,区内装备制造企业大量聚集,拥有沈阳机床集团、沈鼓集团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排头兵”企业,吸引了美国GE、日本三菱等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建厂。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分工要求,一个个重量级的装备制造企业次第列阵,构成了一条绵延几十公里的沈西工业长廊,形成了上下游协作有序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彻底改变了企业几十年来“大而全、小而全”生产方式,产业集中度得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增强。

在全力推进沈西工业走廊建设的同时,辽宁发挥广阔的海岸线资源,在大连打造“两区一带”临港临海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在推进“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中,坚持以规划引导产业,让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各类生产要素向临港临海集中,发挥优势产业在“两区一带”的集聚效应,加快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集群建设的对外开放。一是加大“规划方案”的推进力度,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临港临海集聚。先后对船舶建造及配套、清洁能源重大产业项目和长兴岛入岛公路及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始重新布局可对大连起重集团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了重组、升级,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搬迁,从而使“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发展赢得了巨大空间。“两区”中的大连湾临海区,具备了大件下海条件。二是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如建立扶持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实行财政税收倾斜政策,鼓励与国外企业集团合资合作,所有这些政策为装备制造业老企业在资金、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实施重大项目的改造和建设,推进产业结构换代升级。以项目促产业聚集,以项目促结构升级,以项目促快速发展,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扩大对外开放,依靠三股力量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STX修造船、大众一汽发动机、三洋制冷设备等一批重大项目。五是加强结构调整和科研工作,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能力。加大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重组改制,推动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向重点产品集聚,先后完成了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大连新船重工等企业的重组发改制,有效地改善了产业结构。在土地、岸线使用上,重点支持了数控机床高、精密轴承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了产学研联合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装备制造业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已有4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已有2个。在国家“十一五”提出的装备制造业16个重大攻关项目中大连就占8个。

img64

国内首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00英尺钻井平台

经过几年的强力推进、迅速发展,构筑起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各工业园区为载体、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布局体系,建成8个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30个具备国内领先优势的重点行业,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海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一是依托大窑湾港口和保税功能,建设以汽车整体配套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二是依托大连湾北岸深水海岸,建设以大型装备及部件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三是依托渤海深水岸线,建设以造船业为重点的船舶和海洋工程及配套产业带。大众一汽30万台发动机、塞迈拖拉机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投产,汽车、机床、重工装备等产业已显现出集群效应。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大连市新型产业基地的支撑基础。全市装备制造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是副省级城市中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最多的城市。其中,有7户企业技术中心列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承担了国家布局的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风电、船用大曲轴、精密及特大轴承、核电设备等一批重大攻关项目。

“两区一带”临港临海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与沈西工业走廊相互呼应,成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两个增长极,同时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步入快速发展。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深入推进,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一直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幅。2006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近千亿元,首次超过冶金、石化行业,成为辽宁工业第一支柱产业。2008年,在经济背景不利的条件下,装备制造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仍处于不断增强的态势,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8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平均增长水平4.8个百分点。在装备制造业的178类产品中,辽宁居全国前例的就有58类,占32.6%。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已经能锻造出世界级产品。2008年7月4日,世界首台特高压交流1000兆伏安/1000千伏变压器,顺利通过全部试验项目,一项世界级的装备产品便在辽沈大地上诞生。辽宁的装备制造业还赶超世界级速度,2008年7月24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建造的1800TEU集装箱船11号船签字交工。这艘船的建造创造了多项生产纪录:船台周期68天,水下周期36天,建造总周期仅为104天。这样的造船速度,达到了国内同型船只领先水平。

2.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框架开始形成。作为全省工业第一大产业,辽宁石化工业现已形成了以石油、石化、化工门类齐全、配套性较强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和化工生产基地。冶金工业是辽宁传统优势产业。全省钢产量、热轧板、冷轧薄板、镀锌板生产能力均在全国排名第二;特种钢生产能力,全国排名第三。依据上述优势,辽宁努力由过去传统原材料工业基地发展成为新型原材料工业基地。重点建设以环渤海石化产业聚集区为重点的石化工业基地,建设以鞍钢、本钢为龙头的精品钢材基地,建设以PVC型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基地。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坚持“两高一深”和“三创新一加强”的方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搞好资源、原材料深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国际品牌,推动原材料工业结构大型化、合理化、高级化和国际化。如今,辽宁原材料工业已从初级加工中“脱胎”而出,取而代之的是高技术、高水平和高附加值,以鞍钢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重新占领了产业的制高点,推动着经济“引擎”实现优化升级。2008年,原材料工业完成增加值3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6%。其中,石化工业增加值1332.3亿元,增长7.3%;冶金工业增加值1398.7亿元,增长11.8%;建材工业增加值410.5亿元,增长28.1%。

一是石化产业在新型原材料工业基地发展中担当重要支柱产业的角色。经过多年发展,大连振邦氟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营口三征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华锦化工集团、大化集团等企业在辽宁乃至国家行业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2007年,全省石化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30.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销售收入4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实现利税205.2亿元,比上年增加48.4亿元;实现利润43.6亿元,比上年增加38.2亿元。

二是冶金工业的升级发展令人瞩目。2006年5月,鞍本钢集团建设营口鲅鱼圈港钢铁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该项目总投资226亿元,形成综合钢铁生产能力500万吨,是辽宁2006年获得国家核准并开工的最大工业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元的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营口中试基地开工。东北特钢集团生产的20余种特殊钢材料助飞“神五”、“神六”以及“嫦娥一号”,辽宁的原材料工业为中华民族的太空梦想做出了贡献,显示了辽宁原材料工业的强劲实力。2007年,全省冶金工业实现增加值1029.02亿元,比2002年的215.98亿元增长376%;实现销售收入3535.81亿元,比2002年的843.38亿元增长319%;实现利润266.73亿元,比2002年的75.29亿元增长494%。

三是建材行业投资增势迅猛,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势迅猛,2008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39亿元,同比增长26.21%。水泥、水泥制品、陶瓷行业是热点行业,其中水泥行业投资占全省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1.25%。在建水泥生产线有7条,规模均在4000吨/日以上,可形成生产能力1300余万吨。水泥行业是全省建材行业中发展最快和结构调整效果较为显著的一个行业。

辽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非常英明,切实可行,为辽宁的改革发展、走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辽宁的发展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相信在未来的改革建设中,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经过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扎实奋斗,辽宁一定会不负厚望、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全面振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肖四汉 薄海燕 赵立纲执笔 王意恒 高峰审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