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年

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年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陕西文化教育事业更以崭新的面貌迅速发展。陕西新型文化艺术事业由此发轫,开始步入初步发展轨道。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确立和实施,陕西教育事业也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逐步发展。同当时全国水平相比,陕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居于前列。1.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大跃进”。会议提出发展陕西文化教育事业过高过快的要求和目标,如当时提出的“乡乡有中学班,社社有小学,队队有读报组。社社没有

陕西文化教育事业60年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华竞秀,河山壮美。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古代历史的中心舞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精神的故乡。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勤劳、勇敢、质朴的陕西人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而且谱写了近现代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特别是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成功实践,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全国的拓展和建立树立了榜样。新中国成立以后,陕西文化教育事业更以崭新的面貌迅速发展。60年来,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中共陕西省委和省政府的具体领导和努力下,走上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紧密服务经济社会进步和全面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发展的新路,使三秦大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回顾陕西文化教育事业60年的辉煌历程,深刻分析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揭示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当前陕西文化教育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以促进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全面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严重阻滞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新中国建立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全省有80%以上的人是文盲,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仅占适龄儿童数的38%[8] 。中等教育很不发达,学生中的工农子女很少。校舍设备简陋不堪,教材陈旧落后,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待遇没有保证。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开始稳步发展并初步形成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文化教育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展示了新时期陕西文化的活跃开放形象。同时陕西也初步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学校教育体系,陕西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学科综合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成果产出等都处在全国前列,陕西高等教育及相关研究机构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纵观建国以来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

(一)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的各级政府一方面继承和发扬陕甘宁边区的教育优势,同时也开始了对旧学校的接收和改造工作。通过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实现了各级人民政府对学校的领导。各类学校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逐步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过渡,为陕西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1949年相比,到1952年底,陕西高校的大学生增长了107%,教职工增长了63.2%;中学生增长了64.34%,教师增长了26.94%;小学生增长了103.34%,教师增长了40.86%。创办了工农速成中学等新型学校7所,入学人数达1277人,工农业余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增长[9]

文化事业方面,陕西各级地方政府以延安时期的文艺工作者为骨干,同时吸收大批原国统区文化艺术界知名进步人士及民间艺人,组成了一支全新的文艺宣传队伍。这支队伍以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创作和演出了大量为人民群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作品,为陕西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做出了贡献。陕西新型文化艺术事业由此发轫,开始步入初步发展轨道。

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确立和实施,陕西教育事业也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逐步发展。当时遵循中央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陕西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了中学,收缩了师范学校,整顿小学,消除学校建设中的混乱现象。1955年,根据教育部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重点地稳步发展的方针政策,陕西省严格贯彻国家教育部政策精神,继续加强教学改革工作,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1956年已基本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五”规划中教育事业的各项指标,教育事业获得大发展。到“一五”计划结束时,陕西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使1957年底陕西的高校数量增加到23所,高等学校学生达到25059人,较1952年增长431.93%,教职工9659人,增长377.46%。同当时全国水平相比,陕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居于前列。1957年陕西平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13.9人,比全国平均多7.1人。每万人中有中学生140.4人,比全国平均110人多30.4人[10] 。1957年,在校学生数方面,中等师范比1949增长了4倍,普通中学增长了45.3倍,小学生增长了5.3倍,幼儿园增长了804.7倍。教师队伍迅速壮大,普通中学教职工达到11982人,比1949年增长了35.1倍,小学教职工增长了6倍。[11] 教学质量普遍提高。陕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急需的人才,有力推动了陕西工业化建设,预示着陕西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到1957年底,全省建成图书馆9个、文化馆122个、博物馆4个、工矿俱乐部219个,农村设立有线广播站58个,还建立了可容纳10万人的大体育场、1个剧院和人民大厦[12] ,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6年)

1956年陕西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陕西的确立。从1957年1月开始,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在探索中前进,直到1976年10月,20年的探索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在发展中付出了巨大代价,走了不少弯路。

1.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大跃进”。随着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陕西教育文化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教师,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之中。但由于在革命过程中忽视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受“左”倾思想的严重影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58年2月,中共陕西省委召开七次(扩大)会议,强调“生产大跃进,首先要思想大跃进,不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就不可能大跃进”。会议提出发展陕西文化教育事业过高过快的要求和目标,如当时提出的“乡乡有中学班,社社有小学,队队有读报组。社社没有青年文盲等”[13] 过高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在陕西迅猛发展,全省基本实现了食堂化和托儿化,大约办起了15万个食堂和1万个托儿所和幼儿园。1961年和1962年,又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1963年4月至5月,中共陕西省委主持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当时教育文化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局部调整。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忽视了教育发展的规律,脱离实际,扰乱了人们的思想,致使陕西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教学质量下降。这一系列“左”的错误,伤害了文教工作者的积极性,影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正常发展。

2.陕西文化教育事业遭受重大挫折。“文革”时期,是全省教育文化事业备受摧残、破坏的10年。自1967年起,陕西到处掀起大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高潮,上自省里下自社区,层层发指令要“彻底清算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罪行”。自1968年下半年起,又在“教育革命”、“开门办学”等旗号下,全面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宣传“读书无用论”。陕西教育文化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挨批、挨斗,正常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秩序被破坏,学校的校舍、设备被损毁。这期间陕西的高等院校被关、停、并、转了7所,比1965年减少了1/3;中等专业学校被停办和改为工厂的达 118所,只保留了38所。从1968年至1978年,全省先后有46.4万名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近百万农村知识青年回乡劳动,使他们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直接造成全省人才断层局面。

“文化大革命”期间,陕西造反派对新中国成立17年来的文化艺术工作和教育工作全盘加以否定。许多知名的作家、学者、艺术家遭受打击迫害,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著名文学作品《保卫延安》被诬蔑为“为彭德怀翻案、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作者杜鹏程受到残酷迫害。全省文艺单位数量减少,艺术表演团体1965年有102个,但是到1969年仅剩91个;文化馆1965年有110个,而到1970年仅剩98个;公共图书馆1965年有13个,到1973年仅存8个;博物馆1965年有14个,到1968年仅存6个。

“文化大革命”对科技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大部分高校科学研究工作被迫停止,从而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广大科技工作者被当做“臭老九”、“反动学术权威”、“走白专道路”而受到打击迫害,有的被下放农村或工厂,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科研工作者动辄被扣上“白专道路”、“不关心革命”、“唯生产力论”等帽子。科研经费上,高校科研经费严重短缺,投入得不到保障。

可以说,“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陕西高等教育遭受破坏的10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几乎处于停顿的10年,失去发展机会的10年。

3.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新格局。但是也应看到,在陕西文教事业发展的极端困难时期,随着人们的思想觉醒,“左”的错误越来越受到陕西文教工作者的抵制。由于党内正确路线所发挥的保护和指导作用以及广大文教工作者对事业的执著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左”的错误对陕西文教事业发展的影响降至最小化程度。这一时期,以西安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基地初步形成。从1958年到1965年,陕西新建和扩建了21所高等院校,一批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从东南部发达地区内迁至古城西安,初步形成了学科比较齐全、专业比较配套、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新格局。这些新建和扩建高校大多集中于西安,从而使西安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高等教育基地。1965年,全省高校在校生达3.3万人,比1957年增长45%,当年毕业生0.8万人,增长1.7倍,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的各类优秀人才[14]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科技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机械、电子、航天等工业技术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到1960年,科技人员由解放初期的数千人增加到6.2万人。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也有较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出初步繁荣局面,从陕西戏曲来看,1958年一批优秀秦腔剧《三滴血》、《火焰驹》、《赵氏孤儿》、《游西湖》、《窦娥冤》,眉户剧《梁秋燕》、《鹰山春雷》,碗碗腔《金琬钗》、《白玉钿》先后赴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情鼓励和戏曲界好评。许多经典戏曲也被拍成电影在全国发行。这期间,歌颂“三面红旗”的现代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反映阶级斗争题材的《三世仇》、《苦菜花》、《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成为舞台精品。

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全面实施,初步奠定了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的实力。“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资近30亿元,在陕西汉中、蓝田、凤县、商洛山区和关中沿秦岭一带建设了110多个航空、航天、电子、兵器、核工业和地方军工生产、科研单位。建设项目之多,规模之大,居全国第二位。这些单位落户陕西,使陕西国防科技工业门类更加齐全,科研、设计、试制、生产配套完整,成为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经过“三线”建设,陕西的航空航天工业进一步发展,基本形成了包括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辅机和专业化组件、部件制造以及航空科研教育在内的航空工业基地。同时,新建和从沿海迁入的电子工业企事业单位达25个,拓展了一批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专用材料、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和工具等基础研究新领域,为陕西电子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1976—2000年)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的倒台,宣告了“十年文革”的结束,陕西也和全国一样对文化教育战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逐步得到恢复并走上正轨。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极大调动了中学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预示着陕西文化教育事业春天的到来。

1.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的实施。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1978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理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陕西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纠正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侨务政策;各民主党派组织、各级政协得以恢复,民主法制得以加强。这对于医治“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加快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全面建设的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4月29日至5月4日,中共陕西省委第七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提出必须从陕西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教育奠基,科技兴陕”,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随着“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的提出,陕西掀起了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高潮。以1991年为例,陕西各级教育经费支出8.36亿元,大学生人均经费2756.96元,中学生人均经费268.74元,小学生人均经费94.32元,基本实现了“两个增长”[15] ,同时陕西还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大教育投资,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高等学校增设和加强了经济建设急需的学科和短线专业。职业技术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各类中专、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发展到499所,在校学生17.99万人,分别比1985年增长30.6%和50.9%,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适用型人才。各级政府积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努力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实施“星火”、“火炬”计划,“八五”期间,取得科技成果48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12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2020项,评出科技进步奖756项。项目累计产值1995年达到94.2亿元。[16]

2.陕西文化教育事业步入改革发展快速轨道。1984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整顿自然科学研究机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改革科技运行机制。从此,科教领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改革科技运行机制。对以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为主的科研单位,实行有偿合同制,使其逐步实现经济自主;实行课题承包制,以提高科研质量,加快科研进度;建立科研奖励基金,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1985年,省科委系统建立了1238个生产科研联合体,19所高等院校与省内910多个厂矿和地区建立联合协作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和生产的结合。再次,鼓励人才合理流动。1984年6月,中共陕西省委颁布了《关于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加强第一线科技队伍的若干规定》,规定指出,在优先保证国家和本省重点项目所需科技力量的前提下,鼓励人才由相对集中的中央各部门在陕单位、高等院校和省属大型企事业单位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流动;由大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流动;由平原地区向山区流动。并相应制定了对流动人才的优惠政策。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陕西十分重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82年9月,中共陕西省委成立了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市成立了知识分子工作联系小组,负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到1985年底,20550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骨干的农村家属户口转为城市户口,解决了13338名专业技术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到1987年,调整了15600名知识分子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问题。到1989年,先后有50.5万多名知识分子分别获得了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这些措施都从不同方面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陕西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首先,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强化管理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其次,要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企业化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培育文化企业,发展开放型、多层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尽快实现人才、资本、技术和市场的有效整合。再次,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扩大文化产业领域的开发水平,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呈现初步繁荣局面。陕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五”期间“普九”的人口覆盖率已近85%,小学和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99.5%和95.5%,青壮年扫盲通过了国家验收,高中阶段的在校生达到90多万人,全省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已接近8年。职业教育网络覆盖全省,“九五”末期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已有643所,在校生33.78万人,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已占到整个高中教育人数50%以上。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调整、合并后,全省40所高校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科研空前活跃,成为国家和陕西创新工程的重要源泉。

“五个一工程”取得丰硕成果。1991年至1996年连续6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中,陕西共有电影《决战之后》、《步入辉煌》、《一棵树》,电视剧《铁市长》、《半边楼》,广播剧《风雪昆仑山》和图书《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22项作品荣获入选奖,4项作品获提名奖。特别是1996年第六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中,在电影、电视剧、戏剧、广播剧、歌曲、图书、文章等7项参评作品中荣获满堂红,所有入选作品都以深刻的主题思想、精湛的艺术效果、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受到了广大群众喜爱,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其他各个艺术门类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陕西的报刊业快速发展,并已跻身全国报刊大省的行列。据统计,1997年陕西共出版期刊249种[17] ,1999年实有报纸47种[18] ,形成了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类及专业性期刊(含大学学报)为主体,文化生活、教学辅导以及科普、少儿类期刊多元并存的期刊结构格局,以及以党报为龙头,专业行业报为骨干,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生活报为多翼的报业体系。

(四)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时期(2000—至今)

进入新世纪,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陕西的过程中,陕西把社会建设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社会建设事业,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使陕西文化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和繁荣。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陕西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使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2003年,围绕抗击“非典”斗争,开展“改陋习,树新风”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继续开展了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和社区“五大创建”活动,即在每一个社区建立一个文明市民学校、一支文艺演唱队、一个道德评议会、一个科普宣传栏和一支治安巡逻队,继续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宣传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培养了人们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全省城乡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方面,注意加强农村村委会和城市社区建设,推行村(居)务和厂务公开,通过开展“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制意识.认真搞好民族宗教工作,增强民族团结。

img42

陕西省教育厅评估验收佛坪县“普实”工作总结会现场

2.统筹城乡资源,发展城乡一体的文化教育事业。陕西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陕西把社会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向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十五”期间,未达标的25个县中有21个县完成了“普九”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7%。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快速发展,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陕西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的生活费,同时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2008年,陕西又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省免除学杂费总额2亿多元,79万多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得到实惠。至此,陕西城乡中小学生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从2009年春季开学,西安市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寄宿费。

同时,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对政府津贴专家、突出贡献专家及“三五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专门人才,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人才来陕工作和访问交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通过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条件,建设文化示范村、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以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3.建设西部强省,进一步繁荣文化教育事业。2007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赵乐际书记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把陕西建成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建设西部强省,是一个包含着经济、科教、文化等方面内容的一个综合性目标和总体要求,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体现在经济强,而且要体现在科教强和文化强上。

科教强,体现在陕西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2007年,陕西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也由1.29%提高到2.15%,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5.5年提高到8.1年。全省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2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含技工学校)达到77.4%,比1978年提高了25.7个百分点。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38%,比1978年上升了3.78个百分点。职业教育不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1.2万人,增长14.7%。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博士、硕士授权点数量进入全国前三位,巩固和增强了我省科教大省的地位。2006年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138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91个县(区)[19] 。陕西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免除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了寄宿生生活费,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初步建立起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

文化强,体现在陕西进一步加快基层文化机构和设施建设步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网络。2007年陕西有艺术表演团体112个,文化馆109个;公共图书馆111个,比1978年增加1.58倍;博物馆91个,比1978年增加了2.64倍;群众艺术馆11个,比1978年增加了4.5倍。2006年陕西加强农村“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建设,扶持文化示范村100个。完成4010个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举办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首映式。同时,开展了农村百县千场文艺调演活动,全省101个县和涉农的市区均开展了赴农村演出活动[20] ,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基层农村家喻户晓的文化盛事。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陕西是西部地区的文化教育大省,新中国成立60年来,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一方面体现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主要表现为:

(一)文化教育集聚效应突出,文教地图板块明显

陕西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科技实力雄厚,综合科技能力、科技人力投入综合水平、高技术产业化综合水平等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家航天、航空、兵器、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农业等方面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特别是在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较突出的实力。陕西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枚“长二捆”运载火箭发动机、第一只彩色显像管、第一块集成电路、第一架民用客机、第一台一百万伏超高压空气断路器等,近年来全国第一台多媒体彩色电视机、第一块视觉CMOS芯片、第一台光固法激光快速成型机、第一台超细振动研磨机等相继在陕西问世。陕西科研机构众多,2005年共有科研机构1066个,这些科研院所中有101个属优势专业方向,其中17个是全国唯一的,50个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34个属全国先进水平,并且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部门专业专项重点实验室5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从人才方面看,陕西现有各级各类在岗科技人员85万多人,其中两院院士30余人。如此强的科研能力,使得陕西每年有近2000项科技成果问世。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形成了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沿新亚欧大陆桥陕西段为轴线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包括西安、宝鸡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四位,成为全国十大先进示范开发区之一。

img43

西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角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教育基地。陕西高校林立,2005年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8所(不含军事院校)。其中本科院校49所,高职高专院校39所。本科院校中民办高校5所,独立学院12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民办院校11所。仅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高校就达到8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院校行列,分别居全国第四位和第二位。高校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与2000年相比,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由24.77万人提高到64.62万人,增长了160.8%;在学研究生由1.84万人增加到5.84万人,增长了217.4%;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466733人,已就业407062人,平均就业率达到87.22%,居全国前列。高水平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1998年以来,按照国家“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原隶属国务院有关部委的11所普通高校陆续划转我省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组建了新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长安大学等重点高校,为创建名牌大学奠定了基础;11所专科学校先后升格为本科院校,提升了办学层次,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并且已初步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校布局更加合理,全省十个市都设立本科院校,九个市建立了高职院校。现在高职高专共有1443个专业点,比2001年有了很大的增长。满足了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总之,我省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具有显著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陕西还是我国重要的西部文化产业基地。陕西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区位之便,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陕西有可能利用此便利条件在文化产业上做大做强,成为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桥头堡”。陕西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娱乐、文艺演出、体育和互联网等方面,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实力。在文学方面,建国后,陕西出现了许多全国知名的作家,代表人物有杜鹏程、柳青,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被认为是新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的代表作;柳青的《创业史》被称为史诗性作品。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文学界继承老一辈作家对于文学的执著,走出了一批著名作家,如路遥、贾平凹、陈忠实、邹志安、杨争光、京夫、高建群、莫伸、李天芳、晓雷、赵熙、王蓬、程海、李凤杰等。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创造了陕西文学的辉煌,奠定了陕西文学在全国的地位。西部影视也在全国很有影响,陕西有非常优秀的编、导、演、摄群体,芦苇、杨争光等属中国编剧中的“大腕”人物,导演以张艺谋、吴天明、黄建新、滕文骥、杨亚洲为其代表,优秀电影作品有:《人生》《老井》《错位》《五魁》《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轮回》《埋伏》《站直喽,别趴下》《红灯停绿灯行》《谁说我不在乎》《黄河谣》《野山》《空镜子》《美丽的大脚》等,许多作品好评如潮,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演员中更是人才辈出,如高明、孙飞虎、那仁花、戈治钧、陆树铭、孙存蝶等,以顾长卫领衔的摄影队伍,更是电影品质优良的后盾。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戏曲市场广阔,民间艺术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陕西广电网络公司、陕西旅游集团、陕西高校后勤集团的建立或股票上市,在文化产业集团化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二)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

陕西作为中国主要历史古都的所在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文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陕西是一块举世瞩目的文化厚土。陕西是文物荟萃之地,秦砖汉瓦,俯首可见。全省文物点3575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4处,馆藏文物65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637件组。来到陕西,就能清晰看到中华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蓝田猿人”遗址到“大荔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为我们展现了早期人类进化的过程;从代表仰韶文化典型的半坡博物馆,到古柏森森的桥山之上的黄帝陵,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史前社会的面貌;从青铜器之乡的宝鸡周原遗址到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全国性大城市——沣京、镐京遗址,为我们展示了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从秦阿房宫遗址到秦兵马俑坑遗址,展现着两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全貌;从汉长安城遗址、汉阳陵遗址到隋唐长安城遗址,展现了中国封建时代鼎盛时期的气派与辉煌;从耀县宋(瓷)窑遗址到明西安城遗址,见证了古老北方城市的衰落,从散落陕西境内的大量的古宫殿遗址到随处可见的古塔、古陵、古建筑,成为中国历史变迁的有力佐证;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西安事变”旧址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记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功绩。在历史上,西安尤为突出,被称为13朝古都,历时1191年,在六大古都中,它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

陕西的民间艺术如陕北的剪纸、民歌、说书、安塞的腰鼓,陕西的自然景观如太白山、大散关、蓝田的水陆庵、溶洞、王顺山、华山、西岳庙和陕南安康的瀛湖、临潼的九龙汤、骊山等;陕西的博物馆如碑林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秦兵马俑展览馆、汉阳陵展览馆、延安纪念馆等;陕西的历史遗迹如周原文化遗址、炎黄文化遗址、钓鱼台、五丈原、法门寺、黑河流域的仙游寺、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古城墙、星罗棋布的周秦汉唐帝王陵园、汉中的三国历史遗迹、张良庙、武侯祠等等,作为人类非物质遗产的地方戏曲剧种秦腔、眉户、碗碗腔、阿宫腔、同州梆子、线戏、老腔、汉调二黄、汉调桄桄以及地方道情等30多个。此外,京剧、话剧、歌剧、舞剧等外来艺术在我省都有着较为雄厚的艺术实力。

陕西文化艺术硬件设施较好,综合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其中艺术表演团体居全国第8位,艺术表演场所居全国第3位,文化馆数位居第11名,公共图书馆数居11名,博物馆居全国第9名。从文化市场发展来看,据陕西省文化年报统计,2000年陕西各类文化经营机构8900个,初步形成了包括演出市场、电影市场、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艺术培训市场、艺术品市场、对外文化交流市场等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经营种类日趋齐全,除常规性的娱乐、音像、美术业外,已涉及文化艺术经济与代理、美术公司、艺术品拍卖公司等20多种文化艺术经营品种,经营规模也日趋扩大。这些都体现了陕西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优势。

(三)文化事业的市场化趋势明显增强

新中国建立后,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在管理体制上主要采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政企不分,管办合一,政府管的太多、太死,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本位思想严重。造成文化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低,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巨大的文化资源优势无法转化成产业优势。同时,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对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有限财政在文化各行业中布局过宽,投资过于分散,文化部门投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因此文化事业发展缺乏活力与动力,更谈不上向企业化过渡及市场化管理。文化管理体制的脱节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化和文化产品市场化的要求,严重制约了陕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以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01年10月,文化部出台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为我国在新世纪和新形势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李长春在陕西调研时说,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迈出更大步伐,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2005年,陕西省发布《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对陕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做了全面部署。《纲要》指出,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科技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构筑以西安为中心,关中、陕北、陕南三大板块联动,以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娱演出为发展重点,以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和文化企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格局,推动全省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为陕西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img44

文化部授予西安曲江新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陕西文化产业瞄准市场需求,实行了多元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陕西省文化产业机构7785个,从业人员46746人,年总产出18.06亿元,年增加值9.33亿元,年上缴税金2.06亿元。其中文化部门文化产业机构2130个,从业人员16900人,年总产出2.67亿元,年增加值1.56亿元,年上缴税金203.6万元。在文化部门登记管理的社会文化产业机构5655个,从业人员29756人,年经营总收入15.386亿元,年增加值7.773亿元,年上缴税金2.042亿元。到2006年,陕西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260亿元,增加值62.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38%,初步形成了包括演出、电影、音像、网络文化、文化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培训、艺术品、对外文化交流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随着陕西文化事业市场化趋势的明显增强以及文化事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增长,全省文化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局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陕西教育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推动陕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挥出十分重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教事业的发展为陕西经济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证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科技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资源。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增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持久动力。对陕西而言,能否实现陕西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经济强省”的历史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此。如果我们忽视文化教育事业,文盲、科盲充斥,那么陕西将不可能建成西部强省。

1988年4月,陕西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陕西经济,走“科技兴陕”的道路。“科技兴陕”就必须把陕西的科教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众所周知,陕西的现代科技文化和教育实力优势明显,2007年陕西科教综合实力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四,民办高校规模居全国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成为陕西经济振兴的重要基础。

发展陕西文化教育事业,教育发挥着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一方面,通过发挥陕西的教育资源优势,创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乃至国际知名的一流高等学校和学科,进行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从而把我省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发展的优势,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2006年,招收研究生2.21万人,在学研究生6.54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81.1%和1.1倍;共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21.91万人,比2002年增长49%;在校学生72.62万人,增长77%。目前,陕西省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高校达到8所,进入“985工程”的高校有3所,分别居全国第四位和第二位。“211工程”建设高校共设立45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投入重点学科建设资金7.82亿元,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21] 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科技兴陕”,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陕西经济的道路,建设创新型陕西,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成果,利用科学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提高陕西经济在全国的影响。以1992年为例,仅全省高校就签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1269项,其中陕西地区518项,占40.8%;成交额9100万元,比上年增长88.6%;合同到款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78.8%,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518个项目为全省新增经济效益4亿多元,投入产出比1∶3.5。[22]

(二)文教事业的发展为陕西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

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的内在特质,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开发的资源和资本,精神形态的文化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和动力。文化产生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又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文化与经济,只有互动互补、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求得同步发展。2002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经济强省与建设文化强省的互动战略,要求充分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当代先进文化,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光荣的革命文化资源,陕西的戏剧艺术品种较为齐全,既有话剧、京剧、豫剧、歌剧、交响乐、儿童剧、杂技、木偶、曲艺等剧种,又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等数十种地方戏曲;文学创作实力雄厚,陕西作家群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长安画派蜚声海内,在美术界独树一帜;电影事业立足西部,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创作高峰,产生了《西安事变》、《老井》、《红高粱》等一批优秀影片;地方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各具浓郁地域特色;民歌、社火和民间美术活动遍布全省各地,等等。这些都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2005年,陕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对陕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做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利用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全省文化工作者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勤奋耕耘,悉心创作,在文化事业的各个艺术门类都推出了一批精品佳作,荣获多项“五个一工程”奖,特别是曾连续两届获得“满堂红”;通过组织、举办、参加中国艺术节、“梅花奖”、“群星奖”、“金狮奖”、各类新剧节目调演展演和广场文艺演出等大型文艺活动,不断推出优秀新剧目,活跃城乡演出舞台;文化市场逐步趋向规范化,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文化设施不断改善,全省文化建设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健康繁荣的新局面。

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与建设文化强省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作用。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将使全省经济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将会进一步拓宽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这一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繁荣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省提供现实可能性和物质基础。同样,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可以对人们的理想信念给以正确的引导,可以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可向社会提出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可以保护和抢救西部地区悠久的传统文化遗产和资源,可以独特多姿的民族文化带动旅游业、改善人文环境,可加速西部和国际文化交流,拓展国际市场,可丰富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从而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提供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文教事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陕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支撑。

文化教育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陕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建设和谐陕西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陕西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和谐陕西的建设进程。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益于唱响社会的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陕西的文化建设,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努力繁荣文艺创作,着力打造一批体现陕西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影视、动漫等文化艺术精品。比如积极实施“五个一工程”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先后共创作戏曲、话剧、歌剧等各类大型剧目250多部,其中搬上舞台的有100多部;小型剧目800余个,其中搬上舞台的有500多部。共有300多个剧目在省级以上各项艺术活动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项的剧目有65部。大型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荣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原生态方言话剧《郭双印连他乡党》荣获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禹剧本奖;话剧《又一个黎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题名剧目奖。商洛花鼓现代戏《月亮光光》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京剧《雷雨》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儿童剧《小小阿凡提》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中获大奖。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民,提升了人们的修养与素质,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一方面,文化教育事业作为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单位、家庭、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它的迅速发展,能及时排解纠纷,缓解情绪,起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比如2006年,陕西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免除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了寄宿生生活费,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初步建立起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各级财政共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各项资金17.90亿元,免杂费学生人数为458.18万名,利用1.27亿专项资金为家庭经济困难的158.1万名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同时,市县两级财政也积极落实资金,对55.47万名农村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全面竣工的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已达300多所,完成建筑面积55.5万平方米,惠及32万名学生。[23] 可见,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既是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推动,也是构建和谐陕西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抒发了群众的心理郁结,弘扬了社会正义,满足了百姓惩恶扬善的理想,教导群众合理表达政治诉求,维护自身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比如小说电影电视这一类艺术品,在唤起社会公德,营造健康舆论,以及对人们观念的熏陶和情操的改造上,都具有其他形式和品类所没有的优势,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科教事业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科学素养和全社会的技术水平,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传媒手段的更新,使得信息与技术的传播更加广泛,充分利用陕西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倡导科学方法,以此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1993年以来,陕西省科普作协会员在省内外科普刊物、报纸、电台发表科普文章4000多篇,在省内外出版机构出版科普图书200多种,发表科普美术作品80余幅,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激活了人们的创造潜能,开发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创造力。比如,由于陕西认真实施“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全省2001—2005年期间累计取得国家科技奖5l项,中国专利金奖4项,获得了空缺6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陕西文化教育事业60年由弱到强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教优势,奠定了在全国文教领域的重要地位。它依靠雄厚的科教实力,为陕西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增强了陕西乃至国家的创新能力;它依靠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提升了人们的素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增强了实现祖国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展望陕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广大陕西文化教育工作者必将在党和国家文化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利益的正确方向,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为陕西文化教育事业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努力。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杨洪 王有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