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概要段落策略

概要段落策略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伍德的文章《写作策略:“概要段落”策略》是一个由教师进行示范的预测策略,把写作、批判性思维与叙述性阅读选段相结合。“概要段落策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读前阶段;阅读阶段;读后阶段。在白板上,写下关键词、故事框架及带空格的概要段落。学生们一致认为他们写的概要段落是很接近实际故事的。伍德建议在指导学生运用几次“概要段落策略”之后,应该鼓励他们在合作小组里构建自己的“概要段落”。


基本原则

伍德的文章《写作策略:“概要段落”策略》是一个由教师进行示范的预测策略,把写作、批判性思维与叙述性阅读选段相结合。这种策略使学生能够使用他们理解的故事六要素——背景、开头、问题、尝试解决、结果和最终的结局,利用教师提供的关键字构建文本。这种策略的特点是将故事语法知识与课前阅读预测相结合,以促进批判性思维。


总体描述

“概要段落策略”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读前阶段;(3)阅读阶段;(4)读后阶段。该策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1. 准备阶段。在白板上,写下关键词、故事框架及带空格的概要段落。选择一段叙述性的(故事)文本,并挑选出对问题重要的单词,把这样的单词列在“关键词”的下面。接下来,把故事六要素写在“故事框架”下面。在“带空格的概要段落”下面,设计一个填空题的段落。这个段落必须包括故事的六要素:  

故事发生(背景);(开头)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在……时候,问题出现(问题);然后(尝试解决);在……时候,问题解决(结果);故事结束(结局)。

2. 读前阶段。大声朗读关键词,让学生重复地读,并提问以下问题:“你们认为用这些词组成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如何把这些词融入到这个故事框架当中?” 帮助学生把故事框架的单词填上,以构成一段符合逻辑的“概要段落”。

3. 阅读阶段。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看看他们的预测与实际的故事有多么接近。

4. 读后阶段。提问问题:“如何把你们写的概要段落和该故事的情节做比较?”让学生修改他们写的概要段落来还原实际的故事情节(注:学生写的概要段落往往会比实际的故事更有趣,请把这一点指出来)。


实例运用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班级把 “概要段落策略”运用到阅读汉斯·威廉写的《兔子的麻烦》书上。

1. 准备阶段。教师在白板上写出关键词、故事框架及空出填写的概要段落(见图表3.4)。

2. 读前阶段。教师大声朗读关键词,并要求学生跟读。向学生解释他们不熟悉的术语和词汇的含义,比如“兔子王国”和“讨厌鬼”,然后教师说:“想想这些单词,看看能不能尽可能多地使用这些词语,在心里想出一个故事。”接下来,引导学生注意故事框架并回顾叙述性或故事性结构的六要素,要求学生把关键词填在故事框架中恰当的地方。随后,当这些词已构成了一个有条理的故事时,就让学生把这些词写下来,构成一段符合逻辑的“概要段落”(参见图表3.4b)。

3. 阅读阶段。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这个故事,该故事与你们原来想象的有什么不同?”

4. 读后阶段。教师问:“与你们预测的内容相比较,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怎样的?”学生们一致认为他们写的概要段落是很接近实际故事的。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际的故事,填写空格完成一段“概要段落”(参见图表3.4 C)。


相关信息

伍德建议在指导学生运用几次“概要段落策略”之后,应该鼓励他们在合作小组里构建自己的“概要段落”。小组可以与班级的其他同学分享他们预测的故事,并且在读完故事之后,自己决定哪个小组的段落最接近实际的故事。同样,“概要段落”可以在同一小组里修改、构建,并与全班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