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视野中的科技发展

人文视野中的科技发展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指出,科学内部的人文动因对科学所起的推动作用更大。他首次从文化的视角对技术进行的开创性研究,提醒我们注意到技术首先是一个文化现象,或者说是一个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文视野中的科技发展_自然辩证法概论

三、人文视野中的科技发展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文,针对科技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系列变化,现代思想家,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想家对科技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一)人文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科学的发展不但需要人文,而且也离不开人文。主要体现在:

其一,科学不可能独自发展,必须有一个能促进科学发展的人文文化背景。事实上,科学进步既有其经济的和技术的根源,同时有其思想的和文化的根源。相应地,科学发展有外部和内部的动因。一方面,科学作为生产力中的一个智能因素,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社会需要无疑成了科学最重要的外部动因;另一方面,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它又是整个人类文化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触及到人类的思想深层的人文背景也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社会需要也只能在思想文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对科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近代西方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就有两个十分明显的外部动因: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发展;二是包括文艺复兴运动等等在内的人文背景。前者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给科学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后者则给科学提供了有利于其成长的精神文化条件。

其二,科学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像人文活动一样,也需要有包括理想、信念、意志和兴趣等等在内的人文动力。从科学的外部环境看,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人文背景;从科学活动内部看,科学的探索与创新还需要有包括理想、信念、意志、兴趣和激情等等在内的精神动力。应当指出,科学内部的人文动因对科学所起的推动作用更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那种包括科学的理想、信念、意志、兴趣和激情等等在内的人文因素构成了“科学的生命”,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爱因斯坦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7]

其三,科学创造过程本身也并非纯粹是“科学”的,它需要各种人文因素的积极参与。因为从经验材料上升到普遍原理,几乎没有直接的逻辑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直觉、灵感和想象。而直觉、灵感和想象本身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科学创造与哲学艺术创造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在历史上涌现出无数包括笛卡儿、莱布尼茨、爱因斯坦等等在内的“哲人科学家”。这些“哲人科学家”既有极高的科学素养,又有不错的哲学素养。事实证明,哲学思想对科学创造有极大的影响。通过科学史我们发现,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受到两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一是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的经验论;二是斯宾诺莎的唯理论。前者为爱因斯坦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后者关于自然界的统一性的理念为爱因斯坦大尺度把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均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鲜为人知的是,爱因斯坦还对艺术极感兴趣,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还能弹得一手好钢琴,在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艰苦岁月里,琴声一直伴随他左右。音乐为他提供了创造的灵性。艺术能培养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力能给科学创新以灵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文因素对科学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人文对于科学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从科学的外部动因看,科学需要有一个能促进其发展的良好的人文文化背景;从科学的内部动因看,科学家需要有包括理想、境界、信念、意志、兴趣和激情等在内的人文因素的激励。此外,人文因素还往往变为科学家的灵感、直觉与想象,直接参与科学的创造活动。

(二)现代人文主义者对科技的反思与批判

自18世纪以来,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文化特征及人的本性产生了愈来愈多的影响。科学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科技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也可以演变成空前浩劫。于是对科技进行反思和批判,就成为现代思想家,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一项神圣使命。以下就重点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著名的人文主义科技观。

1.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斯宾格勒(1880~1936),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以1918年发表《西方的没落》而一举成名。斯宾格勒对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衰退、人类精神的危机乃至战争的威胁,阐述了极其悲观的历史宿命的观点。随着机械化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诗意的东西已不复存在,人们只是崇拜技术的力量,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横行。艺术缺少浪漫,心灵开始枯竭,有生命有灵魂的东西越来越少,一切有机物变成组织扩张的牺牲品,人工领域排除和破坏了自然领域。斯宾格勒对于现代西方文明的谴责,特别是对现代工业化生产及其技术力量所带来的种种恶果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斯宾格勒从文化的角度对历史活动进行了诠释。他对世界文化之命运进行了宏观的描述,并得出西方文化世界必然衰落的结论。问题是导致西方文化衰落的因素是什么?斯宾格勒的答案是,西方文化乃是一种高度发展的技术文化,技术自身的反自然性注定了西方文化的必然终结。他首次从文化的视角对技术进行的开创性研究,提醒我们注意到技术首先是一个文化现象,或者说是一个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技术乃物化的文化,文化不过是技术的精神形态。无疑,斯宾格勒的技术哲学是深刻的,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书中,他过分强调每种文化发展的周期性,表现出宿命论的观点和悲观主义的论调。

知识链接

斯宾格勒和《西方的没落》

斯宾格勒(1880~1936)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他出生于德国哈茨山巴的布兰肯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青年时代除了研究历史和艺术之外,他还对数学和博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奇特的风格。1904年,斯宾格勒在哈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因健康原因未能被征召入伍。在这期间,他隐居在慕尼黑的一所贫民窟里,在烛光下完成了《西方的没落》一书。此书的出版给斯宾格勒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许多大学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邀请他执掌教席,可都被他拒绝。此后他一直过着一种近乎于隐居的生活,以历史研究和政论写作自适。1936年5月8日凌晨,斯宾格勒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西方的没落》是斯宾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此书,尤其是第二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也引起了读者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它激烈的言辞、精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一般公众或有关学者争论的热点。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过程。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观相式”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文化的形态学”。《西方的没落》一书的主要目的不是复述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掌握事实的真相,以便更好地应付将来。斯宾格勒说,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预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西方历史尚未完结的各阶段的思想方式、时间长短、节奏、意义和结果”。正因为如此,《西方的没落》也被很多人称为一部未来之书,而斯宾格勒也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

2.芒福德:走向生活指向的技术

芒福德(1895~1997)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弗洛姆语)。从30年代出版《技术与文明》这一经典性的著作开始,技术问题就一直是芒福德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芒福德将历史上的技术分为两类:综合技术和单一技术。综合技术是制作的原始形式。古希腊在使用“技术”(technics)一词时,没有在工业生产和艺术之间作出区分;最初的技术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很少以生产为中心。这种技术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多种需要和愿望。大约五千年前,一种单一的技术开始出现,这种技术在一种严格的机械模式中,通过对日常工作活动有系统的组织,致力于增加权力和财富。于是,芒福德称之为“巨机器”的东西开始出现。显然,巨机器不是有形的机械,而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今天的科学的管理体制恰恰就是巨机器存在的外在形式。巨机器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技术性、组织结构性正是通过这个外在形式发挥其效率的。它塑造生活于其中的具体的人,使人趋向于灵魂的没落。所以说,人是巨机器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如何摆脱巨机器的全方位的控制呢?芒福德认为,要想使人类免于巨机器所带来的浩劫,必须来一次大革命。主要是对以下几点的改变:从极权过渡到全民公决,用质代替量,用一种有机的形象代替社会的机械形象。他反复歌颂生命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创造性,强调生命是意义世界的不竭源泉,强调回归生活世界和生活技术。

3.埃吕尔的“技术自主论”

法国著名技术哲学家雅克·埃吕尔(1912~1995)在对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批判中,阐述了他的“技术自主论”的思想。

埃吕尔认为,技术自主性的全部核心在于技术摆脱了社会控制,成了一种难以控制的力量。从技术自身来看,他首先把技术视为客观实在,它独立于个人或人类集团(民族、国家和各种政治的、宗教的团体),只要满足一定的客观条件,技术发明能在任何地方发生且技术发明不为任何人或集团所特有。其次,他把技术进步看作类似生物的进化过程,但生物进化过程取决于生物体的内在动力,埃吕尔从技术的客观实在性和生物进化性出发,提出技术应当不受任何外部力量控制。

纵观埃吕尔的“技术自主性”理论,他的有些观点,例如技术内部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结构性,它使技术按自身规律发展;其特殊本质在于没有任何局限性束缚等,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埃吕尔在强调技术自主性的同时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他片面夸大了技术系统的自主性,并将这一结论外推到整个社会,认为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中,技术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它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运行规律,技术完全摆脱了社会的控制,掌握了自己的轨道和目的地。由此他不自觉地走上了技术决定论的老路,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

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1898~1979)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单向度的人》、《爱欲与文明》、《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等著作中。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只是关心那些可以衡量的东西以及它在技术上的应用,而不再去问这些事物的人文意义,只问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工作,而不去关心其目的,于是科学原先追求的真、善、美诸观念被剥夺了其普遍有效性,从而产生出奴役人的扭曲了的科学。于是,在这种状况下形成的发达工业社会也就不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而是一个与人性不相容的“病态社会”。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在表面繁荣的假象掩盖下,人们沉湎于富裕的生活环境,不愿将现实存在的制度同理应存在的“真正的社会”相对照,从而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而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多种向度。

马尔库塞说:“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属于这样一个等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对人奴役的扩展。”[9]技术吞噬了个体,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使社会的整体利益凌驾于任何特殊的个人和集团的利益之上。马尔库塞在现代西方社会“物质丰富、精神痛苦”中看到了因压抑而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现代西方社会也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不是“中立性”的,它先验地服务于统治。他认为,技术是一种历史——社会的设计,其中包含了设计者应用技术的目的,包含着社会企图通过技术对人和事物所做的一切目的。因此,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成为新的控制形式,它造就了“极权主义社会”。

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观总体上反映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这两种思潮的对立。他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上,坚决反对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脱离人的价值理性引导的畸形发展。但是,他对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批判,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的。这种抽象的人性论使他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不是“中立性”的,而是先验地适合于统治,这是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压抑人性的根源。这也是不对的。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精神成果,它在本质上是“中立”的。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为何异化了呢?马克思指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导致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为资本家所掌握,用于剥削雇佣劳动工人,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这是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人的全面异化的真正原因。

5.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

哈贝马斯(1929~)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批判传统和马尔库塞关于当代科学技术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观点。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其直接结果是科学技术的政治化。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之间具有一种直接的联系。政治秩序依赖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是说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是由科学技术来提供的,即科学技术充当了意识形态的角色。

应当承认,作为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后果的理论反映,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是深刻的,哈贝马斯看到了科技进步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巨大影响,尖锐地指出了资产阶级利用科学技术来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辩护的事实,批判了唯科学主义意识虽然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但同时也使政治民主化及人的全面发展进程遭到了严重的挫折。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技术统治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表现,完全是由于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资产阶级利用造成的,归根到底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6.海德格尔:作为“座架”的技术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海德格尔通过对照新时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异同发现,现代技术的独特之处是:纯技术的世界构造。在传统社会里,技术参与展现和构造现实是与其他方式(整体和谐观宗教等)相联系的,而在现时代,技术成为对人与自然和世界的关系加以规定的一种普遍的力量。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规定着技术时代的人按照技术的方式去活动,而技术的人对技术的本质却茫然无知。技术越是支配着人的活动,则技术的本质就越是陷入被遗忘状态。海德格尔把技术的本质理解为“座架”(Gestellen)。座架表达的是“限定性的集合”,即会集(即联合)自然和世界的技术展现的多种方式,座架是对摆置和促使把包括人在内的种种东西纳入一个系统的现代技术的展现方式的综合描述,人只是作为一种命运被限制在其中。换言之,现代技术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人所不能控制的。“座架的作用就在于:人被坐落于此,被一股力量安排着,要求着,这股力量是在技术的本质中显示出来而又是人所不能控制的。”技术的本质绝不是单纯的手段,人与事物、自然和世界的关系由它来决定。此外海德格尔的解释能够指出现代技术的真正的东西:事物唯一地从技术交往中构造,它们的存在只能显示为千篇一律的功能性的材料,显示为可统治的可耗尽的对象。

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倾向于技术实体主义,这种观点认为,技术的本质外在于我们,脱离我们控制,因而技术发展的趋势不再是按人类的目的指引。而恰恰相反,技术作为一种置摆万物命运的“座架”,其危险在于它不仅已脱离了人类的控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经济、政治的自主性,它引起和决定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变迁,它是其他一切存在者物化的原动力。

从总体上看,西方技术批判理论的思想家们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实质上是对科技异化、理性异化的批判,其目的是想告诉人们,科学技术理性作为人类摆脱自然统治的工具已转化为人统治人的工具。从启蒙运动开始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实现,工具的合理性从人性解放的希望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为危及人类自身生存、造成人的主体性困境的否定性因素。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注重物质追求而轻视精神需要,从而造成人的精神空虚以及人生意义的丧失。现代西方技术批判理论大师们在技术理性的鼎盛时期,就敏锐地看到了它的非人性化方面对人类进步的否定,这无疑是一个可贵的警示,因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认真思考和对待。

面对以技术理性为代表的理性文化在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的深刻危机,人文主义学派致力于剖析技术理性、文化工业等异化的文化力量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及其导致的现代人普遍异化的存在境遇,表现了他们对于技术社会中人的发展的深层关切和强烈的使命感。但其世界观和历史观都表明为典型的技术决定论,他们为拯救理性所开出的药方由于过于理想化与绝对化而难于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和理解,从而只能作为一种书斋哲学在一批知识分子中间传播。同时,西方技术批判理论还存在着欧洲文化中心论所导致的种种片面性,我们对其的吸收和借鉴应该极为审慎。

思考题

1.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2.技术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3.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

4.如何理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5.什么是科学精神?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

6.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

【注释】

[1]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5]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6]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7]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3页。

[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84页。

[9]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