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天教主”王瑶卿

“通天教主”王瑶卿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9年,王瑶卿自己组班演出,改变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老生领衔的局面。王瑶卿的唱腔清丽俏润、爽利清朗。王瑶卿认为这样不合情理。王瑶卿认为这样并不符合她渔家姑娘的身份,所以改为戴草帽圈、穿蓝布女茶衣,这样就像渔姑了。王瑶卿中年嗓子失润,改登台为教戏,成为著名的京剧教育家,桃李盈门。作为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瑶卿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

王瑶卿(1881—1954年),原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晚号瑶青,斋名“古瑁轩”。王瑶卿9岁开始学艺,师从百家——田宝琳教他学青衣,崇富贵教他练武功,他又拜谢双寿为师,并同时向张正荃和杜蝶云学习青衣和刀马旦,又向余紫云、时小福等名家学习,广泛吸取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营养,形成他自己的“王派”。1909年,王瑶卿自己组班演出,改变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老生领衔的局面。在王瑶卿之前的青衣,只重唱不重做,一味地“抱着肚子苦唱”,在台上很死板,而青衣、花旦和刀马旦又不准兼演,作为一位颇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大家,王瑶卿在继承前人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地将青衣、花旦和武旦融为一体,因为青衣又名“青衫”,所以在“青衫”和“花旦”中各取一字,便创造了这一新的旦角行当,谓之“花衫”。他开创了旦角表演的崭新天地,属于花衫范畴的剧目及代表人物有:《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等。

王瑶卿的唱腔清丽俏润、爽利清朗。他的念白功力也很深,被誉为“哀梨并剪”,意思是听起来就像吃“哀家梨”那样甘美爽口,又像使用古称并州的山西太原的名产并州剪刀那样锋利称手。王派代表剧目有:《儿女英雄传》、《雁门关》、《混元盒》、《汾河湾》、《南天门》、《牧羊圈》、《珠帘寨》、《十三妹》、《福寿镜》、《荀灌娘》、《木兰从军》、《万里缘》、《娘子军》、《棋盘山》、《珍珠烈火旗》、《孔雀东南飞》、《玉堂春》、《穆柯寨》、《庚娘传》、《五彩舆》和《琵琶缘》等。

在京剧史上,旦角唱大轴,王瑶卿是第一个;旦角挂头牌,王瑶卿是第一个;旦角创流派,王瑶卿也是第一个。他塑造的许多舞台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如《十三妹》中的何玉凤、《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万里缘》中的胡阿云等,无不是京剧史上的经典。另外,建国后的经典剧目《白蛇传》和《柳荫记》也都是由王瑶卿进行唱腔设计的。

王瑶卿又是一位杰出的京剧革新家,和谭鑫培齐名,并称“梨园汤武”,又有人叫他“女叫天”。他注重从创造完整的艺术形象出发,在剧本、表演、唱腔上锐意出新,同时也非常注重革新造型艺术,从不忽视化妆、服饰、鞋履和道具等细节的设计和运用。比如,《宝莲灯》里“二堂舍子”一场,王桂英的上场,原来的演法是在刘彦昌唱“后堂内请出儿的娘亲”,沉香和秋儿合念:“有请母亲!”后,王桂英在里面唱:“后堂内来了我王桂英,站立在屏风后侧耳听”,然后猜测为什么叫她出去。王瑶卿认为这样不合情理。因为既然是被请出来,那么就直接可以问丈夫和儿子什么事情,何必还要站在屏风后面侧耳听呢?更不必自己在心里猜测原因了。于是,王瑶卿的演法是刘彦昌唱完,王桂英就上场,唱:“后堂内来了我王桂英”,使剧情衔接顺畅而合理。又如,《打渔杀家》里萧桂英的扮相原来是头戴渔婆罩、身披云肩,像个村姑。王瑶卿认为这样并不符合她渔家姑娘的身份,所以改为戴草帽圈、穿蓝布女茶衣,这样就像渔姑了。从此这个戏成为经典。还有,《女起解》有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王瑶卿将它改为“低头离了洪洞县”,只是改了两个字,将人名改为人物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将苏三蒙冤起解时的沮丧神情刻画得更为细腻,使人物形象饱满,充分发挥了京剧台词的魅力。

王瑶卿中年嗓子失润,改登台为教戏,成为著名的京剧教育家,桃李盈门。除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都出自他的门下之外,还有芙蓉草(赵桐珊)、筱翠花(于连泉)、荣蝶仙、徐碧云、王玉蓉、朱琴心、黄玉麟、程玉菁、黄咏霓(雪艳琴)、华慧麟、章遏云、刘秀荣等著名演员也都是他的弟子。他善于因材施教,比如,他认为程砚秋以唱工见长,所以着意为程另创新腔。在著名的程派代表作《文姬归汉》和《锁麟囊》等剧中,王瑶卿根据程砚秋宜用“脑后音”等特点,结合剧情和人物,谱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刚柔相济的新腔,为程派唱腔大放异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瑶卿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在当时,旦角以外其他行当的演员,如言菊朋、高庆奎、贯大元、马连良、谭富英、郝寿臣、姜妙香、俞振飞和叶盛兰等人,也都常向他请教,北京前门煤市街大马神庙胡同的王氏寓所成为当时艺术界人士心目中的艺术圣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