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也是凸显党组织核心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夯实基层基础的有效载体。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实现教育梦、助力中国梦的基础、要求和任务,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是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动力,是目标,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辅成、相互促进。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举措。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建新目标,把“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上升为全党的党建目标。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提高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

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回答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什么”的问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及促进和谐作用,而将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基层组织形式和工作状态。它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为总要求,以服务基层群众和做群众工作为核心,以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指高校学院党委服务学院各个教工、学生党支部,学院党委、党支部服务于党员,全体党员服务于普通群众和全体学生。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所指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地方社会、服务基层党员、服务师生员工等四方面内容。高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也是凸显党组织核心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夯实基层基础的有效载体。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意义

高等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科技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动实践。

1.是高校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载体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体现着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指引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进程中始终不忘人民重托、永远为人民谋幸福。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既是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高校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要深入研究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及日常管理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改进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使服务工作适应师生员工不断发展的需求,增强工作的渗透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2.是高校助力国家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所阐述的观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教育核心任务是培养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胸怀梦想,脚踏实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能力,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大潮中,将实现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实现教育梦、助力中国梦的基础、要求和任务,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是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动力,是目标,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辅成、相互促进。

3.是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举措。与其他类型的单位、组织相比,高校独有的特点是党员比例较高,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高校分布的数量较大。

高校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还要同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民主党派成员为主要代表的各类组织、人员开展大量的基层民主协商等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合力,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高校基层党组织,建立在群众之中,工作在群众之中,只有直接面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热心为群众服务,才能担负起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师生员工服务的重要职责,更好地贯彻落实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各项要求,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是高校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党组织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立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围绕“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不仅解决了党组织和党员工作无平台,任务无目标的党建工作难题,而且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服务能强化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缩短党组织与教师、学生的距离,获得群众的信赖,能使群众在党员服务中切实感受到党的存在、党组织的存在、党员的存在,感受到党的力量,从而提高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把党的领导力在为广大教师、学生的服务中体现出来。

高校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有利于加强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的横向联系,健全了高校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和组织网络,使党员真正做到有“事”可干,使党员在干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实践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关系,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同时也有利于党员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党员群体诉求

高校党员群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指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与师生党员交流、沟通,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或反馈党员群体所反映问题的机制,也是高校党员群体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和方式,表达自身需求和意见,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的前提,只有构建起合理的诉求表达机制,才能确保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所解决的是切实关乎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问题,才能体现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党员群众服务这一宗旨。高校党员总体上由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组成,但这两个群体在年龄结构、成长背景、社会职责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对党组织的服务诉求也有所不同。

1.高校党员群体诉求的一致性

高校党员群体诉求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作为党员这一共同身份下的诉求,主要体现在党内民主、理想信念、党员教育、组织认同、组织关心等方面。党员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组织机体的细胞,需要组织关心关怀。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开展党内人文关怀,在政治上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及其应有的权益需要。教职工是育人者,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师德师风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学校党委、党支部关怀党员及组织内党员间相互关怀等方式,对全体党员进行人文关怀服务,可以使党员充分感受党组织的温暖,更好地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实现党内和谐,进而既保障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又能提高党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2.高校党员群体诉求的差异性

高校党员群体诉求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作为普通教师和学生这一身份下的诉求。高校教师群体的利益诉求主要包括:精神价值、物质生活与福利保障、职业发展、归属感认同度、利益表达机制完善等方面。学生群体的诉求,主要可分为物质利益诉求和精神价值诉求两方面。

摸清高校党员群体的诉求,畅通党员群体诉求表达的渠道是做好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深入党员群体,掌握师生党员群体的所想、所思、所盼,积极回应师生党员的个性诉求,着力破解共性难题,直面党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师生的信赖和拥护,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四、构筑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新格局

1.注重组织领导: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供组织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方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党组织宣传贯彻到群众中去,并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结群众保证其实现;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要靠基层党组织反映到上级组织。高校基层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在服务群众工作方面,要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服务党员方面,要关心党员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和提高,增强党员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党员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为立足本职创一流业绩提供服务;帮助学生党员提高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关心党员生活,及时掌握困难党员情况,高度关注业务骨干群体、弱势群体(青年教师、离退休人员)、教学科研一线群体,采取党员互助、党组织帮扶等多种方式,对他们在发展上帮助、在思想上引导、在感情上慰藉、在心理上疏导、在生活上关心,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强化服务意识:充分运用网络应用平台为广大师生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创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围绕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要求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领高校师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积极发挥网络平台“线上”与“线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动的优势,为广大师生服务。

目前,上海及全国大部分高校都积极运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新生报到迎新、主题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月”、毕业生党员廉政教育等活动,畅通师生意愿表达渠道,解决师生精神困惑,满足师生员工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以迎接大学新生报到为例,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开通迎新专题网站,对学校概况、校园文化、报到流程、住宿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新生在第一时间全面地了解学校,感受氛围、尽快融入。

3.完善服务平台:建设符合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平台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服务观念上要更加人性化,党组织之间和党员之间互帮互助,注重保障党员权利,广泛关注民生;在服务功能上要更加精细化,整合服务资源,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功能,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服务,并不断适应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在服务管理上要更加规范化,完善服务网络体系,搭建服务平台,简化服务程序,完善服务管理机制,规范服务项目管理。

高校可通过设立“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等网络平台建设,进行党总支管理和党支部管理、党员基本信息管理、入党积极分子管理、民主测评管理等。可利用微博、微信、论坛等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以及与师生交流;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念,加强党风、校风、学风建设等。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紧紧抓住校园网络这个平台,确保正确的政治导向。

4.纳入绩效考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体系

完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考核激励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党员干部重管理轻服务、重服务形式轻服务内容的有效举措。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评价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办法,强化对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与党组织党员的实绩评定、评先树优挂钩,实现党组织党员对上负责、对下服务的有机统一。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难点是考评奖惩,亟须分类制定明确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考评办法或标准,加快建立考评结果运用机制和奖惩制度,将干部和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考评结果作为党建目标管理、评先选优、干部实绩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促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把服务群众的承诺落到实处。

建设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靠机制作保障、促落实,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列为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重要内容,落实到每名党员干部,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责任体系。要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找准基层党组织工作与高校事业发展和师生员工利益新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放到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奋斗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定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取向,把服务基层作为重要保障,引领高校师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上海政法学院 马洪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