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生活中的幼儿思维游戏

家庭生活中的幼儿思维游戏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长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游戏对幼儿进行训练。通过创造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思考兴趣,让他们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但幼儿的思维没有深度和广度,基本不能进行深层次的逆向思维训练,主要通过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萌发思考的兴趣,并自己动手操

第三节 家庭生活中的幼儿思维游戏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生活之外,更多时间是在家庭中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生活对幼儿的影响更大,因此,设计家庭生活中的思维游戏,既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也可以帮助家长丰富幼儿的家庭生活。

一、家庭生活中幼儿思维游戏的设计思考

知识固然重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一系列思维能力富有更为深远的意义。思维就是一项高级的心理运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对其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的适当教育更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一)注重对幼儿的启发引导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的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开展新型的游戏情景,创造性地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但是思维水平的发展并非完全是自发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家长的启发引导。

(二)根据游戏特性培养幼儿的思维

一是通过娱乐性培养思维。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直认为音乐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好工具。另外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情绪兴奋,创造性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绘画也可以增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幼儿多接触音乐和绘画,并给幼儿一个自由的欣赏和实践空间,随心所欲地画,自由自在地听。此外,还可通过听说能力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平时家长应该多和幼儿进行对话,多给幼儿讲故事。在与幼儿说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机会,就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对话,这样可以促使幼儿主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给幼儿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结合之前的故事情节,进行合理又有创造性的推断,完成故事。

二是通过操作性培养思维。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一刻也停不下来,总是摸摸这,动动那,这时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怕他们弄乱了东西,而粗暴地制止,应该对他们的好奇心给予鼓励,同时给幼儿正面的解释。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搞一些小发明,在手指尖的触摸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就得到了最好的发展。

◆案例4-11   大班思维游戏“拼图”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拼图有浓厚的兴趣,但对拼图的热情无法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拼图需要一定的观察力、分析判断力持久力才能完成。有些幼儿家中有拼图,多数幼儿在拼过一两次后就不想再拼了,对拼图失去了新鲜感。在父母的陪同下,玩拼图,可培养幼儿的耐心、观察力,增加幼儿与父母的互动。

二、游戏目标

激发幼儿的拼图兴趣,培养其耐心的游戏习惯。感受亲子游戏的乐趣,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三、材料准备

中国地图一幅,中国地图拼。

四、游戏玩法

在桌子上放中国地图一幅,爸爸妈妈可先引导幼儿看完整的中国地图图片,然后引导幼儿观察不完整的拼图零件,爸爸妈妈与幼儿一起拼图。幼儿可能寻找多次才获得成功,爸爸妈妈决不能急于求成,应让幼儿反复地尝试。

五、游戏小结

幼儿做事情缺乏耐心和自信,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力不够,遇到困难时会习惯向别人求助,所以当幼儿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耐心指导并给予鼓励,坚持要幼儿自己完成,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

(三)利用亲子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

多赞美幼儿的创造性举动。在思维训练中,每个幼儿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这种创造潜能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幼儿一会儿把扫帚当马骑,一会儿把它当冲锋枪,一会儿又用它来堆雪人,其中蕴含着想象和发散性思维,幼儿发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用处,这就是一种创造潜能的表现。

◆案例4-12   大班思维游戏“你说我猜”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有一定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可鉴于这些来设计游戏。家长描述物体或事件的主要特征,让幼儿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来猜物体或事件,特别是设定特殊的范围,如“中国”,游戏中选取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内容,既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之情,又提高幼儿的思维、表达及归纳能力。

二、游戏目标

1.根据信息描述,尝试说出对应词语。

2.在游戏中了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和物,激发热爱祖国之情。

3.培养规则意识,体验亲子游戏的乐趣。

三、材料准备

相关词语卡片若干、图片若干。

四、游戏玩法

家长与幼儿面对面,家长抽取一张词语卡片,对内容进行描述,描述过程中不得透露词语中的任意一个字,可加入肢体动作或声音,随后由幼儿猜出词语,再进行下一回合。也可互换角色,由幼儿对图片内容进行描述,但不说出答案中任意一个字,家长根据图片描述猜出词语。

五、游戏效果

游戏的层层深入始终围绕以“提供、获取有用信息”为线索,让幼儿学习正确表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尽可能地将事物的关键特征说得清楚,说得到位的方法,以及积极思维,捕捉每一条有益信息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游戏为幼儿将来学习描述物体特征打下了基础,既发展了幼儿描述物体特征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也让幼儿学会了筛选、分析各种信息,综合有效信息,最终猜出事物的方法,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重视家长的角色定位

有问不必答,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的乐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在幼儿身上尤为突出,其基本表现就是不断地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有些问题可以鼓励和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寻求答案。

成人可经常给幼儿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独特的想法。如“如果地球上没有水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马路上没有红绿灯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有一对翅膀,你会做什么?”“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木,会发生什么事?”以上这些假想的问题会激发出幼儿的奇思妙想,引发幼儿说出不同答案,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独创性。

二、家庭生活中幼儿思维游戏的实施准备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家长一定要让幼儿也参与进来,一起解决。家长应引导幼儿并与幼儿一起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

(一)明确游戏目的

一般来说,游戏都有内容、情节、角色、动作、语言、活动以及材料等,但这一切都是根据游戏的目的决定的,只有确定了明确的游戏目的,才能使游戏具有教育价值,才能使游戏发挥促进幼儿思维的作用。

◆案例4-13   大班思维游戏“我是小法官”

一、设计意图

逆向思维,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家长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游戏对幼儿进行训练。大班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应主要训练其动作协调性,为今后思维发展打下基础。通过创造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思考兴趣,让他们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但幼儿的思维没有深度和广度,基本不能进行深层次的逆向思维训练,主要通过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萌发思考的兴趣,并自己动手操作。经过长期训练,让幼儿经常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就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游戏目标

训练空间想象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三、材料准备

粗细不同的小棒3根,绳子3根。

四、游戏玩法

妈妈或者爸爸先将3根绳子分别在3根小棒上绕3圈,剩下的绳子的长短要相同。然后,请幼儿判断,哪根绳子最长。幼儿猜出来以后,不管是对是错,再让他亲手操作一下。

五、游戏小结

4~5岁是幼儿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幼儿逆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对事物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这时的幼儿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它进行概括。对于熟悉的事物,幼儿开始能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会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推理。对4~5岁的幼儿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他的语言能力,帮助幼儿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作出判断。

(二)游戏材料生活化

游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是幼儿游戏的基本源泉。借助游戏,幼儿学习成人社会生活经验,从中看到未来生活的前景。生活物品的适用性广,幼儿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所投放的材料也应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很多不同层次的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速度去选择,来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

◆案例4-14   小班思维游戏“夹夹乐”

一、设计意图

夹子和一次性纸盘是家庭中常用的生活材料。我们以此作为游戏材料,并根据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设计了思维游戏“夹夹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学会手口一致地数数、按数取物以及简单的排序。

二、游戏目标

1.感知6以内实物数量与圆点数量的对应,发展手口一致的点数能力。

2.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律间隔排序。

3.锻炼手部小肌肉,提高动手能力。

三、材料准备

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夹子(木夹子,红色、黄色、绿色塑料夹子)若干;家庭用一次性餐盘(盘子上面画有6以内数量的实物、圆点和数字)若干;形象纸盘(纸盘上画有动物的五官、向日葵花盘等)若干;废旧光碟若干。

四、游戏玩法

1.幼儿根据盘子里的实物数量(圆点数量、数字),在纸盘周围夹上夹子,并手口一致数一数。

2.幼儿根据父母在形象纸盘上设计的夹子规律接着往下排,并尝试数一数。

3.幼儿选取两种颜色或材质的夹子按一定规律夹在光碟上。

4.利用现有材料,父母还可以和幼儿一起玩夹子接龙的游戏,玩法如下:

将各种夹子平均分成三份,爸爸、妈妈、幼儿每人一份。三人轮流任意摆放一个夹子,当一人摆放的夹子与前面的夹子颜色相同或材质相同时,可获得两个夹子之间的夹子并归自己所有。游戏继续,最后比一比谁获得的夹子最多。

五、游戏效果

幼儿对“夹夹乐”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偏好玩色彩鲜艳的塑料夹子。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幼儿体验了不同的玩法,他们能按照盘子上的提示对应夹夹子,而且无论是具象的实物、圆点,还是抽象的数字,都能正确完成。尤其是玩“按照一定的规律间隔夹夹子”时,父母编唱的《夹子歌》可以大大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如“虫虫脚脚真漂亮,红黄红黄排排队”,幼儿边念儿歌边夹,乐此不疲。在快乐的亲子游戏中,幼儿感受了浓浓的亲情,发展了对数的概念的认识,锻炼了手部小肌肉,提高了动手能力。

看似简单的“夹夹乐”游戏其实蕴含着很多学问。在与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父母能从中了解到自己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水平、思维方式以及对待困难的态度等。如父母可以有目的地观察幼儿对夹夹子的兴趣点,是夹子的大小还是造型;并及时观察幼儿在按数量夹夹子时的方法,是先点数再拿夹子一个一个夹,还是先夹好几个夹子再数一数是否正确;同时关注幼儿遇到困难时的态度,是放弃还是继续尝试,并鼓励幼儿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三)游戏形式多样化

保持幼儿思维的灵活性。让幼儿从小发现,自己与父母在很多方面有不一致的想法,发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模式,以保持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创造性,让幼儿学会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样化的教育可以让幼儿学会选择,锻炼思维的“独立性”。如幼儿考得好,希望得到奖励,父亲可能会说这是应该的而拒绝奖励,母亲可能会答应给予奖励,家长应协调这种不一致。其实不妨奖励幼儿一些喜欢的小东西,如父亲说一样——蛋糕,母亲说一样——书,让幼儿自己选择,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希望得到家长肯定的心理,又可约束幼儿,避免他要些过头的奖励。最主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自由地想象——下次父母还会说出什么不同的东西呢?这能培养幼儿宽广的胸怀,懂得生活中许多事情并不止一个答案。

◆案例4-15   小班思维游戏“豆豆世界”

图4-5 幼儿与妈妈拼搭小孔雀

一、设计意图

春暖花开的时候,蚕豆上市了。小班幼儿可能吃过小豌豆,但却未必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叫什么名字。有一天,幼儿园的点心是小豌豆。兵兵问:“这是什么?”盼盼说:“这东西好吃吗?”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们吃得津津有味。又一天,贝贝带来一个用 蚕豆做的玩具,是一只孔雀,大豆豆是孔雀的身子,小豆豆是孔雀的头,火柴是孔雀的翅膀和脚。幼儿都争着玩,抢着要,一会儿就把孔雀弄坏了。贝贝心疼得哭了!老师答应帮她再做一个。在蚕豆飘香的时候,何不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在与家长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关注身边常见的食物,获得辨别这两种豆的经验,学习用牙签、火柴插、接、折豆豆,发挥想象力,拼搭出许多不同造型,发展思维能力。于是,在“美丽春天”主题中就有了“豆豆世界”的亲子思维游戏。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幼儿年龄特点,从“有趣味”着手,让幼儿和家长都能快乐参与其中。

二、游戏目标

1.在与家长共同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关注蚕豆、豌豆特征的兴趣。

2.利用牙签、火柴插、接、折的功能,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游戏准备

蚕豆、豌豆、牙签、双面胶、大小框等。

图4-6 家长与幼儿做的豆豆制品

四、游戏玩法

“今天豆宝宝来找我们做游戏啦。先做第一个游戏,请你们把它请出来,谁知道大豆豆的家在哪里?小豆豆的家在哪里?家长协助幼儿把蚕豆请到大框里,豌豆请到小框里,比一比豆的大小。家长和幼儿开始剥豆豆(放音乐背景),剥好给豆豆排一排队。现在我们要做第二个游戏。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它们变成一个好玩的玩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豆类玩具(如家长引导幼儿用牙签、火柴将两粒蚕豆连接做蚕豆人的头和身体,然后将牙签、火柴折成几段插成蚕豆人的四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出不同的豆豆制品。“小朋友你们和爸爸妈妈真棒,把豆宝宝变成了这么好玩的玩具,它们一定很开心。”

爸爸妈妈把豆豆作为奖励,请家长与幼儿尝尝它们的味道,并说明豆豆的 营养,鼓励幼儿多吃豆制品。

五、活动延伸

1.作品用镜框裱好,放在走廊的墙上进行展览。

2.将豆豆投放到区域中去,增加剥豆豆、拼搭的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六、游戏点评

整个游戏通过“剥一剥”“比一比”“排一排”“变一变”引导幼儿观察豆子的形状、大小并进行排序活动,幼儿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多变的结果充满了挑战性。尤其“变一变”是活动在亮点,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顺利拼搭出不同形状的作品,体会成功的快乐,用小豌豆和蚕豆拼搭是活动的一个亮点,家长和幼儿展开想象,拼出形象各异的作品,创造性出乎教师的意料,游乐场、小金鱼、果树、小公鸡等。在活动中,家长自始至终配合教师关注幼儿,幼儿自始至终投入活动,活动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当幼儿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完成任务后,满足感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活动提供的材料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或用到的,幼儿并不陌生;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性操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本身具有多变性,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思维活动一定要坚持开放性原则,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活动的题材必须来源于生活,既要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有所提升,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游戏方式情感化

游戏能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着艺术语言,从事着音乐和美术的活动,这些都是培养幼儿美感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还时常依据自己的意愿去美化游戏的环境,并用语言、动作、歌舞等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这都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案例4-16   中班思维游戏“小小的绘本 大大的世界”

一、设计意图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二、游戏目标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倾听能力、理解能力,丰富词汇量。

三、材料准备

绘本书籍。

四、游戏玩法

1.教师做了关于亲子阅读的调查,几乎所有的家长有亲子共读的习惯,每天都会抽空给孩子讲述故事。但是有的家长提出了疑问:虽然每天坚持和孩子共读,但是孩子的兴趣并不高,注意力分散,并未达到预期的亲子阅读的成效。教师又展开了调查,调查家长是如何给孩子进行共读的?家长反馈是,就是把故事从头到尾讲一遍。原来如此,教师找到了原因。

2.家长会上,教师邀请了一名幼儿和教师进行了一次亲子阅读的示范。幼儿坐在教师身边:“老师,给我讲故事吧!”顺势把手里的故事书递给教师。于是,故事时间开始了,教师选了故事《黑猫警长》一边讲,一边引导幼儿:“宝宝,你猜,黑猫警长有没有听到小动物的叫喊?”“你看,老鼠的耳朵怎么了?”“黑猫警长能干吗?小动物的表情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他们的表情吧!”通过这个情境,家长们恍然大悟,原来小小的绘本里有那么多的奥秘,和孩子共读有很多方式,而不是单一的讲故事。

五、游戏的拓展及调整

1.提前备课。给孩子读书之前,父母先用心读一读,感受文图带来的乐趣,这样才可能把阅读的乐趣带给孩子。父母甚至可以预演一下,怎么读才更有意思。父母应该认识到,给孩子读书不是一件能够马虎应付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

2.固定阅读时间。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进入美妙的阅读时光,并尝试使之成为习惯。不必强求每次阅读的时间长短,专注而热情地读10分钟绘本也能在孩子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3.声情并茂地朗读。为孩子朗读时,语速不要太快,最好改变自己的声调来扮演角色,表情要尽量夸张。在关键时刻,压低声音,慢下来,可以让孩子全神贯注。

4.可以边玩边读。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或是坐不住的孩子,父母完全可以让孩子一边玩,一边为他们朗读。也可以让孩子翻着玩,必要时指点一二。刚开始阅读时,没必要按次序一页一页地读,甚至没必要看完整本书。书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只是玩具,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发现书的乐趣。

六、游戏小结

亲子阅读是亲与子共同参与的阅读活动,是个双边活动,要相互交流。亲子阅读不只是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也可要求孩子给家长讲故事,只有双向互动,才是亲子阅读。孩子在欣赏阅读活动的时候,不止需要听的感受,更需要动作和各种感官的需要,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和孩子的互动。另外,亲子阅读并不局限于绘本,内容其实很丰富,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道德故事、唐诗、儿歌、谜语、绕口令、童谣、科普知识等,这些幼儿读物都是孩子的精神食粮,不可忽视,不能偏废。

(五)游戏效果长期化

有训练目标、有针对性的思维游戏,能够在关键期培养幼儿一生受益的重要能力。每个思维游戏都有专门的训练目标。如图形类思维游戏可以分为语义、图形、符号三大类别,可根据不同的智力因子有效地刺激、训练、培养幼儿不同方面的能力。思维游戏之间各有侧重又彼此联系,它们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案例4-17   小班思维游戏“有趣的食品娃娃”

一、游戏目的

1.在拼摆图形中巩固对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发展对图形的感知能力。

2.能将三种形状的食品进行组合变化,做成有趣的食品娃娃,培养创造性思维。

3.愿意大胆地动手制作,体验制作的成功与快乐。

二、游戏准备

1.食品:正方形切片面包,圆形、三角形饼干,彩虹糖、软糖,果酱。

2.辅助材料:一次性纸盘、调羹、餐巾纸。

3.绒毛玩偶小熊。

三、游戏方法

(一)小熊伤心了

小熊肚子好饿,它到处找蜂蜜吃,可是就是找不到,它好伤心啊!宝宝和妈妈一起来做一些有趣的食品娃娃逗小熊开心,让它不要再伤心了,好吗?

(二)做个有趣的食品娃娃

1.认识各种食品的名称及形状

看看,今天我们给小熊做小点心要用到哪些材料?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切片面包是正方形的,牛奶饼干是圆形的,彩虹糖是圆形的,软糖是三角形的……)

2.妈妈做个有趣的食品娃娃

在纸盘里放一片切片面包做食品娃娃的脸,然后用调羹蘸果浆涂在彩虹糖上做成娃娃的眼睛,再选一颗月牙形的软糖涂上果浆做成娃娃的嘴巴,这样一个笑嘻嘻的食品娃娃就做好了。

3.幼儿自主制作食品娃娃,妈妈做适当帮助

幼儿在制作时,妈妈针对幼儿选择的食品形状可以适当提问。

(三)食品娃娃送给你

幼儿将食品娃娃送给小熊,妈妈引导幼儿介绍食品娃娃,再次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三、家庭生活中幼儿思维游戏的实施策略

亲子游戏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亲子间沟通架起了桥梁,它既是家庭氛围的良好的“润滑剂”,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开展亲子思维游戏。帮助家长对亲子游戏进行科学指导,改善亲子关系,提高亲子教育和家园共育的质量。

(一)沟通与互动

幼儿是用自己的耳朵“阅读”,家长每天应当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不仅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思考习惯。在沟通中发展幼儿的表述及逻辑能力。可以准备一副棋和一个棋盘,妈妈和孩子围着棋盘坐下。妈妈让孩子决定要哪种颜色的棋,孩子决定好后,妈妈和孩子拿好各自的棋子。妈妈说:“开始!”孩子和妈妈将自己的棋子排列到棋盘上,直到妈妈喊“停”为止,然后让孩子比较谁排的棋子多,谁排的少,游戏可反复进行。当游戏结束时,将棋子一个一个收回盒子里。比如,放一个,说:“1个。”再放一个,再说“1个”。这样可使幼儿理解数字1。当然,家长应根据孩子排的多少来决定自己排的多少。比如,孩子排5个,妈妈可排10个左右。妈妈也可比孩子排得少,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

(二)启发思考,假设想象

与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并不是只为了读书,而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幼儿思考,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多听故事,就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使幼儿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因此,父母在家要抽空多给幼儿讲故事。

童话故事适合幼儿想象的特点,经常听童话故事的幼儿其想象能力比不听、少听童话故事的幼儿要丰富得多。同时,还要启发幼儿自己多讲故事。开始可以复述故事,家长讲完后,让幼儿马上复述。幼儿可能在复述中有添枝加叶的地方,只要主题大意不变,家长就应该鼓励。千万不要泼冷水,以免挫伤幼儿想象的积极性。

渐渐自编故事,这对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是有益的。鼓励幼儿编故事、讲故事。幼儿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会自言自语。这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家长要积极鼓励幼儿,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家长可以引导幼儿按照某个主题去编去讲,适时地给予赞扬,指出不足。

(三)抓住每一个契机

幼儿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很长,很多小事件都是培养幼儿思维的契机,不要错过。夏天到了,家里给幼儿准备凉凉的冰饮就是一个契机。在准备冰块时,可以先让幼儿摸一摸冰块,感受一下冰凉,让幼儿记住冰是凉的。把冰块放进不透明的杯子,倒进热水,盖上杯子。过几分钟,让幼儿打开杯盖,看看杯子里的冰块:是不是变小了,还是不见了。让幼儿想一想:冰块到哪里去了。然后,再取一块冰块放进透明玻璃杯,倒进热水,让幼儿仔细观察冰块慢慢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并告诉他这种现象叫“融化”,冰遇到热水就会融化,变成水,使幼儿能更好地观察清楚冰融化的过程,并感觉到杯子里的水在增加。

还可以量一量。给幼儿一把尺,教幼儿认识尺寸,并让他去量一些物体,如枕头、小板凳等。也可以用尺或一定长度的绳子来测量身高或桌子、床等物品的长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