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说起

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说起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里士多德摇摇头说,要想除掉这些草,最好的办法是在这块草地上——种庄稼!亚里士多德给了教师一个非常有效的德育方法——靠疏。亚里士多德给了我们一个深深反省的平台,使教师得到了一个实现德育丰收的奇思妙计。亚里士多德也告诉我们,德育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不是随心所欲就能达到成效的。

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说起

那一年,亚里士多德的一班弟子就要毕业,亚里士多德带领他们游历欧洲后又回到希腊,来到一块杂草丛生的地方,问弟子们,你们知道如何将这些杂草除掉,弟子们有的说“拔”,有的说“烧”,有的说“铲”……亚里士多德摇摇头说,要想除掉这些草,最好的办法是在这块草地上——种庄稼!

这个故事令人深省。靠拔、烧、铲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唯有种是治本的方法。种庄稼,才能在荒芜的土地上耕耘、收获,才能杜绝思想之杂草的滋生。其实,德育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在学生心灵之田种植庄稼。格里美尔斯豪森说的好:“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育,如何有效地教育他们,是一个现实的课题。教师应认识到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归宿点,德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及时性都值得教师去关注,人们常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可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陶行知认为:“先生不应该是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其实,德育工作就是教师给学生心灵之田除草的过程。有的教师是用拔草的方式予以教育,也有的教师是用三把火一烧了之,也有的教师是用铲草的方式一铲了之……显然,采用这些方式,草固然一时可以压住,但是一旦气候适宜,它们会跟教师不断地玩着长草、除草的游戏,教师疲于应付且效果不佳。

显然,这些类型的教师往往最多,他们的处理方式也占据着教育的主流舞台。草是野火烧不尽的,教师的三把火再怎么猛烈,也就那么一阵子,底下的根却还是好好的;草是春风吹又生的,靠铲、拔只是被动式地应付,毫无主动性可言。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德育方式,很难触及学生思想深处那一片荒芜之田,效果自然极为不佳。

亚里士多德给了教师一个非常有效的德育方法——靠疏。用庄稼般的思想覆盖在学生思想心灵的表面,使得健康向上的思想滋润其心灵,才能真正取得德育成效。亚里士多德给了我们一个深深反省的平台,使教师得到了一个实现德育丰收的奇思妙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应当深刻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真正的能手。”

是呀,当学生的德育出了问题,不是靠堵,而是靠疏。靠拔、铲等言语尖刻、措辞生硬的教育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只有播种思想这样柔性的教育才是有效的、高效的。在德育中,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心灵之所沉浸着思想之泉,德育才会真正地触及学生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也告诉我们,德育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不是随心所欲就能达到成效的。司各特认为:“不管农夫怎样细心耕种,总有一些杂草夹在庄稼中间一同生长出来。”不管教师认为自己如何尽心尽力,教育中总会或多或少遇到德育问题。因此,种植庄稼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辛勤耕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实现德育丰收的过程。它经历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更,最终才能尝到丰收之果。

学生的心灵比天还辽阔比海还广阔,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此才能有效地治理学生荒芜的心灵之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