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男孩要有不伤人的能力

教育男孩要有不伤人的能力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男孩学习成绩不如女孩正是男孩目前在教育体系中遭受危机的最核心表现。总之,我觉得女生成绩好是因为女生更努力,跟其他的没有什么关系,男生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别老是把问题推给别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树立的好孩子形象恰与女孩子阴柔型的性格相吻合,而与男孩子阳刚的性格相悖。如今的学校教育带有越来越明显的女性化倾向,多以服

为什么会这样

曾经风光无限的男子汉如今越来越滑落成为一个个脆弱的“酷小子”。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其最新力作《拯救男孩》中认为当前男孩已经陷入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

男孩面临的重重危机,其根本和核心只有一点: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是家长、教师和孩子口中永恒的话题。男孩学习成绩不如女孩正是男孩目前在教育体系中遭受危机的最核心表现。

一位初中女同学告诉我们:

这次期中考试我又是班级的第一名,班级的前十名中也只有三个男生,这个也不奇怪,你看看我们班级,上课认真听讲的男生有几个,他们要么讲话,要么开小差,课后作业也很少认真做,都是抄我们女生的。他们一下课就跑去操场打球,不懂的问题也不知道问老师,这样能学好么?再看我们女生,大都会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这样的话成绩再不好就没有道理了。总之,我觉得女生成绩好是因为女生更努力,跟其他的没有什么关系,男生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别老是把问题推给别人。

一位年轻女教师认为:

说到男孩子学习成绩的问题,我觉得这与我们的旧观念有关,现在重男轻女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导致很多家庭对男孩娇生惯养,以至于这些男孩的各种习惯很差,意志薄弱,学习不用功,不能吃苦,这些反映在学习成绩上就自然而然地不如女生了。而女生在社会上比较弱势,所以从小就被教育要自强,付出的也更多,所以当然各项都强,学习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的自然会比不努力的要好!

一位从教30年的数学老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学校中的男孩却在退步。这种退步不是由于女生考试中占据优势而堵死了他们的发展道路,而是因为他们的自暴自弃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封死了!我们现在的男生,正如报纸上写的:“红榜上少见他们的名字,骂声连天代替了英姿勃发,‘路见不平’成了他们伟大的空话。”更为可怕的是,许多男生连骂声和空话都没有了,他们拥有的只有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和消极沉闷的精神状态,根本没有一种奋发有为、敢冲敢拼的积极精神,而是腼腆羞涩、胆怯畏缩、得过且过,就连自己学习方面不如女生的现实也没有勇气承认,还以阿Q的精神自我解嘲:“好男不跟女斗!”我不知道到底是女生进步了,还是男生退步了,我只感受到一阵又一阵的悲凉。当我们面对连自己都没有勇气面对的男生,我们其他方面还有何指望?!我觉得我这教师做得好失败!

作为教育工作者与教育问题研究者,我们不禁要问,如今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男孩学习不用功、不努力?是男孩自身的原因,还是另有玄机?是男孩越来越不受教育欢迎,还是目前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也就是我们所提供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合男孩?

哈佛大学研究员丹·金德伦与学校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在针对小学教育的《该隐的封印》一书中写到:“从幼儿园到六年级,男孩每年要在学校度过1000多个小时,在学校,男孩们普遍面对一种特殊的挣扎:满足小学课程发展与学业期望。有些男孩在发展曲线中取得领先,有些落后,但我们在对比男孩与女孩的平均值时发现,在早期学校环境中,男孩普遍居于劣势。”

英国遗传学博士、《脑内乾坤:男女有别之谜》的作者安妮·莫伊尔说:只要教育方式还是“我讲、你听”为主,它就永远有利于女孩子而不利于男孩子;学生问问题,老师讲答案这种师生互动的教育模式,也是对小女孩有利,因为这还是以语言为主来灌输知识。

男孩的世界是一个动作的世界,充满了探索和立体物件。但是学校要他们端端正正地坐着,安安静静地听讲,不许坐立不安、思想走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大脑和身体叫他不要做的事情。

戴安娜·麦吉尼斯说:“教育简直就是专门和男生的天资和倾向作对的阴谋诡计。在小学一二年级,孩子们主要学习读和写,基本上是对女生有利。结果阅读补习班上坐满了男生,因不会拼读而被贴上诵读困难或学习障碍标签的学生,男生往往是女生的四倍之多,要是贴标签古已有之的话,我想法拉第、爱迪生、爱因斯坦都难以例外。”

麦吉尼斯博士进一步指出,教育中的男孩危机,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家们倍感心虚和内疚的问题:“明明知道不同性别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却不予考虑,结果我们的教育是利少弊多,与女孩子相比,许多男孩子学习阅读比较慢,这是正常的,但我们的教育非但没有对症下药,却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痛苦。某个男孩实际上一点毛病也没有,却被教育体系判定为有病,智力不正常,乱贴标签,让他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美国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迈克尔·古里安在《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中提到:“安坐于椅子上读书的学童肖像已经成为教育、特别是近50年教育的广告形象。尽管这并非一个糟糕的形象,但它并不符合众多男孩的思维方式。或许您也在自家或学校中看到这种现象:男孩们不得不接受为他们准备好的学习方式,老师和家长越来越困惑,男孩被贴上‘问题’或‘失败’的标签,开始闷闷不乐,自我怀疑。”

“我们是应该继续努力改变我们的男孩和他们的精力,还是应该改变困扰他们的教育体系,这不单纯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是我们正在面对的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

《大吵大闹:保护男孩的情感生活》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也对课堂里的小男孩身上正在发生的情况发出了警告,他说:“男孩们觉得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游戏场。他们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他们的勃勃生机,在学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认。而且,儿童在很小的年龄便被置于正式的教育环境中,这对男孩来说是很苛刻的。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对安静地坐着,用纸和笔写作业,并应付突然压在他们身上的压力感到不适应。”

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也为人诟病,学校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干部,女性的数量都大大超过了男性,这使得我们的男孩时时刻刻都处在一个女性的包围圈之中,在女性的“关怀”中越来越畏缩和懦弱。

著名学者上官子木博士认为:“班干部总是女生多于男生,这在我国中小学校中是极为普遍的,值得思考的是,这一结果多是来自学生们的自主选举,即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认为符合班级干部标准的男生少之又少,问题显然出现在好孩子的标准上。”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树立的好孩子形象恰与女孩子阴柔型的性格相吻合,而与男孩子阳刚的性格相悖。可悲的是,这种标准不仅为成人们所认同,而且为孩子们自己所认同。

如今的学校教育带有越来越明显的女性化倾向,多以服从、听话、守纪律、行为规范为好孩子的标准,毫无疑问,这种女性化的教育对于女强人的生长是极为有利的,也适合于女干部、女管理者的萌出,然而对于男子汉的形成却是极大的压抑,其结果是造成了男孩子性格的弱化和萎缩。

除了现实的教育弊病,男生的教育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教育政策矫枉过正的后果。

实际上,对于性别与教育的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就已经开始了,但是这种研究主要是由女性学者所发起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系统中对女性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并由此产生了女性主义教育学,引发了社会对学校教育与性别问题的关注。

伴随着社会学、妇女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后现代理论影响的日益扩大,特别是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教育与社会性别”的关注不断升温,并将注意力越来越投向了对女性教育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并逐步形成这样的认识:尽管法律上男女的教育是平等的,但女性在教育中仍然处于不平等地位,进而揭露和批判了现有的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都在“合理”地淡化和消解这些现实中的教育不平等,进而掩盖教育现实中对女性的不公平。

对女性教育的关注持续至今,产生的实际效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这种对女性的聚焦式关注显然影响到了男性。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认为:“现有性别与教育的研究,依然是站在女性主义的视角上,讨论教育现实中对女性的不公平,但是,仅仅关注教育领域对女性的歧视是不完整、不公平的,这种理论视角的局限在女生得到普遍关注的同时,男生却成了一个被遗忘的群体,结果,就在这种忽视甚至冷落的过程之中,男生性别弱势的现象愈演愈烈,特别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这一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