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我国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自1991年起,武汉大学等开始招收情报专业博士研究生,这是我国情报专业教育向最高层次迈进的新的起点。因此,应统筹考虑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建设及社会情报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以求得较好的总体效益。同国外联合培养情报专业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博士生。

关于我国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思考

我国的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研究生在校人数,由开办时期的数人发展到现在的数十人;招生单位由初期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少数几所学校,发展到现时的北大、武大、北京师大、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华东师大、吉林工大、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十多家。硕士生的培养已基本立足国内,初步形成了一个方向科目比较齐全、结构层次比较合理、指导力量比较雄厚、科研基础比较扎实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自1991年起,武汉大学等开始招收情报专业博士研究生,这是我国情报专业教育向最高层次迈进的新的起点。当前,研究生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情报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准,需要作深入的研究。

一、研究生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在现阶段,高等教育必须致力于满足我国建设的需要。因此,应统筹考虑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建设及社会情报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以求得较好的总体效益。硕士研究生招生量大致以多少为宜,笔者认为,合理的数据应是在调查研究社会对情报专业研究生未来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来确定。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一书提出:研究生招生量要根据需要量确定,需要量大的专业,每年招生数以不超过该专业类大学本科毕业生的10%计。据此,我们再考虑需要量的大小,并参照国外的比例,就可大致测算出今后的招生量。

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对培养单位来说,还体现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教育内容、教育思想、教学手段等方面,其中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尺度。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单位培养出的情报专业研究生水准高、能力强,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也有的单位培养的研究生“推销”困难,不好分配。如我校曾先后多次挂号向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校索要情报专业研究生,因为这几家培养的情报硕士生很“抢手”,往往是同一个毕业生,几个用人单位同时都在要他。从这个事例可看出,研究生教育只有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面向未来,是教育的特点。研究生教育如果只是适应短期需要而不顾及未来的长远目标,显然是不适当的。在现阶段,我们讲情报专业研究生要适应社会需要,数量上宁紧勿松,质量上讲究水准,注重效益,是为了建立一支精干的有事业心的情报专业人才队伍,广泛凝聚其他学科领域的人才,促进未来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更好地发展。

二、情报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路径

1.招生

招生这一环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如何搞好情报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近十余年来,不少培养单位摸索并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值得交流和借鉴。总的讲,在招生数量上,要严格控制,宁缺毋滥;在招生质量上,要从严把关,要求考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

从考生原来所学的专业学科上看,情报专业研究生的来源可以以下几类专业学科为主:一是科技情报专业、图书馆学专业;二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专业;三是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自动化、土木建筑等工科专业;四是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专业。对于农学、医药、军事、交通以及社会科学中有关专业,可给予适当的比例。

从考生来源上看,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在职人员两种类型。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录取的情报专业研究生,其成绩优,年龄轻,思想活跃,理论基础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差。从在职人员中录取的情报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往往不及应届生,尤其是近几年来,被录取的在职人员,成绩平平者增加。据某一学校统计,该校1988年录取的研究生中,在职人员各科平均成绩比应届生相差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外语及格率比应届生低24%。但是,在职人员一旦进入正规学习,其专业成绩上升一般较快。招收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为研究生,是搞好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一项有益的措施,应当继续坚持。情报专业研究生录取的在职人员,在行业上,应侧重于科研机构、情报机构、大学、大型企业、公司等部门的人员。

2.联合培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形成一批情报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基地,造就了一支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师资队伍。面对情报科学的发展和社会情报事业的飞速进步,需要培养出赶超世界水平的情报专业高级人才。联合培养,正是一种良好的路径。采取跨学科的联合培养方式,可以调动和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师资和设备,培养出新型的情报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的方式可分为校内、国内、跨国联合培养三类。

①校内联合培养。即在本校情报专业的基础上,联合校内相关学科、相关专业,共同培养情报专业研究生。如,计算机科学系、信息工程系、管理专业、数学、外贸、通信工程专业等,都可以作为情报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对象。具体做法有:研究生在选题后,可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导师指导,以情报学科的导师为主指导。比方,情报数据建设或网络建设的选题,可以情报专业导师为主,再找计算机系的导师或通信工程系的导师指导。这样,研究生可以吸取几个学科导师的长处,吸收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增殖情报科学知识,避免“近亲繁殖”。

②国内联合培养。这种做法已有不少先例。如,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科技情报所等在联合培养情报专业研究生方面有过尝试。国内联合培养可以有效地发挥联合单位的师资、技术力量、设备和先进实验室的优势和作用。同时,也是情报专业研究生接触社会、接触生产科研、了解经济建设的一个良好渠道。国内联合培养,可以收到投资少、获益高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挥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的作用,以学会为纽带,把各种情报机构、高校情报系(专业)联合起来。

③跨国联合培养。同国外联合培养情报专业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博士生。这样培养出的研究生,既可及时把握国外情报科学的新近动向,拓宽和深化知识,将国外先进的科研技术、方法拿来为我所用;又可获得同国外情报界进行交流的机会。

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点较多。而要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加以完善。

3.推行师生互选制

所谓师生互选制,是指在招生目录上不列导师姓名,研究生入学时暂不确定导师,入学后经过几个月至一学期,在师生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互选的方式,导师选定学生,学生拜选导师。实行师生互选,不仅能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研究生队伍,而且能把竞争意识引入导师队伍。品学兼优、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研究生,往往会被导师看中;反之,则无导师肯带。这对研究生有较大的鞭策作用,能激励他们不断向上。同时,在指导教师方面,能为人师表、高水准、能力强的导师,一定是研究生们选择的对象。这对教师个人既是压力,又是动力。

4.充实专业教学内涵

培养情报专业研究生,应在本科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通、专结合,窄进宽出。所培养出的研究生,不仅是情报领域中某一方向的专家,也应当能胜任情报学科中任何一方面的工作和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情报科学学科建设,改造和充实专业教学内涵。

第一,加强理论课程建设。尽管在情报专业中有许多不同的研究方向,但其理论基础都是共同的,都是情报学的基本理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设置3—4门专业必修课,以保证研究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一定的爬高能力。如果研究生学习期间不注意理论课的学习和研究,在以后的科研和工作中就会缺乏后劲。情报科学理论建设,情报学的产生范围,情报与社会,情报传递,情报系统理论,情报学方法,情报学规范,情报存贮和检索理论等等,都应纳入理论课程建设的范畴。当然,情报学科是新兴学科之一,它在不断发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充实、完善,丰富它的理论。除了给研究生设置专业必修课外,还应让研究生有选课的时间,让他们跨校、跨系、跨专业选课,以拓宽专业知识面,增强广泛的适应能力,为情报学理论建设充实内涵。

第二,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情报学自身的发展,更新课程内容。如,情报的智能化问题,情报源开发利用问题,情报预测,用户研究,经济情报,金融信息等等,这些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的新内容,我们要及时把它们充实到课程中去。

第三,合理安排实践性环节。情报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不可忽视,它有利于情报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和检验,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研究生参加情报调研,开展科研项目研究,从事软件的开发和利用,真刀真枪,干到实处,既活化了所学的知识,又能在实践中发挥才能。

5.让研究生兼当助教

研究生兼当助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外其他学科早已有过先例。在我国,承担培养情报专业研究生的学校,一般都承担了较多的科研项目,教学工作也很多。研究生可兼科研和教学助教,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或其他行政工作。一般来说,合理安排研究生兼助教的工作量,保证研究生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这既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有益,又能锻炼研究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英〕维克利等.情报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

[2]周贝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国情、需求,规划、对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王秀卿,张景安.国外研究生教育.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7

《图书情报知识》,1992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