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正地处理各种外在利益

公正地处理各种外在利益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正虽然从总体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公正毕竟在一些时候,涉及了利益的问题,当然,说公正是调节利益之间的分配关系,一般是指外在利益的分配。外在利益是竞争性的,为不同的个体所追求,因而,外在利益的分配关系必然会涉及不同的人。这就是说,外在利益应当与内在利益之间具有一种符应性。外在利益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荣誉。

(三)公正地处理各种外在利益

公正虽然从总体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公正毕竟在一些时候,涉及了利益的问题,当然,说公正是调节利益之间的分配关系,一般是指外在利益的分配。外在利益是竞争性的,为不同的个体所追求,因而,外在利益的分配关系必然会涉及不同的人。很多学者据此将之还原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我—他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我—他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属于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同利益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毕竟利益关系有着自身的特性,它和人际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笔者并不赞成将利益关系还原成为人际关系,而应当从利益关系本身来考察一个人的公正品质。

斯霞对于教师的职业有着非常朴素的想法:

我是从旧社会来的教师。旧社会没有评优当模范这些。我只是想,既然当教师,就要教好课,这是第一位的也是永恒的职责。教师教不好课,在学生中就没有威信:假若有时教好有时教不好(不认真准备),就不能和学生建立真正的感情。教好课,意味着不断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让学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获知知识和本领。这些,我是“刻意追求”的。[47]

斯霞“刻意追求”的是教育内在利益,这是她能够达到卓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问题在于,内在利益与外在利益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内在利益是从目的论意义上来理解的,某一个事物的“善”就在于实现它自身。“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的,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48]古希腊时期的德性在很大意义上就是指对于内在善的寻求,在于实现或者达到一种卓越的状态。这种卓越状态是非竞争性的,不能因为一个人达到了卓越状态而排斥了其他人达到卓越状态的机会。外在利益却不同,从根本上说,外在利益是竞争性的。但是,外在利益的获取本身却必须有一定的内在利益作为依据,没有内在利益支撑的外在利益是不持久的,也是不公正的。因为,用赵汀阳的概念,外在利益的取得必须符合“授权原则”和“承诺原则”,当外在利益的取得与内在利益不相符合时,自然就背离了“授权原则”和“承诺原则”。这就是说,外在利益应当与内在利益之间具有一种符应性。

外在利益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荣誉。荣誉是社会或者群体乃至个人对于主体履行的义务和做出的相应行为具有的道德价值的一种肯定性评价。对教师来说,教师荣誉就是“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它至少包含着两个基本的层面,其一是教师在道德责任感驱使下,自觉履行教师义务,努力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培养出合格人才后,社会给予的公认与褒奖。其二是人民教师出于自己的职业良心,出色地履行教师义务,取得丰硕成果,受到人民的赞誉和尊敬,从而感到欣慰、满足和自豪。[49]外在荣誉通常要与内在利益相配,也就是配享荣誉。配享荣誉的人享受了相应的荣誉,或者不配享荣誉的人不享受荣誉才是公正,而配享荣誉的人没有享有相应的荣誉,或者不配享荣誉的人享有了相应的荣誉,则都是不公正。因此,虽然看起来荣誉是对一种德行的肯定、赞颂和褒奖,但一个人对待荣誉的态度,却能够折射出一个人是否公正。笔者以为,斯霞是配享这些荣誉的。

在斯霞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可贵的精神。

要干一行爱一行,这是一种精神。我说的人要有点精神,还包含着能对付种种特殊情况。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50年代,正当我接受学制改革试点任务不久,爱人去世了!五个孩子除大的已参加工作,其他几个都还在中小学读书,一个还因病休学在家。我没有被困难吓倒。我告诫自己:不能垮,我要是哭哭啼啼悲悲切切想不开,孩子谁管?孩子没人管不是要加重国家负担吗?孩子没有父亲了,我,一个母亲,也可以养家糊口。我坚信这一点。

文革”前夕,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发动了一场全国性的针对“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批判。这是由《江苏教育(小学版)》刊载的《育苗人》和《人民日报》登载的《斯霞和孩子》两篇文章引发出来的。有人认为那两篇文章宣扬了资产阶级的“童心”“母爱”。我自然首当其冲。一时间,乌云压顶,黑流滚滚,那情势,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我想不通,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有什么错?教师始终保持着活泼、纯洁的身心有什么不好?我认为我没有错。

“文革”中,蒙受的不白之冤更多。回顾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特别是解放后,在党的领导、教育下,我一直努力工作,勤勤恳恳,我坚信自己没有错。为此在日记中写了一句话:看到底谁是牛鬼蛇神?被“造反派”抓住大批特批。最后只有承认自己是“牛鬼蛇神”,但我内心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错。

面对成绩,面对赞扬,面对荣誉,则要懂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自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

人要没有这种精神,这种自信,这种自知之明,工作就难有起色,生活也会黯然无光。

人要有点精神,还包含着奉献意识。遇事首先要考虑对国家对集体有没有利,不要首先考虑自己能有什么名、什么利。教书育人干工作,想想自己为社会做得怎样,为国家作出了多少贡献,不要老是想国家对自己怎样。[50]

斯霞个人历尽了生活上的艰苦磨难,依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这是一种精神。本文在前面曾经提到过,一个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仍旧能够公正地对待别人,这恰恰显示出一个人的美德。斯霞因为付出了全部的“童心”与“母爱”,却受到了严厉的批判,遭受了极度不公正对待,这在那个政治动荡的年代,那种批判的情形尽管可以想见,但实在是难以体验的。斯霞却并没有因此而抱怨甚至报复这个社会,相反,却更加珍惜小学教师这个岗位,努力践行“一辈子做小学老师”的诺言。斯霞对于教育上的突出贡献,在原创性语文教学理论上所作出的贡献,在新中国的小学教育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斯霞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和奖励,但是,斯霞却谦虚地认识到,这些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群体。这在笔者的访谈中得到了学生的印证。正因为如此,斯霞面对荣誉,却满怀着一种谦虚和不安,这种谦虚和不安不是做作的,而是坦诚的,这符合她的一贯精神。“邓小平同志让我们一辈子做小学教师,这一点我总算做到了。现在党和政府给我这样的荣誉,我感到给我的荣誉太多了,而我对国家的贡献太少了,使我不安。”[51]斯霞是公正的。

【注释】

[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5.

[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2.

[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2.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7.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

[6]何怀宏.公平的正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3.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7.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1.

[9]王本陆.教育公正:教育制度伦理的核心原则[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8).

[10]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6.

[1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6.

[12]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不能够对自己行不公正,因为对一个人行不公正意味着首先是“出于意愿”的,即知道“要受影响的人、手段、方式”,并且要“违反那个人的意愿”,那么,“出于意愿”地“违反自己的意愿”而对自己“行不公正”便不可能。但是,我们很容易发现,亚里士多德将“意外”、“过失”和“不公正”做出了区分,“如果伤害是没有想到会发生的,它就是一个意外。如果伤害虽然不是没有想到的,但做出这个行为的人却没有恶意,它就是一个过失。如果伤害是有意的,但是没有经过事先的考虑,它就是一个不公正。”第三种情形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主要是指“出于怒气或人难于避免的其他正常的感情的伤害”。显然,人难免在此情形之下做出伤害自身的事情,譬如:自杀。自杀是一种故意行为,并且自愿承受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对自己不公正。比自杀较轻一些的,如自虐,也是对自己的不公正。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自己不公正并不罕见。这里只是极而言之。相关文献参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2-153.

[1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4-135.

[14]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30-331.

[1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0.檀传宝先生在《教师伦理学专题》中提出了“报偿原则”和“承诺原则”,在笔者看来,也是对于赵汀阳这一论述的沿用。“报偿原则,即权利原则,意思是主体的贡献等于或者不小于应得的权益,类似于‘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报偿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贡献等于或不小于应得权益”,因为“贡献若小于权益,就意味着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当然是不公正的;而贡献若大于权益,就意味着被剥夺,当然也是一种不公正。”这两条原则实际上归结为一条,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配得分配”原则。(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2.)

[16]赵汀阳认为:“一个人代表着某些事务功能而出现,与他代表着特定人格而出现所造成的关系显然有所不同,前者看上去虽然也是人与人的交道往来,但实际上是一种事际关系……当与某种人物打交道时实际上只不过是与某种职能在打交道。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只是事际关系;后者则是以人对人的交往,这种交往不是人物间的职能性关系,而是人心之间的关系,在此,一个人是个什么人物,是什么身份,这是无所谓的,所以是人际关系。事际关系或者是赤裸裸的或者是虚伪粉饰着的利益关系,如果利益分配得当就有安定和平,否则就有反抗、革命、战争、阶级和民族斗争。人际关系则是相遇相处的关系,如果相待和谐就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否则就产生敌意、冷漠和孤独。”“人际关系既然在本质上是心际关系,它就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人对人,是心在打交道。现代思想对社会关系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事际关系上,而比较忽视心际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关系的发展。事实上,对任何一个人,事际关系和心际关系同样重要,前者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和物质利益,后者决定了他的生活空间和幸福。人际关系(心际关系)就其可能性而言表现为三种关系:我对我、我对你、我对他。”也许可以从更加宽泛的意义上将“事际关系”理解为一种“利益关系”,但说这种关系是一种“赤裸裸的”或者“虚伪粉饰着的”“利益关系”,笔者就不能认同了。利益关系至少也有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之分,而只有外在利益才是“竞争性的”。(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2-173.)

[17]杨燕钧.教师伦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0.

[18]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6.

[19]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8-169.

[20]斯霞.爱心育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0-11.

[21]契尔那葛卓娃.教师道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05.

[22]斯霞.教师,神圣的职业[N].江西日报,1985.04.06.

[23]斯霞.转变观念,迎接新世纪的挑战[A].爱心育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40.

[24]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斯霞教育经验选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123.

[25]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A];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03.

[26]斯霞.师德,要一辈子修炼[N].江苏教育报,1996.04.01.

[27]斯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A].爱心育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0.

[28]斯霞.斯霞教育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168-183.

[29]斯霞.在语言教学中贯彻政治思想教育[J].江苏教育,1960:(18).

[30]斯霞.斯霞教育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17.

[31]古平,徐文.孩子是学习的主人——记特级教师斯霞[N].人民日报,1978.11.15.

[32]古平,徐文.孩子是学习的主人——记特级教师斯霞[N].人民日报,1978.11.15.

[33]斯霞.爱心育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2.

[3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2-173.

[35]斯霞.和青年班主任谈家访[J].江苏教育,1992(4).

[36]王幸老师(斯霞同事)访谈录.访谈者:杨林国.访谈时间:2004年8月18日.

[37]斯霞.教师也要有好习惯[N].人民教育,1984:4.

[38]王党生访谈录.访谈人:杨林国.访谈时间:2004年8月26日.

[39]张殿蓉访谈录(第五盘)

[40]金南萍(斯霞1958年试验班学生)访谈录.访谈人:杨林国.访谈时间:2004年8月26日.

[41]斯霞.语文教学中的巩固复习[J].江苏教育,1960(20).

[42]斯霞.多在后进生身上浇灌“爱”水[N].南京日报,1981.06.27.

[4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0.

[44]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2.

[4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2.

[46]斯霞.爱心育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3.

[47]储继芳.离不开校园的老园丁[J].师范教育,1993(1).

[4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49]杨燕钧.教师伦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6-97.

[50]储继芳.离不开校园的老园丁[J].师范教育,1993(1).

[51]斯霞.热爱教育,热爱学生[J].浔阳教育,198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