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斯霞所以作出重要贡献和取得显著成绩,德性是关键
斯霞为什么能够对基础教育改革作出如此之多的贡献?就笔者的目力所及(笔者阅读了斯霞老师的所有著述和几乎所有研究斯霞的著述文章),关键在于斯霞所涵养的教师德性。储继芳的概括具有代表性:“斯霞老师最突出的地方是一些优秀小学教师共同的地方……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任何教师的成功都一样,如果她对事业的忠诚性不够,那她就做不出成绩。这一点给我印象最深,斯老师更突出。”[1]袁微子先生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笔者将在后文加以具体论述。斯霞自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受到老师的影响,萌发了当一个好的小学教师的想法;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她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起创办临时学校,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学制改革时期的斯霞更是废寝忘食,通过自己极富创造性的探索,编选教材,刻印讲义,亲自执教,利用五年的时间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六年时间完成的教学任务,积累了一套宝贵的经验。
尽管经历了“童心”“母爱”风波,斯霞没有放弃自己内心的信念,没有怨恨那些在文革中“批斗”自己的学生,没有抱怨党和政府,相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执著,是对于真理的执著:童心母爱,何错之有?!当时的南京市教育局为了批判“童心”“母爱”思想,组织了广大教师进行学习和讨论,从今天解密的档案来看,当时很多小学教师表现得更多的是不理解。这种不理解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批判“童心”“母爱”纯粹是一些人别有用心的策划,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规律。斯霞敢于坚持这条规律,尽管受到来自各方面甚至是学生的批判,但她仍然像从前一样关爱着每一个学生。
斯霞是笔者所了解的真正为“一辈子做小学老师而自豪”的小学教师之一。她所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端赖于她对教育事业、对孩子的爱。没有高尚的教师德性,没有爱,就没有斯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