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谈新课文学习前的点拨

试谈新课文学习前的点拨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文学习前的点拨,正是为新课文学习铺垫蓄势,为这一堂课高潮的出现作好充分的准备。基于此,我认为要重视新课文学习前的点拨。因此,在新课文学习之前,教师有必要做好调整学生心态的工作,使之“知其善”,真正进入学习的“角色”。一方面,以学习客体即课文的“美点”来刺激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试谈新课文学习前的点拨

赵克明

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在对他创立的“点拨法”作诠释时指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及发展能力的目的。”显而易见,这种“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的教学思想,这种“点其要害,拨其迷障”的教学方法论,涵盖了语文教学各个环节的内容,自然也包括新知学习前对学习主体积极主动性的调动。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即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见,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最深刻的活动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的把握、点拨,是点拨教学的重要一环。从这个角度看,教学点拨的切入点就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教材的创作情感两者的协调、交融上;教师的一切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学情感,都是为了达到二者的协调、交融。只有把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起来,并与教材的创作情感相沟通,进而达到协调、交融,才能使教学进入最佳境界。如果学生的内心世界“水波不兴”,对教材这一学习对象(或曰客体)态度上十分冷漠,根本不与教材的创作情感发生交互感应,仅凭教师一厢情愿的“填鸭”“注入”,那是难以使学生真正入情,入境,入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

从教学实践来看,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要确立一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绝对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步到位地把有关目标的结论性的东西“兜”给学生,而要点拨学生探路趟水、循序渐进地去追求最终目标。新课文学习前的点拨,正是为学生辨明方向认清路子作准备的。大家知道,写作时作者往往在着力刻画某一事物之前,要下一番铺垫的功夫,唯其蓄足了势,文章的主体才更加鲜明突出,才更能产生震慑人心的力量。新课文学习前的点拨,正是为新课文学习铺垫蓄势,为这一堂课高潮的出现作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这样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这篇新课文解决关键性问题时会遇到哪些知识上、思维上、心理上的障碍,并考虑到学习前要做哪些疏导或准备工作,那么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完美”,也会暴露出漏洞的,在施教中也会出现尴尬的局面。

基于此,我认为要重视新课文学习前的点拨。具体做法因文而异,正像蔡澄清先生所说的,“当点则点,当拨则拨”,以下几方面应在考虑之列:

1.调整心态,点拨学生进入“角色”。《礼记》有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此语告诉我们,必须具备“知其善”这一重要条件。学习者只有“知其善”,才能好之,乐之,进而“发愤忘食”“欲罢不能”;如果不“知其善”,就会漠然视之,丝毫没有身在宝山的喜悦。显然,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其效果之悬殊,是不言而喻的了。因此,在新课文学习之前,教师有必要做好调整学生心态的工作,使之“知其善”,真正进入学习的“角色”。

从何处入手呢?一方面,以学习客体即课文的“美点”来刺激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美点”,或表现在浓烈的情感的抒发上,或表现在优美意境的创设上,或表现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或表现在动人场景的描绘上,或表现在曲折情节的安排上,或表现在精美语言的锤炼上……利用这些“美点”的“广告”效应,可激发学生探幽览胜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学习《白杨礼赞》、《听潮》、《春》等文情并茂的散文,先让学生静听配乐朗读录音;学习《春夜喜雨》、《岳阳楼记》等内含警言佳句的古诗文,就以品读这些警言佳句作引子;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可设计这样的导语———“鲁迅先生一生写了33篇小说,他自己最喜欢的是《孔乙己》。著名作家巴金曾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这篇篇幅不到3000字的小说为什么会博得大家的喜爱?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让我们一起来读这篇小说”。这些学习的“前奏”,极具吸引力,一下子便把学生的目光聚到了课文的焦点上。另一方面,以学习主体即学生的需求来刺激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例如,在学习新闻单元的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就班级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一则消息,既而把课文推荐给大家作范文。又如,学习新诗伊始,向学生提出制作朗读磁带准备在班上播放、评比的要求。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去读文诵诗,必然会“如饥似渴”,积极主动地去含英咀华,真正进入学习的“角色”。

2.酝酿感情,点拨学生产生共鸣。现代阅读学研究表明,阅读主体的主观情感和读物本身所表达的情感之间相互交织、渗透、影响和碰撞,会产生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我们常常发现,读者在阅读中出现或喜、或悲、或暗笑、或低泣、或拊掌大笑、或捶胸顿足等等情状,这正是阅读中各种复杂情感的表露。这种情感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读物具有感染力,另一方面是由于读者具有能与读物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后者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如果读者以一副冷面孔面对读物,即使读物再有感染力,也难以产生感情的共鸣。所以,在新课文学习前,我们应当因文制宜地下一番酝酿感情的功夫,悲者使学生悲之,喜者使学生喜之。笔者两次导读柯岩的诗《周总理,你在哪里》,得失体会很深。第一次直接以范读导入,谁料想就在我饱含深情地朗读山山水水呼唤周总理时,台下的学生却在掩口窃笑。课后,我反思道:这是因为当今的中学生对周恩来总理缺乏了解,他们心中的周总理只是一个概念化的伟人。在第二次执教时,我用近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周总理生前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动人故事和巨星陨落十里长街泪飞如雨的感天撼地的情景。从肃静的教室气氛,从一张张激动的脸庞,我感到教学时机已成熟。果然,当我朗诵全诗时,全班学生无一人发笑,不少同学的眼里还闪着泪花。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共鸣,正是因为执教前这“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感情酝酿。

3.交代背景,点拨学生步入情境。有些课文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写成的,学生对背景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难以领会文中所创设的情境,难以悟透文章内含的底蕴。这就有必要在新课文学习前对写作前景作一交代。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是1905年俄国革命前的产物。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回到故乡后,他就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其尾声部分。只有了解了这一背景,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是如何运用象征艺术手法的,才能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写作背景,还有助于理解课文立意的深刻性。比如鲁迅小说《一件小事》,在今人看来它所反映的主题是大家都已形成共识的,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我们如果对其写作背景有所了解,知道当时像胡适等知名作家笔下的车夫只是寄予作者的同情与怜悯,就会明确地认识到鲁迅先生在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揭示了向车夫之类的劳动人民学习的主题,这实在是思想的飞跃。这样,人们也就明白这篇小说得到高度评价的缘由了。

4.教给学生,点拨学生掌握门径。这一做法适用于一种新样式的课文学习之前,或某种样式的课文再学习之前。例如,初中一年级学习记叙文之前,让学生回忆一下小学所学的记叙文,向大家讲授一点记叙文的阅读常识,诸如记叙的要素和线索,记叙的顺序和人称,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等等,使同学们明确记叙文阅读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样可避免“瞎子摸象”的弊病。又如,在初中语文第六册小说单元学习之前,可在复习第三册《谈谈小说》知识短文的基础上,点拨学生联系已学习过的课文,理出学习小说的一般路子:阅读全文,理清结构———了解背景,分析人物———学习表达,揣摩语言———反复品味,归纳中心。这样,学生学习起课文也就可以“无师自通”了。把钥匙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其重要价值是无论给予多少知识也难以企及的。

(芜师教科所编《语文点拨学习研究》丛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