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点拨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语文点拨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年来的理论与实践,使我深深感到,点拨教学使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点拨教学这一突出特点,对青年教师是挑战,是压力,也是机遇,是动力。由专家的同感可以看出,蔡澄清先生特别注重诵读点拨,这不能不说是点拨教学的一个优势所在,也是培养提高青年语文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动力所在。

语文点拨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肖家芸

1996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芜湖市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系统而认真地学习领会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教学理论。在蔡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步尝试着运用点拨法于教学实践,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由于点拨教学的成功,1996年我被评为芜湖市“教坛新秀”,破格晋升为高级教师;1997年我又被评为安徽省首届“教坛新星”,同年7月在蔡先生的推荐和指导下,作为安徽的代表参加秦皇岛第二届全国青语会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由于点拨教学的影响,1998年我应邀赴山西、广西等地进行教学交流活动;1999年4月我又受邀赴京参加“全国面向21世纪语文教学座谈会”。三年来我在全国较有影响的语文杂志上发表了16篇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文章,其中三篇被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有两篇获“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的一、二等奖,有一篇获安徽省优秀教育论文奖;《语文教学通讯》等三家杂志刊发了我的简介。三年来的理论与实践,使我深深感到,点拨教学使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一、点拨实验是造就教师的最佳契机

在学习点拨理论的初期,我觉得很平常,因为它既没有诱人的理论包装,也没有神奇的操作秘诀。但是一旦用于实践,落实起来却深感力不从心。因为“点拨像一张巨大的网,看起来空透,但却无所不包”。它没有固定的步骤套路,讲究的是灵活性、随机性和艺术性,说起来二十几字便可囊括要义:“点其要害,拨其迷障”;“当点则点,当拨则拨”;“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然而“要害”在哪里? “迷障”在何处?怎样才算“适时”?这一切都得看教师本人的眼力和功夫,也就是说能否点拨起来,点拨成效如何,完全由教师本身的素质能力决定。点拨教学这一突出特点,对青年教师是挑战,是压力,也是机遇,是动力。我当时就不具备相应的素质能力,甚至有着与点拨要求相反的陋习。比如点拨教学特别注重多渠道多功能地调动一切有利于教有利于学的积极因素,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口话,一笔字,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是一种点拨,或者说都是实施点拨的一种基本功力。尤其是教师为顺应教材而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以及由此营造的课堂氛围,对帮助同学理解课文发挥着重要的点拨功效。就以诵读而言,一般教法虽然也注重吟诵,尤其是散文,但并不强调必须教师范读,所以一般教师通常是以放录音磁带替代。蔡先生则特别注重关键语段教师必须读,他多次教导我:成功的范读本身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情境点拨。这种点拨除了声音的叩击,还有表情的感染,动作的辅助,更有教师本身素养和功力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的敬佩感信服感,进而形成多功能的辐射和带动。点拨的前提是让学生敬你服你随你,因而,学生容易在教师的成功范读下,引发感情共鸣和思想火花,渐渐脱去与作者心灵上的隔膜,缩小与作者思维上的差距,不知不觉地入情入境。以前我的普通话有一点基础,但因缺乏对范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一直没有好好磨炼,越来越怕读,越来越不会读。为了适应点拨教学的需要,我刻苦操练普通话,跟着广播、电视大声读。为发现错误,我将读的课文录下来,反复放听,让妻子孩子一起帮我纠正发音。感觉好一些了,就到课堂范读。我教《故都的秋》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秋的深韵,一个重要原因是较好地发挥了范读的点拨功能,较快地把学生带入了“清、静、悲凉”的秋境之中,为后来的细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一个老北京的陈金明先生在1997年秦皇岛评课时也说:“有些课文,如文学作品,成功的范读就能让学生由感生悟,不需要多讲。”由专家的同感可以看出,蔡澄清先生特别注重诵读点拨,这不能不说是点拨教学的一个优势所在,也是培养提高青年语文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动力所在。

点拨教学对教师基本功的磨砺起着积极的导引激励和促进作用。蔡先生本身的行动就是对青年教师成长最有效的点拨。早在1982年,蔡先生便开始了点拨教学的研究,历经十五六年的不懈磨练,于1997年正式形成体系,出版了《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受到全国中语界的肯定赞誉。这时他已年过六旬,身体欠佳,依然肩负着学校的领导责任,但他未曾稍息,继续拼搏。1997年他在庐山课堂研究中心大会上作报告,对以前的点拨教学理论作了进一步提炼充实。三年实验,蔡先生的点拨理论,不是滞留在昨天和今天,而是不断发展,开创未来。在三年实验中,蔡先生亲临芜湖一市三县,改了几十篇教案设计,听了几十堂实验课,审读了几百篇教研论文,有的教案几易其稿,有的实验课几次听评,从不叫苦叫累,不计名,不图利,诲人不倦,育人不厌,忘我奉献。蔡先生至今仍思维敏捷,走笔如潮,洋洋洒洒,令年轻人望尘莫及,敬之效之。蔡先生像一面镜子,鲜明地照出了我们青年教师的缺点和差距;蔡先生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我们像他那样钻研进取,精益求精,教书做人。至于课题组成员经常不断地交流切磋,本身也是一种互相点拨,共同提高,犹如运动产生电场,电场产生动力,课题组的活动对青年教师群体的崛起就起到了“场”的作用。

二、点拨教学是优化教学的最佳途径

众所周知,教材处理的优劣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首要环节。好的教材处理应是既科学又艺术的。蔡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总结出来的“精采点巧拨动”,便是科学而艺术的教材处理法。“精采点”要求教师在准备阶段必须吃透两头(教材与学生),既钻研教材备教法,又研究学生备学法,精心寻找教师—教材—学生三维联系的交合点作为最佳突破口,蔡先生形象地称之为“引爆点”。“引爆点”可以是“课眼”“文眼”或是“诗眼”等,也可以是思维的“起点”或是事理的“窥豹点”“释疑点”。“引爆点”所在,同时又是学生的兴奋点(兴趣所在)和教材的关键点(文章的纲要或重难点)所在。“引爆点”实际上是引发兴奋点和关键点的导线,拨动了引爆点,即可燃起兴奋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满腔热情,启开他们求知除惑最为敏捷的思维大门,培育最佳的学习心态和最优的课堂氛围;同时,开启了关键点,文章纲显目明,举其纲易于张其目,教者自如,学者轻松。反过来,学生兴奋了,抓住关键动起来了,又会感染教师,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灵感,促成课堂教学在三向合力下趋向最优化,此之为“巧拨动”,如此“精采”“巧拨”足见其科学性与艺术性。

蔡澄清先生“精采”“巧拨”的教材处理法,实际上落到一个“巧”字上,因为文章的机关是巧设的,识破并利用其机巧需要精选巧取。为此,蔡先生的点拨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巧点巧拨。正是在点拨教学的指导下,我学着掘巧用巧,努力使课堂教学优化。

如教《故都的秋》我就抓住三维联系的交点———文眼句(清、静、悲凉),明确文章的主体所在。点拨学生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力求究其味,得其妙,通其技。巧在高潮的,可驻足潮头,以观起落。如《范进中举》,从范进中举发疯切入,巧设悬念,吸引学生瞻前顾后破悬念,既能激趣,更能突出喜剧的特色和讽刺的意图。巧在结尾的,可操尾探身,逆向推求。如《一碗阳春面》,由成功后的吃面情景倒入成功前的奋斗艰辛,更能深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哲理。巧在穿插的,可双线并举,互补强化。如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与包身工制度的罪恶,一表(叙述)一里(说明),互相支持,突出主题。在教《包身工》时,点拨学生对照双线,将感性材料作互补理解,不失为深入学习的最佳处理。蔡澄清先生“精采”“巧拨”的教材处理法,不是把人们引向投一次“机”,取一次“巧”,而是导入常教常新的理想佳境;不是向学生灌输单一的知识,训练学生单一的思维方式,而是多角度地培养能力,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素质。因此,我在实验中深深体会到:点拨教学是优化教学的最佳途径,语文点拨教学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