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陆继椿专辑

陆继椿专辑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特级教师谈语文”的系列讲座中认识了陆继椿老师,了解了“得得派”;在讲稿整理的过程中和陆老师有了更多的交流,对“得得派”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这可以说是陆继椿老师多年来一直要求自己的座右铭。一附中把这个教改任务全权授予了陆老师。于是,陆老师开创了当时全国首例教师为学生服务、教科书为教学服务、实践为能力服务的教学理念。

陆继椿专辑

张俊怡编写整理

走近名师

不断攀登的语文人生

——记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

教师,应该是新思想的传播者,新知识的介绍者,新道德的实践者,新教育的开拓者。

——陆继椿

在“特级教师谈语文”的系列讲座中认识了陆继椿老师,了解了“得得派”;在讲稿整理的过程中和陆老师有了更多的交流,对“得得派”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期间,更为陆老师对语文教学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语文人生不断攀登的精神而肃然起敬。陆老师曾到泰安市讲学,登临泰山极顶,有感而吟一联:“七高八低人生尝够,五颜六色世界看遍”,横批是“不断攀登”。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这可以说是陆继椿老师多年来一直要求自己的座右铭。从高中留校当教师,到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研究生课程,再回到华东师大一附中历任语文教研组长、副校长,华东师大一附初中校长,新华初级中学荣誉校长,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记载了陆老师奋斗的点点滴滴。

陆老师曾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颇深的三位语文老师,一位是当时的上海名师叶百丰先生,一位是对现当代文学特别是鲁迅颇有研究的王树琪老师,还有一位是喜欢外国文学的张瑜老师。正是这些老师使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但对中国古代文学深深痴迷,对外国文学也陶醉不已。有一次,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不知不觉就忘记了时间,等到他发觉的时候,图书馆的门早就锁上了。因为是周末,他只能待在书库里啃书了。想到这段经历,陆老师很欣慰地笑笑,“关在图书馆的两天里,我翻了不少书呢,还发现了叶百丰先生青年时代主编的《群雅》文言杂志!”

陆老师说,只有扎扎实实地耕耘,方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也正是以这种态度要求自己的。

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上海市的市重点中学实行高初中分离,高中扩招,初中“转制”,陆老师接受试点任务,积极投入了实践。他带领一批有志于改革的教师去了当时生源差、环境差、设备差的薄弱中学,成立了华东师大一附初中(简称“华初”),在公办性质、民办机制上作办学探索。由于生源的复杂,陆老师实践着孔夫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育原则,调动了各个层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他向全校师生提出了“主流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主流意识,喊出了“力争做得最好”的口号,教育和教学都采取“分层小步走”的方法,激励每一个同学的信心和上进心。他要求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同学身上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因为每一个学生在陆老师的眼里都是社会的可造就之才,将来都可能成为社会的精英——各行各业“力争做得最好”的主流人物。

对于华初取得的办学成绩,陆老师看得很远,“十年磨一剑。在改革这条路上,我们还是任重而道远的,这剑还要继续磨下去。华初虽然完成了‘转制’任务,但是作为上海这样一座国际大都市和华东师大的一所有影响的附属学校,深化改革确实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哩!”

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语文教育专家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批评了语文教学时间长、课时多、学生的语文基础却很差的现象,呼吁语文教学改革。当时的华东师大校长刘佛年在北京开会,为此专门找吕叔湘先生商谈,回沪后即召开一附中、二附中、附小、中文系、教育系五方会议,提出了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一条龙,初中语文要过关”的教改设想,进行“一条龙”语文改革实验。一附中把这个教改任务全权授予了陆老师。

陆老师明白这个任务相当艰巨。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整个教育界一片萧条,要作出大的改革不仅需要有承担重担的能力,更需要有非凡的勇气。为了克服困难,提高研究的效率,陆老师只得采取边调查学习、边设计体系、边进行试教、边总结经验的同步试验法。中学的课堂不是大学讲坛,对于这一点,陆老师深有体会。从为学生着想的角度,他分析了语文教学中的矛盾,深感刘校长“一条龙”的教改设想就是要寻求一个有效的语文教学的“序”。受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主编的《国文百八课》中“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的启发,以及西方先进国家部分教科书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影响,他认识到,要切实提高当前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探索培养学生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的新路,而这就是在探索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有所“得”,由浅入深,循环往复,这就是“得”的教学思想。

于是,陆老师开创了当时全国首例教师为学生服务、教科书为教学服务、实践为能力服务的教学理念。陆老师说,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只管讲不管用的教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懂,而且要学生学会。整个教学过程应当是教一点,学一点,懂一点,会一点。只有懂了,会了,才能算是“得”了。

在具体的教改实验过程中,陆老师以“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去寻求一个语文教学的“序”,终于找到了一个以写的能力为主线、由108个训练点组成的语文能力训练序列,从而建立了“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简称“双分”)教学体系,编写出版了《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实验课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向全国总结和推广了“语言训练教学法”(又称“双分法”、“得得法”),这个也就是后来叫响全国的“得得派”。几十年来,陆老师的“得得派”不断更新和修正,“双分”教学的体系和方法也越来越有影响。“双分”教学试验班曾遍及全国许多省市,累计达4 000多个。许多报刊和电台都曾对“双分”的教学作过介绍,有关语文教学的专著也对此做了大量的评述,各个师范院校中文系的教学法课上也都要谈到陆老师和他的“双分”教学体系。

如今,这许多教学成果已不同程度地被不断深化的教改方方面面地吸收了。面对这些成就,陆老师没有丝毫的骄傲与松懈。“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我要做的还有很多”,陆老师如是说。

据我了解,陆老师还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荣誉理事、学术委员,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副理事长,全国中学教育论坛主席团主席,全国作文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和教师学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陆老师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人民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人民教师奖章。

陆继椿老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建立了“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教学体系,编著出版了一套实验课本,总结推广了“语言训练教学法”(又称“得得法”)。后又参与编写张志公先生主编的香港《中国语文》。他的主要著作还有《语文教学新探》(“上海教育丛书”之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高中语文成功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中学作文难点专攻》(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

讲座实录

主  题: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思考与实践

主讲人:陆继椿

时  间:2011年10月19日

讲座内容: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个性非常强的教学。不管现在你是什么派,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讲,别人的实践和创造都只是一种借鉴,绝对不可能照搬。

我曾经去外省市听了一些课。有一次,有位老师在上课前就和大家说,我这节课要学于漪老师的导入,要学钱梦龙老师的方法,要学徐振维老师的情感、提问,最后达到的教学目的要学陆继椿老师的“一得”。课上完后,我就问他,你有什么教学特点,你自己清楚吗?他笑了。

讲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尽管这位教师“集大成”的学习愿望很好,但不能不顾自己的教学特点,去学某一人或某些人的教学。你的教学就是你的路,这条路必须自己走,一切都是参考,一切都是吸收其合理的东西。这个吸收不是照搬,而是要经过自己个性的消化,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教学。因此,凡是有个性的语文课,我觉得都不会差;没有个性的语文课,随大流的课,被动的课,很难上得好。即使得到当时某些方面的肯定,但是作为我们语文教师的终身追求来说,是不可取的。所以,我提倡在语文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观也不太会错,总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总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总是要学生通过语文课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观总的来说不太会错。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教,教学是否有效。这个“效”很重要,就是教学要讲实效。在国外的教学著作中,很多都在研究“效能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实效问题”。讲“实效”,这个“实”在哪里呢?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有很多公开课上得非常漂亮,但是从实效上再追究一下,真正检测一下,可能会有些问题。

这里,我又想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上海的高考分数曾经多次在全国排名第五,被戏称为“王老五”;而福建省好几次都在全国排名第一,因此,当时我们上海市委教育卫生部陈琳湖部长,市教育局孙兰局长,就带领一大批市重点中学的校长,到福建省去取经。我们华东师大一附中的老校长陆善涛也去了,回来后,在全校教工大会上做了一次汇报。他说,有一次,到一个学校去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语文课,因为上海那么多名校的校长去听课,这位老师有点紧张。当时我当语文教师不久,那时上语文课,基本上是以讲为主的,最多是边讲边有点练,不像我们今天强调师生互动。结果,45分钟的课上了25分钟,教师讲完了,没话可说了。怎么办呢?这位教师就叫学生读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个别读,集体读,老师领读。读到下课,那位青年教师已经满脸通红,很难为情。但是,这堂课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他们就让这个班的学生和同样上这篇课文的其他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检测。检测下来效果最好的班级,就是反反复复读了课文的这个班级。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我们语文教学中,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今天恰恰被我们忽视了。今天我们上课,要么是学生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预习占用了很多时间,要么是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又占用了很多时间。而在课堂上,却没有让学生多读课文。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最最重要的是读课文,课堂上要有琅琅书声!我们上课恰恰是给学生读得太少了!读,应该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很重要的活动。而且,我主张我们的语文课不要布置很多作业,也不要布置事先的预习。而是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从预习到教学到作业,全过程地在课堂上完成。应该在课外给学生大量的自主时间去参加一些活动,特别是去找自己喜欢的书来读。但是今天说这个话,还会有问题,就是其他课不一定这样做。特别是外语课,特别是数理化课,可能占用了学生更多的时间。但是,从语文课本身来说,我觉得应该这样上,这样安排。

有些老师可能会说,这是你美好的设想,其实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是可能的。可能就在于我们要把语文课看成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语言活动实践。因此,我们上课的立足点要移过去,不是我来教学生,而应该是我帮助学生学,我指导学生学,我有目的地达到我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有兴趣地接受我的指导。语文课照理应该是这样的课,这样的课会是比较有效的。因为,读一遍马上就进入到分析课文,分析课文马上就进行不同层次地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讲得头头是道,有的学生还在莫名其妙,所以,要有时间让学生总体上把握课文。学生没有总体上把握这篇课文,或者说是这个语言综合体,不可能真正发现问题,更不可以把不清楚的问题列入你的教学目的中去。学生是不同层次的,那些思考问题比较敏感的、有一定深度的、回答得比较流畅的、说到点子上的,肯定是班级中比较好的同学。这种同学不会有很多人,而班级中比较差的同学就跟不上。

让学生总体把握课文,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读课文。我认为,语文教学的课堂,“读”应该占用起码三分之一的时间。课堂上应该有琅琅书声,而不是夸夸其谈。现在是夸夸其谈代替了琅琅书声。看起来,这是一种思维的活跃,其实是没有摆正学生和课本之间的关系,没有把“读”放到重要的地位。我们都会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不是一般的口号,这话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得出的,是带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书必须要让学生自己读,你的指导是为了他更好地读。为了更好地得到读的收获。有人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自主学习,我觉得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怎么还,特别是语文课怎么还,我看,首先要做到“读”起码占课的三分之一。而且要让同学先读,让他读出一点味道来,读出一点问题来,我们的指导才会更有针对性,学生才会感觉到你的指导是他需要的。当然,要这样做很不容易。

那我们究竟如何引导?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一次,我在复旦附中听黄玉峰老师的课,他的课上大量是学生在活动,他的话很少。当时,听课的人很多,还有一些外地来的老师。我感到,黄老师这堂课的话虽然不多,但是,他的引导是有深度的。他针对复旦附中这个班级的学生,起到了引导他们读得更好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课是成功的。

当然,现在有人说,课,各人有各人的上法,甚至一讲到底也可以。不是说不可以,如果你安排两节课,第一节课让学生自己好好地读,读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第二节课,你就这些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在整理的基础上做更好的引导,我觉得,这样的一讲到底未尝不可。

说到这里,我还应该强调一下,现在到了高中的同学,要逐步逐步让他多听听老师讲,要安排这样的一些课。因为到了大学,就不像我们中学这样上课了,基本上都是老师讲。老师讲完之后,有那么半个小时提问,然后就是列出一大批的书目让你参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能集中一个课时的时间,至少是一课时的时间,听老师有系统的阐述,不能够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地归纳,抓住要点并把要点吸收到自己的记忆里去的话,我觉得,大学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高中应该有像刚才我讲的黄玉峰老师的课,也应该安排有一讲到底的课,而且是讲得头头是道的课,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课。但是,初中学生的一次注意力集中程度比较短,一讲到底的语文课不合适。

我认为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到初中这个阶段,用一个字来概括语文教学的特点,那就是“实”,要非常实。因为,语言打基础,必须要背很多东西。12岁之前,要大量地背诵。现在,我们的小学也不行。我去听了一些小学的课,背的东西太少。而且,小学老师本事比我们大,一点点东西,他会上一个课时,两个课时。其实,我觉得,对小学生来说,不要求他更多地懂,但是要求他熟练地背。

我们的老一辈,比我还老的一辈,很多东西都不要翻书的,都在记忆中。我在华东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是叶百丰先生。叶先生上课是从来不看讲义,也从来不拿课本的。那个时候,他教的古文都在他的脑子里面。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他编著关于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一本书,叫《韩愈文评》,他是把历代各家的评论都搜集起来,一一评述,择要编录,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竟能够在和我们三个研究生讲课的时候,脱口而出,娓娓道来。一篇文章一个段落中,他就说出评论,这是谁说的,这是谁说的,然后说,我认为怎么怎么。真了不起!我曾经请教老先生,您这些是怎么记得的?他告诉我,记忆是从小经过训练的,那就是大量的背诵。背诵之后,脑子中好像就有了一种联系或是感应,看到什么东西,就很容易印到脑子中去。

所以,我想古代人的一目十行是有可能的。不完全是天资聪明,而确实是经过训练达到的。我就想学,但是学不来了,因为那时候,我已经二十多了,二十多岁就不行。所以,语文学习中,学生的童子功是最最重要的。现在,我看了一些资料,经过现代人的科学研究,12岁之前是背诵最好的时候,12岁以后,慢慢地就差了。到16岁,还有可能,16岁以后,背的东西,基本上不能够终身记忆了。

我在华东师大那个阶段,背了很多东西,连《离骚》都全部背出。但是,有一次和黄玉峰老师开会的时候,正好在做“屈原祭”的准备工作,要我从屈原的《离骚》中摘录能够反映出《离骚》精神的几句话。当时,黄玉峰老师就将了我一军:你能够把《离骚》背出来吗?我为难了。在师大的时候是背得滚瓜烂熟的,现在叫我背,我只能说还熟,全背就不行了。但是,像叶老师那一辈的人,他小时候读的东西,到老都能流利背诵,讲课时旁征博引,脱口而出。像前后《赤壁赋》,他那时给中文系上大课,我也去听。他讲《赤壁赋》不仅是完全背出来的,而且旁征博引的东西,随手拈来,记录下来,就是一篇非常完整的前后《赤壁赋》的分析散文。大家听了,当然是佩服得不得了。这就是童子功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初中特别是前半段,也就是在学生12岁以前,应该有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在于理解多少。我有一次和黄老师讲起,他也是同意的,也有这样的看法,要背。这就是人家说的“死记硬背”,就是先要让他多背,只要能够背出就好。对内容的理解,是会随着一个人的经历慢慢地去咀嚼的。有的时候会豁然贯通。我们自己就有这种体验。好多东西不经意,但是到一定的时候,一定的场合,就豁然贯通,串起来了。

我最近为我们学校的报纸开了个专栏《教育杂谈》,每期写一篇“一字文”,说一个字,我就深有感触。我写的时候,毫无参考,但是一节课可以把一篇文章写出来,好多东西可以奔来笔下,豁然贯通起来。这就是头脑中所建立的记忆库在起作用。在记忆库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有一个老师跟我说:“你是搞古典文学的,你能不能写一篇文言文出来?”后来,我就写了一篇文言文。也是这个“一字文”里面的一篇。现在,已经写到第57篇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花了功夫还是有用的。我毕竟读了不少也背了一些文言文,还是起作用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包括小学,“实”在让同学非常喜欢读,而且在读的基础上有背的习惯、记忆的习惯。绝对不能像看网络小说,看过了就忘了。我们更应该重视一节课起码要15分钟、20分钟引导学生读。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读,让他读得有兴趣,那是我们要花力气研究的。但是,这个课时分配指标我觉得应该硬性规定下来。

有老师可能说,你这样的话,课时怎么够?现在,语文周课时已经减少了,从预习到作业整个过程放在课堂上,还要安排出那么多学生读课文的时间,行吗?我经过实践,我觉得是行的。我的教学,我称之为“训练点的教学”,通过训练点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两个东西,一个是思维模型,或者说是语言与思维的一种模型,还有一个是帮助学生建立和充实语言与思想的仓库。显然,这个仓库是属于积累的记忆库,是知识的、文化的、观点的积累。一个个语言与思维的模型编织成在阅读和写作中建立起来的网络,就像一张网。每个语言与思维的模型就像是网结,这个结能通向其他的结。现在有个词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我刚才提到过的“训练点”。这“训练点”的发明权就在我这里。我在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道路中,寻找出一个语文教学的序列。训练的单个项目从整个训练的系统来说,就是一个点,但这个点在单个项目中又有一定的综合,所以,在理论阐明时称之为语言与思维的模型,而用一个具有概念统摄力的词,我便叫它“训练点”。

那么整个训练是怎么实现系统化的?当时,我比较听、说、读、写四种思维活动,觉得写的思维既活跃又严密,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通过写可以带动和促进其他。因而,我通过写的能力解剖,从能力提高的角度,解剖出前后相联系的、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一个个“训练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训练一步步走向成功。经过试验教学筛选,最后归纳了108个训练点。每一个星期进行一个训练点的教学。每个训练点都配三类课文,这些课文都是我自己选的,适合训练点教学的。一类课文叫精学课文,一类课文叫略学课文,一类课文叫自学课文。你们都注意到了吧,我这里都用了一个“学”字,着眼点是让同学“学”,让他们在训练点上学一点,会一点,会学一点。那这个点的收获就是“学有所得”的“得”。不仅仅是这个点是一个“得”,每一篇课文也一样。比如说精学课文,上一堂课也要考虑学生的“得”。这个是小得;那更小的,一堂课上要给学生做一道练习,这也是一个“得”。形成小得大得的关系,所以叫“一课有一得”。那108个训练点形成分得总得的关系,就叫“得得相联系”了。这是一张语言与思维模型的网。完成了这108个训练点的系统训练,就基本上打下了应用于现代社会的语言基础了。

这个“一课一得”的来历,要追溯到华东师大原来的老校长——著名的教育家刘佛年。他和我的导师是同时代的人。1978年,中国的语文教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年的3月18日,吕叔湘——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问题:语文教学花的课时最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语文多数未过关。那时候,正好刘校长在北京开会,他和吕叔湘先生是朋友,所以去找吕先生聊聊,聊了以后,有很大启发。5月份,刘校长回到上海,马上就召集教育系、中文系、一附中、二附中、附小五个单位开会,研究语文教学的改革问题。刘校长曾经在60年代主持过五年制中学教科书的编写,对编写语文教科书有过不少指示。我记得,那个时候的他曾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小革命家和小文学家”的指示。现在看来,不完全是对的,但他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似乎对语文教改怀有一种责任感。会议由刘校长主持,一附中派我去参加。几次讨论下来,最后归纳了一句话,这句话得到好多老师的赞同,然后进行了好多语文教改的实验。这句话就是“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一条龙,初中语文要过关”,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或者说指出这样一个方向:语文教学要进行“过关”实验。

当时,我们一附中的徐正贞校长非常支持,在教工大会上宣布:“关于‘一条龙’语文改革的‘过关’实验,全权授予陆继椿同志。”那是文化大革命以后不多久,人们的脑子中还有很多框框,很多禁区,有了这样的一句话,我的胆子也就大了。后来,我就参考了很多很多的资料,思考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最后通过语文能力地解剖确定了这样的改革实验,作为一个科研项目,我定名为“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我意识到,这就是要找一个语文教学的循序渐进的序。实际上,它的本质就是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走上了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道路。

这个语文教学科学化,其实也不是我想出来的。当时,我们华东师大的图书馆条件比较好,有好多过去的教科书和有关方面的资料,特别是当时用外汇买来的美国的、日本的、法国的、德国的教科书,都能看到一些。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种,一种就是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编过的一套课本,叫《国文百八课》,它的序言说得很清楚,编这套教科书就是要实现国文教学的科学化。科学化是这里第一次提出来的,那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情,要实现国文教学科学化,“一扫从来的玄妙笼统的观念”!说得好极了,我受到很大的鼓舞,增添了信心。学语文的确存在玄妙笼统的观念,这观念曾被鲁迅所讥笑。(今天正好是鲁迅逝世75周年。)鲁迅讽刺学语文好像在暗胡同里摸索,怎么读,怎么写,没个数,有的人一辈子摸索不出来,有的摸索出来了,确实是掌握了,《四书五经》什么都能读,读了也能写,这个叫通。有些人叫不通。不通的人就被称为“冬烘先生”。这是鲁迅先生的讽刺。但其实就说明,当时模糊地知道多读多写是能够提高国文水平的,但是怎么有效地提高,读,读多少,读到什么程度;写,写多少,写些什么内容,才能有效地提高,这个是没有数的。如果有数了,那就是科学的。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就是想通过编这套《国文百八课》来寻找科学的语文教学,当时叫国文教学科学化。所以“科学化”是这两位老先生提出来的。但是很可惜,这套课本没有编完,只编到第四册,因为抗日战争爆发,这件事情就没了,90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重印了一下。课本里,每课后面附上了几个栏目,这几个栏目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因此,语文,就是当时的国文,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有效提高的。

还有一套就是美国的一种职业教科书,给我启发也很大,印证了叶圣陶、夏丏尊两位的观点。这是套职业教育教科书,第一课就是求职信,先讲求职信是什么,再编几篇各种各样的求职信,这就是课文了。从中归纳出写求职信内容上有什么要求,表达上有什么要求。然后,做练习:现在有某某公司要聘用什么人员,请你应聘写一份求职信。全过程读写完全结合:先读课文,归纳出要点,再实践,读写直接结合。写出的求职信符合几个要求的,说明你掌握了。后面还附了一些有趣的故事,说某人怎么去应聘的,后来怎么怎么样了,印证了求职信的作用。

求职以后,人家可能会接受你,接着要进行面谈。怎么去面谈?面谈就是一个口头的发言,但是在国外,凡是口头的东西都有书面打底的,人家都是很慎重的。我不知道昨天的《文汇报》大家有没有看,丁肇中,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是搞实验物理的,发现了原子中的夸克。他最近主持的实验,已经上天了,就是阿尔法磁场的一个仪器,专门捕捉宇宙射线的。现在这个7吨重的阿尔法终于上天了。三个月工作下来,捉住的宇宙射线相当于过去50年所捕捉的。这个宇宙射线的数据,对我们探索宇宙的形成,包括其他许多领域中最先进的影响我们社会的因素,都十分有用。这位丁肇中先生,即使是五分钟的发言,他都要做非常充分的准备,要讲五、六遍。这是一种科学家的严谨。所以,你去应聘面谈,都是要有一个底子的。像奥巴马的所有发言都有书面稿,但他说起来是不看稿子的。我今天的讲话尽管没有他们那样严密,但是我跟杨老师(即杨先国老师)讲过,我是考虑再三,也是做了很多准备的。最后,我发了短信给杨老师,确定讲这个主题。那求职信写了之后,进入第二课“面谈”,通过三篇面谈材料,讲面谈的内容,面谈的技巧,针对性非常强。然后是写面谈提纲、面谈稿。就是今天我们讲的预设:人家可能会提什么问题,我怎么回答。就这样一课一课学下去,一直到工作一个月以后的写工作小结等等,有三十几种内容。这样一步一步学,从应聘一直到工作,一直到工作出成绩,中间的每一步都是学以致用,扎扎实实的。现在有很多部门反映,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出来,不会起草文件,不会写工作总结,我想,如果经过这样的训练,就不可能不会写了。因而,这本书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其实,还有很多训练教科书。譬如,有套德国的训练教科书,我觉得也非常有意思。它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写作教学的。比如,它创设这样一个情景:现在我们小区的孩子假期里要举行一次旅行活动。发起人要写一个通知,贴在大楼里。这个通知怎么写?通知之后要报名,报名应该得到家长的支持,因此,所有愿意去的孩子应该给家长写一封信,来表达为什么我要去。这封信又是一次活动。接下来,要准备出发了。准备出发应该带些什么东西,有些什么注意事项,这又是一个活动。他们是自行车旅行,出发了以后,很不巧,有个同学摔了一跤,脚摔伤了,大家都照顾他。为了使同学的父母放心,应该代表大家给他的父母写一封信,报告这个情况。一系列活动就这么连下去,直到最后,全过程结束,大家愉快地回来。这个训练我觉得也很好。

法国有套训练教科书,完全按照生活来组织单元。譬如,怎么约会,就有约会这个单元,各种名人的约会,在后面也有一些训练题。法国人非常喜欢研究哲学,哲学问题讨论也是一个单元,还有欣赏电影也有一个单元。这完全是按照他们的生活需要来进行读写训练的。

这些都对我确立语文教学的序,根据序来编教科书有启发作用。后来,跟我一起搞实验的,从我校开始,逐步逐步扩大,扩大到全国24个省市,4 000多个班级。我编的教科书就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每年举行一次全国“双分”教学研讨会。

教学中的随意性,呆板性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因为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我提倡的“得”,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他的劳动实践能够看到自己的劳动收获。如果不断地看到自己的劳动收获,那就会产生永久的兴趣。这点我们过去是不太注意的,因为我们没有更多地从学生方面去思考,以为我们课文分析完了,作业布置了,教学就结束了。至于学生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得到,我们基本上是不管的。这样,得益的往往是几个爱好文学并且对语文早已有兴趣的同学。

要使所有的同学,每个学生都对语文课有兴趣,那就必须要从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着手。所以我上课是这样的:三类课文,精学课文、略学课文、自学课文,按照训练点的要求上。每一篇课文不要求课外事先预习,我认为高效能的语文课,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都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学生自学阶段,实际上就是预习,不过,不是在课外,而是在课内。自学阶段有自学的要求,有自学检测。其中,很重要的是在自学阶段要提出问题来。学生开始不会提问题,慢慢地引导,他就会提些问题,到最后,会问些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进点阶段,就是进入我的训练点的训练。这就牵涉到我们对课文的处理。没有一个作者是为了你的语文教学写课文的,是因为作品选进了课本,才做语文教学的材料,才叫做课文。这里用得到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教材无非是例子。”因此,我们怎么取例深入地引导学生学,怎么取例解剖达到训练点训练要求?这是进点落实阶段,即落实训练点的要求。

这个阶段,老师要把要求讲清楚,用到的重点段落要深入下去,要引导学生反复地读。读,要采取怎样的读法?这里,我要讲一个故事。张志公先生是语文教育专家,我参加编写香港的中国语文教科书,就是张志公先生主编的,整个框架就是依照我的“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设计编排的。有几年,我跟张志公先生经常开会碰头。他给我讲过一件事情,我印象特深。张先生大学读的不是中文系,而是英国文学系。那时,学校请了一位英国的莎士比亚专家来讲学,讲一个月。张先生很高兴,因为那位专家非常有名。英国文学系的学生必须读莎士比亚的作品,特别是四大悲剧,大家都是很熟很熟的。大家非常期待。当专家来上课的时候,不仅讲堂坐满了,连走廊上都是人,抢着来聆听他的高论。但是这位先生走上讲台之后,简单地讲了讲莎士比亚在文学中的地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的作品。接下来,就读作品。当时读的作品是《李尔王》。他读,大家非常认真地听。读了之后,他说,我为什么这样读,这个人物当时如何,我是这样读的,那个人物当时如何,我是那样读的。通过读,把他讲的内容全讲了。然后,请同学来读,再请大家来评:读得符不符合这个情节,符不符合这个人物,符不符合当时的场景,应该是不是这个语调语气。然后,他说,我认为应该这样读,为什么这么读,自己示范读,再请同学读。整个一个月的课,没有讲任何理论,就是这样的读,把作品不仅读得熟了,而且同学在读的当中,经过他的点拨,懂得了剧中的人物,掌握了剧中的情节,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位专家几乎没有讲理论的课,他就是指导你怎样读,把作品的精神、人物都读出来。整整读了一个月,可是,大家印象极深,收获极大。

张先生讲的这件事,使我感觉到,学生的语言实践是很重要的。在我的语言训练教学中,如何进点落实,让同学在自己读的基础上,感觉到我的点拨作用是我精心准备过的。就这样,结合训练点的要求,读读讲讲,学生见到了学习效果,越学越有味道了。

那么,第三阶段是什么呢?第三阶段就是读写结合。我是提倡读写直接结合的。读写的直接结合,也就是让同学能够看到:我在这个训练点上,经过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经过老师的引导、点拨,现在要把我在这个训练点上的收获,结合我自己的思想储存、生活储存、语言储存,创造出一个新的东西,亦即落实到写出一篇符合训练点要求的文章来。读写的直接结合,就是将读的收获即时地用之于作文。每一个训练点都是这样。经过这样的训练,因为都在课内进行,节奏比较快而有序,思维集中而且紧张,学生的学习速度也就逐渐提高了。以写而论,达到的速度是5分钟写100字。800字的作文一节课完成,其中有5分钟的时间,是给他事先构思,事后检查的。开始,学生都叫啊,但是,人是逼出来的。我非常欣赏我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到的,课不能是那么愉快轻松,对愉快教育我始终有看法。课应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紧张地、不间断地、多方式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特别是紧张地、不间断地、多方式地这几个词,是我在大量的有效教学中归纳出来的,很有必要,这样的课才会有效率,这样的课师生才会精力集中,这样的课才能使每一分钟不浪费。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还应该是紧张的劳动,不是那么嘻嘻哈哈的事情。什么时候愉快呢?就是感觉有味道的时候是愉快的。还有什么时候愉快呢?读写结合作文写出来了,写得像样子了,学生肯定是愉快的。愉快,主要是结果好,过程不可能都是那么愉快的,却有可能是艰苦的。

昨天,写丁肇中的文章中也写到,丁肇中为了一个实验,例如夸克那个实验的成功,六天六夜没有睡觉,紧张到如此程度。现在还在为手头的科研项目紧张着。他已经75岁了吧,还在紧张的科研中艰辛求索!我们平时有句话,叫做“狗急跳墙”,平时这墙狗是跳不过去的,它一急,一紧张就跳过去了。为什么呢?潜力出来了。过去,我也听说,上海有个银行家,有一次,他的办公室着火了,他竟然把办公室里的保险箱从好几层楼高的地方搬下来,跑到了马路上。平时,他搬得动吗?他搬不动的。但那个时候,他就搬得动了,也是“狗急跳墙”的效应啊。就是说,大脑紧张地活动,印象才会深刻,思想和精力才会高度集中,才会迸发出潜力,才会容易学会,甚至冒出创造的火花。

当然,在一堂语文课中,也要有一段时间让同学有一点笑声,没有笑声的语文课也很难熬的。我上课,每节课都会有一点笑声。没有笑,也要制造点出来,让大家心情调节一下。但总的来说,绝对是高度紧张的。我的语文课,学生是不缺课的,缺了课是要补的,这就是教学的“序”的作用。这样,就改变了我们教学中,大量预习时间在课外,课内时间恰恰没有给学生充分利用的弊病。

实际上,自学阶段就是课内预习,学生也很紧张的。他要把过去学过的东西运用到现在来,这就为我们下面的进点做了很好的铺垫。特别是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看到学生记下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语文课很难有针对性,但是,当堂发现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肯定比我们教案里的预设问题更好。这样,进点落实阶段可能效果更好了。读写结合阶段那篇作文要一课时写出来,不写出来是要扣分的,学生也就十分认真对待了。我训练同学都是讲速度的,写文章讲速度,读书也讲速度。默读速度,到初三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同学1分钟可以看1 500字到2 000字。这就是不断训练速度的结果。我用什么方法逼学生达到这个速度呢?我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完这篇文章以后,马上要求忆写。书合起来,忆写,也就是尽量从头至尾按原文默写,默不出的地方用自己的语言连通起来。这个忆写就是逼他逐步逐步达到速度要求。忆写是非常好的促进学生读书的手段。而且,忆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写文章的人慢慢都会写文章了。因为忆写之后,把原文拿出来对照,什么地方漏掉了,什么地方句子不对了,自己连通的语言如何,自然就有一番比较体味,慢慢就知道文章应该怎样一步一步写,句子应该怎样才算是流畅的,才算是准确的等等。

后来,我就用这个办法训练作文能力薄弱的同学,确实非常有效。不管你多不会写,两个月下来,肯定见效。这是个别训练。我找一篇比较适合于他联系自己生活的文章(现在,市面上的作文书太多了,训练学生,是挺好找材料的。比如:我的家庭、我的母亲、我的老师等等之类)。请他来读三遍,告诉他,读三遍之后,这个内容你基本上知道了,要忆写出来。我平时强调读文章第一遍是很重要,经常逼同学第一遍就要把内容概括出来,读三遍应该记得差不多了,大部分可以忆写出来的。以读书而论,不专心的话,五遍六遍读下来,不知道在说什么;专心的话,读一遍,大致上的内容可以知道了。那么,读三遍,然后把文章拿掉,你就根据你读的这篇文章,头句话怎么样,第二句话怎么样,逐步回忆默出来,默不出没关系,跳过去也没关系,跳掉一段,跳掉一句,只要你能够用你自己的话连起来读得通就行了。所以,有漏段,有漏词,有漏句,都没关系。关键是在忆写完以后,再让他对照原文,看看哪个地方有漏掉的,哪个地方有忆错的,错了是你的用词用得好,还是原来的用词用得好,用得准确。想想看,这个句子你漏掉了,这个句子你能不能漏;漏掉了,是用原来的话好,还是用你的话比较好。漏段改段也是如此,让他对照,学生自有体味。但是,老师则要注意他比原文用得好的几句话、几个词(肯定会有的),抓住表扬一下,学生就会受到极大的鼓励。最后,让学生把原文抄一遍,结束。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两个月弄下来,他不仅知道文章该怎么写,还会知道文章要怎么改。

这改作文我觉得也是一个问题,改作文一定要学生学会自己改。我们过去很强调老师精批细改,实际上,老师花了很大的劳动,学生不劳而不获,他并没有很好地仔细地去看。但是经过这样的忆写训练,那些作文能力薄弱的同学一个学期下来,就显然觉得自己作文进步了,而且听课效果也提高了。我班上的同学到毕业时,基本上作文没有不会写的,就是通过训练的结果。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是一种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智力的训练,也是一种人品性格的训练。你要逼他这么做,他能够做下来,而且逐步逐步做好了,就有效果了。不过,这确实是个很不简单的训练过程。

我的课经常是有变化的。我好像是第一个提出课型研究的人。1978年,在东北师大附中召开的语文教学全国研讨会上,我谈到了课型研究,并归纳了11种课型,其中最有效的是重点引析课,即总体把握,突出重点,引导同学深入理解品味,这种课型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因为时间关系,11类不能一一举例。还有,按训练点要求上语文课,不管用哪种课型,最重要是训练学生建立语言与思维模型,而读写的直接结合,就是这个模型建立与否的基本检测。

如单从作文而言,我还从108个训练点的语言与思维模型进行综合中,抽象出一个作文思维模型,这个思维模型和大家解释起来要花好长时间,你们可以到网上把我的名字输进去查看。现在也有作文教学研究者归纳为作文理论之一,叫做“陆继椿作文思维模型”。

训练点的教学,说得完整些应该是:语文课上按训练点要求进行的语言训练教学。这种一“点”三阶段(预习阶段,进点落实阶段,读写结合阶段)的教学,就形成了一种“综合——单一——综合”的模式。因为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语言的综合体,我从中取例训练,这篇课文之所以能够成为教学的例子,是因为这个综合体本身是好的,从中取例是有效的。如果本身是不好的,那我的取例就受到影响了。所以,我当时编教科书选课文很难。比如现在大家熟悉的《枣核》是我选的,我还做了一些修改。萧乾毕竟是新闻记者,是作家,根据语文教学来看,有些字词方面还是要酙酌的,需要修改的。现在出版的教科书,那种编排的方法,如果把我的教科书拿出来对照的话,其中是确有他们创造发展的地方,但基本上还是那个框架。我觉得这是反映了一定的规律,这样编写比较符合实际。因为“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先生名言),我们现在的课本还是选文本,不可能像小学一二年级课本可以编者自己来写。若按教学要求编教科书,就是选适合的例子,并且示意怎样用例子。

课文都是一个语言的综合体,学生在自学阶段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总体掌握,然后进入到进点落实阶段,就是定向取例的单一训练,这也就是训练点的训练,最后,读写结合阶段,把这个训练点的收获,结合过去训练点的有关收获,反映到一篇作文当中来,这又回到了综合,所以这是个“综合——单一——综合”的训练点教学过程,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虽然不停顿地多方式地进行语言训练,是非常紧张的劳动,但学生的成果和收获是容易看得见的。能看到自己成果和收获的劳动,是产生兴趣的最最主要的动力。看不到劳动的成果,看不到自己的收获,不要说小孩,大人也会逐渐兴趣漠然。兴趣不在于你几句有魅力的话,用语言吸引一下,那是暂时的。永久的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觉到有收获,看到自己的成果。我是想尽办法让同学看到成果,分享成果的。比如说作文,我班级里的作文栏是经常换文章的。因为我对学生的作文,实行三级发表制:一级发表是班级发表,在作文栏里发表。二级发表是推荐到校报去发表,三级发表是送到校外去在杂志上发表。班级发表,每发表一次,学生就激动一次,学语文的兴趣就强刺激一次。有些同学的作文老是发表不出来,但是往往会发现他有那么一小段是好的,有那么几句句子是可取的,到一定阶段,我就把它们编辑一下,十个同学或五个同学出个集段集句锦集。一篇文章发表不出来,一段可以发表,几句也可以发表,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也是给了个机会。有一次,我专门对一个同学进行这方面的观察,把他的文章摘登出来以后,他就坐到前排来,一直坐在那里。他为什么坐在那里,原来是看谁在读他发表在作文栏里的段落,有人读,他就显出很兴奋的样子。我觉得这就是青少年向上的好心理。我们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看到他学语文的收获和成果,这样的有效劳动能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也就有长效了。

当然,光靠课堂不行。课堂是课内教学,我们还必须把课外纳入进来。课外不能称作一般的活动,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应该是课外教学,要纳入到我们的教学计划当中来。我说过:学语文要“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内课外是两翼,语文教学要起飞,必须抓两翼”现在,我们虽有规定的课外阅读篇目和重点指导举例,但对学生自己来说,却是阅读面越广越好。比如我创导的那个“一课有一得”,好多人就有理解上的偏差。语文课上课怎么就是一课有一得啊?其实,“一课有一得”是指教学面向全班学生的要求。有学生在上这课里面,从语言综合体中吸取了更多的东西,是完全可以多得的。而且越是多得,说明这孩子的基础越好,人越是聪明。多得是学得更好的表现。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是面向所有同学的,我这课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这一得,强调人人都要掌握,不能不掌握,否则,语言的序列训练没法完成,初中语文过不了关。

课外的阅读也是如此,规定的篇目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对具体的个人来说,当然是读得越多越好。因此,在我设计的108个训练点中,专门有关于书评、文评的训练。

我提倡让同学首先读人物传记。我介绍一部作指导,然后,学生自己选读,当然也是越多越好。现在传记出得蛮多了,不仅仅是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方面的,而是有好多好多方方面面的成功人士。读人物传记的实质不只是语文能力相应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的提高,对人生的感悟。这在成功人士的传记中是很容易受到感染和启发的,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树立人生的高标。我们高中课本里有居里夫人一课,但读这一点点,似乎认识不到一个大气的居里夫人,那就告诉学生去读居里夫人的全传。读传记作品,树人生高标,这是更重要的。

然后,再指导读经典。一个初中生必须读过中国四大名著。现在好多学生做不到。特别是《红楼梦》,初中生读的很少。多的是《西游记》和《水浒传》。《三国演义》已经是高一个层次了。我自己是初二以前,包括刘鹗的《老残游记》都读过了,《红楼梦》是初二下读的。虽然有些囫囵吞枣,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初步印象。

最后,才是读现在比较好的小说和散文。这个好的小说和散文,只要同学喜欢就放开让他去读。如果我要推荐哪些作品,就带同学去逛书店,给他们买喜欢的作品,让他们回去读,读了以后,或者搞一个推荐会,或者出一期新书介绍,向大家推荐一下。每个学期有两次这样的介绍,一次是口头的,一次是书面的,墙报式的。还有,确实我们应该因材施教,组织一部分文学爱好者,搞文学社、读书会,而且必须出刊物,引领大家。

指导学生出刊物,我觉得做得最好的是黄玉峰老师,他的学生出的刊物都是比较高级的。这跟学生的层次也有关系,他的学生层次比较高,所以刊物搞得非常像样。他们开始是小开本的,现在已经是大开本的了。黄老师已经把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了,他的同学有一个个的专题在研究,然后把研究的成果反映到办的刊物中来。现在,出刊物,一般学生都能够做,因为电脑比手写方便,过去我要求学生出手抄报,那是很费时费劲的。

除了文学社、读书会,以至诗歌朗诵比赛等等之类外,我们还搞了个文艺招待演出,实际上就是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提炼成小剧本演出,邀请其他班级同学来看。一个月有一次文艺招待演出。这样,课内课外有计划、有阵地、有氛围,学语文就热闹起来了。

可能老师要问,课外没有作业,怎么保证教学质量呢?这就要提到我的“三文”作业了。

训练点上的作文是课内完成的,这是命题文。

现在我们常常说的随笔,我这里叫自由文,我特别突出“自由”两个字,不是随随便便写,而是想到了什么,有了感触你才写。提倡文章要写真情实感,写老实话。真情实感老实话往往不完全在命题文中,但是自由文中完全可以。所以,我要求每个同学用一本精美的本子写自由文,取一个比较雅的反映自己愿望和追求的名字。这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文集。前面要空两页,因为到了期末,这本本子写完了,要编目录,是非常正式的文集格式。自由文不是一般的随笔,不能随随便便写,它要求把一个星期内,生活当中确有体会、有感触的东西表达出来。很多推荐到外面去发表的作文,往往是在自由文当中发现的,经过指导,由学生自己提高、加工后送出去的。校外刊物一发表,学生的写作劲头又来了,所以越写越认真,越写越好。

还有一个就是抄读文,也要自备精美的本子,也取个名字,留空页编目录。然后每个星期把课外读的报纸、杂志和书中,觉得有些非常好的段落,短文,边抄再边读。我有一个量的要求,必须每次抄读两页,就是一张。这既练了字,又吸收了文章。抄读文是培养学生吸取和积累资料的能力,所以抄读文还要求:抄读报纸必须要注明哪年哪月哪天哪一版;抄读书的话,是哪本书,从第几页到第几页,都要有注明的。这样,这就成为学生非常宝贵的资料,还等于选编了一本文集,他就很珍惜。这显然促进了他的阅读,特别是散文的阅读。这样的抄读文跟集好词好句不一样。它至少是一个段的概念,短的还是篇的概念,在信息的吸收上更加完整,意义上更加全面。

总起来说,“三文”就是我教学的语文作业,命题文是在课内完成的,其他都在课外完成。这个完成跟他的课外阅读是结合起来的,跟他的课外活动是结合起来的,跟他的生活是结合起来的。认认真真做这样的“三文”作业,学生就会比较注意自己的生活,比较注意不断扩大自己的眼界。我一个学期要开一次“三文”作业展览会,把做得好的,在教室里摆出来,大家可以随便去翻。有的同学做得非常精美,不仅有目录,还有插图之类,所以到毕业的时候,这些资料他们都不肯留给我,他们都作为自己永久的纪念品了。

那么,考试怎么办?有人说你这样做法,考试会有问题吗?我有一句话,叫“有能力不怕考”,语文能力提高了,过关了,真有能力肯定是不怕考的。经过我这样的语言训练,学生对用词造句当中的含义问题,前后关系问题和段落大意问题、主题问题,一般是不在话下的。那么作文怎么办呢?每到学生进入到毕业班的阶段,我就要求他们把曾经写过的作文,命题文和自由文都好好地去看一看。看了之后选一选,搞一个自选本,一般都在二十篇左右。选文当中,你觉得这个题材是好的,但是今天来看呢,好像感觉表达得还不怎么样,你还可以重写。每人升入毕业班前的暑假开始就选文。这实际上就是在为毕业和升学作应试准备了。选文本做好了,应试时写出来的文章完全是自己的,不是人家的,可能还有更好的发挥呢。现在,最可怕的就是把人家的东西拉过来作为自己的。这不仅是一个文风问题,还是一个文德问题,品行问题。这个选文本,学生当然也会很好地把它作为自选集资料保存了。

有了我这样的语言训练,我觉得毕业班的复习,不必搞得那么紧张,大动干戈:一张张做卷子,一本本做卷子。对同学来说,那是一种疲劳战术。只会产生厌恶,不会再有兴趣。给他的是压力而不是动力,效果不会好,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

现在有些老师,不能像我那样搞出108个训练点的教学序列,按训练点要求选课文。现在出现了一种重组单元的教学。大同中学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文重新组织一下,组成训练有效的单元来进行教学。我觉得这也非常好。不是一篇一篇从头一课上到最后一课,完成任务,而是讲实效,有针对性地教学,也是比较科学的。

中国香港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竟有18套语文教科书。它分A级、B级、C级。A级当中有AA级,还有AB级。张志公主编的《中国语文》这套教科书是AA级,是最好的,但是要求也是最高的,因此,在市场上卖的是最少的,但使用的都是高层次学校。所以,从出版社来说,是不合算的。但是,从高层次学生来说,他是得益的。香港这十八套语文教科书,所有课文都是香港教育署选定的,每一学年的课文都是同样的,就是编辑思想,教学要求,课文编排,作业设计,不一样,就看哪个学校愿意用哪种教科书了。这跟大同中学打乱课文顺序,重组教学单元的做法有点差不多。

因此,我想,现在我们拿到新课本,通读之后,不要按部就班,不妨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重组单元,务必讲求实效,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进行系列训练的比较可行的方法之一。大家不妨试试看。

反思提升

1.谈谈你对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的理解。

2.谈谈你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阅读教学与语言训练进行有机的结合。

3.你认为课内与课外的语文学习是怎样的关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