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言文学习的误区

文言文学习的误区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高考文言文的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2005年则改为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变化十分巨大。“整合”的前提就是有所“提取”,所以就这点来说,现在文言文的考试要求是提高了。所谓“常见语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第10讲 文言文阅读鉴赏

知识精讲

高考语文《考试手册》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有认读、理解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等。这表明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读懂文章。文言文阅读不像现代文,它首先需要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即考生首先要将古代汉语转化为现代汉语,将它转化成我们平时阅读习惯的文字。所以,通过平时的阅读练习来学习、运用古汉语知识,是读懂文章的首要条件,但这并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运用我们课堂所学的古汉语知识,帮助自己读懂文章,读透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文言文内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才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文言文阅读的目的所在。

一、文言文阅读考什么

从2005年开始,文言文阅读较往年有了一些变化,通过解读这些变化,我们可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1.学会整合。原来高考文言文的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2005年则改为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变化十分巨大。因为以前的“提取”是要求考生把文章中本来有的词句取出来,即只要在原文中找出你所需要的答案,直接填写完毕即可得分。而变化之后的“整合”,则是高于“提取”的答题要求,它要求考生首先找出答题线索,再对相关的词句进行组合,形成自己的答案。也就是说,这一新的要求是建立在往年的基础之上,要求更进一步。“整合”的前提就是有所“提取”,所以就这点来说,现在文言文的考试要求是提高了。

2.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原来的高考文言文要求是能从人物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2005年则改为能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这里增加的“主题思想”,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的意境,包括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作品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情感等等。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近年来的语文高考命题比以往更注重考察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是读通文章,更将二期课改对于现代文的整体阅读要求,引入文言文阅读中,尤以文言文阅读鉴赏为主,强调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分析整合能力,以及对文章本身的把握能力。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注重文言文语法知识的积累,同时更需要培养自己具备如现代文般阅读的能力,来应对文言文阅读鉴赏的新要求。

二、文言文学习的误区

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文言文一般分为字、词的解释以及句子翻译(包括直接解释、选择、比较等题型)。这两类题目,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去做。但是,对于文意理解这类开放式的题目,却往往嫌麻烦而空着不做。这样的练习方法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我们都知道,文言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还只是停留在提取信息的层面上,而近年来提出的“整合”则是要求在全文阅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个要求则较高。从200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看,对于文意理解的题目比例略有增加,而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则略有减少。从这个信息可知,同学们平时忽略对文意理解开放题的练习,并不符合高考的趋势,存在着一定的缺失。

所以,我们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不能像以往那样,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实词、虚词、句子的翻译,因为这仅仅是对基本语法系统的学习,是文言文阅读的初级要求。我们应该向这类知识的迁移上靠拢,做到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语法知识,读通文章,可以像读现代文一样读文言文,像做现代文阅读鉴赏那样完成文言文的阅读鉴赏,这才是我们文言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三、文言文阅读鉴赏的方法

考察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可以发现,出题者在选文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两篇文言文阅读选段,前者通常以叙述性语言来陈述某人某事,经常由几个片断组成,较为完整,以记传类文章为主。后者则相对偏重议论,它会通过叙述某种现象、某些事情、某些人来发表看法,如策论类文章。相对现代文而言,文言文阅读在理解层面上难度大些。那么如何能够做到迅速、准确解题是我们考生最急需了解的。

下面,我们将从高考文言文阅读鉴赏的四大类题型,谈谈应对的方法。只要同学们在考试中通读全文,结合学过的知识,顾及前后文,反复研究,抓住整体理解,再扣住字句反复对照阅读,并运用好下面几种阅读技巧,迅速、正确解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整体阅读,理解常见语词的语境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鉴赏注重对于常见语词的语境义的考察,在具体的语境中,它基本可以分为:语词的本义、语词的引申义和语词的比喻义。

所谓“常见语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的常用词有时候保留它们的原有含义,基本是指该词古今词义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词语的“引申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由语词本义所引申的含义。有时候,由于具体的语言环境还涉及到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语词会临时产生比喻义。

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也是命题的重点。

应对策略:①运用课堂学习掌握的语法知识进行解答,比如常见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等,前面已经具体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②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从选文的体裁、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及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认真分析,联系上下文,把握语词的引申义。③修辞方法的掌握。对词语比喻义的理解与确认,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答词语比喻义的关键。比如2005年七校联考题“吾失欢上官以归,故履尚在也”中的“故履”指_______。(答案:节操)此题即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看。上文的“蹑故履往”是嵇少年家贫时,穿在脚上的旧鞋子,但当时嵇在迎亲时觉得旧鞋子难看,而借别人的鞋子穿,被父亲发现了,责备他“若耻履敝,吾耻耻敝履者”,嵇父责备的是少年时候的嵇因为觉得自己的旧鞋子难看而借他人新鞋穿的行为,即教育年少的他人穷不能志短,所以题目中的“故履”是后文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比喻义。

(二)人物形象的鉴赏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并不陌生,《史记》中勇敢机智的蔺相如、《庄子》中望洋兴叹的河伯、《韩非子》中守株待兔的经验主义者、《木兰辞》中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琵琶行》中沦落天涯的琵琶女,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

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能否恰如其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鉴赏、评价,则十分关键。鉴赏、评价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其中必然渗透着每一位考生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主体意识、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理性批判。然而,这其中仍有许多共性的要素是可以把握、体会的。

1.内容梳理。确定文章的主要人物,并对该人物的事迹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归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有多重复杂的性格。鉴赏人物形象,不要停留在静态的、单一的思维上,不要用一种解释去框套人物,不要轻易下“非此即彼”的简单、绝对结论。

阅读过程中,要处理好两层关系:一是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其中重在主要人物的赏析;二是主要人物的主要倾向与次要倾向的关系,其中重在对主要性格的把握、理解与评价。

2.手法判断。分析作品人物间的相互映衬关系,明确作品的写作手法,并根据人物形象形成基本的认识。因为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借助于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等描写方法是不变的传统。所以我们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抓住最能体现该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尤其遇到篇幅较短的阅读语段,人物的只言片语、一举一动、不易察觉的神情、细微的内心波澜,都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呈现,对我们深入鉴赏人物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观点推知。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逐步加大了阅读整体把握能力的考核力度。因此,我们评价人物形象,也必须从作品的整体出发,围绕作品主题进行考察、鉴别、判断、评价,切不可用部分代替整体,因一叶而障目。

作品人物具有怎样的个性,为什么会具有这种个性,都得用主题要素来衡量,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臆断。要知道,作品人物的只言片语、一举一动都不可能游离于作品主题。整体与部分,总是辩证的统一。了解了部分,才能更好地鉴赏整体;把握了整体,才能更深入、更准确地鉴赏部分。

当然,上述的分析整合方法不能单独分开使用,而是需要综合、整体地使用,从而扎扎实实地形成整体阅读的意识,指导完成文言文阅读。

(三)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一类型的鉴赏题目基本上分为以下两大类。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于选文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或推理的能力。它要求考生答出某一个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这需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应对。

(1)要提高分析能力。文言文的分析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一般以分析因果关系为主。它是阅读的基本考点之一,不仅现代文以此为主,文言文亦然。最典型的如2005年上海高考卷第20题“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担心他恃才傲物)。再如2004年上海高考卷第23题“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修政’的内容是_______”(答案:狱讼不正;完善法制)。

一般题目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必须找到文中的出处和根据才可回答。这些题目都是要求对整篇文章或某一段话进行分析后,按照题目要求作简明阐述。因而考生在做这类题时,首先应根据题干的要求,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仔细阅读,对题干涉及的信息作客观分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2)要提高概括能力。文言文的概括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要点或某一部分内容的归纳上,它也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考点之一。每年都有此类题目。较典型的如2003年上海高考卷第29题“乙文中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答案:以性灵游,以驱命游),再如2005年上海高考卷第25题“本文阐述了有关写作的_______与_______两个方面”(答案:审题立意;写作技巧)。

这类题目的难易程度有不同,以上2003年上海高考卷第29题是要求直接写出最能概括文意的文中句子,较容易,而2005年上海高考卷第25题则没有现成的句子,要求同学们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明白本文是借兵法“避实就虚”来谈写作之法的,然后再抓文中关键句,提炼出两个方面的内容,因而相对难度较大。总之,考生在做这类题时,关键是要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文章,筛选出与之相关的内容信息,然后或直接表达或进行提炼,概括表达。

2.解读作者的情感、立场。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够立足选文,分析并概括出作者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的观点、立场。而考生有时候仅仅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说明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导致答题的偏差。

文学作品具有一种曲径通幽之美,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而曲折。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固然没有直接披露作者的观点,然而联系刘邦、张良君臣携手共渡鸿门之险,联系赵王、相如、廉颇君臣三人戮力同心,取胜渑池,联系屈原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再联系司马迁因仗义执言而惨遭宫刑,作者的褒贬取舍,作者心中理想的君臣关系,也便昭然若揭了。

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提炼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而不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简单罗列,这类试题的难度相对大一些,是对文言文综合能力的考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上,随着近年来高考语文对文言文阅读要求的提高,这类题目每年都会出现。如2004年上海高考卷第28题“从全文看,为什么李广‘如此焉可也’,却又‘不可以为法’?(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要点是前一问(1)李广才气高,(2)士卒乐于为他献身;后一问(1)后继者难以为继,(2)与他同时的将领因军心受扰难以治军,(3)军队无法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再如,2005年上海高考卷第26题“文中先说‘予以数言了之’,后说‘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两者并不矛盾,请说说理由”。(答案:因为二者都是“避实就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对他人已作过的详尽论述,自己只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对别人论述中的不到之处,自己就应该充分地写出独到的见解来)

所以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一定要克服“我怎么想”、“我怎么认为”的思维习惯,暂时抛开自己,把自己当作文中人,培养自己形成对于文本材料的筛选、分析和概括的综合能力。

(四)比较阅读

俄国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阅读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的一切的。在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也出现过比较阅读的考题——两篇文言文选段放在一起,要求学生进行对照阅读。此类阅读题目以考察分析、鉴赏、评价为主。这样的阅读要求,其实更能提高广大考生的鉴别、思考、整合、迁移能力,通过对照阅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得更快。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两个(或以上)选段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点。这个联系点是指作者、文体、主题、人物形象、表达方式、顺序等要素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相似之处。

2.两个(或以上)选段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可比点。它们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

(1)两篇不同文体的文言文比较。这类选文基本是对同一写作对象(人或事物)的不同写法的比较,需要掌握的是不同文体的特点,不同的作者及写作风格。

(2)同一写作对象的文言文比较。这类选文大多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情的论述比较。值得注意的是,通常选文会通过两篇不同的思考角度,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出不同的观点。

基于以上对于文言文阅读鉴赏的常见四类题型的解读,我们探寻和归纳了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鉴赏的备考。而上述四大类文言文阅读鉴赏题型的答题结构,则与现代文阅读鉴赏题的答题结构相似,具体参见前面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例题精选

(一)(2010年上海高考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九嶷山图记

①九嶷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嶷。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 。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嶷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嶷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嶷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1][2]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1]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2]表:标记。

1.第①段交代了九嶷山的_______。

2.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

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4.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分析】 总体把握:由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最后一段来看,此文是作者附于九嶷山图的题记。既然涉及人们还不太熟悉的九嶷山,当然就要介绍九嶷山的来历、特色,说明自己的看法。作者的思路是先介绍九嶷山之来历,再描述九嶷山景象,显示九嶷山的特点,然后生发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说明写作此文的意图。

文章的重点部分,显然在于作者的议论部分。而这些议论明显是在为九嶷山鸣不平。作者认为,九嶷山高大雄伟、气象万千,应当评为南岳,但“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是很不公平的——其中或许还寄寓着作者对世道的批评——所以作者要“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这样第1题和第4题就有答案了。

古人写景状物或者议论抒情,好用整句,从不同侧面或层次,描绘景物,抒发情感、阐述观点,并且增强文章的韵律。这些整句和散句结合,使得文章语言摇曳生姿,表达更加充分。“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一句中“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是整句,前句写九嶷山如“嵩山、华山”的高峻,后句言九嶷山又如“衡山、泰山”的广袤。“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是散句,说高峻广袤如“嵩、华”、“衡、岱”者,在“在九峰之下”不过如同“棋石”,而且可以“以百数”。由此一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九嶷山的极其高大广阔。这样,第3题也就解决了。

分析语句的意思,不能离开语境,分析语句所用的手法及作用,也不能离开前言后语。原句是“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中峰之下”既无鱼鳖,又无鸟兽,自然是极其寂静的,所以“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表现的境况应该和前言一致,也是写“静”的。可以想起“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反衬的手法。

这样,第2题也就可以准确地解答了。

【参考答案】

1.规模和得名缘由

2.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3.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4.九嶷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嶷山特有的长处。

(二)(2005年上海高考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座宾,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文士家作文为,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如是又何虑文之不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大将军得之以用兵,文人得之以作文,纵横天下,有余力矣。

1.作者以兵家术语_______来阐述为文之道。

2.本文阐述了有关写作的_______与_______两个方面。

3.文中先说“予以数言了之”,后说“预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两者并不矛盾,请说说理由。

【分析】 第1题答案“避实就虚”。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此题很多考生会答“知己知彼”、“临敌制胜”、“虚实相生”、“百战百胜”等错误答案,是犯了片面的错误。此类题目要重在整体阅读,切不可用部分代替整体,只看到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就会因一叶而障目。筛选文章的信息,一定要全面,将开头和结尾结合起来。 第2题答案“审题立意”和“写作技巧”。此题考查的是对于文段内容的概括。文言文题目中,概括文章内容,特别是阐述写作理论方面的文 字,确有一定的难度。题目提示是关于写作两个方面的概括,其实就是从内容和技巧两方面看,但很多考生仅答到一个方面。文中“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讲的是写作内容的选择,即审题立意,而“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则是写作技巧。 第3题答案:两者都是“避实就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对他人已作过详尽论述的,自己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对别人论述中的不到之处,自己应该充分地写出独到的见解来(或者写出“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基本涵义也可)。此题的考查点为文意的整体理解和概括,答题的关键在“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可见文言文中议论性文章关键句的解读尤为重要,并且答题过程中可以前后联系推断。

(三)(2002年上海高考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1.甲文中,郑谷建议齐己,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句中“霜”、“孕”两字的妙处。

3.这两则古代诗话告诉我们,写诗作文要善于向各类人学习,甲文所学习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乙文所学习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

【分析】 第1题的答案是“‘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或“用‘一枝’更可突出‘早’”。通过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提炼,可以找到郑谷的原话,即“‘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第2题答案:“霜”点出梅树“孕”花的季节和环境;“孕”暗指梅树含苞待放。此题考查对诗句中关键词的鉴赏能力。“梅”是诗句描写的主体,“霜”为“梅”的环境,梅花在寒冷的季节开放,“霜”正是当时气候的特点,农历十月已是深秋,寒气将至,为下面的“孕”提供了条件。而“孕”是“梅”的状态,如同生活中的“孕妇”处于生命孕育的状态,此处的“孕”梅则是类比了梅花结蕾却还未开放的状态。许多考生由于一开始忽略了“梅孕”的语境义,将“一身花”误解为满树梅花盛开,于是背离了原诗的语境,误解为“霜”字体现当时的时令,带来梅花盛开的喜讯,“孕”字说明梅花已开,而且是满树盛开。 第3题:甲文的对象为行家;乙文的对象为普通人。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时常会涉及到的问题,即同样是关于如何向他人学习写诗作文,两文分别从不同的对象出发来谈这个问题,即两者同中有异。这里的“同”是指学习的对象,异在于甲文齐己“携诗诣”郑谷,可见郑谷非一般诗人,不然不必专门造访;而乙文中的随园担粪者、野僧与郑谷相比,显然是外行,是一般人。此外,还要注意试题提的是“各类人”,即是答案不要写具体的某个人,而需要将他们的身份进行归类、比较。

迁移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卖书画以自给。文宏博雄丽,诗宗范、陆,词尤工妙,书出入汉隶中而别开生面。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其需次春明也,慎郡王极敬礼之。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著《板桥诗钞》诸书。

1.请举出文中侧面描写郑燮的地方(用原文回答),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燮为官时,终日勤于政务,公文案件从不积压;但是,公事之余却也喜欢与文人们饮酒咏诗,有时甚至忘记自己是县官了。

 B.一天夜里,郑燮发现穷苦书生韩梦周刻苦攻读,便给以资助;韩生考中进士后,十分感念郑燮的知遇之恩。

 C.本文除了写郑燮做官方面的政绩外,还写了他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他的诗词、书法、绘画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造诣都很高。

 D.文中“绝苞苴,无留牍”、“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的句子,在修辞上的特点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相同。

3.根据上文,请你简单分析郑燮这个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茅容耕于野,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郭林宗见而异之,遂与共言。容留林宗宿,旦日,杀鸡为馔,林宗以为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客,而卿如此,乃我友也!”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荷甑堕地,不顾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

笠翁曰:人谓二事皆贤,莫能举其优劣;如必欲轩轾之,其惟后孟敏而先茅容乎?以孟敏所能者小节,而茅容所重者大伦也。予曰不然。茅容杀鸡供母,而以草蔬待客,孝则孝矣,未免妨母之贤。此必有意为之,以起林宗之惊羡耳。若孟敏之不顾堕甑,则全出天机。以此观人,始不失为人伦之鉴。

笠翁又曰:凡天下过情之事,皆有意为之者也;凡不及子情之事,皆率意为之者也。持此法以论人,虽未必尽当,然亦思过半矣。

1.上文“笠翁曰”相当于《史记》中的“_______”,“曰”可以理解为_______

2.对“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句意理解确切的一项是  (  )

 A.众人都随意地蹲着,只有茅容端坐着,显得恭敬有礼。

 B.众人都随意地蹲着,而茅容坐的地方很危险,却仍恭敬有礼。

 C.众人都坐在平地上,只有茅容端坐着,对大家恭恭敬敬。

 D.众人都坐在平地上,而茅容单独坐在危险处,却仍然很谦恭。

3.对茅容、孟敏优劣的评价,笠翁的观点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4.简评文中“人”和“笠翁”的不同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字为‘一’字,方是早梅。”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随园诗话》

何南园《咏野菊》云:“绝无人处偏逢我,不寄篱边独羡君。”写“野”字妙。李琴夫《咏瓶菊》云:“未许园林终晚节,不妨风雨到重阳。”写“瓶”字妙。李又有“风定雨丝直”五字亦佳。

——《随园诗话》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2.对于上面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境界往往落在诗句中的某一个字上,这个字也就是诗眼。

 B.诗句中一个字的变动会使得整首诗的意境大为改变。

 C.齐己《早梅》诗中“几”改为“一”,描绘了早梅之“早”、之“疏疏落落”。

 D.诗歌的意境往往应该体现在对于题眼的表现上。

3.上面第一个语段中的“波”字为什么应该改为“中”字?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上面第二个语段中任选一句诗句,说说它表现了怎样的意境?(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饮泉亭记

①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_______”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

②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

③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

④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⑤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

(刘 基)

1.文章第①节划线处空缺的诗歌,根据文意,其合理的顺序为:  (  )

①一歃怀千金  ②试使夷、齐饮  ③古人云此水  ④终当不易心

 A.③①②④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2.文章第②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③节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宪副吴君名贪泉为“饮泉”且书于其亭之上,意在表明其类于吴隐之之志

 B.吴隐之饮贪泉的目的是为了让世人明白一个人的贪、廉在于内心而非外物

 C.番禹之地官员贪相承习的根本原因在于此地远离天子,故无所约束和忌惮

 D.番禹之民有贪泉之说,乃源于他们不知“道”不自信,是愚昧懦弱的行为

5.请分条概述本文的写作意图(写出三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合奇》序

①世间惟拘儒老生不可与言文。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

②予谓文章之妙不在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苏子瞻画枯株竹石,绝异古今画格,乃愈奇妙。若以画格程之,几不入格。米家山水人物,不多用意,略施数笔,形象宛然。正使有意为之,亦复不佳。故夫笔墨小技,可以入神而证圣。自非通人,谁与解此?

③吾乡丘毛伯选海内合奇文止百余篇,奇无所不合。或片纸短幅,寸人豆马;或长河巨浪,汹汹崩屋;或流水孤村,寒鸦古木;或岚烟草树,苍狗白衣;或彝鼎商周,丘索坟典 。凡天地间奇伟灵异高朗古宕之气,犹及见于斯编。神矣化矣。夫使笔墨不灵,圣贤减色,皆浮沉习气为之魔。士有志于千秋,宁为狂狷,毋为乡愿,试取毛伯是编读之。

(汤显祖)

1.第①段“拘儒老生不可与言文”的原因是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第②段作者说苏轼的画,“若以画格程之,几不入格”,该句中的“格”应理解为_______。

3.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语言特点。

4.下列与文章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汤显祖是明朝著名戏剧家,写有名篇《牡丹亭》。

 B.作者认为只有通人,才能明白文创作的合奇之理。

 C.这是作者为丘毛伯所写的《合奇》一书作的序文。

 D.作者认为宁做狂狷不做乡愿,否则难免浮沉习气。

5.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文学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