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润操纵和调节手法种种

利润操纵和调节手法种种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利润调节的手段有很多种,一般的调节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作为财经记者,识破利润操纵和财务造假,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此后,证监会查明银广厦共虚构利润7.45亿元,同时还查出深圳东天行会计师事务所为银广厦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房地产行业这种现金流入和收入实现不同步的特点,为部分企业的利润操纵和利润转移提供了可乘之机。折旧和改变折旧政策,是成本调节的主要手法之一。

第五节 利润操纵和调节手法种种

企业利润调节的手段有很多种,一般的调节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这种调节到了盈亏不分、是非颠倒的地步,进而将利润调节作为操纵股价或达到某种目的(例如配股、增发或保牌)的手段,明显侵犯了公众投资人的利益,那就是利润操纵,故意设置财务陷阱。作为财经记者,识破利润操纵和财务造假,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一、收入调节

1.没有收入的收入实现:银广厦陷阱

虚构收入是收入调节的第一种手法。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什么“调节”,而是严重的财务造假,其典型的例子就是银广厦。

银广夏的利润神话源自其从德国进口的一种名叫“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设备。靠着这种“萃取”设备,其下属子公司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相继向德国某公司出口萃取产品达5610万马克(约2.2亿元人民币)和1.8亿马克(约7.2亿元人民币)。《财经》杂志记者通过到海关调查,发现天津广夏1999年度出口额仅480万美元,2000年度更是只有3万美元,所谓几亿元的“萃取”产品的出口收入根本是子虚乌有。此后,证监会查明银广厦共虚构利润7.45亿元,同时还查出深圳东天行会计师事务所为银广厦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一家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的弥天大谎就此被戳穿,银广厦因此蒸发市值80多亿,投资者损失惨重。

一般来说,像银广厦这样的虚构收入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如会计师完全可以像《财经》杂志记者那样到海关实地调查。大部分财经媒体之所以没有做到,多是被德国进口设备以及“萃取”之类的“高科技产品”所迷惑,有人甚至还以“跨世纪大蓝筹”为题,为银广厦写了一本书。事实上,即使没有条件到海关调查,查一下现金流量表往往也能发现问题,如银广厦就是销售收入做得很好看,可连续两年现金流量都是负数。

2.收入和预收:房价大涨房地产公司何以微利

从2000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近10年的大牛市,可是,沪深股市中的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利润却不高,有的还是亏损的。这就涉及销售收入如何确认的问题。

收入确认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产品和劳务的所有权已全部转移;二是收益的数量可以可靠地计量。即:一是收入实现的时间,二是收入实现的数量。对房地产公司来说,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预售房款,尽管房款收到了,但产品的所有权并未真正转移,业主还没有拿到产权证,因此不能视为销售实现。房地产行业这种现金流入和收入实现不同步的特点,为部分企业的利润操纵和利润转移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采用的手法通常是:在预售房期间,让上市公司持有某房产开发项目较大的股权(例如51%以上),这样,该项目公司就可以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项目公司所需要的开发资金,大部分就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筹集;而到了房产销售大部分实现之时(多数业主已拿到产权证),把项目公司的股权转给大股东,上市公司只保留很小一块,随之利润也就理所当然地落入大股东之手。

湖南有一家农业上市公司,主营水产养殖。由于水产养殖利润不高,在房地产开发获利颇丰的那几年,该上市公司也和大股东一起,组建了两家房地产企业:一家在上海(上海置业),2002年成立时公司占55%股权,大股东占45%股权。另一家在湖南(湖南置业),大股东持股70%,上市公司仅持30%;到了2003年初房地产开发需要大笔资金投入,随即让上市公司单方面增资,所持股权增至47.14%,湖南置业并入上市公司报表同时,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大增。

2004年上海置业和湖南置业相继进入收获期,上海置业甚至已经同一家策划公司签订了销售代理合同,销售上海天山路某地块的一处商业楼盘(销售金额约5亿元),就在此时,大股东却对上海置业单方面增资,使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由55%下降到48.92%,收获季节不再进合并报表。收入和利润不并表,一切转到了“表外”,房产销了没有,销售多少,有没有利润,均无从知晓,但贷款仍由上市公司担着。

二、成本调节

3.固定资产及其折旧:《华尔街日报》揭示的“会计幻想”

1980年6月20日,《华尔街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熟练的会计手法使许多公司增进了收益”,副题是:“通过使用正当的或不正当的手段,他们按照预期结果‘操纵’收益”。文章着重提到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通过改变折旧政策,使机器设备的寿命比使用原折旧政策时的寿命延长约35%。文章引用一名著名证券分析家的话说:“碳化物公司的举措……仅仅是一个渴望大量增加报告期收益的会计幻想。”

折旧和改变折旧政策,是成本调节的主要手法之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其中的有形资产(厂房、设备等)都会折旧,无形资产(专利、技术、商标等)也会折耗(无形资产折耗会计上称为摊销)。所有折旧和摊销费用都要进入成本。通常有三种折旧法:一是直线折旧法,如厂房50年折旧,每年折旧2%;设备10年折旧,每年折旧10%,等等。二是加速折旧法,其依据是一项设备在使用寿命期间,通常头一年效率最高,越到后来越需要维修保养,维护成本也越高,加速折旧法认为头几年折旧少,后几年越折越多。三是生产量折旧法,最典型是如高速公路,经过的车辆越多(营业收入越高)折旧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也叫做流量折旧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折旧只能是一种估计,因为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一项资产到底能使用多少时间,这就给利润调节留下了空间。

企业只要改变折旧方法,延长或缩短折旧年限,就能增加或减少利润。既然折旧是一种人为的估计,折旧政策自然也允许变更,但对那些并无正当理由,以及频繁改变折旧政策的企业,就有操纵利润之嫌。

4.在建工程和利息资本化:百货商场为何老是“试营业”

上海一家大型零售业上市公司,在沪西曹家渡有一家在建的百货商场,投资数亿元,但建了三四年始终是“在建工程”,尽管商场早已对外营业,却始终是“试营业”。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建期间,所借贷款的利息可以“资本化”。而在建工程一旦转为固定资产(简称“转固”),顿时会产生两笔费用:固定资产要折旧,进入成本;贷款的利息不再“资本化”,要计入财务费用。百货商场老是“试营业”的奥妙原来就在于此。

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早已建好的商场不可能永远“试营业”,当这家商场数亿元资产“转固”后,不出三年亏损就达亿元之巨,很快成了上市公司的包袱,而不得不转让给大股东。

在建工程什么时候“转固”,什么时候保持“在建”状态,也就成了利润调节的手法之一,对在建工程数额较大,在建期较长的上市公司尤其如此。

三、费用调节

5.应收款和坏账准备:哈高科“账龄”奥秘

2001年上半年还有1355万元净利润的哈高科,到年末居然亏损1.25亿元,公司就此一落千丈,再也没有好起来过。对1亿多的巨亏,公司的解释是,系按照证监会巡检整改的要求,调整了应收款的账龄计算方法,并按有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所致。

哈高科是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辖下的一家上市公司。2001年公司净资产不过5.97亿元,宕在外面的应收款居然高达7亿元,但历年年报披露的“账龄”老是1—2年甚至更短,2001年年报突然说近3亿元的应收款“账龄”在3年以上,按照计提政策3年以上的欠款需计提50%,1.4亿多利润说没就没了。原来,数亿债务已经欠了多年(大多为大股东所欠),只是在证监会巡检前刻意隐瞒“账龄”而已。

改变应收款坏账计提政策是利润调节的又一重要手法。应收款坏账计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账款的一定比例计提,例如不分账龄每年计提5%;二是分不同账龄按一定比例计提,账龄越长计提比例越高。与此相对应,调节者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或随意变动账龄,或随意变动计提比例,例如账龄记错了,某几笔应收款债务人财务恶化还不回来了,等等。对一家企业来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有相对稳定的计提政策,至少在同行业中不应差异过大。如与同行相比差异过大,或突然变更计提政策,当心要搞名堂了。

6.存货和存货跌价:波导手机为何此时跌价

波导股份是一家著名的手机供应商,2000年上市以来一直以绩优股著称。时间到了2004年上半年,手机市场已一片杀价,可波导公司拿出的半年报业绩依然相当不错。当时就有投资者质疑,其存货计提可能不足,因为公司25亿多元的存货中,有11亿多元系库存手机,其中7亿多元还是2003年以前的老机型,可存货跌价准备只计提了4亿多元。果然一年后公司业绩大变,从2004年上半年盈利1.1亿多元,到2005年上半年亏损1亿多元。明知这些存货已经跌价,为什么2004年刻意少计提,到2005年一次暴露?原来2004年波导股份有增发计划,为了顺利实施增发自然要包装出好业绩,可一旦增发募集的4亿多资金到手,就“原形毕露”了。

存货跌价准备是资产计提中“自由度”发挥最大的计提项目之一。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原则,只有在这些存货出售价格真的低于成本时,可能存在的“跌价准备”才变成现实的“跌价损失”,但问题是,现在这些存货并没有卖出去,所谓的“跌价准备”只是人为估计,自然可作一定的“自由发挥”。例如公司什么时候需要多盈利,跌价准备就少计提一些,反之则多计提一些;还有的计提后又冲回,说是上期报告跌价准备计提得多了,实际卖出去并没有损失那么多,等等。高科技、电子、服装等市场价变化较大,存货数额又较大的企业,尤其可能在跌价准备上玩花样。

7.费用列为资本支出:世通是这样搞垮的

2002年6月26日,美国世界通信公司因虚报利润38亿美元而被指控起诉,当日股票被勒令停牌。作为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简称世通)会计造假丑闻规模之大令美国政经朝野人士瞠目结舌。其采用的主要手法就是将经营性支出列入资本支出,将费用列作成本。

审计师发现,自2001年初以来的五个季度中,世通公司将总额38亿美元的营业开支计在资本开支项下。如果没有这部分违规入账,世通2001财政年度和2002第一财季应该为巨额亏损。根据美国会计规则,公司如将某项开支列为资本开支,就可以推迟从利润收益中扣减的时间,而且可以将扣减分摊到以后数年内,从而抬高公司当年或当季的账面利润。当然,美国会计规则对列为资本开支和营业开支的项目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中国,也有类似情况。大唐电信2004年年报虚增利润3719万元,就是通过将本应计入“财务费用”的项目资本化,调整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而实现的,此举已遭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和证监会的处罚。之所以这样做,乃是因为其2003年已亏损1.87亿元,如果2004年继续亏损势将被*ST,因而蓄意造假。事实上一年造假并不能改变大唐电信的厄运,被证监会处罚后,2005年、2006年相继亏损6.96亿元和7.19亿元,早已“披星戴帽”。

所谓资本支出和营业支出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指一笔支出可以为未来取得收益,这笔支出就可以转为资产,或者说资本化了,如上市公司购置固定资产,兴建在建工程,购买一家企业(或企业的若干股权)等,都属于这种情形,既然能为未来获取收益,资本支出理所当然地可以在较长年限内分摊。营业支出是指只能为当期取得收益,因此必须列入当期费用。但对不熟悉财务会计的普通人来说,两者有时很难分清,造假者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四、追溯调整

8.减值准备转回:江西纸业的“大亏一年,坐吃三年”

因被大股东江西纸业集团占用巨资,江西纸业在2001年、2002年、2003年连亏三年,合计亏损11亿元,可2004年竟奇迹般地盈利1亿多元,每股收益高达0.65元,摇身一变成了绩优股。

原来,江西纸业的奥妙在于“减值准备转回”。具体做法是:前三年将大股东占用的资金全额计提,到第四年需要盈利时则以“江纸集团已归还部分占用资金”为由,予以“转回”;若江纸集团真的将占用资金还回来也就罢了,问题是,占用的资金一分未还,仅仅是在政府干预下,银行豁免了部分债务而已。江西纸业此举,被市场称为“大亏一年,坐吃三年”,先狠狠计提,以后每年“转回”一点,什么也不做就可确保盈利。在江西纸业的示范作用下,很多巨亏公司都靠“转回”魔方“扭亏为盈”,宣告保牌成功。

会计政策允许对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因为事实上确有这样的事情,以前年度已经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款,现在又还回来了,追溯调整也在情理之中。但上市公司在进行追溯调整时,却常常将“历史”和“现实”随意打扮,根据需要爱怎么调整就怎么调整。通常是,将计提出来的损失和坏账尽量往前几年追溯,报告当年尽量少计提。理由很简单,买股票是买未来,谁也不会去关心历史数据居然已经改动,过去长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必须打扮得漂漂亮亮。

五、变化无穷的股权买卖

9.中宝股份:买家当也能过上好日子

原名“戴梦得”的中宝股份,说起来以经营珠宝玉器为主业,实际上自1999年上市以来,几乎年年靠资产和股权买卖支撑门面:2000年利润7354万元,投资收益5987万元,比例为81%;2001年利润7083万元,投资收益2666万元,比例为38%;2003年利润802万元,投资收益6282万元,比例为783%;2004年利润1527万元,投资收益3727万元,比例为244%。资产买卖的时间则大部分发生在年底,之所以能够不良资产高卖,自然靠关联交易,而这种交易通常又无相应的现金流量作保障。终于到了2005年,中宝股份的“珠宝”再也经营不下去,连上海南京路的“中宝银楼”也不得不关门大吉。

经营房地产开发的运盛实业则又是一种情形。

2005年底,已经亏损两年的*ST运盛决定对外出售其下属的苏州某房产开发公司100%股权。这家苏州公司总资产3.1亿元,总负债2.03亿元,净资产7986万元;出售当年亏损1157万元,出售价定为11420万元。一家净资产不到8000万元、基本没有营业收入且亏损1100多万元的企业,能以1.14亿多元的价格出让,上市公司看起来捡了大便宜。可实际上,该苏州公司从事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已竣工在即,且房屋大部分已预售出去,预收款达2亿多元,只是因为房产销售的特殊性,尚不能确认收入,因此公司才亏损至今。眼看竣工在即,2亿多预售款马上可以确认收入,利润也将滚滚而来,*ST运盛却把这只煮熟的鸭子放飞了。这样的资产转让可谓一箭双雕:上市公司通过溢价出让包装了3000万利润,关联方则釜底抽薪,把2亿现金,以及很大的一块房地产利润转移到了自己手中。

靠买家当之所以也能过上几年好日子,多半因为那是没有现金流量的“空转”,大股东或关联方高调接下上市公司的烂资产,却没有把资金打入上市公司账户,所以只要查一下应收款项,特别是其他应收款如果金额巨大的话,多数玩的就是这种伎俩。

六、模棱两可的或有事项

会计报表所说的“或有事项”,就是既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项,例如替人担保被追究连带责任就是这样一种“或有事项”。上市公司替人担保,自己账上的存款被银行划走,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几经催讨可以部分或全部要回来。在被银行划走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到要回来时又成了“营业外收入”。既然担保款不确定性很大,营业外收支的“或进”“或出”也就大有文章可做。

对一家健康经营的企业来说,或有事项应该不会很多,如果或有事项很多、且数额又很大,这样的企业当属“不正常”,需倍加警惕。

七、合并报表的种种玩法

上市公司通常都是集团公司,除母公司外,下面还会设立若干“子公司”,“子公司”下面又有“孙公司”,“孙公司”下面还会有“玄孙公司”,等等。

按照会计准则,一个公司拥有另一个公司50%以上的股权,视为取得控制权,就应编制合并报表,即按照投资比例对被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予以合并,并按照投资比例抵消内部交易。但也有一些特例,如果某子公司(哪怕控制100%)所从事的业务同母公司截然不同,把子公司合并后,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不能很好地揭示集团的整体状况,反而会引起误导,也可不予合并。举例说,通用电气公司(GE)1993年合并报表显示的债务权益比率高达109%,这对于一个工业企业来说绝对是不正常的;但是,如果把它下面的一家子公司——通用电气资本服务公司的债务排除在外,则该比率就降低到了9.3%。所以,这种情况通常是不合并,但要加以说明,或者将这类子公司的报表单独列示。

另外,根据“重要性原则”,有的子公司股权比例很高,但资产或利润占整个集团的比例很低(一般为10%以下),也可不合并;相反,有的股权比例不足50%,却拥有实际控制权,也可予以合并。不仅如此,合并的时间不一样(如在年初合并还是年底合并),也会给公司的利润带来不同影响。

正因为合并报表有那么多讲究和弹性,也就给调节利润带来了空间。

10.安然破产:隐藏在合并报表外面的“债务黑洞”

2001年12月2日,位居美国十大公司之列的安然公司(Eron)向纽约一家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安然公司曾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2000年总收入还高达1000亿美元,之所以一年后就宣布破产,问题就出在合并报表之外的“债务黑箱”。安然公司的实际负债高达400亿美元,但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仅130亿美元,另外270亿美元的债务一直不为外界所知,其中的一个诀窍就是合并报表。在美国,只要持有一个公司不超过50%(含50%),即使实际控股也不需合并报表,自然也就不必将该子公司的债务计入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下。安然就这样利用美国会计准则的“漏洞”,通过50%控股方式建立起“金字塔”式的关联企业结构,据统计,类似的实际控制但不合并报表的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多达3000余家。问题一经暴露,大量的隐藏在子公司和关联企业里的巨额债务如黑云压城,滚滚而来,公司股价从上百美元迅速跌至不足1美元,终于酿成了彻底破产的悲剧。

曾在资本市场上不可一世的“德隆帝国”活脱一个安然,只是规模和影响没这么大罢了。例如,德隆系三驾马车之一的新疆屯河,分、子公司30余家,却只有9家子公司并表;多家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随便找个什么理由就可以不并表:有的尚在筹建期,有的收购时间尚不足半年,等等。奇怪的是,并表的子公司大多利润不高,而不并表的却大多利润丰厚、负债巨大。原来,并表的子公司需经过审计,包装利润相对较困难;而那些不并表的高负债公司,由于多不审计,既可以方便地“做高”收益,高负债又不必并进母公司报表,就这样,通过合并报表的技巧,利润做上去了,负债却做下来了,实在是两全其美!2004年10月,待到德隆神话破灭,国务院有关部门主持召开了“德隆系”金融处置工作会议,首次公布了德隆系的债务情况:人们才知道,德隆系总负债高达570亿元,其中金融领域负债340亿元,实业负债230亿元,大量负债被隐藏在合并报表之外。德隆危机爆发后,有关方面对合并报表的股权比例卡得比较严格了,像新疆屯河那样随便找个什么理由就可以不并表,也不多见了。但合并报表的“漏洞”远远没有杜绝,上市公司自有自己的玩法。

11.风险如何从“表内”转移到“表外”:明星电力

明星电力原是四川一家国有控股的水电企业,2004年7月,民营企业深圳明伦集团出资3.8亿多元,买下明星电力28.14%股权,当时,市场莫不惊叹明伦集团财大气粗。成功收购明星电力使30刚出头的明伦集团实际控制人周益民身价迅速上升,当年即以10亿元身价跻身胡润百富榜。

买壳当年,明星电力就拿出了一份十分漂亮的年报: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分别高达0.608元和1.07元;与此同时,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对外投资4.2亿元,其中一家名叫“捷美商务中心”的孙公司即投资3.01亿元。数月后,证券监管部门在巡查时发现“捷美中心后续开发需大量资金,且该房地产产权至今未办理到公司名下,公司对捷美中心的权益难以保障”。在监管部门发出《限期整改函》后,公司不得不将捷美中心的股权转让出去,但是,转让协议虽已签订,2.7亿元转让款却分文未得。实际上,所谓股权转让只是玩了个把戏,2005年半年报因其已“转让”便可不合并报表,而风险依然存在,只是被转移到了“表外”,人们看不见罢了。

一年多后,明伦集团终于出事,仅明星电力的资金黑洞就近4亿元。31岁的年轻富豪周益民因涉嫌私刻公章、骗取银行贷款、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等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明星电力在不到一年间涉讼案件超过20起,不得不被当地政府托管。

八、“其他经营活动”背后有玄机

12.青鸟系是这样垮台的

北京大学下面的青鸟系,一度是资本市场最耀眼的名校系,虽然并未IPO通过买壳上市却一度拥有5家上市公司:1998年底收购天桥百货,后改名为青鸟天桥;2000年收购山东潍坊的华光科技,后改名为青鸟华光;2003年收购ST麦科特,后改名为ST光电;此外还直接间接控股香港上市公司沈阳公用发展和青鸟环宇,资本运作可谓战果累累,最兴旺时控制总资产超过100亿元。

可就是这样一个煌煌大系,如今只剩下一堆“垃圾”:在香港上市的沈阳公用发展因连亏数年已进入除牌程序,另一家青鸟环宇成为1毛多的“仙股”,内地上市的三家均被ST,其中ST光电和ST华光已转让他人,仅剩的ST青鸟也朝不保夕。其实,还在青鸟系最辉煌的2002—2003年,通过“其他经营活动”项下资金的大进大出已露端倪。

2002年,青鸟系下资产规模最大的青鸟华光,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资金”18.95亿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资金”22.28亿元,90%以上的“其他收、支”均为青鸟集团及其关联企业,而当年该公司主营收入共3.37亿元。2003年青鸟华光“其他收、支”又达17.82亿元和17.78亿元,同样,绝大部分为关联收支,当年公司主营收入2.39亿元。

一家经营收入仅两三亿元的企业,为什么“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收支高达20多亿?这“其他活动”到底是什么活动,同公司的经营活动又有什么关系?年报对此并无一字说明。后来的事实证明,所谓“其他经营活动”云云,都是关联方占款,每月都要拿走数亿资金,然后借10还9(或还8),终于将上百亿的青鸟系彻底拖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