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择师的标准

择师的标准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无论古今,人们往往都很难摆脱偏见的束缚。教师固然“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但是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并不能做到事事通、时时通。对此,教师应坦然接受这一事实,并且主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甘拜学生为师。

第一节 择师的标准

一、道之所存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师说》对于不从师的社会风气,着重从两方面进行了批判:一是指出恶果,即“圣益圣,愚益愚”,“小学而大遗”;二是揭露耻于从师的人如部分士大夫们的偏见和虚荣心理,所谓“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这种“耻师”的偏见,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十分有害,它势必降低学习标准和人才质量,从而严重地影响教育成效,所以韩愈对此深为忧叹。他提倡从师的目的,就是号召人们摆脱在“从师”问题上存在的偏见,扭转“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无论古今,人们往往都很难摆脱偏见的束缚。自恃年长,不屑于向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请教;自恃高贵,不屑于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自恃贤能,不屑于向能力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还有人担心因为自己的“不耻下问”会让别人认为自己非常无知,也放弃了从师学习的念头。“不耻下问”本是孔子的经典名句,其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勇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可现实生活中真正遇到疑惑时,能有几人敢于屈尊向比自己低下的人求教呢?偏见,让人们习惯了故步自封,其结果便是“愚者益愚”。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时代是在前进的,情况是在变化的,但学习是没有终止的时候的。人应该时时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人才能不断进步。

人一生中掌握的知识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持续不断地求知学习并没有什么羞耻可言。知道自己不足所以能谦虚谨慎地进取,学而不厌,才真不愧是有自知之明者也。

如想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首先就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不能则学,不知则问。向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求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向那些不如自己的“术业有专攻”的人求教,又何耻之有呢?

凡事应当不耻下问。不要为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觉得低三下四、有失体面。肯问者聪明,假装者愚蠢。当一个人徘徊十字路口,想要寻找出路的时候,假如他老是不肯放下架子而宁困不求的话,就恐怕真正难以解脱了。

“圣人无常师。”即使有学问、知识的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他不但向比自己知识渊博的人学习,而且也向比自己蒙昧无知的许多人学习。这正如犹太法典所言:“能向任何遇到的人学习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摆脱偏见的影响,敢于“不耻下问”强调的是一种学习的心态,姿态要低。不管你现在已经是多么有学问、有地位的成功人士,你都要提高迅速感知、把握、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新思维的能力;不管你现在的职位有多高,你都要始终抱有一颗向别人学习的谦虚之心。正如苏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自己几乎一无所知。”其实,越是有知识的人,越知道自己的无知。

爱因斯坦曾经形象地描绘过有知与无知的关系。他说,让我们来画一个圈,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好比是圈子的里面,一个人所无知的东西好比是圈子的外面。一个人知道的东西越多,这个圈子就越大,同时这个圈子的外面也就越大。也就是说,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所知道的无知也就越多。

人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不能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尤其是不能虚心听取比自己年龄小、地位低的人的不同意见。人们不能做到不耻下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他本身知识不够,不知道自己无知,以为自己什么都行;另一方面是他越是知道自己的无知,越是没有勇气不耻下问,他担心因为自己的不耻下问会让别人更加认为他无知。也就是说,这两种偏见可能成为人们无法做到不耻下问的原因。

日本有句成语:“问是一时之耻,不问是一世之耻。”当我们由于自己不懂,或以前没有学好而去向人请教的时候,确实是有一种羞耻之心,这是正常的,这要比那些不知世上有“羞耻”二字的人强得多。不懂而向别人请教的羞耻只是一时的,你问了之后,搞懂了,你以后就不会因此而再次蒙羞了。相反,如果你明明不懂,也不向人请教,那么你一辈子都会因为无法搞懂这个问题而蒙羞。

我们必须摆脱偏见的影响,不要总认为“我是对的”,“我什么都懂”,不管我赞成什么或否定什么,不管我坚持什么或反对什么,都是对的。这种现象在功成名就的人士身上最容易出现。

偏见会让我们变得顽固守旧,缺乏创新能力,还可能把歪理当真理,把邪说当正说,这无疑会对做学问、干事业以及发展人际关系造成破坏性的影响。那么,如何克服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呢?也许应该像孔子所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不要固执己见,也不要顽固地突显自我,以开放心态对待一切意见,一切道理,一切事物,一切人。

有人曾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跟谁学的呢?

子贡回答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思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圣人之道并没有坠落在地上,而在人们的掌握之中。贤能的人掌握了它大的方面,不贤能的人掌握了它小的方面,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什么地方不可以学习呢?他又何必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老师呢?

按孔子的学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初、高中水平,从没进过大学的门。但他却是当时学问最高的人之一,其原因在于他成功破除了偏见,能够向一切人学习一切有价值的学问。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因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段话详尽地阐述了韩愈的择师观念,那就是敢于抛弃年龄、学历、职业、地位等方面的偏见,达到“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境界。偏见一旦破除,智慧也就绵绵而生。

摆脱偏见的影响,学会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对于教师的成长和提高来说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韩愈有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固然“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但是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并不能做到事事通、时时通。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较快,因此在许多方面,尤其在某些知识点上可能要胜于教师。对此,教师应坦然接受这一事实,并且主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甘拜学生为师。

《学记》中有一段名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在突然遇到难题时不耻下问,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非议,反而会因自己的坦诚和谦虚而得到学生的尊重。运用不耻下问的应变策略,不仅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教师也能从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因此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教学应变策略艺术。

二、博采众长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

“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博采众长,熔为一炉。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观点,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观点在师生关系上的一种论述。他认为,人不分“贵贱、长少”,只要有传道授业的本领,就具备了做教师的条件。“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人行必有吾师”是韩愈“圣人无常师”的思想渊源。

韩愈引孔子拜郯子(请教官名)、苌弘(请教音乐)、师襄(请教鼓琴)、老聃(请教礼)为师作例证,提倡人们要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互相为师,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拜他为师。这里既有“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义。他的这一思想有利于扩大师资的来源,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说,求学之人要想求得真知,除了勤读诗书,更得游历天下。正所谓见多则识广,知识不仅仅是来自于书本的,还有更多的得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中获得。如果是向老师学习,就要效仿“圣人无常师”的做法,唯“道”而不唯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向各种各样的有才能、有学问的人学习。

从师唯“道”不唯人,这里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博采众长,大力吸收;其二是纳为己用,提升自我。

要做到博采众长,就要从细微处入手,虚心向别人学习。举一个非常浅显的例子,一个想学唱歌的人,他首先必然从模仿许多歌星开始,从他们身上学习一些表演和演唱技巧。这是初出茅庐的人必修的功课。用心的人会发现任何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师。

上级给你的评语你也要好好思考,他有时在不经意间点出了你的特质;朋友的一些优点,你因占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更要好好学习;有些品质不好但工作干得很出色的人,也可以抛开他的人品,认真学习他工作中的长处。任何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看你是不是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倾听的心灵……

当然,单纯的吸收是不够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将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纳为己用,从而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学习别人的优点,在别人身上看着是那么闪亮但是可不能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那很可能就会弄巧成拙。学习别人的优点,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尽量融和到自己的身上,与自己先前的那些优势互补,这样会使自己的各种各样的优点更加牢固。

博采众长,纳为己用,对于教师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广泛吸收兄弟学校和其他教师关于教育教改最新进展中的优秀成分,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创设出富于自己独特个性的,又适合于自己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方法,使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让学生在一种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求知、求学、求进取、求创造。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多思考——思考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思考自己的学生与其他的学生的不同个性;思考怎样才能创造出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思考自己应充实哪些知识……广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相对说来,从别人的课堂上学习经验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方法。但现实生活中,某些教师身上还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有的极度排他,以向他人学习为耻,总是自视很高,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或者极好的,绝不比他人逊色。于是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和经验,不潜心去研究教育本身的规律,不愿意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去着力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不懂得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就在客观上关闭了向他人学习的大门。有的则十分盲目,这类教师有积极的进取意识,有虚心求教的精神,但往往不知道自己该学谁,学什么,怎么学。听别人的课没有选择性,到处听,感觉每个人都似乎很好或似乎都有问题,当然也不排除在通过比较和鉴别之后能明确感觉出自己的满意和不满意,但不管哪种结果,他都不会持久地去听他最满意的老师上课,从他们那里学习上课的经验,结果正如浅尝辄止的挖井人一样,费了很大工夫,却依然无甚收获。

在很多学校,听课、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也已流于表面,成了强迫老师们完成的一项任务。每学期开学,老师们都习惯按照老一套办法,给学科组的教师编上号,大家轮流搭台,轮流唱戏,新老教师一个样。到预定时间,唱戏的上台,其余人则带上凳子,成群结队地去听。末了,评说一番,热闹一番,便各自解散。轮到下一个,一切依然如是。一个个讲完、听完,一学期便结束了。存在似乎便是合理,这种办法多少年一贯制,很少有人去深入地思考和努力地改进过它。虽然每学期的教学研究活动都在有组织、有次序地进行,但大家在听课中到底收获了多少,改进了多少,尤其是新上岗教师有怎样明显的进步,却是值得深刻反省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别人的经验要注意节约时间。如果你一个挨一个地去听所有教师的课,那是很难得到教育技巧的要领的。”我们相信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中的人各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自身的优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这应该是指平常的生活中,是从博采众长的角度讲的。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向有经验的教师的学习,但这种学习不能太盲目、太杂乱、太随意,而应该有明确的选择性和极强的针对性。

我们必须明确教师听课的基本作用。首先,听课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从授课教师那里可以学习到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可以学到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也可以学到学科知识,开阔知识视野。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社会知识,方能适应现代教育和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只要善于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持之以恒,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体会运用和不断地探索实践并创新,就一定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定会教出自己特有的风格。“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如是说,个中道理不言而喻。其次,听课具有鞭策促进、整体提高之功效。听课不仅仅是听课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对授课教师也无形中起到鞭策、激励、促进作用。授课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表现自己的水平,要从多方面认真准备,包括倾听同行的意见,长此以往,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就自然得到提高。实际上一些进步成长较快的青年教师大都会主动邀请教师听课,虚心接受指导意见并及时加以改进。第三,广泛开展听课,有利于教师间形成互帮互学、团结合作、共同切磋的浓厚的教研风尚和学术氛围,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听课也有学问。因此,要发挥听课的综合效益(科学性、学习性、指导性等),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看授课者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体现。思想决定观念,理念支配实践。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听课时首先是看教师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有“对象”意识,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二是看教材的处理手段和方法,即重点是如何突出的,难点是如何突破的,知识点又是怎样确立的、怎样强化活化的,概念、规律(原理)是怎样形成的,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三看“学法”指导。这里的方法包括思想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是否体现出学科中蕴涵的思想方法,是否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是否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四看教学的技术和艺术。技术包括教学器材、媒体的选用和操作,教学程序的设计和效果。艺术包括教学语言、教态神情、板书板画等。这些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教师上课要有“精”“气”“神”,即精神焕发,气宇轩昂,神采奕奕。教师语言生动,风趣诙谐,抑扬顿挫,作风民主,就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教与学就会融为一体。五是要对听课情况及时加以点评和总评,课后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听课要关注学生。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学生的活动,可以反映出教师“教”的情况。因为教师“教”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因此,听课要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行为观察判断教师是否有“对象”意识,是否重视学生的“学”,是否服务于学生的“学”,是否引发激励学生的“学”,学生“学”的方式,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否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这是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要求。

永不满足地追求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不断追求教学最优化的过程中,从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博采众才,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唯有如此,教育教学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