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重学校教育,促进青少年成才

注重学校教育,促进青少年成才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青少年均已接近成人,他们有较独立的思想和见解,开始进入成人世界,并逐步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据统计,中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只占同龄人的4%。一些大学毕业生也不例外,涉世之初的首选目标是大公司的白领。当然,青少年身心发展虽然有共同的规律,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则不尽相同,需要教育者在把握规律的同时,注重个性的特殊性,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保障和机会。

第二节 注重学校教育,促进青少年成才

一、青少年成才的两个重要阶段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两个较大的起伏期,一个是初中阶段,另一个是高中毕业以后,这两个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活跃期和突破期。

初中阶段的少年,面临着生理的巨大变化,同时,带来心理的明显转折,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矛盾、富于变化的时期。少年开始用成人的眼光审视世界,在寻找如何解决青春期问题的同时,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他们的人生思考已逐渐摆脱了小学阶段浪漫而幼稚的想法,逐步向现实靠近。同时,小学阶段的多变性也逐渐减少,理想和信念变得清晰而坚定。初中生在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会较执著地追求自己确立的理想。从初中阶段开始,成年人也逐渐承认孩子的成长,逐渐与其交流,而不将其完全看作小孩子。这个变化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这一时期成为人生的新起点。

青春期教育已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认同,而青春期教育的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危险期。

18岁是被法律承认须独自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年龄,这个年龄的孩子已基本完成基础教育,开始走向社会或进入大学,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此时,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青少年均已接近成人,他们有较独立的思想和见解,开始进入成人世界,并逐步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此时,他们开始为自己选定目标并为之奋斗,这对一个人的成才及一生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可见,一个人高中毕业以后的思想行为对成才产生重大影响是有依据的。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樊刚上中学时所处的年代,中国教育体系空前混乱,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上山下乡,樊刚也到了东北建设兵团。樊刚当时只能通过《资本论》和一些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论书籍,初步了解经济学。后来樊刚转插到河北农村,在当地接触了农民们贫困的生活。当看到农民们一年四季辛苦劳作,而挣的工分却不能养家糊口,便立志要找出这个贫困的死结在哪里。恢复高考后,樊刚选择了经济学这个学科,走上自己的成功之路。

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有许多人高中毕业之后不可能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据统计,中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只占同龄人的4%。高考就像一个圆形网眼的筛子,在过滤中,大量有潜质的、有特长的但不符合圆形网眼的人才被淘汰。高考分流后,进入社会的青年和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并对自己确立的人生目标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同样充满着成功的机遇。所以,高考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一生的失败,只要你不断努力,你也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但是青少年高中毕业以后的教育和培养,在我国至今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充满了误区。

误区之一 社会忽视对成人教育的投入,而家长也放弃了对孩子应有的指导。在青年人相对集中的地方,比如工厂、商店、建筑队与农村,普遍缺乏教育投入,文化生活贫乏。实际上,当人的生存基本条件得到保障后,最大的追求就是成就感和自我实现。对于不能上大学的年轻人来说,如果领导和家长不以失败者去看待他们,而是给予他们受再教育的机会,你会看到在他们身上释放的能量是惊人的。应鼓励年轻人在业余时间上各种文化补习班,上夜大、电大,参加自学考试,以弥补未进大学受高等教育造成的缺憾和不足,因为当代社会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

误区之二 青年人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人生理想与追求有所淡化。现在,不少青年人的人生目标过于世俗化与平庸化,他们追求舒适的住宅、惬意的工作条件、理想的家庭等等。一些大学毕业生也不例外,涉世之初的首选目标是大公司的白领。这种越来越平庸化的价值取向是令人遗憾的。经过多年学习而放弃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办公室里度过平稳安适的每一天,循规蹈矩地完成一些上司安排的事务,是无法成才的,即使你在公司里获得令人羡慕的地位,到头来还可能逃脱不掉“一地鸡毛”式的空虚与遗憾。人生应该有远大志向,立大志才能成大器。在立大志的同时,要勇于到基层去,积极参与技术改造,参与管理,将自己的全部才能、知识和创造力调动起来,获得在学校中学不到、当“小白领”永远换不来的经历。只有有了这种经历,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生产力,青年人才可能完善自我,从技能、知识、思想品德各方面补充自己。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祥曾勉励学生:“珍惜所学,沉得下去,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才终将站得起来。”

误区之三 部分青年人立足社会的人格修养与社会知识严重不足。当代的青年,生活在安定的社会中,他们接受复杂环境的锻炼机会很少,成年后不是浮在上面过“白领”生活,就是满足于家庭的琐碎生活,人格修养和社会知识严重不足,妨碍了他们开阔眼界和成才。在大学和青年集中的地方,应加强对青年的人格教育,不能仅凭空洞的说教,而是让青年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予以理论指导。青年人应自觉抛弃平庸化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大学生,应该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从底层干起,了解国情,了解百姓疾苦,一点点地积累社会经验,使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有所作为。

小学和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平稳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波动不大,但这并不是说其不重要。实际上这两个阶段是以后发展的基础,是活跃期的准备期,虽然相对来说问题出现比较少,但仍然是重要的。

当然,青少年身心发展虽然有共同的规律,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则不尽相同,需要教育者在把握规律的同时,注重个性的特殊性,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保障和机会。

二、学校教育中的弊端带来的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给年轻一代带来以下不良影响:一是感觉迟钝化。教育目标的偏窄、教育内容的繁难、学业竞争的激烈,迫使学生每天想着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不是无暇顾及,就是熟视无睹。这样日积月累,必然会令他们对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无动于衷,进而造成感觉的麻木与迟钝化。二是疾病增多。疾病主要是由心理的失衡、锻炼的减少和活动的单调引发的。面对学习与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往往感到紧张、压抑甚至恐惧,进而引发失眠、头痛、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等功能性、器质性疾病。专家近年来所发现的“感觉综合失调症”、“注意力缺乏综合症”等稀奇古怪的病症,也与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有着直接的关联。三是人格扭曲。我们的教育一向声称是培养人的,但事实上,在由机械操练、强行灌输所构筑起来的教育模式里,学生原本鲜活可爱的人格被割裂、被剥蚀,风格迥异的个性被忽视、被压抑,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成为这种模式的必然结果。这些情况,加上绝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这样在学生中间就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孤僻、自私、自闭、自傲、自卑、消沉、怯懦、情感冷漠、言行过激、意志脆弱等人格的扭曲和不健全。四是能力不强。教育本来是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要使人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和谐、自由的发展。但是,我们有些地方的教育却畸形发展,只重视学生的部分能力,而置其他许多能力于不顾。且不说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自制能力、生存适应能力等相对较差,就是与学习有关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也未得到有效的培养。我们教育出来的许多学生,已逐渐成为不会生活、没有激情、不会创造的一代人。

在家庭教育方面,问题也相当严重。现在我国家庭中绝大多数的年轻一代都是独生子女,都多少会受到长辈(父辈与祖辈)的呵护和宠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共同愿望,这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使得家庭教育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并且出现了许多不良的现象。就目前来看,有几种现象应特别值得注意:第一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第二是独断专行,强迫命令;第三是纵容溺爱,包办代替。不管家长们有多少“理由”,也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这些做法肯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因此,必须引起家长们的警惕。还有一种现象则是人们往往习以为常,但却应该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那就是不少家长把家庭教育变成了变相的“第二课堂”,或者学校活动的延伸。有的家长亲自出马,或者聘请家教,在家里为孩子加班加点,增开“小灶”;有的则威逼、利诱孩子去学习各种乐器,或者参加各种培优、培训,而不管孩子的天赋、个性、承受能力和发展可能性究竟如何。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并且被家长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冠以种种堂皇的理由。一旦孩子不从,家长往往振振有辞地抱怨孩子不识苦心,或者甚感委屈,或者暴跳如雷。殊不知,这种对孩子的过分要求、设计与期望,恰恰是孩子健康成长中最大的障碍。这种家庭教育,也是一种典型的“灰色教育症”。

以上做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极易造成孩子的心理疾病和行为错乱,如孤僻自私、自卑消沉、情感冷漠、言行过激等;其次,这会使孩子失去真正的童年,因为各种加班加点的培训、培优剥夺了孩子的游戏时间,使他们整天疲于奔忙,结果是不堪重负,难耐其苦,失去了生命应有的鲜活和生活的乐趣;再次,这极易造成孩子的个性压抑和兴趣的单一,因为孩子的一切活动都是家长已经设计、安排好的,孩子只能照做。孩子的兴趣爱好被忽视,他们的天赋得不到真正的重视和开发。长此以往,他们的个性必然被压抑,继而会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对周围一切的反感、厌恶、怨怒和仇视。家长脱离实际的设计与期望,不仅不会促成孩子的成长,相反,还会扼杀孩子本来具有的兴趣爱好,使孩子的生活失去应有的乐趣。可悲的是,有不少家长却恰恰是这样做的,而且还认为做得是那样的理直气壮、天经地义。

三、学校与家庭协调的必要性

学校与家庭在培养学生(子女)的总目标上一般说是一致的,即希望他们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在实践中,学校与家庭在教育协调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一些具体的教育价值观上学校与家庭就可能不一致。因此,一定要处理、协调好,才能使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做到协同合作。目前条件下,应当处理好的有关教育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成才问题上,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往往比学校要高,“望子成龙”心切。特别对知识阶层来说,他们往往要求子女必须有正式高等学院毕业文凭,而不愿子女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高考竞争之激烈,正与家长的这种人才观有关。作为教育、培养青少年成才的专门机构──学校,应向家长宣传,说明学校是从国家、社会的利益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来因材施教的,学校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理想、情感和智慧、才能等方面的特点,能较准确地对学生作出切实的评价和提出希望、要求。

第二,在对待学生全面发展上,不少家长对高考分数特别看重,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片面看法:①重智育,轻德育。不少家长忽视对子女个性、道德和精神追求的培养,把教育理解为纯智育,把家庭教育减缩为纯智育,又把智育减缩为提高学习成绩(分数)。子女的学习、考试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最为敏感、最能引起彼此情绪波动的事情。有的家长甚至干涉子女写入团申请,认为团组织的活动会影响子女的学习成绩。②轻视传统美德对子女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如有些中学生家长淡薄或轻视“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致使一些中学生居安贪惰,不尚节俭,不尊重、爱惜劳动成果,甚至一味追求享乐和挥霍。③一些人格修养,诸如诚实、正直、尊重人、同情人、乐于助人等,也被一些中学生家长忽视了。

第三,对待家庭与学校合作问题上,有些家长往往一味强调“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对学校的请求合作采取敷衍、消极甚至对立的态度;而有些学校则习惯于强调家长的责任和主动性,认为“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希望校方经常主动与他们联系,报告子女的学习等情况;学校则希望家长经常主动来学校询问、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情况。有的家长认为教师批评子女损害了自己的荣誉、面子;教师则认为批评、处罚是一种必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为学生好”。由于家长和校方对“合作”、“协调”缺乏理解,达不成某种共识,就常常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内耗”,产生“负效应”,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四,对待身教问题上,学校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当作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准则;而相当多的家长往往不注意这些,总认为自己是一家之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学校老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较注意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分寸;而家长往往忽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对待中学生教育方式、方法问题上,学校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要通过理性的传授、情感的陶冶和规章的约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调控,还十分重视通过班集体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心理品质的培养。学校既尊重学生,又对他们严格要求。家庭教育往往是非计划的,家长更多地通过情感的和经济辅助之纽带对子女施加影响。有的中学生家长由于素质偏低,辅导能力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又不注意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所以,不能采取合适、有效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常常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一些文化水准低或居住在落后、封闭的农村地区的家长,体罚子女的现象仍很严重。另外,溺爱、容忍、放任以及专制的教育方式较普遍地存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中学生家庭中。

要强调的是,以上诸矛盾的解决,学校方面和家庭方面均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就学校教育本身来说,也需要改革,进一步转变陈旧的观念和习惯,加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学校自觉地、主动地与家庭联系、交流,是搞好校—家协调关系的关键。因为学校毕竟是专门培养、教育青少年的机构,学校人员的素质、方法总体上总高于家庭教育人员的水平。

四、办好家长学校,推进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整体上看,它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组成的。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拉着“培养孩子”这架大车,沿着素质教育的大道勇往直前。可见,办好家长学校的作用很大。近两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素质教育全面推行,一些学校加大了开办家长学校的投入与力度,从而消除了“5+2=0”这一不良现象,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1.全面了解家庭,分析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终身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日后发展。如思想认识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行为的形成、习惯的培养等,都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改革开放步步深入的今天,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要动员教师献计献策,通过观察访问、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

(1)“言教”与“身教”矛盾

“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把家庭比作一根木头,把小孩子比作木头的影子。他认为,木头是直的,影子一定直,木头是弯的,影子一定曲。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许多家长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自己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边却帮助孩子打扫房间。这种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无所适从。

(2)“放纵”与“专横”矛盾

教育子女时,一些偏差现象屡见不鲜。在公共场所,常看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管束。如对孩子无故欺侮别人或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遇到别人的“碰撞”时,教育孩子要“以牙还牙”、“不甘示弱”,“他打你一下,你还他十下”。有的家长甚至亲自为子女“出气”,指责别人。但是,这些家长在家里却将自己摆在绝对权威的地位,要求孩子对父母的决定言听计从。他们把孩子看成是私有财产,不让其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很容易被扭曲。

(3)“重智”与“轻德”矛盾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没有完全确立科学的人才观,重智育轻德育,认为“学习=学习成绩=分数”、“唯上大学才是人才”,于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一次考试失误,家长会毫不留情痛骂斥责。有的家长对学校开展的科技、文娱、体育等各项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不闻不问,甚至不让孩子参加。这种逼迫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恰恰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因为它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压制了孩子的潜在性,更严重的是使孩子失去了最佳的人格教育期。有人说:“一个人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遗憾的是,家长们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

(4)“富教”与“穷教”矛盾

由于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童年时都曾受过困苦,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为家长们的教育口号。他们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生活需求,也舍得智力投资,如买钢琴、电子琴,买高级玩具,请家庭教师,报名参加多种培训班,等等。但是,他们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缺乏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意识。他们对孩子或过度溺爱,或过分严格专制,或简单粗暴;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或包办代替,或不理不睬。其后果只能是高投入低收获。

(5)“溺爱”与“叛逆”矛盾

教育孩子的水平实际上体现了家长自身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与为人处事的能力。作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真可以说是“爱你没商量”,把孩子爱得“死去活来”,“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如: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当孩子摔到了,埋怨地不平;当孩子忘记带书本了,责怪自己“老糊涂”……然而,孩子对父母的做法并不领情也不理解,他们以为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是理所当然,以至于父母不能满足其要求时,便大加责难或看不起父母。为此,有家长苦恼地说:自己什么都给孩子了,为什么孩子却一天天“远离了我们”?

(6)“短期幸福”与“长期幸福”矛盾

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幸福的,他们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享受着父母、爷爷、奶奶的宠爱。不用说帮大人做事了,就连自己检查作业、穿衣戴帽等事也常由大人“越俎代庖”。最为“壮观”的要数每天上学或放学时的“接送族”了,无论酷暑严寒,风霜雨雪,接送孩子的家长没有一丝懈怠,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为孩子提着书包。最为“动人”的要数学校开展的“远足”活动了,许多家长怕孩子吃苦受不了,不约而同地汇集一起尾随其后,自行车队、摩托车队浩浩荡荡跟在后面。殊不知,这种让孩子“感受安全”与“享受幸福”的做法,是缺乏理性的,这种一时的幸福,对他一生的成长是有害的。中国首富,人称“中国的彼尔·盖茨”——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说:“吃苦是人生最大的教育,假如没有吃过苦,人生就不算完整。”过分溺爱孩子,它不仅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而且剥夺了孩子的能力。孩子没有经过挫折、磨炼,就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温室幼苗”,自然不能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

2.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为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为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其充分认识人才=科学文化+思想品德素质+创新素质+社会交往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为了使家庭教育走出误区,真正发挥应有的积极的作用,开办家长学校应该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措施。

网络上某所学校开办家长学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加强两个建设

凭借多年的积累,家长学校开办的质量在不断提升,取得的实效也相应地在扩大。我们认为它的关键之处在于领导的重视,组织的落实。首先,抓住了两个建设:一是从加强家长学校基本建设入手,专门成立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负责;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家长教育基金”;订购有关教材,安排好上大课或小课的专用教室。二是加强指导家庭教育的队伍建设,除了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完整的工作计划、优良的基本设施外,还必须建设一支责任心强、家庭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规范授课制度

为提高家长学校的授课质量,我们从教师及家长两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要求教师做到:一是备好课。教师在接受授课任务后,必须针对授课主题认真写好讲稿,以达到“胸有成竹”。二是发通知单。要求班主任在召集家长上课之前发书面通知,写明授课时间及内容。三是提前到课。授课教师要在上课前30分钟到校,并热情做好家长接待工作。四是课后总结。上完课,教师要虚心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总结得失。要求家长做到:一要准时到课,到后签名;二要有事缺席必须在通知单上写明请假原因,由学生带回学校交班主任;三要听课时做好榜样,不要交头接耳,更不准吸烟。

构建授课体系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高超的艺术。针对现状中的种种“矛盾”,明确家长与学校的工作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素质,推行素质教育。根据这一目标,构建德育、方法及时事三大授课系列。每一系列力求从观念到实践有一相对完整的阐述,既有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使家长能结合自身实践,学有所得、受到启发。①德育系列。针对大部分家长均有“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一切不重要”这一观念,选择一些内容,如《家庭教育的迫切性与不可替代性》、《德育与成才》、《培养好孩子关心他人》、《面向新世纪我们怎样做家长》等,构成家长学校的德育系列讲座,使家长们清醒地意识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已不能符合新时期对人的素质要求,从而改变家长们只关注成绩而忽视品德行为的观念,真正树立起“育人先育德”的观念。②方法系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子女的普遍期望。然而,大多数家长往往只做“成龙梦”不做“成龙事”,鉴于此,要选择《孩子入学后家长该怎么办》、《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成长的关键是什么》等内容,构成家长学校的家教方法论系列,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向家长阐述教育子女的基本方法,使他们从盲目的“棍棒教育法”自觉地转到“科学育儿法”。③时事专题。对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通过家长学校,让家长及时了解并明确其目的意义。如配合“尊师爱生”活动月,为家长们上《让孩子拥有一颗爱心》的课,让家长懂得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培养孩子关心别人。这样就使家长们及时了解了学校德育活动的重点,并掌握了家庭教育方法,与学校可以密切配合。

目前,各地的许多学校都开办了家长学校,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家长学校已成为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3.开辟多种渠道,架通家校桥梁

实践证明,开办家长学校还必须辅以形式多样的双向沟通。因此,要采用各种方式来畅通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渠道。

(1)设置“家校联系卡”

学校统一制作《家校联系卡》,学生人手一册,由班主任每月填写一次,内容包括出勤、纪律、文明、卫生、行为等各项表现。

(2)重视家访工作

规定各班教师家访率,每学年达到100%,并填好家访记录表列入教师考评中。通过家访,可以融洽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设立家长开放日

为了方便家长与学校领导人员的联系,使家长更直接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每学期定一两天为“家长开放日”。在这一天,学校各项教育活动都向家长开放,家长可以与校领导商讨有关问题,也可以随班听课、查阅作业或参观学生活动。

(4)成立家长委员会

由校长负责,组成的成员具有代表性,应是在社会上有威望的学生家长。主要任务是:听取学校的工作报告;研究学校对家教的意见和要求;发动家长帮助学校解决具体困难;对家庭教育做得好的优秀家长进行表彰。

(5)设立家长电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话已进入城乡普通百姓家。对于一些在外地工作或远离学校不便来的家长,学校专门设立家长电话,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沟通与家长的联系,改善和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总之,要坚持努力与探索,使家—校联系工作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