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性的回归

理性的回归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所谓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做人的基本良知,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更自由。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

理性的回归——政治人文精神的培育

张万贵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依赖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唤起。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站在品德教育的最前沿,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促进课程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寻求二者最佳的结合点。本文拟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探讨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多元目标实现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精神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教育从功能上看,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要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充实起来;另一种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做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为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它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唤醒的。这两种教育,前者称作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则称为人文教育,它更重于精神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素质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依赖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唤起。然而在今天,即使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重需求,轻兴趣”的二律背反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这种服从考试指挥棒意志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与素质教育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是背道而驰的,长此以往,不仅是教育的不健全,也必然会造成民族发展的不健全。因此,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反思和重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谈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中就有培养人文精神的明确指向:“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人文学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建构和实现中,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二、深刻理解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在兴趣爱好支配下的劳动行为,一种心灵世界的多样化,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这是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点之一。人的全面发展除了能力发展以外,最重要的是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只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人的发展才具有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从永恒人性的观点出发,重视人的价值及其实现,帮助人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这里说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理性、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发展,应注重人的理想、情操、道德、信仰,反对教育的功利目的,反对把人作为工具进行专门的职业训练,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如果教育只以满足现实的社会需要为主,或者以此为出发点,就会使教育误入歧途。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所谓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做人的基本良知,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更自由。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的,而这,恰恰是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基本宗旨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讲,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会做人”为基点,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抗挫,追求个性发展,塑造“自主、自强、自立”的现代人格,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核心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诣是完全一致的。

必须注意,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把人文知识、人文态度等同于人文精神,以为教给了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态度,也就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人文素养最最重要的层次——人文精神忽略了、遗漏了。殊不知,人文素养的这两个层面也是属于可以“灌输”,通过“灌输”让学生接受的,而人文精神这一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则只能通过“唤醒”来培养,我们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实际上就是探索和实践“唤醒”的方法和途径。

二是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不变的、永恒的,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就是“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其实,由于国情不同,各个国家的人文精神也会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下的儒家人文精神”就不同于“西方‘启蒙’以来发展起来的人文精神”;每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也都不一样,西方“启蒙心态”所代表的人文精神突出的特性是人类中心主义,即以人为中心,“假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的话,这叫做长期的慢性自杀”,而现代人文精神的根本目标是要让人学做进步的现代人,要使人有更开阔的心胸,要使人在物化的时代里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已经走出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糅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念。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探索

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因而它不同于自然科学,需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站在品德教育的最前沿,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促进课程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寻求二者最佳的结合点。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与人文精神结合,因为教育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可以说它是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才属性的辩证统一,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多元目标的实现途径,唤起和养成学生的人文精神:

1.吃透教学内容,挖掘人文教育资源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真实精神、人的自由精神。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是政治教师和学生能够不受外在的高压和拘束,自由地、真实地表达对一篇文章、一个现象、一种事物、一个人等等的看法。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一切场合,不看任何他人的脸色,自由自在地表达真实的自我。这就是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立足于基本道德教育,基础学力培养以及身心素质提高,强化人格教育。这种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但并不等于就具有人文精神,不等于就能形成人文素养。要使教育达到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必须在教学内容的“内化”上下工夫,使之成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为。这种“内化”,就是吃透教材,深入挖掘和领会教学内容本身蕴涵的丰富资源,并从中过滤、升华出人文精神的闪光点。例如,高一《经济常识》第一课第二节《货币》,在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及其发展,揭开了货币的神秘棉纱之后,用了比较长的篇幅来阐述正确的金钱观;高二《哲学常识》第七课第二节《人生价值的实现》,针对拜金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又谈到正确的金钱观。如果教师不是深入地吃透了教材,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设计教法,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这个问题老生常谈,道理也十分浅显,同学们自己看得懂,老师就不啰嗦了,一言以蔽之,浪费了教育资源;二是滔滔不绝,照本宣科,以自己的表现欲进行灌输式的教育,结果是讲者枯燥乏味,听者恹恹欲睡。不论何种情况,一个通过讨论、辩论或者其他形式的自主教育来唤醒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机,就这么令人遗憾地失去了。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是无法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2000年浙江金华一中学生因不堪教育压力杀母的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例子,有谁能否认这个学生正在接受的教育里没有道德、人伦这种理性的东西,没有真善美的内容呢?这只能说明一点,“灌输”作为外力,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是行不通的。

因此,要给学生“说话”的权利,给予他们精神的自由。通过学生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说”——具体操作方式可以是个别提问,可以是小组讨论,可以是对抗辩论,也可以是师生对话式讨论,来了解其内心世界、思想动向和价值判断,疏而不堵,因势利导,一点一滴地激活他们的灵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真善美的东西,这才是成功的教学,才是人文精神的成功培育。而要让学生说真实的话、自由地说话,归根到底,还在于对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把握,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让学生“说”,什么情况必须让学生“说”。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是,一些善良的老师往往有意无意地、不知不觉地剥夺学生“说话”的权利,自身不自觉、下意识的表现欲“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课堂上,没有平等的师生交流,缺乏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有的只是惟师是从的思想禁锢,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2.改革教学方法,唤醒学生人文意识

人文精神追求的是对人本身的关照、关怀,追求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关爱,满足人的理性及情感需求。但在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进行了考试制度改革,初中升学考试和高中毕业会考采用开卷考形式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不少违背时代要求、压抑人性的做法。如“注入式”、“标准化”的状况。课上,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抄条条;课下,老师设下“漫漫题海”、“重重考山”,学生忙于画勾打叉。更有甚者,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很多老师把相关的信息、资料收集翻印成册,让学生在考场上查阅,这如何提高了能力?又如何培养了人文精神?这种做法只会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只会培养学生的惰性,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发展,尤其是创造力的开发!长此下去,思想政治课将会丧失其生命力,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者个体主动行为基础之上,并且以生产者个体参与经济竞争的积极性和效益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为此,培养未来公民形成鲜明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就历史地成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创造能力是人所特有的能力,但它是以潜能方式存在的,必须通过人们的自觉开发和积极运用才能发挥作用。基于此,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把着眼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在活泼和愉快的情境下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的潜能,激发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并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新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即“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教学效果。”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是这五个要素达到最佳质量状态并相互形成系统关系。这五个要素当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这也是教师能够控制的主要变量。教师应当以建构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教学宗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法指导,突出启发思维等。我以为,在当前,行之有效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法有三:

一是组织讨论。讨论可以达到让学生“说”的目的,如前所述,通过学生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说”,可以了解其内心世界、思想动向和价值判断,因势利导,“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真善美的东西。中学生常常不满足于教师和教材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基本原理的分析。由于多渠道获得的信息,使他们对于某些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规律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也敢于发表个人的看法,敢于争论。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就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讨论方式可以是小组讨论、对抗辩论、师生对话式讨论等等。叶圣陶说“上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讨论。”教师把认识中的矛盾和困难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解决,这就把学生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地位。这种方法,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解除了学生思想的禁锢,使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氛围中获得个性的宣泄、张扬和解放

二是组织活动课。增加用于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课时,是新一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显著特点。如果说,组织讨论是要让学生“说”的话,组织活动课则是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做”——它可以是访谈,可以是体验,可以是上述的讨论,可以是交流,当然还会有其他方式。这种“参与”和“做”的实质是,使学生验证所学的知识、原理,进而灵活运用和掌握知识,深化知识,获得觉悟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在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氛围的关系,学生必然会有一些自然的人性的流露,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我个人的理解,捕捉和发现其实就是活动课的目的之一,因为只有捕捉和发现,才能教育和引导,恰当的教育和引导,不引起学生的逆反,并能激起他们的共鸣,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最能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性。

三是组织研究性学习。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理想,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要只是为活着而活着。而这种引导,靠简单、空白的说教是无力的,苍白的。一个人的自身魅力来自其完美的人格魅力。教育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渠道。新课程强调参与和体验,正是思想政治课借以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时代性强与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是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无非是简单地用颇具时代感的事例,来印证教材中理论的指导性或正确性。这种方法不能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完全是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得到提高。因此,行之有效的做法,应该是采取启发、探索、研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与综合过程,把枯燥的政治课变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课,将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推向更高层次,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又开创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境界,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也使学生敢说话,敢说真话!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去实现个人人格的完善。

3.构建科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如果说,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那么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效的制度保障。

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或者说人文学,是近十年来国内才起步不久的课题。这就意味着于广大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刻不容缓。为此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体现和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这个评价机制当中,“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应占有一定的权重,因为创造潜能的发挥需要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只有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才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人文意识,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终极目标

四、小结

总之,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给人的启迪可能永生难忘,它引导学生追求自由精神,探索社会正义,使灵魂升华;它激励学生寻求光明,探索真理,向往完美的人格力量;它唤醒学生唾弃庸俗卑鄙、愚昧自私、凶恶残暴,这正是秉承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我们有责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挖掘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文价值,建构和充实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不断地影响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使他们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行,提高科学素养,涵育人文精神,获得全面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