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教材错漏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尝试

利用教材错漏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尝试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这些“权威”的错漏,我进行了一些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尝试。这种思想不打破,就难以真正激起学生的探索精神。教科书是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和工具。“肛门”的说法不对。因为“肛门”是人和多数哺乳动物消化管的最末端,主要功能是排除粪便。“泄殖腔”有生殖和排除粪、尿等功能,见于蛔虫等低等动物和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单孔类哺乳动物。

利用教材错漏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尝试

张 锋

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们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时代需要创新,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恐怕已是许多有识之士的广泛共识了。任何创新和创造,都必须以最初的怀疑、否定、探索为前提。所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至关重要。

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师往往以学生能够接收和储存知识为满足。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求同思维,要求学生记住标准答案,学生即使质疑问难也是在一定的框框中进行,不能越雷池一步。这样,他们的求知欲被压抑,遇到问题不主动思索或思考难以深入,这不利于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这个框框之一便是教学活动的最直接最基本依据——教科书及配套教材。利用这些“权威”的错漏,我进行了一些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尝试。

一、激发探索兴趣——“书”也会错

刚入校门的初一学生,还明显带有对“老师说的”“书上说的”的迷信思想。这种思想不打破,就难以真正激起学生的探索精神。老师说的是否一定正确,这好解决,但是“书”怎么会错呢?

教科书是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和工具。因为地位的重要,编审自然十分严格,错漏之处确实少见。但唯其少见,才更显出失误的“珍贵”了。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我仔细研究,终于在第一册第59页(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以下同)发现这样一句话:“表示人名的如闰土、孔子、父亲”。这句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可仔细一想,却不对味;“父亲”是人名吗?

“闰土”是鲁迅少年时那位“项带银圈”的朋友的乳名,没问题,“孔子”就有点勉强,“子”是古代人的敬称,相当于“先生、大人”、“老师”等称谓,不恭敬一点说“孔子”和“孔老二”没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几千年来他的著作被奉为“经”,他也因对文化、教育、思想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被尊为“圣人”。于是乎,“孔子”也就成了他的专利。可以想象,假如在他活着时,他的长兄与三弟都与他齐名,你说“孔子”是谁的名字呢?

“父亲”是对生育自己的男性长辈的称呼,虽然相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父亲”是一个特定的人,但反过来想想,所有男性成人都有可能是“父亲”,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父亲”就更不是人名了。

当然,这只是一处小小失误,但却对我大有帮助。当我引导学生发现这一问题时,学生惊喜之色溢于言表。他们知道了“书”上说的也不一定无懈可击,只有仔细钻研,才能获得正确知识。于是他们读书仔细了,注意思考了——他们都希望再一次找出课本上的错,他们不再人云亦云地回答问题。

二、发扬探索精神——不放过每一个疑点

俗话说:“爱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上了钻研,已尝到了探索乐趣的学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习态度和方法。从初一辨“父亲是不是人名”开始,我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时时都兴趣盎然,常常提一些让老师颇感意外的问题。有时对某一问题的解答又充满了新意,不时引发议论。而这些不但会活跃课堂气氛,加快知识的掌握,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讲到魏巍的《我的老师》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她从来不打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这段话中“她从来不打我们”和“仅仅有一次”是不是前后矛盾?“狡猾”是不是用的不恰当?我一看正问到关键处,便一面照例夸赞他的提问,一面鼓励大家讨论解决。片刻之后,就有同学抢着发言。通过争论,很快达成共识:“仅仅有一次”点明唯一打“我”的事例,但这并不是真打,反而更具体、更生动的印证了“他从来不打我们”。“好像”、“落”、“轻轻的”、“敲”生动地表达了融洽亲密的师生感情,表现出了蔡老师温柔慈祥的性格。“狡猾”虽然有“奸猾”、“诡诈”之意,但这里不仅没有贬意,反而既形象地写出了“我”的机灵、调皮,又增加了文章的幽默、风趣情调,更有力的表现了一个调皮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根本不是“调皮”、“机灵”之类的词所能替代的。

这样的活动也蔓延到我兼任的生物课上。在初中《生物》家鸽消化系统示意图上标有“肛门”二字,当教到那儿时,有一位同学提了出来。一时间,我还不能准确回答,鼓励学生查查前后各类动物具有相似功能的器官名称,也可以翻翻其他工具书如词典等。一会儿工夫,还没轮上我开口,学生已形成一致意见。“肛门”的说法不对。应改为“泄殖腔”。因为“肛门”是人和多数哺乳动物消化管的最末端,主要功能是排除粪便。“泄殖腔”是动物体的消化管、输尿管和生殖末端的共同开口处的腔。“泄殖腔”有生殖和排除粪、尿等功能,见于蛔虫等低等动物和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单孔类哺乳动物。家鸽的粪、尿和卵的排出都经过此处,所以应改为“泄殖腔”。

再如初三语文上到吕叔湘先生的《人类的语言》时,我一问预习时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就纷纷举手。其中一个同学提出:“课本第47页上说‘只有人类直起身子来用两条腿走路’,那猩猩、企鹅、袋鼠不也是直着身子用两条腿走路吗?我看到大部分同学显出探寻的目光。但还是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在学生们为“猩猩究竟用几条腿走路”争论时,我及时引导他们认真读上下文。终于,他们明白了,这句话完整的应该是“只有人类直起身子用两条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儿”,不能把后半句丢掉理解。

“对!”一个同学发表意见,“直起身子用两条腿走路而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儿”的,除了人类还能有哪种动物?也就是说人类是唯一的,我认为‘只有’用得很准确,作者的语言是非常严谨的”。

这样,探索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在兴趣的支配下形成习惯,有此源于“乐之”的习惯,教者轻松,学者愉快,任务完成了,疑难关键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三、坚信探索结果——《教参》错了

终于,学生开始相信自己的判断,敢于断然说:老师,《教参》是错的!上到第六册第62页中练习题第1小题时,又发生了件事情。

题目是这样的:阅读本文第二段,在下边四个方框之间正确地画出三条连线,显示生物躯体的组成、能量供应和其他二者的关系。

img41

作业交上来,58个学生,56个答案是(1)img42,只有两个同学的答案是(2)img43,而后者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我想检测一下学生,便有意把作业没改,告诉他们《教室教学用书》上的答案是(2),要他们更正过来。

说过以后,我不动神色地巡视了一圈,有三个同学动手改,但擦掉a、d之间连线后又画上了,在多数同学神情激动,欲言又止。我仍未动神色,只允许临近座位同学可以研究研究。几分钟后,学生纷纷发言,辩驳后一种连线法的谬误。概括起来,学生们提出的理由如下。

直接看四框内容,a框“构成生物躯体”和b框“供应植物所需能量”同属“功能”类,c框“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和d框“水和矿物质无机盐类”同属“物质”类。如果连c-d,就该连a-b,可第三条线该往哪儿连?

再看看题目要求:“显示生物体的构成(a)、能量供应(b)和其他二者(c、d)的关系”,显然是要看a、b和c、d之间有没有连线关系。也就是说连线应该在a和c、a和d、b和c、b和d之间联结,所以把c和d连起来就没理由了。

然而,课文第二段是这样的:“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构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能在呼吸时被氧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须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练习的意图可能是检测学生对“食物”这个定义的理解。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既能构成生物躯体(即a—c),又能供应生物所需的能量,所以是“食物”。水和矿物质无机盐类虽然也参与躯体构成(即a—d),但它们不能供应能量(b芑d)所以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食物而不是课文中定义的“食物”。

所以,假如按《教师教学用书》和《参考教案》上那样联结,又怎么解释呢?那样一连,实际上就成了这样的情形:

img44

只能理解为同时具有a、b两种功能(即属“食物”)的有c也有d,这显然与课文内容矛盾。

经过一番齐心协力地探讨研究,知识掌握了,问题解决了,错者心服口服,每一个人都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凭自己的努力“驳倒”了老师,否定了《教参》,再一次尝到了探索者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功者的欢欣。

就这样,我教育学生相信科学,相信真理,但不要迷信课本,不要盲从什么答案。学习中要大胆怀疑,然后积极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我相信这样做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最终有利于发展其创造性。

(1999年宁夏论文评选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