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新时期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不仅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更严重的是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实施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后进生差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当。失败的教育使孩子丧失信心,成功的教育使孩子找回自信。现代教育的含义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求知”。在“探求”中,学生不但能懂得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也学会了“求知”。

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杨存政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地位、作用、过程、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教育观念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它具有深刻性、稳定性,教育观念对于教育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先进的教育观念能指导和促进教育的发展,落后的教育观念会贻误教育。所以,新时期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一些学校教育却存在着分数至上的弊病,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训练成考试的机器和知识的容器,以学业和升学的压力来束缚学生,以暂时的学业成败论英雄,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偏爱偏信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把其他学生打入“另册”。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不仅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更严重的是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是摆在教育现实中的重大课题。但实施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却经常发生这样那样的偏差。在理论上,有的教师把全面发展和平均发展等同起来,有的教师把全面发展和大家齐步走画等号。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只关心部分学生的发展而不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有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局部发展而不关心学生的身心整体发展。这种种偏差,都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深层次上应理解为身心、学业、人格的和谐发展。我们既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业任务,片面地强调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完善,也不能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而一味追求分数至上。现行的教育中,学生的发展目标是,既要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又要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完善的人格。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有人曾经说过:“没有一生下来就坏的孩子,只有你对他的教育不当、培养不当,才会出现很多差异。”的确如此,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所谓“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我们用一个模子去铸造学生,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这样自然就把在这个领域不够突出而在其他领域大有可为的学生视为“后进生”了。活生生的学生毕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世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反过来说,孩子之所以成为“违法的”或“不正常”的人,都是因为受了“违法”的或“不正常”的教育的结果。后进生差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当。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冷眼相看,甚至不屑一顾,横加指责,致使学生缺乏自尊与自信,心中没有阳光,他怎么能茁壮成长?!当然,学生的错误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正的,其错误也不全是教师的原因造成的,有时候凭教师个人确实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围绕问题想办法,教育就一定会成功。

让每个孩子都体验成功。成功能使孩子找回自信,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能够体验成功的孩子确实不多,甚至很少。个别学校或个别教师只注重对少数优秀学生进行表扬奖励,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想想看,如果一个心理、生理、人格尚未成熟的孩子总是处在失败的阴影中,那么他们就永远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成功能使学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追求成功的心理动机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般来说,后进生都缺乏自信心,而学生的自信心最好用学业的成功来培养。教师要改进教育方式,不能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不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甘甜。失败的教育使孩子丧失信心,成功的教育使孩子找回自信。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成功才是根本之策。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的含义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求知”。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得到的是“接受”的本领,而“研究性学习”是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探求”中,学生不但能懂得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也学会了“求知”。

真正的研究是主体积极参与活动,在主体积极参与过程中,学生既磨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看来,把教学过程看成研究过程,恰恰击中了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喜欢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来自于教师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特别要引导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已经导致学生的知识来源和途径发生了深刻变化,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教学相长,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

(载《宁夏教育》2005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