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性格的培养与父母的关系

孩子性格的培养与父母的关系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融洽和温馨的环境,是培养儿童良好性情的前提。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特殊的心理发育期,这也是孩子逆反心理最容易形成的时期,必须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并在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地加以把握。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性格为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出生后长期生活的环境中形成的,而非先天带来的。性格一旦形成有其相对稳定性,但在教育影响下可有一定可塑性。性格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结构,可看做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品质的总和。心理学家把儿童性格的形成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龄前期,是性格受环境制约的阶段,儿童的行为往往直接受具体的生活条件的影响。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但还没形成稳固定型的性格,是性格的最初萌芽期。

第二阶段相当于小学及初中年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社会生活实践的日益丰富,使不少行为方式经反复的训练才获巩固,性格的塑造正趋向于完成阶段。此时若发现孩子有不良的行为方式需要加以纠正时,必须施以强有力的教育才能收效。

第三阶段是高中年龄阶段。此时的行为主要受青少年自身内心的制约,性格基本上已定型,改变也就较为困难。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阶段的儿童除了家庭教育外,同时接受幼儿园的教育,成人对他们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使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自觉性、独立性和目的性均有所增长。他们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开始比较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一般说来,孩子大约在3岁左右开始了解“坏”的含义。这就是道德认识的萌芽。儿童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发展,通过老师与父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肯定或否定的过程中,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经常受到赞扬的行为是好的,应该保持;常挨批评的事是不好的,要尽量减少。所以,良好的行为方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形成的。

家庭环境既然是儿童性格形成的摇篮,父母在与子女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对孩子性格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他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方式、生活作风及道德风貌等,都会在孩子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尤其是父母教育的方式,更可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类型。例如: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会形成儿童任性、骄傲、自私、情绪不稳定的性格。父母包办代替的教育方式,则使孩子变得盲从,缺乏自信与自尊或顽固、冷酷的不良性格。过于保护型的方式,则使孩子养成依赖性、缺乏独立能力、胆怯等性格。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则使孩子养成两面讨好、投机取巧、会说谎的性格。唯有既有民主又有一定权威的教育方式,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开朗、乐观、机灵、独立自主、善于社交及有创造能力等良好的性格。所以,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融洽和温馨的环境,是培养儿童良好性情的前提。这种家庭气氛使儿童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也能学会并养成对人热情、关心他人、尊敬长辈等优良品性。

正由于儿童时期有明显的模仿特征与易受暗示性,这就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文化素质不高的家长,必须设法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以身作则,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例如在公共汽车上,父母主动为老弱病残者让座,这种行为的本身就无言地告诉了孩子应该如何关心、体贴他人。同样你想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精神,必须自己认真刻苦钻研,孩子通过耳濡目染,就会仿效父母的好学作风。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本身却不务正业,吃喝玩乐,孩子当然不会听家长的。所以家长在儿童性格形成过程中,除了奉献一片真诚、慈祥、无微不至的爱心外,更要注意孩子的言行,教会孩子礼貌待人接物的方式,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鼓励儿童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及探索创造的能力。出现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应采取严格一致的方式,进行制止及纠正。对孩子绝不能一味溺爱、娇宠,否则后患无穷。总之,儿童性格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父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要尽量为儿童创造有利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以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性格踏上社会。

另外还要正确把握孩子特殊的心理发育期。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特殊的心理发育期,这也是孩子逆反心理最容易形成的时期,必须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并在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地加以把握。

2~3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勺子都拿不好,却偏偏要自己吃饭。不准他这样,他就会又哭又闹,没完没了。从前听话的孩子也会变得有些调皮、不听话了。虽然这些表现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存在着差异,但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这一时期,家长采取的方法不同,就会收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不问青红皂白,一派“家长威风”,态度过于僵化刻板,方法简单粗暴,常会导致孩子更强烈地反抗,从而成为孩子不良性格的基础,常导致他们退缩、孤僻等性格的形成。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孩子这一特殊的心理发展时期,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在孩子不听话、固执己见时,暂时依着他,然后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其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则不失为对他们的成长较为有效的做法。

12~15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又一个特殊时期,又称危险期。这个时期,是孩子青春发育前期,也是他们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时期。一直很听话的孩子也变得不太听话了;父母教育他,他不但不听,还常常对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都爱我行我素,情绪易冲动等。可以说,这一时期,也是他们最不安定的时期。

这一时期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就有可能致使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甚至出现父母不愿意看到的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因势利导外,还需特别慎重。家长应尽量与孩子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融洽与孩子的交流感情,切忌采取简单的压制办法。

事实证明,简单的压制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要恰当地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让孩子感到害怕,又不能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总之,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孩子发育的两个特殊时期,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为他们培养良好的性格打下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