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再三强调的是,临近考试开夜车拼命,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无论你是何种原因。不能不承认,那种“开夜车”“加时赛”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效,但对大考复习这种长时间耗散精力和体力的智力活动来讲,以减少睡眠来换取复习效果绝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不应该提倡。如果复习进度没有及时完成,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几次小型“夜车”,但最晚不要超过夜间零点,而且不要勉强坚持!

从容面对考试

合理应对大考压力

大考越来越近了,它更紧地牵动着人们的心,尤其是考生,可能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紧张。

一、了解自己的压力

你是否过于紧张了呢?如果你时常出现以下情形,说明你的压力较大,需要做出调整。

1.身体症状: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心悸,有时感到心脏猛烈跳动,心率过快。比别人爱出汗。饮食不规律,有时候消化不良,时有便秘或腹泻。入睡困难,常常做噩梦。

2.心理感受和行为变化:经常感到疲劳。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没有耐心,内心极不安定,紧张、担心、焦躁、犹豫不决,常有想哭的感觉,很少能够平心静气和放松自己,不能和周围的人一样快乐。因为脾气急躁易怒,影响和他人的关系。有时候感到不能把握自己的身体和大脑,情绪和行为很不稳定。

3.颇受种种忧虑困扰: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一些不能改变的事情、为将来不可预测的情况担忧。每天反复回想自己遇到的麻烦事和各种令人担忧的情况。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常对自己感到不满,即使完成了一项任务,也不会有好的感受,精神仍旧不能放松。想回避困难。

总体说来,正面的感受减少,负面的感受增加;积极有效的行为减少,消极的自我挫败的行为增加,是心理负荷过大的典型症状。

二、应对考试压力的方法

1.建立自信和积极有效的学习行为。提醒你:大考是考查你过去学过的知识,自己是有一定的水平的。当然,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学习考试所要求的内容。

2.现实地看待考试。它并不是对你个人价值、你成功的能力或者是未来幸福的测量。它仅仅是对你所知道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的考查。

3.对考试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除你对考试的负面想法和感受,不要去想你在考试中会是多么的糟糕。应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考试、看待自己。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你让自己相信自己将会失败,那么你可能真的会失败。

4.建立一个学习计划。为每天的学习和复习建立一个进度表。安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为那些可能发生的难以纳入计划的事情留点时间。如果你能够这样安排时间,当你更想做一些其他事时,你将不会感到内疚或有压力。同时,计划弹性又不可过大,否则当你意识到自己在一天里学习时间远不够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可能也会导致你紧张,压力增加,另外,要记住,如果你在今天失去了学习的时间需要在以后的时间加以补偿。

5.关注你所能做的并且是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必要去想那些你昨天(或过去)应该学会的内容或者你将来大考的成绩如何。应该把注意力直接指向目前对考试的准备上,把能量投注于目前的学习任务上。在考试的当天,你的精力必须集中在对问题的理解和准确反应上。

6.避免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比如:“假如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做得更好。”“假如我大考考砸了怎么办?”考虑问题会强化你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有受到挫折的感受,情绪变得很恶劣。

考前不打“加时赛”

我们再三强调的是,临近考试开夜车拼命,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无论你是何种原因。因为这样做违反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和生理节奏,第二天势必晚起,如果不得不早起,起来以后也无精打采。一个上午的好时间,恐怕你都没有精力充分利用了。

不能不承认,那种“开夜车”“加时赛”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效,但对大考复习这种长时间耗散精力和体力的智力活动来讲,以减少睡眠来换取复习效果绝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不应该提倡。长时间缺少睡眠不但不会增进复习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考生在大考复习中,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而且还要安排午睡。睡眠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0∶30到第二天早上6∶00;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可安排在13点与14点之间。如果复习进度没有及时完成,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几次小型“夜车”,但最晚不要超过夜间零点,而且不要勉强坚持!

有的考生习惯早睡早起,我们称有这种习惯的人为“百灵鸟型”的人,也称为“学习早型”,而“猫头鹰型”的习惯则称为“学习晚型”。通过比较二者的睡眠机制可以发现,学习早型的复习效果要优于学习晚型,原因是早型睡眠是由深到浅,在入睡后的3~4个小时以内进入最大睡眠深度,以后逐渐变浅。这种人睡得快而且睡得实。而晚型睡眠的人入睡后很长时间不能进入沉睡状态,总是停留在浅睡眠阶段,直到天快亮时才接受深度睡眠。可见,仅从睡眠效果来看,学习早型就优于学习晚型。此外,由于上课、复习、考试是在白天进行,晚型习惯的人不容易很好地适应白天的学习和生活,一句话,有晚睡习惯的学生一定要及早调整才行!

我们知道,考试时人会比平时更为紧张,身体消耗更大,所以考前一定要养精蓄锐,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要睡眠好,休息好,营养好,注意卫生,预防疾病。不要在考前拼命复习,忽视休息,把自己搞得十分疲劳,影响考试效果。

调整最佳应试状态

考试时,最冤枉的事莫过于记住的知识想不起来,会做的题目束手无策,简单的运算出现错误,这种现象在考生中并不鲜见。例如有一位考生这么说:“就学习时间而言,似乎已到了我的极限。我觉得平时学得还可以,大部分习题都能做对,但考试时却不知怎么搞的,该对的做不出来,不该错的却偏偏出错,成绩总是不理想,这使我紧张不安,甚至有点害怕考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没有使自己处于最佳应试状态,情绪过于紧张,无法充分集中注意力,不能调控自己的内部心理状态和外部操作活动,从而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那么如何将紧张程度调控到中等水平,维持最佳的应试状态呢?

1.保持充足的睡眠。有些考生为抓紧时间多学知识,剥夺部分睡眠时间,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做法。睡眠可消除疲劳,防止大脑因活动过度而产生抑制,而且可以为新陈代谢补充营养,使人集中注意力,增加记忆效率,思维反应敏捷,想象力丰富。所以复习越是紧张,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复习考试阶段,考生必须睡足8小时。曾有这样一位考生,活泼聪明,学习刻苦,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家长、教师对他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在考试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于是在临考前不切实际地给他加压,使他每天晚上12点半左右才能上床睡眠,早晨6点半又得起床读书。一段时间过后,该生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试卷上的全部内容而落后于本来不如他的同学,家长很是着急。那么为什么原来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上的全部内容,而现在不能了呢?更深层的原因是其反应、思维速度变慢了,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了。侵占了睡眠时间,在疲劳状态下学习,大脑皮层某些部位由于长时间工作产生超限抑制而难以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在他学习时,大脑并非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可能某些部位已经睡着了。这样势必会影响学习速度,本来已经掌握的内容难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出来,或者根本就束手无策。经常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形成了不良的习惯,那么他到考试时也处于这种状态,这必然会阻碍他的答题速度。人家在两个半小时内,大脑能发挥作用的各部位均能全力投入到考试之中,可是该考生的大脑有部分处于睡眠状态而不能发挥作用。这就必然会降低学习速度,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这种不遵循生理规律的“意志”和压力驱动下所进行的疲劳战不可能带来好的学习结果,相反因为消耗了大量宝贵的心理能量而只能得不偿失。

2.摄入充足的营养。营养是一个人生长发育和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能源。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发育和大脑机能,严重的会出现头昏眼花、注意力涣散、思维反应迟缓等症状,降低工作效率。复习考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脑力活动,更需要摄入充足合理的营养供给大脑。“废寝忘食”强调了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但却违背了学习的生理规律,所以在复习考试时不宜提倡。

3.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必须进行休息,或者是静止性休息如睡眠,或者是活动性休息如体育锻炼,休息既可以防止疲劳,又可以消除疲劳,而对于主要从事脑力活动的考生来说,体育锻炼更有利于防止和消除疲劳。通过体育锻炼,人体不断分解、消耗原有能量,而合成、再生新能量,增强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提高反应灵活性,增强效率和考试效果。

4.不断变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任何单一的活动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引起人的厌倦疲劳,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学习、工作效率。所以要不断变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避免单科独进,方法单一,使各科内容交替进行,耳眼口手脑并用,听说读写算并进,学习方式多样化。用新的方式学习新的内容时,对原有的学习来说实质上就是一种休息,这样高效地利用时间,可以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

5.考试前一天以休息为主,在放松状态下“随便翻翻”笔记和书本,此时不宜再记新的内容和钻研未搞懂的。一般说来,这时新学的内容,考到的可能不大,却会与脑中所记的内容相互干扰,使脑子变得沉重,过于紧张。

6.考试前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如准备好考试时使用的笔墨及其有关物品,考试环境,提前到达考场,免得因准备不足或迟到而惊慌失措,干扰答卷。

7.轻装上阵,适当降低求胜动机。虽然考试成绩要考完以后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成绩在考前就已经决定了,不管想得到多高的分数,考生此时的水平就是他的真实水平。因此考生无须忧心忡忡,顾虑考试的成败得失;也不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地提高自己的志向水平。你所要做的就是一切顺其自然,发挥出你现有的实际水平。

8.在战略上藐视考试,在战术上重视考试。应该相信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已准备充分,经过多次模拟考试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心理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考试并不可怕,这是应试总的策略。但在具体解每一道题时,应认真细心,重视每一细节,尽力不丢一分。信心和细心保证你考试取得成功。

六种方法帮你减压

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水平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大考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大学的硬件的话,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试中的心态的稳定、心理平衡与轻松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所以说考生在大考前以及考试中,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考生在考前因时间紧、压力大而导致的长期的过度紧张、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考生与家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减压疗法,使考生在考前心理放松,心态平稳,恢复到正常的身心状态。

1.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因为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海螯虾可为大脑提供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它含有的多种重要脂肪酸可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的紧张与疲劳。经常咀嚼诸如花生、腰果等食品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是有一定帮助的。而过硬过于油腻的食物,对考生来说则不是理想的食品,因为精神紧张必然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这些食品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反过来会加剧考生的精神紧张。

2.运动减压法

科学地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感。如在星期日,家长可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在学习中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考生在考前每日进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考生晚锻炼比早锻炼好。早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应看到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锻炼后,考生整个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锻炼因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却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3.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考生应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4.环境减压法

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够压抑和紧张的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等字眼,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而不能以打击或施压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学习,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如以幽默的方式逗孩子开怀大笑,对孩子遇到不快时适当时可让孩子痛快地哭一场,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

5.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情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其次,针对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这已被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的切身经历所证明。

对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应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的互动。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浓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

6.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庭都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老师、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良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再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时迅速建立应急机制。

备齐考试用品

考试前一天晚上,要认真检查钢笔、圆珠笔、2B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直尺和小刀等是否齐全,将这些用品和准考证整齐地放在一个无字迹、纸片的铅笔盒内。这就是进入考场所带的物品。不同的考试对于考试工具的要求也就不同。比如数学考试需要铅笔、尺子、橡皮,而语文考试就不需要这些东西。现在的考试一般都要求用蓝黑笔作答,所以笔的准备很重要。不但要看清楚颜色,还要查看一下墨水或笔芯够不够完成一场考试,最好的方法是准备两支笔,万一有一支坏了,另一支可以马上替补。别忘了戴手表进考场,以便随时把握时间进行作答。

一定要准备好准考证,若同时还需要其他证件,如身份证、座位号之类的,要和准考证一起放好,以免遗忘而节外生枝。大考正值酷暑,要适当准备清凉油、风油精、仁丹、藿香正气水及擦汗的小毛巾等。另外,还要事先准备好零钱。去考试可能需要坐公交车,考试期间要买零食。

考期饮食有讲究

紧张的考试期间,容易打乱考生的进食规律,因而无形中削弱了考生的考试竞争能力。为了避免这一损失,考生在吃饭时要采用以下几种卫生方法。

1.不要因为考试时间紧就拖到过分饥饿时再进食。因为过分饥饿时进食,会慌乱匆忙地大口吞咽,唾液来不及分泌,也来不及充分消化,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同时,大块的食物会对消化道产生机械性刺激而损伤消化道黏膜。所以考生要在略有饥意时就开始进食。

2.冷食和热食不能同时进入口胃,以免破坏胃内的平衡,削弱肠胃的正常机能。

3.进食时不要过量饮水,更不能吃了热菜饭而接着饮冷水。考生每天的饮水量要有限制,尤其是饭前饭后大量饮水或者大量喝汤,对身体都是有害的。因为水或汤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4.不要在紧张考试后立即进食。因为答卷时思维高度紧张,消化液的分泌不能马上回复到正常状态,胃肠里蠕动能力也不能马上恢复,在这样的情况下进食,就会破坏胃肠的平衡机能,而且这时进入的食物,也不容易消化。最好是在紧张消除之后再进食,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那么,你不妨推迟一下用餐的时间,可以听听你爱听的歌曲,或自己唱一支歌以稳定情绪。

5.考期内不宜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南瓜、茄子、面粉等最好禁食,就是在紧张的复习期间也应少吃,尤其是晚餐不能吃这些东西。再就是胃肠功能不强,肠胃有病的考生,对于容易产生气体的一切食物,最好长期禁食。因为肠道中气体太多,会压迫肠壁而影响肠道的运动,并可刺激肠壁神经,造成考生的神经紧张,肠肌过分收缩,日久会损伤肠道和身体健康。尤其是考期,考生神经因肠壁受气体刺激而产生紧张,会影响思维功能的发挥。

6.多吃肥肉有好处。近些年来,“吃肥肉不好”的说法,大家大都认可,但对于投入紧张复习和考试之中的考生来说,并非如此。

脂肪包含的生物性物质有留醇、磷脂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均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中,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是各不相同的。维生素A、维生素D及留醇(其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只在动物脂肪中大量含有,植物脂肪中则含此甚少或者不含有。而维生素E、磷脂等,都包含在植物脂肪中,它们是不能互相代替的,要确定脂肪对考生的利弊,首先要了解胆固醇对考生机体的作用如何。

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细胞质膜的重要物质成分,它能调节细胞膜的渗透性,并能促成产生胆酸、性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为了保持细胞的活性,胆固醇在人体血液中应维持在150~250mg,缺少了胆固醇,人会得许多病,较常见的疾病为慢性贫血。据国外研究表明,长期采用低胆固醇饮食的人,他们血液中的红血细胞膜里只有脂肪,没有胆固醇,从而使红细胞变得脆弱,存活时间明显缩短。当增加了胆固醇类食物后,慢性贫血的症状就能得到改善。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更需要胆固醇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所以考生应该养成适量吃些肥肉的习惯。

怎样确保考试期间的睡眠

考试期间的睡眠不足,是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多数同学是为了挤时间,晚睡早起而导致睡眠不足。少数同学则是因为考前焦虑所引起的。由于睡眠不足,考前复习中昏昏沉沉地打疲劳战,考场上迷迷糊糊地应试答题,其结果只能是把自己的学习优势变为劣势,是极不足取的。

有些学生已形成了夜间用功学习的习惯,夜越深其精神越好,这就是所谓“猫头鹰型”的人。形成这种习惯的同学一般上午的精神不好,不利于应付上午的考试,因此必须提前进行人体生物钟的调整,逐步改变生活习惯,以适应考试的时间规律。调整的方法是临考前三周就开始矫正作息时间,坚持晚上九点半钟睡觉,早上六点钟起床。开始时可能怎么也睡不着,不过没关系,睡不着就看书,但第二天早上六点钟铃声一响一定起床。起床后头会昏昏沉沉,因为觉没睡好这是正常的,这时一定不可赖在床上。坚持起床,到附近公园或是街道上跑跑步,或是做做操。一天过后,两天过后,你就会慢慢适应了早起早睡的习惯了。临考前一周应按考试时间规律作息,早点起床、运动、吃早餐,八点钟准时开始复习,上午中间休息二十分钟,最好连考试科目都不变,按科目考试复习。这样经过一段适应训练,临场考试也就不会有异常感觉了。

有的同学因为考前焦虑而导致夜间入睡困难,这时应首先放下思想包袱。上床以后要排除一切杂念,不要对第二天的考试思虑过多,不要回顾当天的复习情况,也不要因睡不着觉而急躁。

如何调节考试焦虑

每年6月,总被青少年学生称为“黑色的6月”。“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发展影响最强烈、最深刻、最持久的教育手段,莫过于考试了。面对考试,青少年学生别无选择,只能勇敢面对。

学生往往因为受到环境、生理、心理以及应试技巧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在考试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和才能,影响成绩,许多学生由此造成心理上的挫折感、失败感与自卑感,导致恶性循环,形成考试综合症。因此,如何调节好考试心理,提高应试能力,日益引起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思考与关注。

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情绪是影响考试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考试焦虑是一种负性情感状态,能给人带来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过度的焦虑会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导致注意力的分散和记忆力的减退,严重干扰逻辑思维的过程,影响水平的发挥。因此要消除考试焦虑,首先必须分析造成考试焦虑的根源。造成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自我心理压力过大,学生往往把考试同命运联系起来,把考试的成败与命运的成败联系起来,过于看重考试的结果,产生对未来前途的担忧。

父母、老师对学习成绩的期望值过高,以及同学之间的无形竞争导致的压力。唯恐考试失利,无颜面对父母、同学,把考试成绩与自我能力混淆起来,担心他人的评价,怕丢人,产生对自我形象的担忧。长期以来因考试失败所形成的对考试的恐惧与消极态度深入到潜意识内,而引发消极的自我暗示作用,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持自卑、怀疑态度。

对自己考试前的复习、准备缺乏应有的信心,总认为自己没有其他同学准备得充分。

要克服考试焦虑,关键在于勇于面对现实,进行自我分析,把内心的担忧、恐惧、焦虑逐条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就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焦虑情绪的症结,然后逐步消除这些消极的态度与情绪。这里最重要的在于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式、改变认知,用新的逻辑思维来重新分析、评价原有的想法。例如:

重新认识考试的功能。考试只是对自己学习状况的一种检测。人的一生中要经历无数次各种形式的考试,有无数次的机遇,一次考试的成败怎能决定命运呢?

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与他人的评价。每个人的能力固然有高低,肯定有些人的能力比你强,但也有许多人的能力不如你,你的竞争对手是你自己。只要你已竭尽全力,便应问心无愧,完全不必去过分计较他人的评价。

重新认识考前的准备工作。临考前,不少学生开夜车、搞题海战术,这不是复习的好方法,不要认为自己没有人家复习的时间多而焦虑,因为考试主要体现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与运用性,而这些不是临时突击所能解决的。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平时学习的系统性,面临考试应充分相信自己平时的积累,精神放松,复习安排要劳逸结合,睡眠要充足。考试时,充满自信,使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有最佳发挥。而过于担忧自己的复习准备,大搞疲劳战术,则会使大脑负荷过重,导致考试时大脑兴奋与抑制失调,影响正常的水平发挥。

重新认识考试失败。考试前,谁也不能预料结果,先担心失败,这是无谓地分散精力,是不明智的。面对考试要有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要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干扰。即使考试真的失败了,也不必悲观绝望,你可以从失利中总结原因,通盘考虑,重新制定目标,一切可以重新开始。

同时,为了进一步调节考试迟到心理,控制考试焦虑情绪,还可采用放松训练。如:

每晚静坐10分钟,排除杂念;进行肌肉紧张、放松练习。进考场前做深呼吸,使情绪放松等。

当你用全新的视角去分析困扰你的问题时,就会发现,许多使你担忧、烦躁、焦虑的因素,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可怕,有许多问题根本是庸人自扰。因此,只要改变观念,你就会精神振作,充满信心,把考试作为对自己的挑战,对自己的超越。你就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考试之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应考前的注意事项

1.入场前把精力集中在“检查准备工作”上面,不患得患失。例如,可考虑:应考用具备齐了吗?准考证准备好了吗?考试中要注意什么事项?(如先查试题总分,浏览试题,然后依次仔细审题,至少要审两遍,弄清“考我什么”和“如何答”之后再动笔答卷;答卷要先易后难,不可过于匆忙,应及时放弃无力攻克的难题……)也可信步院中,极目远眺。

对于审题,要特别加以注意。首先应弄清这个题目问的是什么内容,然后弄清解题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再想想解题必须遵守的规则(如怎样涂答题卡)。复核答卷时要注意:是否因思维习惯误解了考题的意思?是否违反了答题规则?是否“答非所问”了?有无笔误?答案能否引起误解?计算是否有误?有没有漏题?等等。

在时间分配上应这样做:用一半时间答一般难度的题,留下一半时间去攻难题和复核答卷。先答容易题,一是不要紧张,二是应及时放弃,腾出时间做别的题,待有剩余时间再重新回过头来攻它。这样做既能顾全大局又可改变思路,免得陷入思维定式而不能自拔。在两题都会和最后两题都不会的情况下,应先做高分题。

想想这些应考技巧,既能稳定情绪,又可做好心理准备。此时还可回忆一下文章上介绍的别人的应考经验,例如,实践证明在答选择题时“最先想起的一般是正确的”,改来改去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2.考前、考中不吃不清洁的食品,不吃不习惯的食品,以保证健康。同时,还应注意防雨、防蚊。

3.保证充足的睡眠。一是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警惕兴奋与抑制的紊乱。二是克服不安心理,保证睡眠。要面对现实,根据体力决定工作量。睡前不可过于劳累和兴奋,晚自习后要放松。可做“复合式呼吸”和“意念集中数数”引导入睡。即使难以入睡,此法也可使人得到某种程度的休息。三是有临时失眠症的人,可以试服安眠药以治疗失眠。短期服用安眠药无副作用,不会破坏脑电波“慢—快—慢—快”的转换规律。平日按医嘱服用,如效果理想考试时便可服用,这样不会发生意外。绝不可以不经试验和不按医嘱而滥服安眠药。

4.考完一门课,不管自己感到考好或考差,最好是不再议论,而把精神放松下来,以利再战。有的考生不明白此理,每次考完都与别人聚集在一起热烈讨论刚考过的题目。这样继续兴奋于事无补,反而消耗脑力。增加大脑负担,使大脑得不到休整,对下一场考试十分不利。建议每位考生改变这种不科学的习惯。无论考试成功或失误都不再去考虑,以正确的态度迎接下一门课考试。

5.考前两天,可以完全休息。如果回忆知识,只能提纲挈领地回顾一下,万万不可加班加点搞突击。

以上所述应考能力,并非只有考试时才需要,是大家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也是今后步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竞争能力之一。

打好入场第一枪

提前入场

先进场,就表示你捷足先登,你就似主宾,从心理上占了优越感。早一点入场,对考场的气氛、大小、光线、位置都有比较好的了解,对场内有关规定的情况会或多或少地能先知道一些,心理上就先有一分准备。如果最后入场,全场的许多目光注视着你,而且又要慌慌张张找座号,容易引起紧张。

由正门入场

无论进入考场有多方便的侧门、后门或其他途径,你都不要去走,一定要由正门进入考场,当你雄赳赳从正门迈进考场时,似乎你已经被录取,是胜者,从心理上讨了吉利。另外,从正门讲入考场,首先能看到学校或考场的招牌,在精神与心理上又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进考场要轻松自如

往考场迈入时,要全身轻松自如,挺胸抬头,目视前方,面带微笑,雄赳赳地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让人觉得你就是赢家,是胜者。

这里我最棒

坐在考场里,也要表现出轻松自然,乐观自信,信心十足,在内心对自己说:“这里我最棒,比谁都强!”但是又要保持点紧张严肃,头脑里始终紧绷着“不太容易对付”那根弦。

接受心理紧张

进入考场后,绝大部分人都会出现应激性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手指发抖,重者可出现胸闷、头皮发紧发麻、出冷汗等。遇到这种情况,根本用不着过多担心什么“完了”“考不好啦”等顾虑。暗示自己:“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很快就会过去,不必担心。”只要这样想,症状很快就会消失。或轻轻咬一下口唇,再深深吸几口气,症状也会随之消失。这种症状只要你自己不想它,别管它,它就会自然消失,如果你越担心害怕地想着它,它就越缠住你不放。其实这种症状确实不会影响考试。

学会耐心等待

进入考场后,还需要等待一些时间才能开卷答题,这个时间不要着急,学会耐心等待,并在内心告诉自己:“不用急,考试还有一会儿时间,马上就要大显身手啦!”趁这时可以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和身边的同考者。这种耐心的等待,可以使考试者在兴奋中更加从容,更有信心和更有把握感。

考试铃响,当考卷发下来后,先平心静气地打开试卷,接着看一下试卷的说明,了解一下共有多少张考卷,然后数一数自己的考卷,看看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要立即向监考人员声明,以便妥善处理。比较正规的考试,试卷面前都印有关于本学科或本试卷的答题须知及考试说明。另外,此时还要注意认真听取监考老师关于考场规则或试题解答要求的补充说明。有时试卷印刷有误,老师也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试卷校对。有些同学往往不注意这些,直到考试中途才发现问题,到那时再来改正,麻烦的事情就多了。因此,考试开始时,首先应明确本次考试的要求和试卷要求。

认真填写卷头

当查对完试卷和明确本次考试的要求后,首先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填写卷头。填写卷头时,要用正楷字填写,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卷头上。值得提醒注意的是:上面要你填什么就填什么,没有要求的一定不可多写,以免被人误认为是你在考卷上做记号。这项工作一定要在考试开始时完成,不要放在最后,放在最后容易忘掉漏写。

涂抹好卷头

如果是标准化考试,一定要按要求认真涂抹好考号和科目代号,不能马虎,如果涂抹错了,卷面的成绩将无法归入你的名下。涂抹时浓度不可太淡,浓度淡了机器容易漏读,但是也不可太浓,太浓了会形成发亮的镜面反光,机器也容易读错。这项工作一定要在考试开始前完成,千万别放在最后,放在最后很容易漏掉。

当你做完以上事情,再集中精力进行下一步的考试工作。以上十件事做好了,第一步棋就算走好了,也等于你打响了第一枪。

浏览试卷把握全局

对于是否浏览试卷,目前有两种态度和看法:一是先浏览试卷后做题。这是绝大部分人的态度和看法,他们认为先花2~3分钟时间迅速把试卷浏览一遍,这样不仅是检查试卷有无遗漏或其他差错,更主要的是能大致了解考题的难易程度、分值等概况,让自己对全局心中有数,便于制定答题顺序和安排答题时间。

另一种是要因人而异,不一定非要先浏览,后答题,也可直接从第一题依次往下解答。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对于应试经验丰富、考场情绪稳定的同学来说,宜先总体浏览,以便明确题量大小,难易如何,时间长短,增加答题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但对于缺乏应试经验,心里十分紧张的同学来说,宜从第一题开始解答,只要他们能做出一两道题,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如果匆忙中先全部看一遍,必然会发现难题,从而加剧了自己的紧张情绪。

我们认为还是先浏览一遍考卷为好,通过对试卷从头至尾浏览一遍后,就大体了解了试题数目、类型、结构、占分比例,哪些是难题,哪些是容易题,同时根据考试总时间,大体分配做题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全局,做题时心绪平定,得心应手。浏览试卷时,要注意下列七个方面。

1.浏览试卷时,先不要慢读细思,也不要把注意力停留在某一处,要快速浏览,看清楚即行,一般花费时间在2~3分钟为好。

2.要看清题目的总数,各道题的重点,难易度,所用时间、分值,便于下一步安排答题顺序和安排答题时间。

3.当读到熟悉的题目时,在内心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这里又可以得分,鼓舞起更大的解题信心和情绪。

4.当读到生题时,要在内心提醒自己,这里比较生疏,一会儿在这里要多加小心和思考,切记不能在这里细想或认为这里要失分。

5.当读到难题时,要在内心警示自己,这里比较难,一会儿要多加努力,千万不能把注意力停留在这里,或在想“完了,这里做不出来……”

6.边浏览,还要边提醒自己要在容易答错题的地方稍加注意和小心。比如有些学科采取“一卷一纲,二分叉同分值”的办法出题,所以有些试卷出现分叉题,分A、B两组,考生限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只以A组计分。

7.当你浏览完试卷之后,思想就不要再停留在试卷上长思,更不要认为试题容易而高兴,或认为试题太难而发愁,要尽快决定和安排解题顺序和答题时间。

审题不妨悠着点

无论面对什么科目的考试,在解题之前,首先要审题。具体来说,主要就是了解题意,搞清题中所给予的条件与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正确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审题错了,花再大力气也白费。纵观历届大考,因审题失误影响大考成绩的不计其数。因此,把握住审题的要求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对于不同的题型,审题时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选择题的审题重点

可以说,选择题是近年来在大考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客观性试题。它考查的内容具体,范围广泛,能力与知识并重。选择题的审题重点,主要搞清楚是单项选择还是多项选择,是选择正确陈述还是选择错误陈述,答案写在什么地方等。

2.简答题与论述题的审题重点

很显然,这两类题型都是主观性试题,其中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地解释、列举。而论述题则是一种要求运用基本原理对某个现实问题或某种观点加以论证或批驳的题目,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做这些类型的题目时,审题就是要弄懂需要你回答什么问题以及怎样回答问题,通过反复阅读试题,找出关键词并选准答题的角度。有时,答题角度即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3.计算题与证明题的审题重点

相对而言,此类题目常在数学、物理、化学中出现,它们所占分数较多,不仅需要解出结果还要列出解题过程。解答这种题目时,审题显得极其重要。只有了解题目提供的条件和隐含的信息,确定具体解题步骤,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从上面三种最常见的题型我们可以看出,要审题准、狠,并且夺高分,还得讲究科学的方法。一般说来,审题时要思维活跃,切忌头脑僵化,思路狭窄。在仔细读题的基础上,联想能力也要丰富,即充分利用试题所提供的一切已知条件,把隐含的未知条件挖掘出来,对试题做多方面、多角度、多手段的思考、探究,从而得出正确、严谨而规范的回答。例如,面对一道比较复杂的数学试题,我们首先弄清楚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是什么,将条件和结论区别清楚。在数学命题中,条件是因,结论是果。当做不下去的时候,要回过头来想想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是否都用了,条件和结论有些什么本质联系。

在考试中,常有同学在题目快做完时,才发现做不下去,仔细再看题目,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已知条件,后悔之余,连忙画掉重写,时间浪费了不说,卷面更是乱七八糟,这样也很难得高分。

还要强调一点,审题时不仅要求在解题之前需确切了解题意,而且要求在解题过程中也始终记住题意。有的考生往往忽略这一点,因而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常常发生“跑题”现象。甚至会因为看错一个数字而酿成全盘失误,最终酿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这实在是令人可惜的事!

审题并不是单纯地对题目的感知,而是要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智力活动。因此,在审题上多花一点时间是值得的。

答题不妨细着点

1.情绪稳定,有效利用10分钟

通常,在进入考场后,考生往往要等待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10分钟可以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尽快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而按考试规定,提前5分钟发卷,在这5分钟里,我们要做的主要是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破损、漏印、印刷不清等现象,如有应及时更换;同时浏览整卷,了解一下题量、题型,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漏答。

2.科学分配作答时间

作为限时考试,大考时答题要考的目标可不少:它既考准确度,又考答题速度,从而要求既快又准确。一份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一样,要学会量体裁衣、看分花时,分值小就少花时,分值大就多花时,假如一个只有2分的选择题花去你10分钟的时间,那肯定是不合算的,这样势必减少其他题目的解答时间。这时就应赶快转移兵力,把易攻的先攻下来,最后有时间再集中精力主攻“堡垒”。

3.先易后难的顺序不可忘

在拿到考卷后,要先做容易题,后做难题,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它不但是经验之谈,而且符合心理原则。你看刚进考场时,人的心情还比较紧张,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未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待做过几题后,特别是做了几道有把握的容易题之后,心情就逐渐稳定下来,智力活动也恢复了常态,这时再做难题就容易成功。而且做的小题越多,拿到的分数也就越多,心里就越有底,自信心也就大大增强,更利于做剩下的难题。

4.解题力求准确快速

答题时,不仅要做到准确无误、思路清晰、方法对路,还应做到每一步的推导、演算要准确,且书写清楚,格式规范。凡是会做的题,力求一遍做对,提高效率。理科题目求解的原始式尤其要注意准确性。这就要求平时应打好“双基”,养成周密思考、严谨解题的好作风,把该拿的分都拿下。

5.遇到难题,果断弃置

通常由于思维“卡壳”或其他原因,一时解不出某一题,不要过多地纠缠,浪费时间。待其他会做的题完成后,再回过头来攻它。

6.不留“空白”,乃是上策

中国画有一绝:那就是“留空白”的艺术,然而,我们在做题时留“空白”却无论如何是不会得分的,有的题不会做或没有把握,也不要空着。对于客观题,如没有把握,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感觉往往是最理想的选择。或者用排除法筛除其中一两个选项,再从剩余的选项中选出较为正确的。对于主观题,可以采用“分步”“分点”得分的方法。会多少答多少,即使写上一些相关的公式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分数,以达到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失分,不得分处争取得分的目的。

7.卷面整洁不可忘

答题时要注意字迹清楚、标点正确,保证整张试卷卷面的整洁美观。这除了能得到客观上的好分数外,还能得到主观上的“感情分”。阅卷是一个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阅卷老师看到整洁美观的卷子,会产生赏心悦目的舒适感觉,会觉得这考生不错,其他能力也肯定比别人好,于是卷面清楚者的得分好上加好,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考卷检查一定要认真

当把所有的题目做完后,有的同学常会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之情,提早匆匆交卷。这是不应该的。大考中主动安排时间检查答卷也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防漏补遗、去伪存真的过程。因为在我们跳跃式往返答题过程中很可能遗漏题目造成失分,通过检查可弥补这种答题过程中很可能发生的遗漏题目。

检查过程的第一步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发现之后,应迅速完成,接下来检查各类题型的作答过程和结果。

选择题的检查主要是查看有无遗漏,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题目,但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就内容来说,对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的检查,主要是改正错字和病句等。而对于计算题和证明题,你要仔细检查是否完成了题目的全部要求。若时间仓促,来不及验算的话,有一些简单的办法:一是检查单位是否有误;二是看计算公式引用有无错误;三是看结果是否比较“像”,这里说的是依靠经验判断,如数字结论是否为整数或有规则的表达式,若结论为小数或凌乱的数,则要重新演算,最好用其他方法去做。

当然,其他的内容还有不少,这些都是应注意的细节,诸如考生准考证号码的核查,擦净答题纸上的零散痕迹或标记等。同时,为了提高检查效率,检查宜“以粗为主”“粗细结合”。“粗检查”着重检查解题过程与解题结果的合理化,“细检查”则要检查运算结构的正确性,二者要结合起来。通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有:

1.大体浏览

即对整份试卷做个粗略的检查,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是不是所有题目都答了,是不是按要求做了,有没有弄错题号的(尤其在涂填答题卡时,可抽查几题核对)。

2.逆向检查

关于这一方法,理科同学更为熟悉,比如,我们原来用加法,检查时用减法;原来用乘法,检查时用除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式,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方法。

3.变换法检查

一般而言,如果某个题目有多种解法,在检查时就换一种解法,以判断原来解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这种方法适宜检查演算和证明题。

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检查时不要轻率地改动原来的答案。一般来说,在模棱两可、不能对知识做正确回忆,而且自己也无法进行检验与推导的时候,宁可相信第一次的答案是对的。

最后还强调一句,在大考这种大场合,即使答题和第一遍检查完毕,也不要急于交卷,应再次复查答卷,仔细推敲答案。

涂答题卡有“文章”

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强调:考生在接到答题卡后不应忙于答题,而应在监考老师的统一组织下将答题卡的表头按要求进行“两填两涂”。即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用2B铅笔涂黑考试科目、准考证号。这些细节千万不可小看。

为了使你的涂写速度加快,考生在考试前应把自己的2B铅笔尖削成小螺丝刀一样的扁平形状,笔尖的扁平宽度应与卡上口相当,这样铅笔尖在选择项上往复一次即可涂写成功。涂写时卡的下面垫纸要少而硬,这样涂写程度才适中。还应注意的就是选项既不能涂得黑得发亮,也不能黑度太浅,更不能反复涂改,因为那样会划破卡。修改时应用塑料橡皮轻轻地擦干净,然后再认真涂写。

再强调一下,答题时必须涂黑,不能涂得太轻、太细或不够长,也不应该涂出括号外,即做到“满、深、匀”。“满”是以涂满小方框为准;“深”是铅笔涂痕颜色尽可能深一些;“匀”是答题卡上所有涂点都要做到均匀一致,万万不可有深有浅,造成机器误读或读不出。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试卷和答卷分离的情况下,同学们一定注意不要填错题号,题号与答案号应与答题卡相应位置准确对应,通常须经过两次确认位置以后再答;否则一个填错,会导致以下各个题号全错,最好的办法是用左手压住答案纸一行一行地填。在每次考试中,常有考生因为太粗心或太紧张而发生“位移”的错误,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为了做到做题与涂卡准确无误,请注意以下三点:

1.审涂分离巧移法

这一方法可以说是明拙实巧、明慢实快。我们在做题过程中,只有从容应对,不匆忙在答题卡上作答,而是先审题,并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轻轻标记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审题后再仔细推敲自己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经反复检查确认不再改动后,再依次移到答题卡上来。显然,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精力易集中,思绪连贯,答卡纸易保持清洁、平整。

2.审涂结合并驾法

顾名思义,这一方法主要是要求我们在接到试题后,边审题,边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边选边涂,齐头并进。其好处是不易漏涂,不易错行。但由于是审涂并进,一心二用,易出现填涂不规范。所以,这时我们尤其要小心才对。

3.审涂记号着重法

考生在拿到试题后,应该一边审题,一边将选择的答案用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轻轻记录。待审定确认不再改动后,再在记录的答题卡上加重涂黑。在稳重之余,该法也有小心之处,即要求考生一定要把握记号的轻重。记得太轻,加重时易忽略;涂得稍重,又为将来的修改带来麻烦。

要科学安排答题顺序

从历年大考的各科试卷来看,考试的难题的比例多呈阶段型。多数试题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一般排在前面;少数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一般排在后面。这已成了大家的共识。

许多考生浏览试卷时一看全卷题量多、难度大,便心慌意乱,不能静下心来答题,像这种情况,就大可不必开始答卷前通览全卷,可以直接从头开始,按序作答,以免时间不够用。这时不会做的要跳过去。如选择题,经半分钟审题无从下手,应先跳过去做下道题;对于分值约8分以上的大题经四五分钟审题而无从下手者,也应跳过去。从而用最短的时间做完会做的题,拿到应有的分数。然后按“先易后难”的原则,补做漏掉的不会做的题。这时不应按顺序,而是按把握大小,这一点很关键。

除了上述的情况以及灵活的对策以外,还可优先解答时间分数比值较大的题目,就是说,应先做每分钟得分多的题,再做得分少的题,最后做可能没有把握得分的题。先易,保证这些基本题的得分。再难,集中精力和时间攻克难题,避免回头做简单题时因时间仓促而忙中出错。

另外,先易后难,还有这样几大优点:一是人的思维活动有一个由启动到激活的过程,应试答题先易后难符合思维的这种活动规律。二是开始答题顺利有利于集中精神、稳定情绪,且可以借助成功唤起自信,使自己尽快进入最佳的应试状态。三是解答容易题通常较快,可留出大量时间集中解答难题。四是把能得分的题先抓到手,不会由于放在最后因时间不够把能得的分也给丢掉了。基本分得到了,就可以放下包袱去主攻难题,能做多少是多少。

要合理安排作答时间

对于考试,我们铁定的一条原则是:能得分处绝不丢分,能得满分处绝不少得分。科学分配答题时间,是影响临场发挥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浏览过试卷和制定好答题顺序后,就得抓紧时间安排每一大块试题的大致解答时间限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考生在某一试题上花费太多时间。安排答题时间时,要把握以下六点:

第一,安排答题时间的原则是,易题和少分题少用些时间;难题和多分题多用些时间,以保证该得分处有充分的时间去得分。

第二,安排答题时间的依据是,根据试卷的题目类型和分值来决定答题时间的多少。

第三,心中要有“分数时间比”的概念。考生只有把时间用刀刃上,才能夺得高分。

第四,安排时间时,只能大略地计划每一道试题的大概时间与整体时间,不要太机械呆板,而应具体灵活。

第五,留出检查的时间。在安排时间时,最好留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作为检查时间,如果题量太大,而且自己对做题又有把握,检查时间还可留少一些。

第六,灵活调整时间。时间分配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考试成功,要灵活掌握,不要墨守成规。比如一道题原计划用3分钟,但3分钟过后一点眉目也没有,就要暂时跳过这道题,但是已经接近成功时,时间就要适当延长一些。

总之,考试的时间有限,必须分秒必争。它要求考生必须做到“快、齐、准”,就是说书写时一定要速度快,卷面要整齐、清洁,回答要准确无误。要提高考试的时间效率,在解答某个问题时,如果脑子中闪出其他题目的解法的关键点时,要速记下来备忘,但不要影响本题的解答,也不要一题未完就转到另一题。在攻克难题时,考生一方面要有攻坚的精神,力争完成;另一方面要注意切忌“卡壳”,消耗过多的时间,有的题实在觉得没有答对的希望,不如放弃,以免遭拖累。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有较多时间去做自己可能解答的其他难题,拿到更多的分数。时间的掌握可先大致估算一下容易做的试题需花多少时间,在做完这些题后,再把剩下的难题各需多少时间做适当分配,并且要考虑留下一定的时间进行核对、检查。

特殊题目特殊对待

在考试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怪题,我们采用的方法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1)遇到“似曾相识”的题时

当我们遇到这类题时,思想要倍加小心,反复审题,千万不可简单轻率地按照练习过的方法照搬。因为这类题往往表面形式相似,但内容、要求、解法完全不一样。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审清题意再下笔。

(2)遇到不曾见过的题时

在遇到这类题时,首先要稳定情绪,慢慢回忆。因为完全超出教材和大纲内容的试题是不会出现的,出题人不会在考题上来戏弄考生,因此要相信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完全能够做出此题的。这时就静下心来,想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体系及有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时就可能会从中想出头绪,在“山重水复”中出现“柳暗花明”。

(3)遇到综合性很强的题时

遇到这样的题根本不要害怕,更不用感到“无处下手”,只要你采用分解的方法就能彻底解决。先把大题一步一步地分解成若干小题,然后把每一小题做出来,最后综合在一起就是正确的答案。我们一定要善于化大为小,把大分数变成许多单元的小分数,这样就不会额外丢分。

(4)遇到“一时无法想起”的题时

相信每个人在考试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明明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题目、概念、定理或公式,到答题时突然想不起来。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首先要放松思想不要慌张,也别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先把此题放一放,去做别的题目。在做别的题目时,被遗忘的内容常常会自动地“跳”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找一找卷面上其他试题的内容,看看是否能启发回忆出遗忘的那部分内容。

(5)遇到特殊题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不要感到束手无策。这类题往往都有一套常规解法,一旦用常规解法解不出来,就说明该题有特殊之处。这时首先还是要找出试题的“题眼”,即关键词句,这是答好这类题的首要条件。接着换换角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着把一道题分成几个层次去理解,或者用几种方法、几条原理去解,或采用逆向思维去解,这样就能化特殊为一般、化复杂为简单,从而将它攻下。

三种方法攻克考前失眠

1.第一种方法

熄灯后躺下仰卧,做一次深吸气,然后徐缓地往外呼气。在第二次吸气时,你默念数字“1”,呼气默默地对自己说“放松”。与此同时,试着想在你面前有一块黑板,你在黑板上写了“1”和“放松”这几个字。在下一次吸气时,你默念数字“2”,呼气时默默地对自己说“放松”。如此往下做,一直默念到数字“20”,每次深呼吸都要想象听到并看到了那些数字和“放松”这两个字。在这一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胡思乱想的情况,这时,一定要坚持按照原来的步骤继续做下去。这样,思想终归会进入一种放松的境地,于是,睡眠就会来临。

2.第二种方法

熄灯躺下仰卧,先做3~5次深呼吸,然后想象在黑暗中有一个不太亮的白点,并集中注意力控制这一想象中的白点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50次,再换成缓慢地勾画五角星轨迹50次。如果感到心情改变不大,则重复上述意念运动程序数次,然后再进行两次深缓呼吸。每进行一次深缓呼吸,就对自己进行一次暗示:“我已经睡着了。”这样就可以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

3.第三种方法

上床之后,尽量让自己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首先要告诉自己,打疲劳战得不偿失,睡眠是必需的;不要过分关注自己是否入眠,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的,根本不用焦急。其次想象自己如漂在水面上,告诉自己我现在很舒服,很快就可以入睡了。有了良性的心理暗示之后,情绪就会放松,入睡也就容易了。

考前别感冒

夏季患上感冒一般是不容易好的,所以凡事都应该自己多注意,尤其是在面临考试的非常时期,更要保重自己的身体。适当地运动可以预防患病,但运动也不宜过量,过量往往比不动的危害要大。再就是尽可能地避开感冒患者,以防止被传染,并且尽可能地避开人群聚集的场所,如电影院、小餐馆、闹市区等。

要养成漱口的习惯,这对鼻、喉系统都有清除病菌的作用。当感到头痛、喉咙发涨、鼻子发酸、口有苦涩感等症状时,应尽早去看医生,以防止感冒。

应该渐渐地习惯睡觉前洗脚,用温水泡上一刻钟或是再长一点时间,既可防止感冒,又有利于睡眠。睡觉前用淡盐水漱漱口,慢慢习惯于冷水浴,尽量不要进公共浴场,如果家里没有洗浴设备,进公共浴池要选择淋浴。

然而,即使是预防得很周全,也不排除患病的可能,在患了感冒以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及时就医,当出现诸如打喷嚏、流鼻涕、轻微头痛、胸闷、喉咙干涩、流眼泪、轻微发烧等感冒症状时,要卧床休息,及时就医。千万别抱侥幸心理,以为挺一挺就过去了,不要大意,也不要拖。

其次是按时服药,也可以辅助一些别的方法,如用淡盐水、酒精等搓搓身体,喝点姜汤等。特效药对于感冒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它往往有副作用,选药时要特别注意,另外可以打点滴。

由于在特殊的情况下,时间紧,任务重,躺在床上休息时可以适当地看点书,比如语文、政治、历史等,要多思考,多记忆,但是如果感冒较重,就要静心休养,等感冒全好后再用功,否则会加重病情,到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总之,感冒发病时多有畏寒、发热、肌肉酸痛、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可口服感冒冲剂、感冒胶囊,多饮白开水,一般三日内可以痊愈。如果体温在38℃以上,就要服用退热药。为了在减轻症状的同时又不影响考生复习、赶考,要酌情选用药物。如果想得到“强制性”的休息,可以晚上选用含镇静剂的抗感冒药,如果怕影响思维的敏感性,可在白天选用含兴奋剂的抗感冒药。

不可乱服避孕药

一些高三女生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的月经期避开大考那几天,于是想出让孩子服用避孕药。

妇产科专家认为,经期对健康妇女的情绪和心理会有一些影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使人能够在平常生理状态下应付重大事件,有时确实需要改变月经来潮的时间。但少女通过服用避孕药来提高考试成绩是不可取的,因为参加大考的女生一般不满18岁,虽然她们从表面上看已接近成年人,但其实仍处于青春期,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生殖内分泌的功能与调节还处于从少年期向性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因而对成年人是安全剂量的避孕药对她们来说就可能是超量的,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必然明显高于成年人。已有一些少女因服用避孕药出现胃肠道反应,甚至引起低血糖、盗汗眩晕、四肢乏力而被送进医院的先例。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青春期少女由于生殖系统仍未发育成熟,生殖内分泌的调节功能不强,因而在青春期经常出现无排卵现象,严重者可以出现青春期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而避孕药的主要作用恰恰就是抑制排卵,因此青春期少女用避孕药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甚至大出血。所以对于一些即使在大考期间来月经,但没有什么不适的考生,医生不应为她们开避孕药。

对于确有痛经史,经期的确会对大考造成影响的女生,可以考虑服用其他药物,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擅自用药。

适度的紧张对考试有好处

随着大考的一天天逼近。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给考生造成紧张、焦虑的心理。然而,考生们都应该认识到,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你有,别人也有。因此只有接受它,习惯它,才能在考试时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很多考生越是临近考试,越是心理紧张,经常担心、焦虑、心情烦躁,看不进书,背上了很大的包袱。其实,面对大考这样的人生考试,情绪有点紧张、不安,心理烦躁是正常的、难免的,每一个平常人都会有。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感看得过重,误认为紧张不安的情绪会对自己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其实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进自己的潜能的发挥,对考试是有好处的。

心理研究表明,一定的紧张和焦虑能让意识缩窄、精神集中,并产生紧迫感,处于中等紧张和焦虑水平的考生,能最有效地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并能变压力为动力,学习效果也最好。所以不必太看重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只要这种紧张和焦虑不过度就行。

正确对待模拟考试

大考之前,每一个同学都要经历模拟大考,模拟考试的成绩又将被视为是大考成绩的参照数,因而模考的成败对每一个即将参加大考的同学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模考的分数低了,这正是暴露你在复习中的缺漏所在,激励自己完善知识结构。将你在模考中的错误一一找出来,深入地分析其中出错的原因,看看哪几道题是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哪几道题是由于知识点没掌握好而出错,在大考之前变精心为细心,变薄弱环节为理解透彻的环节,这岂不是一件好事?有的人模考失误以后就显得情绪抑郁,其实克服情绪抑郁应该从过去的学习中去寻找信心,应该看到自己过去所付出的努力一定可以在将来的大考中取得收获的这样光明的一面,模考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大考的失败,这样就能很快地使复习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模考成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卷面上的成绩,而且表现在你周围的人对你成绩的反应上。家长或是老师的一点鼓励或批评都会在同学们的情绪中引起极大的变化,这一点感受肯定是会有的。甚至有时自己的精力不能集中在复习之中仅仅是因为别人的一个脸色或一句无心的话语造成的。别人对模考成绩的反应对自己只能是一个借鉴作用,自己应该始终记住参加大考的是你自己,取得成绩的是你自己,面对失败的也是你自己,自己应该有把握自己生活的勇气。

模考只是模拟的大考,而不要把它看成是提前到来的大考,更不是大考的提前发榜。

注意调控考前情绪

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似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我们需要积极、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

1.保持情绪乐观

有人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因此显得更聪明、更能干。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心灰意懒。

实验表明,一组学生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明显。因而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效果大不一样。心情高兴时,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会感到大脑像海绵吸水一样,比较容易把知识“吸”进去。而烦恼、焦虑、愁闷、恐惧时,会降低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抑制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发挥。

2.保持适度焦虑

有些考生眼看离大考越来越近,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虽然天天挑灯夜战到深夜,但效率不高,睡眠质量不高,常做噩梦,第二天头脑昏沉沉的。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家长和社会过高的期望已使这些同学的情绪处于过分焦虑状态。

焦虑是指对个人的自尊心构成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其实,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学实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动机,变压力为动力,学习效果最好。这就提醒我们要调控情绪,使之保持适度焦虑,客观地认识自我,在学习中扬长纠短,讲究学习方法,为实现理想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进、拼搏。

3.坚持积极暗示

为消除过分焦虑,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一个人总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或满脑子都在想我为什么学不好、记不住时,情绪肯定低落、焦虑,且效率不高。因为这种心态不利于大脑正常发挥作用。因此,考生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并在心中默念三遍“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我绝对有能力学习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这种方法,你不妨试试,或许会有明显的效果。你要相信你的体内有一颗成功的种子,也许它还在休眠,快些把它唤醒,它会把你带到成功的高峰。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排除焦虑,充分挖掘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缓解过度焦虑

大考毕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面对这一重要关头,有些考生吃无滋味,睡不香甜,心里焦急异常,情绪容易激动。想看书,又看不下去;想休息,又安不下心来。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越焦虑,学习上越没有进步,心里便越着急。

对于这种心理压力,应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人应该有点压力,正常程度以内的心理压力或适度焦虑,具有激励学习、指导行为方向的作用,适度的焦虑可使注意力集中,促进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心理压力过大,可使一个人的情绪处于高度焦虑状态,注意力涣散,思维清晰度降低,从而使学习效率降低。所以把握住自己,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于参加大考的学生来讲,十分重要。

那么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调整这种过度的焦虑呢?

1.运用宣泄法

当自己处于一种莫名其妙而又难以言明的精神痛苦状态时,整天心神不定,焦躁不安,看书不进,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甚至坐卧不安、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容易出汗的时候,可找朋友、同学谈谈心、说说笑笑,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自己的焦虑郁闷情绪在不同场合得以宣泄而达到情绪的稳定。

2.采用理喻法

即用理智战胜情绪上的困扰。正确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视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调整一下自己的目标,就能从困境中得到解脱。

3.充足睡眠法

以足够的睡眠消除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足够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考前如果经常失眠,可适当使用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如利眠宁、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

注意适当地作息,适时地娱乐,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及时排除心理压力,注意合理的饮食,就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顺利渡过大考关。

注意考前的饮食营养

有位科学家说:“智慧是吃出来的。”这话似乎有些夸张,但临考前补给大脑足够的营养,是非常必要的。

饮食安排的原则是:能提供必需的热量,清淡、鲜美、可口;易于消化和吸收;自己想吃,又愿意吃的食品;不暴饮、暴食,只吃七八分饱。

根据既能全面地补给大脑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又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潜在能力的原则,我们列出下面的食谱,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选用:

早餐(可任选一种):(1)鸡丝面或青菜鸡丝面2两。(2)豆浆一碗、油条1~2两。(3)米粥1两、馒头1两、煮花生米、煎鸡蛋或红烧猪肝少量。(4)牛奶一瓶、面包1两、花生米少量。

午餐:(1)主食:米饭或面食2~3两。(2)副食:肉丝炒青菜、猪肝炒青菜、虾皮炒鸡蛋、青菜炒豆腐等,任选一种。(3)汤菜:豆腐青菜汤、鸡蛋羹、紫菜汤、青菜鸡汤等。

晚餐:(1)主食:鸡汤青菜面2~3两或馒头2两、稀粥1两,可任选其一。(2)副食:红烧带鱼、海米炒青菜、炒豆腐、煮花生米、酱菜等,任选一种。

此外,每天可吃3~4块巧克力,饭后吃少量水果,喝点茶或咖啡,但不应饮浓茶,避免使用兴奋药。

上面简单介绍了复习考试期间营养素的合理补充,下面介绍几个应注意的方面:

1.保证饮食的干净、清洁卫生,特别是夏季熟食的食用。

2.食物要多样化,粗细搭配。保证除以上营养素外的其他营养素能够全面供给,保证饮食的酸碱平衡。

3.选择色、香、味俱全或平时爱吃的食物,增加食欲。

4.不宜过饱,否则会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

5.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吃饭要细嚼慢咽,每次进餐时间为20~30分钟。餐后休息0.5~1小时后再开始学习或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后10~20分钟再进餐;晚餐离睡前至少1.5~2小时。

确保考试期间的身体健康

复习备考和应考期间,是学生最容易生病的时候。有的同学平时从不生病,但是一到考试的关键时候,毛病就来了,不是伤风感冒,就是肠胃不好。特别是每年的大考,有的考生常常是出了医院进考场,考场出来上医院,或者是一边输液一边考试,个别同学甚至于晕倒在考场。结果平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备考,这一下全泡汤了,因为一个人在病中其智力是不可能正常发挥的。

为什么考试期间最容易生病呢?这是由于一些同学考试期间过于紧张,加之身体的疲劳,自身免疫力大大降低,疾病也就乘虚而入了。—旦生病,自己的体力和精力迅速下降,而考试却不会因为你生病而推迟,抱病参加考试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考试水平的发挥,而且会加重自己的病情,损害自己的身体。由此可见,要想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确保身体的健康是第一要务。

如何确保自己考试期间的身体健康呢?

首先,须注意临考前和考试期间的饮食卫生。在考试期间不要改变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

其次,要注意考试休息。由于考试期间身体能量消耗很大,且大型考试一般都是“连续作战”,每天至少要进行两个学科以上的考试,因此,一定要保持平时的生活作息习惯,不要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律。不仅考试期间要确保休息好,而且考试前就应该让身体和精神充分放松,并适当减轻学习负担。俗话说的“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就做好系统的复习和总结,临考前几天主要是看看系统的总结笔记,做最后的强化记忆而已。不少同学平时学习不抓紧,或是没有计划性,临考之前搞突击复习,或是开夜车,加班加点,这样不仅不会学得好,考出优异成绩,而且它是造成自己考试期间疲劳、焦虑和生病的重要原因。

再次,应坚持每天适量的运动。考试期间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活动的时间少,这就要求同学们更要注意安排每天的锻炼。考试期间锻炼的运动量不宜过大,比如利用学习的间歇散散步,或是慢跑步,也可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等。不住校的同学不妨把骑自行车看作一项锻炼。对于那些不好动的学生来说,站起来伸伸腰,活动活动筋骨,做几节操也能收到锻炼的效果。

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完成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复习和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大范围的知识检查与考核,不确保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竞技状态,是不可能获得复习的高效率和取得考试的优异成绩的。

影响个人的心态,造成考前心理紧张和焦虑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1)对考试期望过大,怕达不到目标而辜负父母的期望,影响自己的前途;(2)对自己信心不足,缺乏一种必胜的信念;(3)自尊心过强,担心一旦考得不好会受到别人讥笑;(4)对考试准备不足,还存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漏洞,感到心中无数,以至于焦躁不安。

上述这些原因,常常使考生产生一些消极的自我陈述。如这次考试我肯定考不好了;要是考不及格怎么办?我怎么去向父母交代?父母会不会骂我?老师和同学怎么看我,会不会说我笨,说我没有用?如此种种,以致转移了对复习备考本身的注意,过分夸大成绩不好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严厉地进行自我责备,不相信自己的目标可能达到,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价值都产生了怀疑。

这些消极的陈述不仅导致考生情绪的低落,而且还会引起体内的不良反应,产生生理上的不适,如胸闷、心慌、头痛、腹泻等。更糟糕的是,这些自我陈述具有“自我实现”的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考生在考试之前便预言自己不会取得好成绩,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便会使考生精神萎靡不振,本来该用于复习的时间却在忧虑、担心考试的结果,整日被对考试的结果的消极期待所导致的忧郁的情绪所左右,哪里还有精神和心思复习功课呢?因而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在情理之中了。而且考生本人也会为自己胡思乱想,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而感到心烦意乱,于是无意之中便实现了自己的预言,真的考“砸”了。

因此,考生在考前应避免出现这种消极的自我陈述,因为它是复习和考试的大敌。

首先临考之前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不要期望过高,自己只能达到80分,就不要奢望100分。如果自己的学习基础不好,即使只能考到60分,只要做出了努力,没有令人遗憾之处(如会答的题因疏忽而答错),家长不会责怪,同学也不会讥讽,自己也会觉得心安理得,自然也就不会因期望过高、为担心达不到目标而焦虑。对自己高标准的要求不是在考试时提出一个分数目标来实现的,而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抓好平时的学习,考试自然就会获得高分。

其次是要树立信心。凡是切合自身实际制定的目标,只要你坚信一定能够实现,十之八九就能成功,因为你会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成功而努力奋斗;反之,一开始你就想到这事可能成功不了,缺乏信心,稍有困难,你可能就会放弃努力,自然也就不可能成功了。建议那些常为考试而担心的同学,每当自己出现这种消极的情绪时,便立即反问自己:我真的不行吗?别人能够成功我就不能吗?或者干脆放下手中的书本,仿佛自己获得了解放似的(即抛开一切),去尽情地玩一玩,然后再回到桌边,拿起书本继续复习。复习备考的信心足了,你才会精神抖擞,朝气蓬勃,这时考试的胜利便已经向你招手了,考场应试时你才会进入最佳精神状态,发挥出最好的考试水平,什么“紧张”“焦虑”,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至于考试的知识准备,在上一节中已经谈到,只要平时踏踏实实地学习,考前抓好了备考复习,面临考试你会成竹在胸,坦然自若,还有什么可紧张的呢?

另外,临考之前和考试期间也不要为其他生活琐事而烦恼,不要和家里人生气,也不要和同学闹意见,更不要和人在外争吵,维持心理的宁静,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基本条件。

怎样才能睡得香

既然睡眠对恢复体力和脑力是如此重要,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睡得更好呢?首先,应该注意预防睡不着的因素发生。一般人睡不着,大都由心理因素产生。为此,应该注意以下七点:

第一,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作为考生,或是由于同学之间,或是与老师之间发生了矛盾,搞得心事重重;或是因学习遇到了难题,考试没考好而夜不能寐。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重要的是不要停留在这种状态上,而要找到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再定出措施来改变这种异常状况,想妥当之后,心情就会平静下来。

第二,不要急于求成。对于明天的事,要通盘考虑,不能光着急。有的考生一想到第二天要考试了,就考虑到考试成绩问题,头脑异常兴奋,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应避免的。

第三,不要打乱生活的节律。平时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有的考生心想明天要考试了,今天早睡两个小时,结果越想睡越睡不着。也有的人因为明天有事,反而晚睡两个小时,结果也同样影响睡眠。为什么?因为你把自己的生活节律打乱了。实际上,第二天功课完成的好坏,并不决定于前夜睡眠的多少。若是明天有重要的事,今天的活动还是照常进行,一天下来有愉快的满足感和疲劳感,而且仍旧按照以往的睡眠时间就寝,对第二天功课的完成将有很大的益处。

第四,临睡以前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要避免坏情绪的产生。例如,不要在临睡前回忆和别人的争执、吵架情景、学习中的不愉快事情。对没有完成的事想不开或悔恨,就会越想越睡不着。“今天没有完成吗?明天我一定要完成它”。有了这样的心情就可安心睡觉了。

第五,应该经常注意运动。运动可以调节睡眠的节律。每天适当锻炼身体,可以使我们享受健康的幸福。尤其是繁重的功课复习以后,更应注意这一点。运动也可改善我们脑的功能,肌肉的运动可使肌肉收缩的信号通过脊髓上行,走向脑干网状结构,使脑发生兴奋,使其功能更活跃。另外,由于运动,促进血液的流动,呼吸的增加,能使大脑更好地新陈代谢。适度地运动可以使晚上睡得更深更香。

第六,应该注意饮食。当一个人过于饱食,胃胀满,其内脏信号便刺激脑干网状结构,使人睡不着。相反,如肚子空空,血液中的营养成分低下,那种信号也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这时,人也难以入睡。一般来说,睡前七八分饱可以使你安稳地睡个好觉。

临睡前不应该喝浓茶、咖啡,不应该抽烟。这些带刺激性的东西,会使脑的兴奋性提高,不利于睡眠。

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对睡眠也很重要,例如保持室内的安静和谐,自习回来脚步要轻,寝室内光线不能太亮,气温适当等。睡觉时枕头不宜过高,一般8~10厘米为好。内衣不能太紧,被子要柔软,这样人才能睡得舒服。

第七,养成良好的入睡准备习惯。良好的入睡准备习惯有助于睡得更好。这些准备工作包括:(1)刷牙,这比起床后刷牙更重要,既能去除口腔积物,保护牙齿,又能刺激牙龈细胞,促使沉睡。(2)温水洗脸、洗脚,洗涤大小便的排出部位,这些对大脑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温水洗脚,可使血液下行,有利于消除疲劳,促使人入睡。洗涤大小便排出部位,不仅能起到去除分泌物,预防肿瘤的作用,而且会使全身舒适放松,有利于沉睡。(3)梳头数遍,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保护头发,对大脑也有保护作用。(4)喝少量开水或牛奶。(5)开窗换气。能使人在睡眠时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能使人入睡快、睡得香,保证大脑的充分供氧。

让考试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一听到准备升学考试,我们马上联想到仿佛在地狱中受煎熬一般的痛苦,不仅丧失了生活的乐趣,还把考试当成一个大包袱,而且越背越重,无法平心静气地去考试。这样,考试怎会成功呢?

此时怎么办呢?

一个办法是:幻想考取后的快乐。

我们对于快乐或有趣的事情,往往不用别人来要求,自己也会主动去做,俗话说:“喜欢才会有进步。”准备考试也是如此。良好的想象很重要,最简单的方法是想象考上大学后,能够去旅行或可以尽情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等。只要一想到快乐的大学生活,再繁重的作业都会努力去做。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报酬效应”。

另一个办法是:预想名落孙山的痛苦。

如果认为准备升学考试太痛苦了,那你不妨试试这个办法:想想现在虽然痛苦,但是名落孙山会更痛苦。这样自己告诫自己就会知难而进。

有一个考上大学的同学说:“每当我想玩时,我就告诉自己,你要是不好好复习,考不上大学,明年你只好再在这里受一年罪。那该有多‘悲惨’。对未来不幸的恐惧又把我的心收回来,使我安安心心地学习。”

考前不要乱翻阅

无论在哪一个考场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景,一些考生在走进考场的前几分钟,仍然抱着书本不肯放手。这种心理多出自不想浪费考前的一分一秒,但是这样做并没有好的效果。

有些考生在进入考场之前仍然打开课本、参考书或笔记,好似把家里的书房都要搬来一般,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做最后的复习呢?

虽说在紧要关头,人确实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潜力,但这种潜力也只能集中在某一件事上,考前心情本来就紧张,在这种状况下你又如何能学得进去呢?所以考前的死啃,常常只是看字而已,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作用。

同时,假如不当地使用头脑,反而会使以前所记的东西产生混乱,而在考场上突然会有什么都想不起来的感觉;当你在翻阅书籍的过程中,常会发现许多自己尚未记住的内容,这时你会越发感到不安和紧张。

为了避免这种反效果,把带到考场的书视为一种护身符即可,不必再忙碌地翻阅。抬头看看蓝天,反而能使头脑清爽些。

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

(一)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有的同学考试前和考试中总在想,考不好同学将会怎样看待我,亲朋好友将会怎样议论我,因而引发或加重考试焦虑。考试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尽量考好,就尽了自己的职责。自己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就该心安理得。不能因别人的议论而左右自己的情绪。谁都希望考得好,被别人的议论所左右反而考不好。因此,不要去想别人的议论,不要去理睬别人的议论。

别人的议论有些也是不正确的,何必去受它的影响呢?别人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使你丢了几分多么犯不上啊!

(二)正确对待自己的水平

自己的学业成绩,自己的实力自己是最了解的。自己的考试成绩与自己的学习实力相符合就应该对考试结果持有较满意的态度。

有些同学产生考试高度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自己的学习实力的情况,盲目与学习实力强的同学去攀比,由于学习实力达不到,必然会产生紧张、烦躁。因此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实力,适当地要求自己的考试成绩是防范考试焦虑的对策。

不宜穿新衣参加考试

有位由小镇到城市来参加大考的学生,由于是第一次穿皮鞋,脚被磨破了,因而在应试时感到非常不舒服。也有不少人表示:因为参加大考,做母亲的硬逼着他们穿上新的衬衫,或者新的学生服,结果新衣服的领子不是把脖子勒得太紧,就是磨得难受,以至于无法集中精神应考。

参加大考,最好是穿着平常已经习惯了的服装。因为人在紧张的时候,穿着平时的衣服可以使心理得到平静,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不安情绪的产生。

文具还是旧的好

有些人总觉得“明天就要考试了”,于是便带了家人为他准备的新笔、新橡皮等文具。然而,使用不习惯的文具就如穿新衣服一般,你会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结果反倒无法保持镇静。

有一位考生,当他在考场上心情不能平静时,就一边摸,一边看着自己平日使用的橡皮,结果出乎意料地情绪竟逐渐稳定了下来。可见平常用惯了的物品不仅方便,而且同时由于它曾经陪伴了你很长一段时间,有如共同向考试挑战的密友一般,能了解你当时孤独的心情,因此能像个老朋友似的,帮你稳定紧张的情绪。

主观题的应试技巧

所谓主观题,是指那些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具体情况或个性的试题。通过这类试题的考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某个具体部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可以测试学生精确地回忆所学内容,灵活地组织材料,清楚地表达问题,深刻地了解问题实质的能力。因此,主观题是现代考试中的一类最基本的题型,各科考试都有此类试题。

主观试题不仅能更好地要求你回忆所学的内容,还要求你组织某些材料,有时只需简短地解释回答某些问题,有时则要详尽地讨论和简述某个问题。这类考题常被称为“发挥性题目”,使考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准备的程度和对某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老师也能在评卷时做出更多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因此这类考题是没有什么严格规定的统一答案的。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应答此类试题呢?

1.认真审题,把握中心

一些论文式的主观试题,题目的文字叙述较多,或者是应答知识的容量较大。考试时由于时间紧,一些考生在“快一点答题”心理的驱使之下,往往还没有搞清楚重点和题意就匆匆地答起来,结果一步失误,全题皆错。有的同学由于对题意缺乏透彻的理解,回答的内容过多过细,答题的过程中自己也迷失了方向,这时哪怕你答得再多,文辞再漂亮,由于答非所问,也是得不到分的。更糟的是,它把考试中最宝贵的时间给白白占用了。

主观题的题分一般都较高,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一定要把答案限定在试题所要求的范围之内,切忌答题时笼统地概括和胡乱地“填塞”。每年的升学考试,总有不少考生因为跑题而后悔不迭。这都是因为审题不细,误解题意所造成的。

2.草拟一个答题提纲

回答一个独立的论文式大题,有时近乎于写一篇小作文,在一题的答案中往往要论述和阐明多个观点,因此草拟一个答题提纲是必要的。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合理地组织材料,使自己对问题的论述能够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二是避免漏答某些重要的内容和观点。

实际上审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深入思考和草拟提纲的过程。一边审题,就可以一边在草稿本上勾画一下答题要点(提纲),提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本题打算回答几个问题或观点。(2)按怎样的顺序回答。然后就可以准确而迅速地答题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方式答题是不会耽误自己的考试时间的。

对于简单的论述题,由于应说明的问题较少,用不着写出提纲,审题的过程就是答题提纲打腹稿的过程,审完题就可以直接答题。但要注意,动笔前仍需周密地思考,考虑好应答的观点和顺序之后再动笔,切莫拿着试题不认真思考就回答,想到哪就答到哪,答到哪算到哪。有的同学是题答了大半才发现“方向”不对,画掉了重新再答,结果这样花费了更多的时间。

3.开门见山,言简意明

回答论述题一定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即使是论文式大题,也应做到这一点。不要用引言段开头,也不要开头把问题重新写一遍。评卷老师对于批阅一些文字很长却又不着边际的答卷,常常感到不耐烦,他们所喜欢的是思路清晰、言简意明的答卷。

在回答一些容易的问题时,不要因为你知道的材料很多而将题目答得过长。答得过长除了占用自己的时间外,老师是不会因此而多给你一分的。答题的时间分配也应根据题分来确定,假若考试时间是100分钟,该题得分占全卷的1/10,你必须在10分钟以内答完此题。

为了避免答案的冗长和繁琐,审题时当你拟出答题提纲以后,可以对自己列出的每一个要点都提出个“为什么”,在心里反问一下该点是否重要,这样做就能鉴别出哪些东西有价值,哪些东西没有意义。对于没有意义的议题或论点,应当毫不犹豫地删除,这样在你的答案中就可以少说废话和空话了。

4.提高自己组织答题材料的能力

不善于组织材料,任意将事实堆砌是绝对得不了高分的。有时在你的答案中已经包含了所有必要的材料,但由于结构散乱,形式支离破碎,评卷老师往往并不认为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全部知识内容。要想组织好材料,答好题,一方面要掌握好论文式大题的应答技巧,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和思维能力。

所谓论文式大题的应答技巧,就是指掌握此类题的共同特点。回答论文题一般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阐明一个观点(论点)。(2)分析问题的基本要素。(3)举出例子加以说明。(4)做出明确的结论。答题的思路基本上也应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展开。

至于提高语言水平和思维能力,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考试时应该培养这些能力,但关键还是要靠平时去下功夫。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很低,他的思维发展水平也就不可能很高;如果他对某一问题思考越深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越明确、清楚。假若一个同学的答案既能切中要害,又能言辞生动、文笔流畅,在一些论述的转折处,还能恰如其分地使用过渡词语,从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从一个概念引向另一个概念,评卷老师一定会觉得你的答卷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知识全面,因此夺得高分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客观题的应试技巧

客观题分为完成式和选择式两种方式,完成式包括常见的填充、改错等题型;选择式包括常见的选择、判断、配伍等题型。由于客观题具有命题的灵活性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内容的偶然性小以及采分的客观性强和速度快等优点,因此现在的学校考试和各种校外考试,均广泛地采用了客观性试题,并且所占分数比例,已大大超过主观试题。一次考试能否及格或能否获得高分,客观试题的得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探索客观题的答题规律,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般地说,应答客观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且还应掌握一些特殊的应答技巧。

1.审题细致,把握关键字词

客观题对知识点考查划分得很细,因此,审题也必须特别细致,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诸如:全部、至少、某些、经常、有时、最佳等,常可以从几个似乎都对的选项中区分出应选的答案,但若稍有疏忽,便会导致错误。另外有些相关的概念,审题不细也很容易因疏漏而错选答案。这是由于客观题的解答没有过程和文字叙述,只填一个符号,有时仅一念之差,就会错选其他。所以客观题在审题时,可以在题干的关键字词下画一道线,然后再按要求去确定选项,这样可减少错误的发生。

2.巧用估算法答题

理科考试中有些计算性的选择题,采用常规的计算可以求解,但费时太多,一般来说,试题的设计者不会为2~3分的小题要求你进行繁杂的运算,此种题多半都可以采用简便的估算法求解,甚至稍加分析心算一下就可以选出答案,因此应学会巧解这类计算选择题。在平时的复习训练中,应多做些这样的习题,掌握各种不同形式的估算方法,不要以为这些方法很简单不予重视,考试时是会大有用场的。

3.利用排除错误法答题

解答选择题通常有以下一些破题方法。一种是对应试知识很熟,一看便能立即知道正确的选项,因而能迅速地写出答案。另一种方法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综合分析,或是进行计算,找出正确答案。但有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都无法确定试题的答案,这时便可采用相反的思维方法,即排除错误法求解:将那些有明显错误的选项先画掉,每排除一个错误选项,你获得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便增大,当排除了两个以上的选项以后,再将剩下的选项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处,从中确定一个把握最大的。如果是多选题,这时剩下的选项可能已经是正确的答案了。

4.采用猜答的技巧

考试时尽量不要出现试题的空答。现阶段广泛采用的选择式客观题,多为四选一或五选一,从概率统计的观点看,即使自己完全不会做的单选题,任意选取一个答案,其正答率至少在20%以上,倘若是多选题,任选一个选项的正答率将会更高,这种机会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都是均等的,因此,任何同学都不应该放弃这种可以得分的机会。

进行猜答,采用最多的方法除了以上的排除错误法外,还有以下一些猜答规律:(1)同一试题的两个答案相互矛盾时,其中一个是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出题人在设计选项时,常常把正确答案的反面意思列为一个选项,所以如果两个答案相反,那么正确答案一般就是其中之一,这时就可以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这两个选项上。(2)除非是多项选择题,一般单选题中不可能出现两个本质相同的答案,当两个选项相同时,两个都是错误的,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余选项的分析与判断上。

但要注意,猜答只适合没有倒扣分的试题解答,如果错答会倒扣分,则应慎用。另外对于某些多选试题,如果一个答案选对,另一个选错全扣分时,对于没有把握的第二选项也不要进行猜答,因为实践证明这样会扣分更多。同时还应指出,猜答毕竟只是一种应试策略,它只适用于那些带有竞争性质的选拔性考试。

5.配伍题的答题技巧

配伍题一般是分别列出两栏短语,要求考生把各组中意义相应的短语准确地加以匹配。遇到这种试题,你首先要迅速地通读一遍两栏中的短语,以求得到大概的印象。然后在左栏中先选择你最熟知的短语与右栏中与之含义相对应的短语匹配。假若到最后你仍然有几条短语匹配不上,不妨也试试猜答的办法。

6.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有些选择题中,有一个答案是其他两个可选答案的加和,或者是“以上各项都正确”“以上各项都不正确”。这类选择答案通常用来把一系列的信息综合形成一个正确答案,答题时,应选择内容最全面的一项答案。

还有一种逻辑的方法:在其他相关的题目中去寻求答案。这特别适合于英语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有时,答案的线索可能就在其他试题中。近年来的有些大型统考中,出题者有意将后面试题的某些解答条件或是需要补充说明的知识,安排在前面的试题中,同学们也应掌握考试的这一特点,充分、合理地利用好由其他试题提供的有用信息。

客观题的题型小、题量大,按规定的时间,每个小题一般应在1~3分钟内完成,如果遇上棘手的题,或是虽已完成,但还需重新考虑的题,也可以做一个记号,不要在这样的题上停留太久,复查时,只需对这些已做标记的题进行验算或思考,其他一些小题因数目太多,一般是没有时间重新复查的。

同时,对客观题的复查和改错也须慎重,你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或强烈的预感,认为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才能改动它,因为这种改动不是把错变对,就是把对变错。每次考试在客观试题的复查中,总有学生将已做对的题改成错题。

客观题的考试一般都使用统一的答题卡,按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均使用2B铅笔答题,答题时应将答卷的格子涂满、涂黑,但不可涂到格外,否则计算机阅卷将会出现误判。更改答卷时,务必用橡皮擦擦干净,不要留下任何与答案无关的记号或污迹,否则也可能引起计算机误判。

试卷和答卷分离的情况下,一定注意不要填错题号,题号与答案号应与答题卡相应位置准确对应,通常需经过两次确认位置以后再答,否则一个填错,会导致以下各个题号全错,最好的办法是用左手压住答案纸一行一行地填。这些问题虽然都是考试中的细节,但它同样关系到考试的结果,因此也不应该忽视。

正确对待模拟考试

大考前各校都有模拟考试,而试题全是一些名校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考试的摸索而出的,可以说其内容和题型都和大考比较类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但是有的时候,模拟考试又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那么,如何正确对待模拟考试呢?

1.模拟考试一定要精心对待

模拟考试的作用主要有两个:第一,测试你的水平,让你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二,模拟大考应试的整个过程,让考生在临场心理上有所适应。模拟考试无论是在难度、广度,还是在试题形式和数量上都与大考相当接近,把每次模拟考试都当作大考一样来对待,可以得到难得的演练机会。

2.利用模拟考试,找出自己复习的“盲点”

模拟考试的意义在于查漏,也就是检查复习中的“盲点”。因此,一些模拟考试没有考好的同学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次机会查漏补缺。

3.模拟考试就像里程碑,应让它不断地“增值”

每次模拟考试之后,都要总结自己需要加强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复习,争取下一次的成绩有所提高。此后还应该将每一次的成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看看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成绩的提高明显不明显?如果明显,则认真总结一下经验方法,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复习。如果几次成绩始终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提高或者下滑。那么,一方面应当继续总结和改进复习方法,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实力也大致心中有数了。

4.对模拟考试的成绩应冷静对待

比较各地的模拟考试试卷,不难发现模拟题一般要难于大考题。因此,即使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要太过于着急,而应该冷静地找一下主客观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一一解决所有发现的问题。当然,如果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也不要太过于盲目自信,不能自我满足。而应该比较一下自己在班上、年级里的相对位置,要提醒自己,考试的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要总是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要及时地找出各门考卷中不会做的题和本该做对却失误的题,仔细将它们研究一遍,设想如果大考中出现这些类似的题该如何解决,该如何避免失误,该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冷静,并在大考中获得好成绩。

不必提前交卷

考场上的气氛往往会干扰考生的集中力,很可能你的试卷还没答完一半,就会听到沙沙的翻卷声;也许考试时间刚过一半,就有人开始交卷,这时最容易引起自己慌张。遇到这种情况,自己一定要镇静,不要一会儿看表,过一会儿又看表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这时候你要绝对相信那些人不是有本领的人,更不是聪明的人,要么根本不会做,要么做得漏洞百出,聪明人和有本领的人是不会做那样的蠢事的。这时一定在内心告诉自己:“不用着急,时间还多着呢?”千万不能受那些人的干扰,否则的话,会把自己搞得心慌意乱,紧张不安,没有平稳的心情继续做题。

考场上看重的是得分,而不是抢先争第一名交卷。提前一分钟交卷,就减少了一分钟检查失误的时间和得分的机会。一定要让自己记住,无论试题多么容易,也不能提前交卷,即便是自己有十分的把握,也不要放纵自己提前交卷;一定要强迫自己,不到时间不交卷,坐也要坐到最后一分钟,说不定就是在最后一两分钟才发现某处有错漏。考场上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浪费一分钟也是不明智的,要用有限的时间对试卷、试题反复认真地检查和验证,绝不能白白放弃考场上的每一分钟。

巧妙解答是非题

原则上,是非题的答案该是对错各一半,顺序没有规则。但实际上,很少有对错答案各占一半的情形,大部分都是画“×”的答案居多,这是由于出题者的心理所造成的。因为对的答案只限于一种,但是错的答案就有很多种了。因此,从出题者的立场而言,举出容易答错的例子,目的就是想告诫考生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因此错的答案会比较多。另外,就考题而言,可答“是”的题,其叙述都很畅达,这也是出题者的一种微妙心理。

在是非选择题中,经常以短文的形式出现,然后让考生在文章中判断是与非。仔细阅读,你就会发现文章里常有—些绝对词,或者全面肯定,或者全面否定。

例如:英文的no,never,every,a11,cntirely等副词,就是这类词。假如有这些单词出现在文章里,其选择对象大多都是错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世界上极少有绝对错或绝对正确的事实存在。

不仅英文如此,历史、地理亦然。例如:“在北极点附近绝对没有生物存在”或者“明治维新时,关东以北的所有藩部都拥护幕府”等使用极端的副词。外表看来是条理清楚的句子,但大多为错误的。这种情形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能见到。

经常使用“绝对”“肯定”等极端词句的人,不仅在说话或写文章上会失去说服力,同时也毁了自己的信用。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最好少用。

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一位同学有一次参加模拟考试。其中有一道是非题是关于日本历史的:“……德川家康先以大板夏之战,之后又以冬之战消灭了丰臣家……”最初,他是打“×”的,但是再次检查时,突然产生疑问:“奇怪!季节的顺序是春夏秋冬,所以夏之战应先发生才对”,他越分析思绪越混乱。最后“理论性”的推断终于占了上风,他把答案改为“√”,结果丢了分。

类似这种经验估计大家都会有的。考试时,脑子里常会浮现两种以上的答案,但不知哪一个才是正确的。而“第一感觉”,也就是最先想到的答案,多半是正确的答案。

因为当我们回忆的时候,大多按照自己写的习惯或说的习惯,而在无意识中浮现于脑际。也就是虽然自己没有多大的自信,然而由于有那样的积蓄,才会很快浮现出来。但是,在这以后所想到的,多半都是和春夏秋冬一样,以理论推断来思考,因此,也包含了勉强找出来的因素。

尤其是汉字和英文的拼写字母,视觉性倾向很强,十之八九都是最先想到的比较正确。

考试时如何节省时间

拿到考卷后,首先大略浏览全部的试题,排出题目的难易顺序,先把论述式的考题放在一旁,留待最后做,再把较难的挪到后面。

对许多考生来说,时间常常是考试能否成功的关键。考场上连写字的时间都很宝贵,所以会做的问题要先做,不要为了一个难题而浪费许多时间去思索。

但是,也不要绝对地恪守上述的教条。有时候拿到一张考卷,看到后面的难题是以前做过的,或类似于最近做过的题目,此时就应该把这些题先解决掉。因为这样不仅不浪费时间,而且还节省时间,此时是利用清晰的记忆在趁热打铁,万一以后解题的步骤一下子想不起来岂不可惜。有时,当翻开考卷时有些论述难题的答案要点立即浮现在脑际,此时,不一定要立即把答案全部做出来,而只用铅笔快速地把几个要点粗略地写在旁边是十分有益的,因为记忆有时是瞬时的,现在清楚,等一会儿可能全部遗忘或部分遗忘了。

做阅读选择题时,先看问题再阅读文章,可以节约时间。因为先看问题便可知道它在问什么,这样在看文章内容的同时,就可以知道所需要的答案是什么,这样阅读就会有的放矢。但也要避免只看跟问题有关的部分而丧失整体观念,否则更容易出现错误。

对阅读性的考试题目有时要画着重线。

在做阅读性的考题时,如果只是草率地把短文阅读一遍,就下结论写答案,那么很容易在中途受到挫折,或者扭曲了自己的思考方向,或者忘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为了掌握问题的重点,不妨在重点的地方画线,以利于分析、了解问题的实质。

人的心理很奇妙,只把全文读一遍并不一定能掌握重点。但是,如果在重要的地方画线,使问题明显,即可掌握全文的重点。有时只需读画线的地方,就能了解整体,既节省了再阅读一次的时间,也能防止出现错误,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但是,这样做也不是绝对正确的。有时还要把想到的答案在脑中按顺序组合在一起,再写下答案。否则,一旦发现不对,反而浪费时间。

考试时的书写要求

书写要快。由于考试,特别是重大考试,题目要有区分度,题目区分度的方法一是靠量多,二是靠质高。一般来说,考试时间总是较紧张的,容不得半点慢条斯理,所以书写速度一定要快。有的考生不能按时交卷的原因,不是不会做题,而是因为书写太慢,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成绩。

书写要齐。指卷面要整齐清洁。书写格式要统一规范,四周空间要留得合适,避免在试卷上见缝插针,东一段,西一段。在审题后,根据题型和字数多少,估计要答多少内容,有个大体估计和安排,然后再书写。书写要规矩、整齐、大小要均匀,字迹潦草是答题的大忌。

书写要准。指书写的内容要准。有的学生认为潦草点没关系,反正答完卷以后可以检查、修改。其实,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检查的时间很有限,有的根本来不及检查。即使检查时发现书写错误或不规范,要想改正或者重新抄写时,或没时间,或无地方,只好望卷兴叹。所以一定要尽力做到一遍做好,不要多修改,更不要大片地涂改。

想不出内容怎么办

“辛辛苦苦背下的东西,到了考试时却想不出来”。这是最令考生难过的事。

本想做一件事,于是站起来离开椅子,然而,就在这—瞬间却忘了要做什么,这时,假如再回到椅子旁坐—下,又可能突然想起来了。这种情形想必各位都曾有过,这是因为记忆时的环境会变成回忆的线索。

在考场上想不出答案的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回溯一下当时背题的情景。例如:想到“当时是在电车上背来着,我一边看着车窗外的樱花,一边反复记下公式……”倘若能想到这里就好办了。因为人的记忆是很奇妙的,只要能想起记忆当时的状态,就会突然如同打开了记忆的大门一样,回忆起所有的事来。相反的,如果不能想起当时的状态,那恐怕就是真的已经遗忘了。

其实,已经记下来的事情很难忘掉,只不过是一时想不起来而已,只要使脑部作用恢复到记忆当初的状态就可以了。

在考试时,常常有这种情况,即原本背下来的东西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而且愈是拼命地想,就愈是想不出来,当然愈是想不出来,也就愈着急。这是由于长时间注视的对象比较固定,如桌面或考卷,因而使思路趋于单调,怎么想都在某一处原地踏步。这个时候,不妨先静下心来什么也不想,把笔放下,眺望窗外的景色,这样做可以使感觉器官得到新鲜的刺激,中断的记忆会断断续续再现出来,并逐渐连在一起。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当你回忆不起来时,切不可急着去想,否则会搅乱你的思路,影响下面的作答。

把忘掉的事重新回忆出来,这种记忆的再生有些像刑警办案一样。刑警依靠留在现场的线索顺藤摸瓜,最后逐一找出凶手。而欲想回忆已经遗忘的事,也必须靠遗留在脑子里的痕迹,慢慢回溯下去,这样才有可能找出记忆的线索。因此,当初记忆时所使用的笔记和课本均可能成为宝贵的线索。

不要一开始就死乞白赖地回想忘掉的事,应该先试着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那条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一旦回忆起消息的来源,再进一步想想到底在哪一页?“噢,对了!是有墨渍的那一页”或“有一张大照片的那一页”。这样便可以想起来了。

采用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可一一回忆出是哪一页的插图、标题等,如此自然能循序达到目的。因为通过视觉得到的记忆,要比通过耳朵听到的更加深刻,所以它的线索也比较牢靠。反过来说,如果平常在笔记或书本上多记些符号或插图什么的,也可以帮助记忆。

适时叫停有好处

每个人的情绪都有周期性,当士气高昂时,注意力十分集中,做事也颇为顺畅。但是,当情绪低落时,犹如跌至谷底一般,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考试当天,若能以最佳的状态去应考那自然理想。但是,实际上在考卷发下来之前,很难了解自己当天的作答情形会是一种什么状况。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早上起床后,精神饱满,心情也不错,可在书桌前一坐,却什么也干不下去,于是,先看上10分钟左右的电视新闻,或者翻阅一下报纸来调剂心态。

然而在考场上考生则无法利用这些来调剂情绪。这时,不妨休息一下看看窗外,稍微让自己松弛一下。

观看排球比赛时大家都清楚,当一方处于劣势时常常会叫停,之后就会有高水准的表现。同样,在考场上也可以利用这种叫停的方式来调剂情绪。

叫停的标准是:如果连续碰到三个难题,即休息一会儿之后再做。当然,答题一直很顺利,就不必暂停了。有时为了避免因答题顺利而粗心大意,以至于做错题,也仍然要暂停休息一下。

不要轻易画掉已写答案

一般人在发现自己答错之后,通常会立即擦掉重写。但是,有时候重新改正的答案似乎跟擦掉的答案没多大区别,那么这时就显得多此一举了。

况且,看着白纸或空着的答案栏来思考是很费精神的。如果有现成的参考材料那就好办得多了。因此,在想出正确的答案之前,先不要把错误的答案擦掉,因为你可利用它分析一下错误究竟出在哪里。

俗语说:“借鉴别人纠正自己。”把别人的缺点或不足拿来作为自己的警诫这很重要。在考场上,可以把自己的错误答案,看成是一种缺点来纠正它,就好像批评别人的错误一样。“这种题都写错,今天到底是怎么了?”自我批评,能更好地认清错误所在,当然也就能够正确地纠正它。

人都有自我防卫的本能,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答案,即使差那么一点也不愿受到他人的批评。然而,考试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为了使自己能顺利地考上,应该严格地去查对每一道题。

如何预防书写痉挛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连续几小时坐在考场上,同时手又在不停地书写,是非常疲劳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考试时间紧张和对自己书写的字迹是否清晰可辨的担心,所有这一切都可能产生书写痉挛。

一、预防措施

在模拟考试中锻炼手部肌肉,以便延长书写时间。肌肉训练项目的训练时间可以模拟真实考试的时间长度。开始的时候训练时间大约持续1小时。在规定的1小时里,连续书写以15分钟为限度的三段时间,每两段书写时间之间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为了有效利用时间,要练习概括地收集出以后将要考的内容。当能够字迹清晰地书写三个15分钟时间段以后,就要尽量使每个时间段增加5~10分钟。继续训练下去,直到能够按照试题所需要时间书写几个尽可能长的时间段为止。

二、救急措施

在考试过程中,要经常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并让手自然下垂到体侧。轻柔地摆动手或收缩、放松手都是非常有益的。关键是要保证有几次短暂的休息时间。这样,考生的手才不至于紧张或疲劳到痉挛的程度。

要胸有成竹地步入考场,要能够通过某种放松反应使自己尽快放松,从而解除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感。

考试走神怎么办

各类考试中,不少同学都或多或少地走过神。而走神带来的常常是痛苦、焦急和不安。作为考生,当然想一心一意地答题,但是迫于时间的压力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一些与试题无关的念头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让人无法控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不守舍”。

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如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学习、钻研时,是根本不会出现什么走神的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身心没有压力、没有紧张。而大考则不同,考生会对前途、家庭以及社会的评价等有一种惧怕心理,他们往往看到的只是这些情况的反面。受到这些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的影响,考生的身心就会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如果长久如此,人的生理防御机制就会出来干预,以进行自我保护,而这表现的恰恰是注意力不能集中。

因此,要想考试不走神,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克服焦虑,去除紧张,在考试前做好应试的心理准备,考虑这次考试的主要目的和动机,当然还要敢于去想最坏的后果。设想自己在目前动机的支配下考试,失败了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这一定要认真思考,唯有如此才可使自己逐渐变得能够接受最坏的事实。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强度适中的动机水平最容易使人建立自信。考试之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确定目标,既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要过分自卑。如此一来,考试的紧张度、焦虑感便可降低,一般不会发生考场上“走神”的现象。

但万一在考试中又“走神”,怎么办?下面介绍几种应急的方法。放松,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对自己说“放松”,这样重复6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弛的感觉,然后继续答卷。全身绷紧,从头到脚体会紧绷的感觉,约10秒钟,然后突然放松,体会全身肌肉的状态,从头到脚体会,然后收回神来继续作答。给自己规定一个专门走神的时间,大约1分钟。然后警告自己就在这个规定的1分钟内可以走神,其他时间绝对不可,不然就自我惩罚,如一走神就掐自己一下等。这种用意识严格控制无意识的方法也可以达到“收神”的效果,使“走神”现象不敢泛滥。

突然慌乱怎么办

许多学生在考场中都经历过突然慌乱的情况。这种考场病的典型症状是: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出汗和四肢颤抖。对于考生来说,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当大脑联想到各种悲惨结局或者产生某些消极的想法,如:“我将要失败了!”“我不知道在考试中应该做什么,我必须离开考场!”等时,继续坚持考试是很难办到的。

一、预防措施

如果在以前的考试中考生曾经历过突然慌乱的情况,那么考生在这次考试开始前最好就假设他可能再次经历这种考场病。已经对此有了思想准备后,就要全力以赴为考试做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以便在考试时信心百倍。大多数考生之所以在考试中感到慌乱,是由于他们自己对考试缺乏信心。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把复习任务一直拖到期末进行,而且他们只有到那时才发现,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圆满地学完所有材料,并达到通过考试的水平。因此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发生突然慌乱的学生应该自觉尽早地、有规律地复习。如果考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很扎实、很充分,即使遇到难题,他也能冷静地思考答案而不至于陷入突然慌乱的境地。

二、救急措施

(一)心理调节

心理调节是运用口头言语刺激来控制自己大脑的思想活动,使自己对任何可能会引起忧虑的想法稳定地、积极地做出反应。

如何进行这种心理调节呢?首先,在考期来临的前几个月就应该开始这一训练过程。由于培养心理控制能力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所以,这一训练过程开始得越早越好。其次是实践,如果对自己说刺激词“放松”时,能够由此产生强烈的放松反应,那么,这说明他现在已经逐步学会控制那些容易引起忧虑的思想了。

一旦出现突然慌乱的最初征兆,如头昏眼花、手指颤抖、糊里糊涂及胃紧缩等,就应该让自己的双眼紧盯住一点不动,或者干脆闭合双眼,然后对自己说“放松”。当考生发出声音说这个词时,要尽量在大脑中“看”(想象)这个词。重复说6次“放松”,以便消除慌乱感觉。当大脑的视听通道分别忙于“看”和听“放松”这个词时,大脑几乎没有空间思考那些容易引起慌乱的想法。如果有必要的话,要尽量多次重复“放松”这个词。

(二)思路中断

制止出现突然慌乱的第二个办法是思路中断。一旦产生容易引起慌乱的想法,可以应用这一技巧在头脑中想象“红色停止信号”,这样就可以中断原来的思路,有个停顿过程。当在大脑中“看”停止信号时,考生应该很果断地对自己说“停止”。当然,也可以附加身体上的动作,比如,当说“停止”时握紧拳头等。在考生对自己说“停止”时,要用大脑“看”(想象)停止信号灯分别开、关6次。在完成上面整个过程以后,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没有任何威胁的比较容易的试题,并重新确立自信心。有时,这一过程需要重复数次,以便防止大脑产生那些容易引起慌乱的想法。

(三)放慢呼吸

制止慌乱的第三个办法,是放慢呼吸。很多考生发现:当自己在考试过程中碰到难题时,呼吸就会加快并且变得特别短浅。结果,更容易忧虑并感到慌乱。考生一旦发现了忧虑和慌乱的最初征兆,就要特别注意调节呼吸。在吸气时做到时间长、缓慢而且深沉,在呼气时也应该达到同样的要求。所以,要坚持有规律的呼吸,一定不能让自己再陷入快速呼吸。

如果在一段时间里始终保持快速、短浅的呼吸,而且,此时此刻感到自己头昏眼花,这可能是由于考生呼出了太多的二氧化碳而引起暂时的化学不平衡。为了重新建立这种平衡,可以把双手紧紧握成杯子状放到嘴边,然后向里面用力呼吸,交替地把头低垂在两腿膝盖之间再用力呼吸,这些过程能使考生再吸入一些已经呼出的二氧化碳并保证大脑得到充足的血液循环。

拿足可拿的分数

1.认真仔细,拿足可拿的分数

解答时要反复审题,认真思考,按联系材料、回归教材、折射原理、分析材料的思路组织答题,找准切入点,构筑清晰的答题思路。最一般的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力争答得全面、到位,获得应获得的分数。

2.踩点与踩意相结合

评分标准是经过命题专家反复讨论、提炼而形成的高精度的文字,作为高中学生在答题时要达到这样的高度是比较困难的,也就是说,考生答题的内容很少能达到评分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做一科学处理。踩点与踩意相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

3.回答问题完整为要

大考阅卷基本上不倒扣分,因此,阅卷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从考生所回答的内容中挑出符合评分标准的内容来给分。有些考生在答题时,对没有把握的内容就空着,这是十分可惜的。按照阅卷的常规,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宁多不空。答题时空缺是考试的大忌,因为没有一位教师是可以对空白卷给分的。因此,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考生应该力求讲得全面、完整。如:新旧中国的外交差异主要表现在旧中国妥协,出卖国家利益;新中国独立自主,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某些考生在答题时写得比较完整,如:旧中国软弱无能,不顾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的要求,往往用出卖国家主权的方式来换取苟安局面;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考虑的是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在对外政策上不妥协、不盲从,实行独立自主,绝不拿任何领土、主权做交易等。

二是宁粗不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灿若繁星,考生们在考试期间难免会出现思维短路,对某个历史人物的生活时代,某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不能十分确认,就需要模糊回答。如王安石的生活时代到底是北宋还是南宋,一下子不能确认,就写宋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下子不能确认是19世纪中期还是19世纪末,就写19世纪。碰到这样的回答,只要不十分离谱,教师一般不会扣分。

三是字迹工整、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教师要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在炎热的天气下,完成繁重的阅卷任务,其生理、心理的负担可想而知。因此,面对一份字迹模糊、结构混乱、涂抹严重的试卷,我们很难要求教师能逐字逐句地评分。虽然,阅卷教师应该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认真阅好每份试卷,但条理不清、字迹潦草、答非所问的试卷肯定是不能得到高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要先读懂题目或材料,打好腹稿,再动手书写,尽量不要涂抹;根据问题来组织答案,切忌答非所问。注意分段,不要通篇文章只有一段,给人以视觉的疲劳。

科学面对首场考试

第一场考试后,学生的心理都会因为第一场考试的结果而出现一些变化。这种心理变化,对以后几场考试的心理状态与考试成绩都有相当的影响。

第一场考试后的心理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镇静型

这种心理类型的考生,无论第一场考得好坏,情绪都是稳定的,并且能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心态迎接以后几场考试。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对以后的考试充满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起着积极作用。

二、骄傲型

这种心理类型的考生,认为第一场考得较好便骄傲自满,觉得后几场考试就没有问题了。这种骄傲自满情绪对以后几场考试很不利,很容易影响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与思维能力的充分发挥,而在后几场考试中遇到困难时便慌张起来。

三、灰心型

这种心理类型的考生,因为第一场考得不好便垂头丧气,就认为以后几场也考不好,对以后几场的考试完全失去信心。甚至个别学生还放弃了以后的考试。

其实这类心理类型的考生,不少是对第一场语文考试成绩的期望值过高。因此即使考出了他的实际水平,他也感到不满意。这是因为与他的期望值有相当距离的缘故。有这种心理类型的考生总以为自己考得不好,实际得分并非如此。

第一场考试后的心理对策很重要。为了第一场考试后会有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去迎接以后几场考试,并争取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一)不想第一场考试的结果

有的考生说考完就考完,绝对不要去想考得怎么样。一想就往往想出一些问题来,一想出问题就怕丢分。而且越想越敏感,这道题可能丢分那道题也可能丢分,作文题更没有保障。这是不少考生第一场考试后总结出来的亲身体会。

某大考考生说,第一场语文考试后,我觉得考一门少一门,压力就减轻了一些。我脑子里就不想考试的成绩情况,骑着自行车奔回家。冲了一个澡,打开录音机听一下自己喜欢听的音乐,情绪比较稳定,以后几场考得也不错,事后才知道我的第一场语文真的考得不太好。这几门考试就是语文丢分多。我如果第一场考试下来就去想考试的结果,肯定会想出很多问题来。一计算分很低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刺激,情绪肯定会有波动,肯定会影响以后几场考试的成绩。第一场考试后我没有想考试结果,因此后几场考试考得都不错,总起来我的分数还不低,考上了大学本科。我如果第一场考试后便想到语文考得不好肯定会影响后几门考试,我能不能考上大专都成问题。

(二)考后不对答案

有些考生第一场考试出来后就去问别人这道题答案对不对,那道题答案如何。与同学一对题就会对出问题来,一对出问题对自己就是一个负性心理刺激,就会引起负性心理反应。这种负性心理反应对以后的几场考试只有坏处。

常常有这种情况,自己某道题实际是答对了,与第一个同学对答案不一样心里很着急,就急着找第二个同学对,一对又不一样,心里就慌了。心里一慌就影响以后几场的考试。根据多数人的考试经验与教训,第一场考试后坚决不对题,不但自己不主动找别人对,就是别的同学找自己对题也不能对,不妨开个玩笑推托过去,就说无可奉告,全部考完后,宣布答记者问。因此为了使以后几场考试考得好,请同学们把握住坚决不对题。

(三)及时调整考试对策

第一场考试后,不想考试的成绩结果,坚决不对题,但是可以想想第一场考试的策略和技巧,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做得比较差。好的在以后几场考试中保持下来,差的在以后几场予以改正。

某考生,第一场语文考试自己觉得时间分配不太好,他及时总结了这个经验,在以后几场考试中先把考题看一遍,然后大体分配一下考题的时间并留有机动的检查时间,这样以后几场考试他都有条不紊地去答题,考试成绩都比较满意。

正确对待面前的监考老师

在考场的最初几分钟,一些同学往往会注意监考老师的动静;有的学生由于平时与老师接触少,因此考场中的监考老师容易成为这类考生心理上的负担。对这类考生来说,对老师抱以正确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否则,便会一时适应不了考场的气氛,时时分心。

那么,何为正确的态度呢?首先是不要害怕监考老师,应当想到监考老师也就是平常的老师,而不是审查你的法官。其次,你应该以一种感激的心态来看待监考老师,正是他们的严格与辛劳才有了大考的公正、公开与公平。因此,当监考老师对你产生了某种压力时,你不妨在脑中想:“老师跟我一样,都是人,也要吃喝拉撒。”或者想“这个老师真瘦”或“这个老师还是个大孩子”等,这样无形中便可打破对监考老师的恐惧感,舒缓自己的紧张。当监考老师为冲淡紧张气氛而说些幽默的话时,要能够会心地笑一笑。说实话,有的考生紧绷着脸,面无表情,连监考老师在考前几分钟讲笑话时都正襟危坐,以这样紧张的心情来参加考试实在是令人担忧的。

另外,对于坐在第一、二排或最后一排的同学而言,如果你心绪不定,那么,来来往往,喜欢站在讲台前或最后一排的监考老师将成为你心头又一大负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集中精力,达到“忘师”的境界,就一定可以克服这一缺点。

不要理会其他考生

考试就像一场竞赛,气氛同样是极其紧张令人窒息的,这可从友队队员的举手投足之间观察出来。而观察了人家的紧张状态,自己往往能采取一种冷静的态度。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对手心情十分放松,你反而会紧张;如果对手紧张,你也许会放松。

同样的道理,这一“相反论”在考场同样存在,虽然,考场上并非和对方直接比赛,但是,有人名列前茅,相对的,就必然有人名落孙山,其竞争之激烈并不亚于赛场,因此,在这场“竞赛”中,你如果详细地去观察“对手”的表情态度,一种由衷的欣慰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在考场上你会发现,有的考生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有的考生徘徊于考场附近,茫然不知所措,还有人干脆闭目养神,看来似乎是心定气闲……在做了这样的观察后,便可将自己心中的压迫感外移,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移情效应”,其作用不小。

当一门课考完后,气氛就完全不同了,变得相当热闹,每位考生似乎都松了一口气。但此时考生若总是与别人讨论考题情况,那可就犯大错误了。第一场考后就急于对每一题的同学,在下一场的发挥上总会比实际水平差。因此,千万不要对答案。

比如,考完后你很可能这样问别人:“那道题你做得怎么样?”回答是“那题太简单了”或者“没什么困难嘛”等;当然,也会有人说:“我失败了,大部分题目没做。”总之人家说得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凝重沮丧。轻描淡写者衬托了你们的距离,使你感到技不如人,情绪一低落,麻烦也就随之而来,以致影响了后面的考试;凝重沮丧者有可能使你产生“同病相怜”之感,沉浸在更浓的悲观气氛中,也有可能使你生起骄傲之心,结果在下场考试中会因骄傲粗心而考砸,白白丢了几十分,多可惜!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有些人可能经常会给你误导。比如,往往大谈“题目很简单”的人未必考得好,有可能他是在恐吓其他的考生,其实他的内心是相当虚弱的;说“大部分没有做”的人也未必考砸,只是他没有把握而已,说不定这是一种策略呢。

仅仅是随随便便说说倒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与人对答案,因为你很难考满分,所以一般总有与人答案不一致的地方。而一碰到答案不一样,你的心里就好像给什么东西刺激了一下,十分难受。即使你考的是满分,也会有与人答案不一致的时候,因为人家不见得也是满分,这时,不应有的心理压力便会伴随着你下面的几场考试。

当第一场考完之后,有些人的镇定自若会让你大吃一惊。比如,有一些人在休息时间阅读与考试无关的小说、漫画或者杂志。这些考生似乎有充裕的时间,好像是考场老手,一点也不在乎,因而表现出一副很镇定的样子,其实,要知道那也可能是一种虚张声势,证明他们对考试没有自信,不信可比较一下他们的平时成绩看看。

一句话,如果受到其他考生的影响,使情绪不安,而在下门课的考试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实际水平来,那是非常不应该的,考完一门课后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要在意周围的事,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定要让心态平衡。从这个道理出发,我们在考试时最好与要好的朋友有个君子协定,即考完后不交流、不商谈,这样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