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安全问题

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安全问题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应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保护幼儿生命放在首位。”《纲要》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幼儿了解活动内容和活动规则是安全有序开展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幼儿安全的有效保障。

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安全问题

简阳市贾家幼儿园 付 航 指导老师:王孝红

摘 要:体育游戏最能体现幼儿好动、贪玩的天性,但幼儿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其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比较差,自我保护能力有限,所以在体育游戏活动时存在许多不安全的问题。然而幼儿在面临危险时却不能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传授一些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体育游戏;安全问题;防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应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保护幼儿生命放在首位。”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协调性比较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活动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让幼儿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保护自我的能力。如何让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又不受到伤害,这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幼儿安全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

幼儿体育应以幼儿生命安全为本,通过培养幼儿安全意识,达到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兴趣、学会保护自己的目的。《纲要》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因此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内容既要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特点,也要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根据幼儿各阶段的年龄特点,估计幼儿的活动能力,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例如: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身体协调能力较差,运动器官还没完全发育成熟,在跑、跳及运动器械的运用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多考虑慢走、爬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

体育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让幼儿在玩中使身体各部分都能运动起来,在跑、跳、钻、爬中,让幼儿的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使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在活动中,势必会出现磕磕、碰碰、撞撞等现象,给幼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何让幼儿玩得开心,身体又不受到伤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活动中玩玩、跑跑、跳跳、蹦蹦等活动的开展和丰富多样的器械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也特别的喜欢,我们教师就可让体育活动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养成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体育游戏中易出现的幼儿安全问题

(一)没有安全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材料引发的安全问题

个别幼儿园的活动场所场地表面过于光滑、地表太硬,用于幼儿玩耍的玩具太小、边角开裂等,都可能对幼儿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另外,活动器械、大型玩具等多年没有维修,造成一定的破损,也会给幼儿构成安全隐患。

(二)活动人数和活动时间上冲突导致的安全问题

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在组织上比较困难,难以做到面面俱全,存在引发幼儿群体意外事故的可能性。统一的活动时间,有限的活动场地,过多的幼儿在一起参加活动,难免出现拥挤,甚至踩踏事件,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幼儿自我保护薄弱造成的安全问题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自我保护能力薄弱,也不具有成人那样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幼儿体育或游戏活动自身也有一定的危险,对存在的危险幼儿缺乏预见性,脑海里也没有预设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如有些幼儿在体育或游戏活动中,缺乏集体意识和保护意识,容易一拥而上去争抢玩具或皮球等。

(四)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缺乏规则意识造成的安全问题

为了顺利有效完成体育活动,必须制定详尽的活动规则,尽力避免事故的发生。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加之幼儿活泼又好动,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容易忽略规则,也可能不怎么遵守规则,缺乏规则意识,对存在危险的认识不清,导致幼儿危险,出现安全问题。

三、体育游戏中幼儿的安全防范措施

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幼儿的安全必须放在首位,但是为了幼儿的安全不开展体育活动,进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是绝对不行的。只有积极面对,采取措施,加强防范,才是积极地开展体育活动的良策。幼儿体育活动也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纲要》中就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一)安全的体育活动场所和合格的材料是基础

为了避免幼儿在活动场所和活动材料上受到伤害,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老师要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场地不平整或过于狭窄会给孩子的活动带来危险,而在活动之前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边缘是否锋利等,每天对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械等进行安全检查。尤其要仔细地排查那些不易察觉的细小尖锐异物。例如:在幼儿活动前,老师一定要到活动场地上去认真细致地检查,查看地面上是否有石子、钉子之类的危险物品,也要检查幼儿活动的材料是否合格,有无破损或是锋利的边角等,以确保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二)科学合理的活动安排是前提

不同班级的体育活动应选择不同时间来进行,避免两个班的幼儿相互拥挤,或者在一个班级人数偏多的情况下,教师和辅助教师可以协调分工,分小组同时进行体育活动,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相应地也就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同时也能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活动场地的划分选择上,应遵循活动量的大小,为幼儿提供面积不等的活动场地。在组织班级开展体育活动中,划分一个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

(三)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是关键

教师在体育活动中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是安全活动的关键。幼儿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而且又好动,所以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及时提醒、告诫幼儿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教给幼儿跑、跳、钻、爬等运动的正确姿势,提高安全系数。在组织幼儿练习跑的活动时,老师要告知幼儿,在跑的过程中,不要低头快速向前冲,要用眼睛去观察四周的状况,避免碰撞跌倒,发生伤害。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与幼儿互动,分析动作要领,讲清潜在的危险,教会幼儿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让幼儿逐步积累运动经验,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严格遵守活动规则是保障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幼儿了解活动内容和活动规则是安全有序开展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幼儿安全的有效保障。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给幼儿说清楚规则,并要求幼儿严格遵守规则,逐渐提高其规则意识。在讲解体育活动的方法与规则、动作要领时,教师要讲得简单明了,过多或过于复杂,幼儿难于掌握,更难于理解,造成不必要的困惑。教师在给幼儿示范时,动作要正确规范,不能模仿幼儿的错误动作,避免幼儿因好奇而盲从。若幼儿有违反活动规则时,对违规者可进行适当的惩处,让幼儿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逐渐树立规则意识,从而带动其他幼儿遵章守纪,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很多幼儿园因此开始了如何在园内开展体育活动安全的探索。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有效手段,只要教师树立了“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理清了产生不安全因素的原因,积极有效地采取了预防措施,就能够防患于未然,极大地减少安全隐患,避免幼儿安全事故。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抓好日常规范教育和管理,多与家长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获取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共同维护幼儿安全。总之,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安全教育,传授一些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陆克俭,白洪,李春玲.创意幼儿体能活动大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何成文.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汪超.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郎明琪,陈培燕.幼儿园阳光体育创新游戏活动(小班)[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