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幼儿科学游戏

解读幼儿科学游戏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科学游戏是在幼儿园老师、家长的指导、启发与组织下,让幼儿借助物质材料以及有关的玩具、图片和声像资料等,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寓有科学知识的游戏,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方法。幼儿科学游戏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手脑并用进行探索、操作,在与材料和玩具的频繁接触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真实的经验,帮助幼儿理解并形成简单的概念。

解读幼儿科学游戏

一、什么是幼儿科学游戏?

科学游戏是指利用我们周围环境的生活素材进行的科学性游戏。它通过游戏引导少年儿童从周围的环境去发现科学问题,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动手“玩”科学,从而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科学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幼儿科学游戏是在幼儿园老师、家长的指导、启发与组织下,让幼儿借助物质材料以及有关的玩具、图片和声像资料等,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寓有科学知识的游戏,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方法。

二、幼儿科学游戏有哪些作用呢?

幼儿科学游戏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手脑并用进行探索、操作,在与材料和玩具的频繁接触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真实的经验,帮助幼儿理解并形成简单的概念。幼儿参加科学游戏可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养成爱科学的优良情感倾向,产生渴望学习科学知识的期待心理,为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游戏的成功,可给幼儿带来愉快感、满足感,从而增强幼儿自信心,进而成为幼儿渴望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

三、科学游戏有哪些分类?

一方面可以分为感官游戏、情景性游戏、操作性游戏、运动性游戏、竞赛性游戏,另一方面又可分为感知类游戏和探究类游戏。此外,还有综合专题研究游戏。

为了便于教师设计和指导科学游戏,我们还可按学科内容把幼儿科学游戏分为数学物理类、天文地理类、生物类科学游戏。

幼儿科学游戏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区域游戏、家庭游戏、社区游戏。

四、什么是感官科学游戏?

这类游戏主要是让幼儿运用感觉器官,感知、辨别自然物体的属性和功能。我们知道,感官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手段。感官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发展感知能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物体,体验物体的特性。依据参与感知的不同感官,感知游戏可分为视觉游戏、听觉游戏、嗅觉游戏、触觉游戏。感知游戏需要在一种心平气和的心境下进行,心浮气躁会影响感知的效果。

幼儿园通常在小班进行一些感官游戏。如“黑箱”游戏(或“摸箱”游戏)就是一种训练触觉的游戏,而“气味瓶”游戏则可以训练幼儿的嗅觉。这里再介绍一些简单易行且十分有趣的感知游戏。

1.视觉游戏。如“伪装小路”。这是一个视觉游戏,同时也易于帮助儿童理解“保护色”。游戏时,教师选择一条3米左右的小径,在沿途离小径一米左右的范围摆放或悬挂一些人造物品,看儿童能找出多少(找到后不要拣起来,等走完这段路再让他们告诉大家找到几个)。所藏物品在10个左右,注意选一些比较好找的和一些放在小径环境中并不显眼的物品(如生锈的粗铁钉)。全班找完一遍后,老师可以告诉幼儿一共有几个物体,没有全找出来的孩子可让他们再找一遍。

2.听觉游戏。

(1)“倾听心跳”。这是体验树木生存的新颖游戏。树木的心跳是树木将大量的树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枝桠的声音。在早春时节,选择一棵直径15厘米且皮比较薄的树来听它的心跳。落叶树比针叶树的“心跳”更容易听清楚。把听诊器紧紧贴在树干上不要动,以免产生杂音。多试几个地方,就会找到最佳“听点”。(也可选取某种小动物,听它们的心跳。)

(2)“辨声音”游戏。在树林、草地上,让孩子们安静下来闭上眼睛,双手握拳举向空中,只要听到一种鸟叫就伸出一个手指,看谁的听力最好,辨别到的鸟叫种类最多。无论是了解自然的声音还是感受自然的宁静,这都是一个好办法。为了好玩,可让孩子试试看是否默数到10都听不到一声鸟叫。也可选择任何声音──风声、落叶声、急流声等。

3.触觉游戏。如“我的树”。这是调动触觉和嗅觉的游戏,至少要两个人一起玩。游戏开始让同伴蒙上眼睛,然后带他走过一段曲折的路,来到一棵你为他选择的树前,让他感觉这棵树与众不同之处,如让他抱拢树干感知树的粗细,帮他把手放到有疤痕或有苔藓的地方等,当他完成了探索,就又走一条曲折的路,把他带回出发地。这时松开蒙眼睛的手,让他睁开眼去找刚刚摸过的那棵树。他一定会发现,每一棵树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

五、什么是情景性科学游戏?

情景性科学游戏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意图,随机选择或创设特定情景,让幼儿观察、思考,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反映、再现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或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处理特定情景下遇到的问题。

“堆雪人”就是一个更多地带有表演性或表现性的游戏。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一名幼儿扮演堆雪人者,另一名幼儿扮演被堆的“雪人”。前者可以任意地塑造雪人的造型,而后者则要与他配合,扮演出堆雪人的小朋友创作的雪人的各种姿态。接着,太阳出来了,“雪人”在太阳的温暖中逐渐“融化”,这时,幼儿可以用各种创造性的方式来表现融化的过程,甚至到最后,他变成了地上的一摊“水”!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再现和雪有关的科学经验,而且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

也有的情景性游戏带有解决问题的性质。例如“开超市”的游戏。教师事先布置一个即将开业的超市环境,并备有若干标明商品类别的货架,请幼儿想一想不同货架上可以放什么样的商品。然后幼儿分头收集物品,并按类摆放。(该游戏形式也可变为教师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橱,为动物园的动物们分配笼舍等。)

再如“找得对,找得快”游戏:教师为幼儿准备四张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大图片,并分放在活动室四角,幼儿每人数张小图片(有西瓜、电风扇、暖风机、四季不同的花卉、棉衣、手套、冰淇淋、不同的树叶等),然后请幼儿将手中的小图片分别贴在相应季节的大图片上。这类游戏要求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情景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再作出决定,对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作用。

六、什么是操作性科学游戏?

操作性科学游戏是指通过给幼儿提供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让幼儿在自由的操作过程中(有时也要借助一定的操作规则)获得有关科学经验的游戏。操作游戏一般是幼儿独自完成的游戏,在游戏内容和游戏材料的提供上和区角教学类似,但是教师的指令性要求及干预指导更少。

以光学游戏为例,万花筒、三棱镜、放大镜、望远镜、潜望镜等等都是好玩的玩具,幼儿都需要通过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游戏。教师只需把这些材料放在活动区里,幼儿可以按照他们的兴趣来选择游戏内容。教师也不必提出什么问题,只需让幼儿自由地去摆弄。根据幼儿个性的不同,这些游戏可能升华成一种科学探索活动。

七、什么是运动性科学游戏?

运动性游戏是寓科学教育于体育活动的游戏。这类游戏适宜在室外进行,活动量较大,如捉影子、吹泡泡、玩水、玩沙、堆雪人、跷跷板、放风筝、玩风车、打电话等。通过这类游戏,幼儿亲身感受并进一步理解事物的特性,加深对事物及科学现象的因果关系的理解。运动性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发展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

如在“玩风车”的游戏中,幼儿可以在自己无拘无束的奔跑中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和风的产生;而在“捉影子”游戏中,幼儿也更能深刻地体验到自己的影子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感受到自己的身体运动和影子的大小、方向改变的关系。

八、什么是竞赛性科学游戏?

竞赛性科学游戏是以发展幼儿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为主,以竞赛的方式进行,以科学知识为内容,判别输赢的游戏。竞赛游戏适合在中、大班开展,满足中、大班幼儿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好胜心理。

竞赛游戏的内容也比较丰富。例如棋类游戏就是一种幼儿喜欢的竞赛游戏。幼儿的棋类竞赛,一般都借助跳棋、转盘棋的基本走棋规则,融入科学方面的有关知识概念设计而成。棋类竞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在竞争的气氛中,幼儿的思维会更加积极、活跃。

其他的竞赛性科学游戏还有如图片接龙游戏,即在图片的两端各画一种图形,要求幼儿将相关内容的图片接在一起,连接规律可以是食物链,也可以是季节变化或其他幼儿常见的简单科学知识。另外还有拼图游戏,即将物体的整体结构分画在若干小图片上,要求幼儿把部分拼成整体,再把整体拆成部分,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九、什么是感知类科学游戏?

感知类科学游戏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接触各种科学游戏材料,亲身感受、感知科学现象。例如“钓鱼”游戏,就是一个感知类的科学游戏。我们在部分“小鱼”身上别上曲别针,在鱼竿上粘上磁铁;孩子在钓鱼的过程中,会发现粘有磁铁的鱼竿只能钓到身上有曲别针的“小鱼”,从而感知到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十、什么是探究类科学游戏?

探究类游戏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标,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游戏。

十一、什么是综合专题研究游戏?

综合专题研究游戏是指内容涵盖面广、方法多样、研究过程时间长的科学游戏。它通过幼儿与实际生活的接触,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科技现象,从而认识到抽象的科学概念、原理与活生生的生活现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十二、在选择、设计幼儿科学游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要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既要保证游戏内容中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又要注意难度应适中,符合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幼儿学习的可能性,否则就失去科学游戏的意义。

2.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游戏,使每个幼儿都成为游戏的主体,使幼儿在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科学。游戏应是幼儿的活动探索过程。幼儿在游戏中,既有外部的操作感知或身体活动,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又有内部的智力活动,要求幼儿努力进行思考。两者的有机结合,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达到科学游戏的目的。

3.教师选择的游戏内容应有吸引力,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的兴趣。游戏的过程中应多包含些探索性的问题,同时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要不断地、及时地启发和引导幼儿发现并解决问题。

4.科学游戏和其他别的游戏一样,也要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的要求,游戏的开展要有利于幼儿的操作和智力活动,而不能限制幼儿的活动。游戏的规则要简单,便于执行。

十三、应该怎样组织幼儿科学游戏?

对于集体性的科学游戏活动,教师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组织。

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如以充满激情的语调告诉幼儿:“下面我们要玩一个十分有趣的游戏,谁能听见我宣布的游戏名称,谁就可以参加这个游戏。”这样,幼儿会立刻安静下来,以期盼的心理来接受游戏。

2.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根据需要,可示范玩一次或做一点热身活动,待幼儿完全理解了游戏的规则要求后再正式开始游戏。

3.正式组织游戏活动。此时一方面要关注游戏的进展,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必要时可为个别幼儿提供一些帮助,如提示下一步可进行的操作等。为了给游戏助兴,教师也可介入游戏以推动游戏的发展,但应注意的是不要忘记了组织引导的责任,也不要过多地干预幼儿游戏。

4.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幼儿以充分的操作时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去获得成果。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过早地给予帮助或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恰当的。

十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怎么让环境说话呢?

1.认知墙环境创设。例如创设“民族风情主题墙”,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的风俗、特产等;创设“五岳名山主题墙”,按照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布置,帮助幼儿了解五岳名山;创设“长江、黄河主题墙”,可以帮助幼儿了解长江、黄河的相关知识。

主题认知墙围绕一个主题,以幼儿认知为主要目的,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师、幼之间的近距离对话。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另外,主题墙创设还要体现出动态化特点。主题墙面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变化,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季节的变化、主题的变化等变化。

2.互动区角环境创设。例如,创设“按物取数”区角,能让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掌握按物品的数量找到相应的数字;创设少数民族游戏区角,能帮助幼儿认识56个民族的名称及服饰特点;创设点数游戏区角,让幼儿通过点数出花瓣上的点子数量,对应粘到花心上(花瓣和墙面都用吹塑板制成,花瓣沾水就能粘贴到花心上)等游戏,提高幼儿的点数能力。

互动区角的操作性和互动性比认知墙更强,能帮助幼儿在互动中自己学习、自己探索。因此,教师在设计互动区角时要结合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玩法,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游戏的兴趣。

3.实物展示环境创设。为了能让环境说话,让环境育人,让幼儿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还可以采取实物展示的环境创设形式。例如“中国文化馆”,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

实践发现、环境创设,特别是主题墙饰环境的创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幼儿园的惯例要求教师在开学初布置好环境,进行环境评比,这必定导致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再有,开学初花了大量精力布置的环境,教师往往舍不得更换,因此常常存在着墙饰整个学期无变化,即固定成分多、变化内容少的问题。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教师要重视环境布置,不惜在上面下工夫,在选择环境墙饰的内容时,要更多考虑其隐含的教育价值,而不能一味追求精致、美观,一定要让环境“说起话来”。

总之,教师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能够与之产生互动的科学主题墙面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