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灵活现”才叫真

“活灵活现”才叫真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科学研究的发展,揭示了形象思维的生理基础。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右半球是形象思维的器官。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形象思维活动,应该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形象思维的初级信息加工处理,包括形象分析、形象比较、形象综合、形象概括等,但切忌逻辑式的判断推理,因为这个过程不能离开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

二、“活灵活现”才叫真

同学们都学过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家知道,这首诗包含着非常深刻的哲理,即万事万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不同方面组成的,我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认识它,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不同面貌特征;同时,诗中也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但是,诗人并未像哲学家那样,运用概念、判断,以三段论式的推理(或假言推理或选言推理)来加以说明,而是把庐山这一具体事物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远近高低横侧各个角度观察到的庐山的不同面貌,具体加以说明。所以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说:“艺术家传达现象的本质不是通过对该具体现象的抽象,而是通过对直接存在的具体展示和描绘。”这就是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例证。当然,形象思维并非只存在于艺术中,它其实是广泛地普遍存在的。

科学研究的发展,揭示了形象思维的生理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会迅速地经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作出统一的反应。近20年来,人们为了防止癫痫病的恶化,使病变不致由脑的一侧伤害到另一侧,从而切断胼胝体。由于胼胝体被切断,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也被人为地分开了。每个半球只对来自身体侧的刺激作出反应,并调节对侧身体的运动。经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被分割的人,视力、听力和运动能力都正常,而命名、知觉物体空间、理解语言能力等都出现选择性的障碍。如果将“铅笔”两个字分别投射到病人的左、右眼半视野内,“铅”在左,“笔”在右,那么病人能说出“笔”,而不能说出“铅”,这是因为“笔”投射在左半球,所以能命名,而“铅”投射在右半球,因而不能用语言描述。如果把一支铅笔放在病人左手上,他可以用动作运用表示铅笔的用途,但不能用语言描述它;但如果把铅笔换到右手上,病人马上就能用言语作出报告。如果让病人根据积木的颜色来排列某种图形,那么他可用左手而不能用右手完成任务。可见,大脑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主要定位于右半球。这就是前面已提到的关于“裂脑”的研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右半球是形象思维的器官。

那么,什么是形象思维呢?

有人给形象思维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形象思维是人脑自觉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运用观念形象(意象)加工感性形象认识,从而能动地指导实践创造物化形象的思维活动。”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是切合实践的。

形象思维是不同于抽象思维的另一思维形式。我们知道,抽象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分析、综合,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而形象思维的过程则是“意象——联想——想象”。在生活中,我们感受到某事物,并知道它的各种外部特征和一些本质特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储存于记忆之中,这个记忆中的事物的形象,就是表象,又叫做记忆表象。表象在形象思维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形象思维的起点和基础。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形象思维活动,应该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形象思维的初级信息加工处理,包括形象分析、形象比较、形象综合、形象概括等,但切忌逻辑式的判断推理,因为这个过程不能离开形象。通过一定的形象分析和形象比较后,再进行形象综合和形象概括,最后把整体感知的形象加工为意象。意象是什么?意象,是指作者在生活中有所感而最确切地表达了作者情思的象征性物象,它包括客观的“象”和主观的“意”两个方面。台湾诗人余光中在《论意象》一文中指出:“诗人内在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当初诗人的内在之意”。可以说,意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它是在感知表象的基础上经由作者或读者加工改造,熔铸了主观情思的“内心图像”,是形象思维由感性向理性飞跃的中介。

中学语文教材中,70%以上的课文是文学类作品,是作家形象思维的成果;即使其他科学类课文,如议论文、说明文,也有着甚至比例很重的形象思维因素。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就是要“根据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我们要在对课文整体感知而形成意象的基础上,熔铸主体情思,形成意象,再通过联想想象而发展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或意境。如《天净沙·秋思》连续并列了10个具体事物,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但并不是毫无目的地罗列,而是熔铸了作者的主体情思,由“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从而体会出由这些外在物象所呈现出的苍凉、孤寂的情思。在这些基础上,通过联想,我们就可把这10个意象和“断肠人”构筑成一幅苍凉、孤寂的天涯孤旅图,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这个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

我们前面提到,中学语文教材上有70%以上的课文是形象思维的成果,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去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抓住课文中的意象和显像结构。意象的显像结构,通俗地说,就是意象的组合方式,即把客观事物情貌的再现与主观情感思想的表面结合起来。而这种“再现”和“表现”又是通过语言描述而实现的。请看清代诗人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这首小诗有两种显像结构:一是旷野月黑夜,渔灯孤光如萤火一点的静态显像结构;另一是微风拂浪,渔光倒映水中如星光满河的动态显像结构。一动一静,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由于作者熔铸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抓住一动一静之物态,从而写出了舟夜所见的优美夜景。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就应该透过这语言描述出来的显像结构进行整体感知,还原作者之意,从而在自己的脑海中构起相应的的显像结构,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意境,把握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

与上述例子很相似的,中学语文课文中有杜甫的一首诗:“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首诗也是描写了一动一静两种显像结构,而且景物也极相似,但由于作者熔铸了不同的思想感情,从而使两首诗的意境大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课文的显像结构,体会作者的主体情思,从而深入地把握课文的意境,以便使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当然,其他文学作品的学习也同样要突出显像结构。如《故乡》,文中故乡景物的显像结构虽只有寥寥数笔,但以阴晦天气中冷风呜响的船舱、苍黄天地、萧索荒村等意象组成的整体画面,是一种特有的典型景物的意象组合,体现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我们只有深入其境,理解了这个典型的环境景物显像结构,认识课文所表达的主旨才有了思维的问题情境,才能理解课文中三个人物之所以“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原因。然后,通过对三个人物形象的显像结构的把握,才最终理解作者的内在之意:旧制度必然要灭亡,而新的属于宏儿、水生的生活将会出现;并且告诫人们,希望有如地上的路,本无所谓有无,只是走的人多了,才以成了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