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工作做好,才真正叫“做了”

把工作做好,才真正叫“做了”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负责”体现在做事的过程中,就是把事情做好,做到位,做出最佳效果和最高质量。做事的标准只有一个——“做好了,才叫做了”!不能将工作只停留在“做了”的层面。所谓“做了”,往往就是只“走过场”,而不去关注和重视做事的质量。很多人在干工作时,只是满足于“做”,却不重视结果。“做了”与“做好”,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有本质上的区别。一个员工是不是称职,关键就在于他是重视“做了”还是重视“做好”。

“负责”体现在做事的过程中,就是把事情做好,做到位,做出最佳效果和最高质量。做事的标准只有一个——“做好了,才叫做了”!不能将工作只停留在“做了”的层面。所谓“做了”,往往就是只“走过场”,而不去关注和重视做事的质量。

很多人在干工作时,只是满足于“做”,却不重视结果。所以表面看起来,他们整天在付出、在努力、在忙,但是这种忙,却是穷忙、瞎忙,而穷忙的结果还是穷。

执行,绝对不能满足于“做了”这一点上。满足于“做了”,不仅会浪费资源,更可怕的是一种自欺欺人:既有可能将自己麻痹,也有可能使单位疏忽乃至麻痹,于是,该有的效率出不来,没有想到的陷阱和危机却可能不期而至。

有个奇妙的“30天荷花定律”:荷花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到了第二天,它们就会以前一天的两倍的速度开放。到了第30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很多人认为,到第15天时,荷花会开了一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差一天,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越到最后,事情越关键、越重要。所以,执行一定不能忽略最后的一步,最后的一步往往才是关键。

执行要到位,必须要关注最后的步骤,一定要牢记这奇妙的“30天荷花定律”。

职场中,最受欢迎的人,毫无疑问是执行最到位的人。行百里者半九十,执行的关键往往在最后的10%。最后十里不走,目标就不能达到,任务就不算完成。最后的10%如果执行不到位,前面就是白执行,甚至比不执行更糟糕。“执行,对于当前的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执行的关键就在于到位。

柏宁是一家商报的记者,报社最缺乏的就是广告业务。一次,柏宁听同学说一个大学同学要到这个城市开发区投资,并计划在当地媒体投放价值百万元的广告。柏宁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认为这是上天给了自己一个在报社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柏宁积极地向那位大学同学争取到了这个业务。

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的那天,柏宁带上了社里最优秀的记者和广告部成员,计划用大幅版面进行宣传。奠基仪式结束后,有位老朋友邀请柏宁去吃饭。盛情难却,于是柏宁向记者和相关广告人员交代好工作就去了。

那天,柏宁玩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早上,柏宁拿到报纸一下子傻眼了,原来,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写成了“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墓”。这对一向重视有个好彩头的企业来说,把“奠基”写成“奠墓”,无异于当头棒喝,更何况这是开发区项目正式启动的第一天!

老同学一怒之下取消了百万元的广告订单。报社的声誉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准备在这家报纸上投放广告的客户,也因此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计划。

从表面上看,前期工作做得很不错:和客户沟通得很好,报社对此也十分重视,派出的是最优秀的记者,而且从副总编到记者到广告人员,都做了安排和交代。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最后一个小环节没有落实到位,不仅“煮熟的鸭子飞了”,而且还给单位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对执行的人来说,最后的10%往往是最重要的,但也恰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我们常说:一字千金。在这个案例中,一个字就值百万元!由此可见,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这个故事,充分证明了古人的一句名言: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步骤不到位,前面的执行就是白执行,甚至会带来比不执行还要恶劣的后果。

很多人做事情,只是满足于“做”,却不重视结果,不追求“好”。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却收不到什么效果。

从前有一位经营地毯的阿拉伯商人,他对自己地毯店的外观陈设十分上心。他每天总要在店内四处巡视,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贴的地方,如果有的话赶紧纠正。

一天,他照例巡视店面,意外地看见自己布置的地毯中央鼓起一块,就上前用脚将它弄平;可过了一会儿,别处又隆起一块,他再次去弄平。然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专门和他作对,隆起接连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他不停地去弄,可总有新的地方隆起。一气之下,阿拉伯商人干脆拉开地毯的一角,一条蛇立刻溜了出去。

蛇不出去,你没法弄平地毯!当出现问题时,我们要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很多人解决问题时只是把问题从一边转移到另一边,或者只是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中的一部分。

“做了”与“做好”,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只是走过场,后者却意味着对组织的目标负责、对工作的品质负责。一个员工是不是称职,关键就在于他是重视“做了”还是重视“做好”。

当好参谋,工作到位而不越位

职场上不越位。只有明白自己的职场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职位角色上规规矩矩地做人,我们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才能维护好职场上的人际关系。

自古以来,“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君王治国之道,而到了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企业管理之道、人们做人做事的成功之道。职场中,很多事情是不能为的,越位就是其中之一。

古人说:“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就是说,唯有名义和工具,是绝对不能借给别人的。名义代表着地位、权势和力量,而工具则是实现这些地位、权势和力量的手段。如果有意或者无意地侵犯了别人的“名”和“器”,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孔子的弟子子路豪爽正直,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他天真直率,虽然经常顶撞孔子,可是他内心一直非常尊重自己的老师。

子路曾经做过蒲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有一年夏天,雨水很多,子路担心洪水暴发,造成水患,就带领当地的民众疏浚河道,修理沟渠。他看到民众夏天还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非常辛苦,就拿出自己的俸禄,给大家弄点吃的。孔子听说了,赶紧派子贡去制止他。

子路大为生气,怒气冲冲地去见孔子,说:“我因为天降大雨,恐怕会有水灾,所以才搞这些水利工程;又看到他们非常劳苦,有的饥饿不堪,才给他们弄点粥喝。您让子贡制止我,那不是制止我做仁德的事情吗?您平时总是教我们仁,现在却不让我实行,我再不听你的了!”

孔子说:“你要真是可怜老百姓,怕他们挨饿,为什么不禀告国君,用官府的粮食赈济他们呢?现在你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大家,不等于告诉大家国君对百姓没有恩惠,而你自己却是个大大的好人吗?你要是赶紧停止还来得及,要不然,一定会被国君治罪的!”

要知道,只有国君才有资格“普济众生”,这是“名”;国君可以开仓放赈,这是他的“器”。子路置国君的名义和工具而不顾,非要自己周济百姓,大家对他感恩戴德,“知有子路,不知有鲁君”,国君当然会大光其火,也无怪乎孔子着急上火地派子贡去拦下子路这样做了。

现在职场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上司天天干基层,员工天天谈战略。员工整天在考虑部门工作应该怎么规划,公司前景如何规划,产品在技术方面如何提高,战略应该怎么调整。但却忘了一个前提: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会有公司分配给自己的一个位置,公司对于组织层次的划分是清晰的,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组织层次,相对应的职能也有所不同。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个角色,第一要求是明确自己的职能和所需技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就要求你兢兢业业地守好、做好属于你这个位置所应该做的一切事情。这就叫职责上的“到位”。

然而总是有一些人激情四射,喜欢做些越位的事情,做些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当然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地看,但越上级的位,通常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作为下属,用四个字来概括你的定位就是:贯彻执行。贯彻的是上司的思想,执行的是上司的决策,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接受上司的考核。和上司相处,你是他的下属,当然必须尽己所能助他一臂之力,但是,请不要忘记自己“参谋”的身份,切莫自作主张,喧宾夺主。

一次,销售总监孙涧带着销售员李一萌出差谈生意,因为客户代表是李一萌的大学同学,孙涧希望李一萌能以这层关系为突破口,搞好公关。李一萌确实很快就和老同学热乎起来,不仅给他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产品,还天南海北地聊起来。然而,在谈到一些合同细节时,李一萌完全没有征询孙涧的意见,最后,竟然自己拍了板,商定了合同,让坐在一旁的孙涧很尴尬。

用餐时,李一萌又自作主张点了满满一桌菜,和同学继续神聊,把孙涧撂在一边。看到满桌的菜肴剩下大半,餐费大大超出预算,孙涧心里更加不满意。回公司的路上,李一萌得意地问孙涧:“孙总,我这次表现还可以吧?”

孙涧冷冷地说道:“嗯,不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李一萌意想不到的是,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出差的机会了,他彻底被孙涧给雪藏起来了!

虽然在这次谈判中,李一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李一萌却忘了职场上的规矩,凡事自作主张,根本没把上司当回事。这样做,如何能得到上司的信任呢?

因此,在与上司相处的过程中,大到与客户谈判,小到出去买水、确定住宿标准,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先听听上司的意见,以免出现不合时宜的言行。最佳做法是当好“参谋”,提出建议,说明理由,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上司,切莫自作主张。

每个单位都像一部复杂而精密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固定的位置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保障整部机器的正常运转。作为下属,应对自己的职务、职权、职责负责,在任何情况下,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到位而不越位。

到位而不越位讲的是“度”的问题。有的员工长期在上司身边工作,深得上司的信任,就产生错觉,以为深受重用就消除了与上司之间的界线,从而不自觉地站在上司的位置上,替上司做起主来。虽然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上司分忧,也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但即使你做对了,上司心里也不会舒服,因为做决定的应该是他。所以,在工作中,无论你与上司的关系多么亲密,无论你的看法多么正确,也不要逾越与上司之间的界线。

然而有一部分人为了突出自己,老是喜欢搞越级活动,这些人大都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不信任或者不服气。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损害了与上司之间的感情,给自己的日常工作,甚至以后的晋升制造了障碍。因此,除非万不得已,到位即可,千万不要越位。到位,是一种要求。不越位,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