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心理健康

□缺心理健康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婷婷,女,13岁,六年级学生。所有的心理问题均表现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异常,其实质是人格的缺陷和交往的障碍。陕西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主任宋馨老师表示,在他接触的心理咨询和相关统计中,约40%左右的小学生的童年都是在缺少玩伴的时光中度过的。

□缺心理健康

【案例1】

婷婷,女,13岁,六年级学生。性格上比较胆小、自卑、不爱动。在人际交往方面又不合群、孤僻、害怕参加活动。婷婷的自卑感极强,经常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会因为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婷婷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乘接送车上下学。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平时也要上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反思】

类似的案例我们常常可见,婷婷的遭遇也正反映了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的处境,他们是一个既特殊又普通的群体,特殊是因为他们背井离乡,从农村来到城市,带着向往与期待,但又陌生与孤独;普通是因为他们和城里所有的孩子一样,风华正茂,渴望被接纳、被理解、被认同。然而我们无法真正去感受他们的生活:每当他们放学回家,见到的只是空空的墙壁,冷冷的锅灶,等待着他们的除了家务就只剩下寂寞。他们的父母整日忙于生计,忙于在城市立足,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成长,也没有时间精力好好照顾孩子,更遑论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有千万条理由理解这些家长,他们确实不容易,他们所做的一切确实也是为了孩子;但我们又有千万条理由责备他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财富。一项调查表明,现在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他们之间的沟通逐渐减少,有的甚至从不与父母交谈。在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71%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烦恼,39%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35%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学习的压力已经够让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回家后的孤独感让他们更加感到彷徨无助。为此,心理学家们也提醒广大家长,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不能因为某些客观因素而忽视或疏远孩子,人为造成沟通的障碍和心理距离,否则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美国学者格戈尔曼的研究认为,一个人成功与否,他的智商仅占20%,80%取决于他的情商。作为老师和家长,两者的交流与沟通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良药。

一是加强情感沟通。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与孩子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及时地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引导他们为之付出努力,同时还要善于借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是家校合作。老师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方式,劝说孩子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老师也要把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注意观察孩子在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建议家长多关心少打骂,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环境。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缓解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可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孩子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是同学关心。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相互提醒,在学校里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们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案例2】

日前,一名年仅16岁的女中学生露露听说有个低年级的同学骂她,就叫来几个朋友,把那个女孩暴打了一顿;另一名18岁的女生燕子曾参与5起抢劫,累计抢钱近5000元。问起她们这么做的原因,她们竟然回答说:“当班长、学习尖子远不如当大姐大威风!”为什么要选择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据燕子和露露说,因为她们看到电视、录像里多有这类场景,而且她们觉得类似剧中主人公这样的行为挺牛、挺拉风的。相比于单调乏味的课本上的说教和家长的唠叨,她们当然更喜欢情节生动的电影故事,看得多了,就觉得,认“干哥哥、干姐姐”比友谊重要,电影里的“老大”都用拳头解决冒犯自己的问题,找老师、报警都是小角色。在电影中,那些大哥、小弟动不动就挥刀冲上街头,都是让人佩服的英雄……正是由于这些电影电视的“蛊惑”,一些家庭幸福、在校表现良好的学生开始“出轨”。

【反思】

这样的案例不是危言耸听,在我们的周围也曾多次出现过。2000年,浙江金华发生的17岁中学生徐力用榔头亲手打死了自己的母亲;2010年,上海留日学生在机场连捅母亲数刀致使其重伤。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5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的16472名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到了20.6%,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17.1%,高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17.3%。所有的心理问题均表现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异常,其实质是人格的缺陷和交往的障碍。表面上看,孩子们的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来自电视等媒体暴力节目的诱导,以及对社会不良青年的模仿,但细细分析起来,深层次的问题是孩子们精神文化的缺失和片面的成才观。

精神文化缺失的第一个原因是童年缺少玩伴,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和沟通。一个孩子从小缺钙,就会罗圈腿,而从小缺爱,将无情无义,从小缺精神文化的滋养,将来无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们成了家中的太阳,但同时也被孤立,耀眼的光环下,周边一切都失去了色彩,他们的童年里很少有玩伴的记忆。都说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童年的欢笑常常能够陪伴人的一生,并且影响一生的行为和思想。但是半数以上的在校学生没有感受过童年玩伴的快乐,就如11岁男孩洋洋说的那样,他的课余生活都是在自己家中度过的,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学校组织的活动外,洋洋在平时课余和周末时间都很少接触外界的朋友或小区里的伙伴,自己的欢乐也就在几十平方米的小屋内。陕西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主任宋馨老师表示,在他接触的心理咨询和相关统计中,约40%左右的小学生的童年都是在缺少玩伴的时光中度过的。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杨玉凤教授认为,童年缺少玩伴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交际能力缺乏的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自私、自我中心、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不能感受别人的幸福和快乐等人格障碍

精神文化缺失的第二个原因是心灵空间被挤占。如今,孩子的成长环境呈现“三大三小”的状态,即: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成长的空间却越来越小;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而心灵的空间却越来越小;来自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内心的动力却越来越小。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归宿和根本。把儿童看作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是现代社会教育和保护儿童的基点。然而,许多父母正以“爱”的名义在不断侵害孩子的生存权。许多家长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老师的“助教”和孩子学习的“拐杖”上,课余时间不忘给孩子“加码”,蚕食着孩子们的健康,降低了他们的生命品质。许多父母漠视孩子的发展权,以成人本位的思想,以成人的眼光来设计活动空间、学习内容,却很少考虑孩子的需要。不少父母把孩子“贪玩”当成缺点并试图加以改正,于是毁掉了孩子童年期最真实、最具有发展活力的方面。具体表现在:(1)不允许失败,把过程当结果。父母们过分看重失败,很可能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和进步的动力。(2)急功近利,把部分当全部。一些父母过分看重孩子的知识学习,限制其社会交往,直接或间接地使孩子形成了种种不良行为习惯,并使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大打折扣,给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制造了障碍。(3)剥夺孩子的参与权。一些父母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和家庭的未来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同时又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剥夺孩子参与自己人生的设计的权力,主观臆断,不屑于倾听孩子,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过多替代,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权,导致孩子缺少独立成长的内在动力和勇气,弱化了其参与的动力和能力。成年人在与孩子的权利博弈中,以长者的权威对儿童权利的漠视和剥夺,实际上是对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粗暴干预,也是对孩子成长空间的挤占和限制。

金华中学生徐力的悲剧明白地暴露了孩子被禁锢后的反抗。他说他的父亲期望他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至少也要考上浙江大学。他每次考完试后,爸爸妈妈就将他与班上前三名的学生比。平时,妈妈不让看报、不让打球,逼着他写作文。一旦运动的时间到了,还会到学校去监视他。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一个血性男孩,在这样的桎梏中不反抗、不吭声,并不代表他没有情绪。所以,在看守所里,徐力想对天下所有的父母说:“给孩子留一点空间,给孩子留一点秘密。”一位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的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高二时曾作为交流生到美国做了一年的访问学习,他说当时许多美国学生对中国学生印象不好,甚至认为中国学生有四大问题,第一是不爱说话,第二是下了课就钻进实验室,第三是不爱运动,第四是爱揭别人的短。而中国学生对美国学生的印象则是,阅历广、经历多、能力强、会交往。

精神文化缺失的第三个原因是亲情沟通的障碍。这十年间,世界变化如此之快,让许多人应接不暇,父母的故事成了孩子很难理解的另一个世界;而孩子的观念也成为许多父母未知的陌生领域。一位妈妈很困惑地说,她的女儿上初二了,爱吃爱喝爱打扮,就是不爱学习,妈妈狠心花四百元钱带女儿看《白毛女》,可女儿没有丝毫感动和感想,最后,女儿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看喜儿的悲剧全是他爸爸杨白劳逼的,逼着自己的女儿去抵债,再说了,喜儿也够傻的,黄世仁那么有钱,多好,干吗自己跑去做白毛女。”毛主席挥着手,妈妈问你认识这位爷爷吗?知道他在干什么吗?女儿居然说:“我认识他,他叫毛主席,正要打的呢。”同样,许多父母不知道孩子崇拜的F4,不知道网络语言88,看不懂外星文,听不懂网络流行语。孩子们在现代科技产品的催生下,过早地进入了青春期,严重的叛逆心理让孩子过早渴望人格独立。而父母们则因为工作生活压力过大,过早进入“更年期”,急躁易怒。青春期撞上了更年期,导致家庭沟通不.。沟通成了家庭教育的最大主题,成了父母孩子心中最大的结。

作为父母,首先应学会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静心聆听,必然不能相互理解。学会耐心听孩子解释,听孩子把话说完,听孩子讲述他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学会蹲下来接受。要理解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想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的境遇,要学会用孩子的视角和眼光看问题,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分析问题。再次,要学会提建议。面对孩子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家长要学会以他的方式,提供合适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试图以自己的观点去左右孩子的决定,要帮助他走出困境,而不是代替他解决难题。

片面的成才观只关注成绩,只关注分数,只关注是否考上了重点大学,而偏废了人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在片面的成才观的指导下,教师家长们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高材生,出类拔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做的系列调查研究表明,91.7%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另外,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班级前15名,这样的期望和要求使得大多数父母非常重视和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辅导、检查功课,布置额外的作业。调查发现,65.0%的中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学校以外的作业,其中,88.4%的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额外作业,50.9%的中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额外作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目前中国出现了“教育荒废”的严重现象,尽管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繁重,但真正的教育却被荒废了,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在许多人看来,今天的中国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似乎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这是有利于儿童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教育吗?这是在捍卫童年还是在摧残童年?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其实“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可怕的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已经成为摧残童年的宣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频繁,连幼儿都患了恐慌症。中国教育看似在高速发展,但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许多地方的教育都出现了高度扭曲,这已经成为对青少年一代最大的伤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第一隐患。通过对全国各地的调研不难发现一个通病,那就是相当多的中小学生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非常值得人警惕和深思,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明知错误而强行为之的国民共识。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针对近年来年轻人中情绪消沉、自暴自弃及反社会行为日益严重的情况,英国将为11岁以上的中学生开设“快乐课”。其实这种特殊的训练是从美国兴起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马丁·塞利格门将专程赶赴英国,帮助培训第一批开设这门课程的2000所公立中学的相关任课教师。该课程将应用心理医学上情绪和行为调节的治疗手段,通过给学生设计某种令他们感到责任重大的角色帮助其建立自信和自尊,以校正他们思考和表达思想的消极方式。

近年来英国的教育专家们一再警告说,因为家庭破裂、考试失败导致的焦虑、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压力等问题已经使很多年轻人处于精神崩溃的临界点。最近的调查也显示,在一个平均规模为30人的班级中至少有3位学生经常处于严重沮丧的情绪中,包括曾产生过自杀念头,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后长时间不能自拔,每天都有大哭一场的冲动等等。而25年前,这种情绪被视为是一种病态,发病率较高的是30岁上下的人,但现在青少年从14岁开始便广泛地被这种不良情绪所困扰,教育专家们呼吁政府对此要给予高度关注。教育学者的警告促使英国教育部最终决定引进新的教学手段,以扭转这一危机。

【案例3】

2006年8月8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有个李村,该村有个李征历经两次高考之后,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成为医学院本科学生。本该在大学课堂上尽情享受知识所带来的乐趣的他,却在一次从校返乡途中,20分钟内连杀7人,用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所有的付出。在当地村民眼里,他有着令人羡慕的前途,但却没有人能真正走入他的内心。然而,悲剧并不仅此而已,而是伸向了另一个花季少年。在南京市江宁区某高校,一女生自杀身亡,就在此前一个月,该校已有一名男生上吊自杀。同样是在南京,本该是丰收季节的九十月份,某高校研究生、某重点大学一女生跳楼身亡……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南京已有多所高校发生过学生自杀事件,有的甚至还不止一起。

img6

【反思】

上述这些悲剧,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2004年发生在云南的马加爵案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为了一些生活琐事,连杀同宿舍4名同学后,畏罪潜逃,靠捡垃圾为生,最后被绳之以法。透视这些骇人听闻的惨案,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他们曾经是同龄人的骄傲,是知识殿堂里的耀眼星光,可又是什么样的教育抑或家庭让他们走入了人生的误区?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曾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重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健康咨询报》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20.23%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在西北师范大学1992—1995年间休学、退学的133名学生中,有17.3%的人是因为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休学或退学的。一项针对国内16所高校学生自杀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自杀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特征——“自杀传染”。仅在2007年春季,北京地区大学生自杀人数就超过20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系副主任沈永健教授说,“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自杀率是其他同龄人的2~4倍,且有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明显存在着一个‘链式效应’,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得知他人自杀后容易效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活理念、方式的改变,大学校园越来越开放,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人际关系问题 从高中到大学,不仅是校园的变化,更是人际交往的变化。大学里的交往对象不再是同一地域的人,更多的来自于全国各地;交往的范围也不仅仅是班级同学,而是扩大到整个大学甚至跨出校门;交往的方式不再限于课堂和课后的言语交流,更多的是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的交流,种种这些变化,都需要大学生们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而作为新一代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被细心呵护的环境中,他们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有的甚至唯我独尊。于是,大学的集体生活变成了一种痛苦的约束。三种心理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1)面子心理。一次无意的碰撞,或是不经意间的言语伤害,本可以一笑了置之或是一声道歉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双方为了面子赌气,常常容易争执起来,甚至拳脚相向。(2)冲动心理。大学生们有激情、有活力,但遇事容易冲动,为了区区小利或生活小事,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3)封闭心理。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情感冲动的强度较弱,感情不外露,但内心世界却非常丰富;还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在形形色色的社会诱惑面前,会显露出自卑的心理,从而结结实实地把自己包裹起来,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

二是学业问题 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学习似乎都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而大学学习属于成人学习,其显著特征就是自由、自主。随着大学教育向主题性管理模式的转变,这个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世界的能动选择上,它主要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的推动和支配,体现在自觉选择上;因此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的学生们在离开了教师和家长的目光后,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所为。长期为高考而准备的基础小学中学教育,使学生除了读书、课本、书本之外,没有了别的兴趣爱好。正如一位寒窗苦读十多年后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所说:“当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这过去的十多年,除了数理化,我没有兴趣,没有朋友。”因此,一部分学生整天沉溺于网络,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整天迟到、旷课、夜不归宿。这种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它受制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要素,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难以完成主体型的教育和主动性的学习任务。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从小备受老师的恩宠,而步入大学后,强手如林,顿时,这种强大的挫败感和失落感触及到了他最脆弱的神经,因此,自信变成了自卑,情绪跌入谷底。

三是恋爱问题 随着孩子们心理成熟度的提高,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的改变及各种媒体的影响,学生恋爱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大学恋爱已成普遍现象,没有对象的女生都担心自己成为剩女,没有对象的男生则是魅力不足的表现。因此,校园里同学间互相介绍对象,大部分不考虑结婚问题,纯粹恋爱一回。然而,他们完全没有做好接受感情和付出感情的心理准备,在遭遇感情挫折时显得无比脆弱,有的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四是就业问题 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高校不再实施包分配政策,近年来实施的高校就业“双向选择”、“面向市场”政策以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更强化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焦虑意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一年级起就担心四年后的就业问题,从三年级起就开始找单位实习就业,在遇到挫折时又极易产生消极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指望着通过十年寒窗苦读来改变自身的命运,改变家庭生活。然而,高校扩招后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他们的梦想几乎破裂。有人曾说,当代社会,欲想通过学习实现阶层流动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

五是家庭问题 家庭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举足轻重的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儿时起,生活上依赖父母,学习上依赖老师,独立生活能力差,没受过挫折,但又固执任性,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弱,情绪波动大,生活、学习上的点滴变化,都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强烈震荡。尤其是一些家庭生活不完整,或者单亲家庭,父母感情不和的家庭,缺乏温暖感的家庭,都易在他们的心理上蒙上阴影,导致他们形成孤僻、自卑的人格。

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家、社会、学校都不能袖手旁观,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全人类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并且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一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监测,通过问卷、观察、心理测验等方式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行为、问题学生进行跟踪治疗,重点关注。二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在大学中普遍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让大学生了解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心理现象和基本规律,掌握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讲座,邀请心理医生或专家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三要充分发挥心理训练和咨询的作用。各高校要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坐诊,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困境。同时,可通过辩论、演讲、郊游、社会调查等小组活动形式,运用放松、暗示、音乐、表演、动漫、心理剧、模拟等心理技术与方法,结合其他辅助手段和设施,设计特定的情景并使参与者受到积极的引导。

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有关心理机能训练的课程相继推出,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相继出现。美国学校采用以活动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体验某些心理状态;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后就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90年代以来,日本也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2000年,日本政府开始在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课程;我国台湾地区,也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9年制国民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来。

【相关链接1】

《四川成都一中学开全国先河152名心理学硕士执教中学》载《天府早报》2007年1月15日

1月14日下午,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华阳中学研究生课程毕业典礼在成都双流县华阳中学举行。4年前,华阳中学豪掷近70万元巨资,让165名老师集体攻读西南大学教科所办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修班,开创了全国先河。如今到了毕业时,165人中152名拿到了心理学研修毕业证书,他们创造了一项中学心理教学的纪录。

“这4年来,我们一直在充电!”作为研修班的优秀学员,高翔代表165名老师说出了他们研修的感受。高翔说,对这次机会所有的学员都很珍惜。现在毕业了,希望能用所学在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大展身手。半年前,165名老师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学教材《心路导航》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已被教育部门认定为有特殊意义的教育科研成果,适当修订后将在一些学校推广,作为中学生心理教材使用。

华阳中学校长祝长水在看到学校152名老师成为心理学硕士后,高兴之余仍忘不了给他们泼上一盆冷水。他说:“4年来你们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这对教育学生是有益的。但你们也要记住,不能拿到一个研修的毕业本本就得意忘形,就以为找到了摸清学生心理的万能钥匙,还要学会学以致用。”

在毕业典礼上祝长水又作出了一个惊人的承诺:“只要老师们有信心攻读心理学博士,学校肯定将给予学费上的扶助!”对此老师们有人高兴、有人惊讶、也有人不解:“中学需要心理学博士吗?”对这些疑惑祝长水在接受采访时称:“4年前我们提出让老师攻读心理学硕士时也有不同声音,但现在综合各方的实际与效果看,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是超前的!”

一所中学需要这么多硕士心理学老师吗?这么多老师拿到心理学研修毕业证书,这里面有“水分”吗?为此记者专访了西南大学硕士课程班负责人张大均教授。张大均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一所中学有这么多老师集体攻读心理学硕士,西南地区没有,全国也没有。但不要把他们定性为心理学老师。培养他们不仅是为了让他们掌握中学生的心理规律,而是要他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使中学教学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从某种角度而言,研修班的学员要拿到毕业证书,比正式招入的还要难一些。他们不仅要修够足够的课时,而且还要完成每一次考核、有较好的论文。这152名毕业的学员没有一个人的证书有“水分”。

【相关链接2】

《一省级示范高中校长揭秘:素质教育为何至今仍是空口号》,载《中国青年报》2009年4月7日

针对不久前发生在西峡一位高一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跳楼的事件,

郑州市某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李校长近日向记者坦言:应试教育的板子,不能只打在学校的身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是被政府和教育部门逼出来的,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

李校长说:“政府和教育部门这么多年来都在推行素质教育,可为什么到现在不少学校还在搞应试教育?关键在于,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几个根本性问题,推行素质教育的措施就还会像现在一样,只是一个空口号。”

他表示,首先,就目前来说,政府和教育部门一方面在推行素质教育,可另一方面仍然把高考升学率作为对学校考核评价的硬杠杠,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学生和家长也都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如果学校不努力提高这个指标,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并涉及学校的各项荣誉和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于是,明里喊一套,实际做一套,不足为奇。其次,政府推行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往往不能得到严格的监督和执行。比如复读班,有的学校搞了,政府不去管,更多的学校就都跟着学。结果到后来,哪个学校都有复读班,政府想管也难以下手了,规定成了一纸空文。第三,推行素质教育,必须从高中突破。高中离出口最近,但是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最远,一直都是应试教育的灾区。而高中教育却对义务教育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现在很多地方搞素质教育都只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抓得严,高中阶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逼着初中和小学也是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第四,高考以省为单位进行竞争,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全省上下一盘棋,各地、各级同时推进。那些试图在一地一校搞所谓试点的做法,首先就不公平,也根本就不可能,纯粹是痴心妄想。

“像西峡一高发生的学生跳楼事件,学校当然也不想发生,包括学校本身也并不想让学生学得这么苦。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在明知应试教育对孩子造成危害的情况下却不得已而为之,经受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但学校又有什么办法呢?”李校长说,“从各级政府对高考升学率的要求还没有变,全省其他学校的做法也都没有变的情况下,单纯地要求一个学校或部分学校马上改变,完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一方面不公平,另一方面当地的政府和学生以及家长也都不会同意。”

【相关链接3】

辛民:《“每天锻炼一小时”实施起来有难度》,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1日

提起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北京市朝阳区某中学教体育的裴老师就非常发愁:“教育部早就颁发了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指导意见,但是对我们学校来说,那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能实现,效果也不会好。”

据记者调查了解,学校缺乏硬件体育设施和学生考试压力大是“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两大障碍。

裴老师所在学校仅有的“操场”是两块篮球场,“我们没有条件实施这个计划,虽然我们也想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但是如果全校700多人都挤在这两个篮球场上,那场景和煮饺子没什么两样,根本没法锻炼”。有这种“烦恼”的不仅仅是裴老师,据他介绍,北京市朝阳区现有60多所初中,有条件让学生锻炼的学校不超过10所。

即便是在硬件达标的“重点”学校,“每天锻炼一小时”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记者在北京市某区重点高中的校门外看到几位家长,他们是来接孩子回家的。记者问:“您的孩子能否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呢?”几名家长摇了摇头。“现在学生的高考压力太大了。我的孩子今年考大学,如果每天锻炼一小时,一年就要‘浪费’300多个小时,这些时间还是用在学习上比较好。”一名家长如是说。“我还比较担心受伤,如果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受了伤,孩子的文化课肯定会受影响,那就太得不偿失了。”另一名家长说。“再说,学校也没有强迫孩子锻炼。如果全国所有的学校都在下课后把学生留在学校锻炼一小时,我们可能也会同意,那样的话,他们就在同一起跑线上了。我就担心我的孩子在锻炼的时候别的孩子拼命学习,一天两天看不出差距,一年之后,学习上花时间比较多的孩子,成绩肯定好。”一名家长说。

一名放学后正准备回家的学生也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我特别喜欢打篮球,回家还要上网看一会儿NBA的新闻呢,但是我现在不敢去打球,万一把脚崴了,那就麻烦了。”

裴老师所在的学校只有初中部,学生没有高考压力,但是“每天锻炼一小时”依然是个大难题。“我们学校的条件实在有限,每天上午做广播体操的时候,学生把这两块篮球场挤得满满当当,他们必须整齐划一地做动作,如果有学生把动作做错了,就很可能碰到其他学生。以前,我们为了实现锻炼一小时的目标,还经常带着学生在街道和小区里跑步,但是几年前山西一所初中出了一件大事,他们的学生在大街上跑步的时候出了车祸,自从发生那件事情之后,全国很多学校都不敢让孩子出去跑步了。”裴老师说,“现在为学生提供锻炼条件做得比较好的都是重点学校,他们有足够的场地,我们学校根本没有那种条件。有足够锻炼场地的只是少部分学校,大部分学校都是我们这种条件。”

“如果我们硬要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上午和下午做两次广播体操,加起来能到50分钟,但是学生一点儿也不喜欢,太枯燥了。”裴老师说。“学校能否组织学生去附近的体育中心参加锻炼呢?”记者问。“那也不太现实,租场地、租汽车需要花很多钱,一年下来学校也吃不消啊。现在不只是我们遇到了场地问题,我们周边的学校都存在这些问题。”

记者还走访了另一所初中,他们遇到的问题和裴老师所在的学校一样,该校体育教师董老师还抱怨说:“别说锻炼一小时了,现在连体育课都不好上。”他说,体育教学大纲和现实情况有冲突。按照大纲现在应该教双杠,但是以前体育课上一个学生在做双杠时锁骨骨折了,现在学生没有几个敢做动作的,学生不做老师也没办法,而且也不敢教。如果单纯地按照大纲教学,很多体育课根本进行不下去。“我也认为每天做两次广播体操能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但实际上根本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董老师说。

毛振明博士是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院长,也是学校体育的专家,他认为,现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确遇到了很多难处。“国家很重视学生体质的问题,从推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计划到现在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工程,都是为了改变学生体质差的现状。但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条件做到,我们还在想方设法让计划变成现实。”毛振明认为,体育锻炼课程化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就是除了体育课外把每天锻炼一小时也变成学校的课程,如果学校条件有限,就让学生分批、分时段地锻炼身体。此外,体育课也要改革,多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让他们由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

毛振明还认为,学生家长因为担心学生参加锻炼耽误学习的想法是错误的。“现在除了教育学生,还要让家长转变思路。在课外参加体育锻炼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还会对学习有所帮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会更高。”

【回应】

img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