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小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从小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现实却是,由于现在孩子中独生子女数量大大增加,任性、脾气大、与人合作能力差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弱点。所以,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是父母刻不容缓的工作。成功的合作可以让孩子产生快乐的感受,这种感受能够带给孩子无穷的动力,进而促进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同时,父母要教给孩子与人合作的技能,教育孩子考虑集体的利益,学会在关键时刻要约束个人的行为,牺牲个人的利益。

从小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上一节我们已经详细论述了合作的重要性。可现实却是,由于现在孩子中独生子女数量大大增加,任性、脾气大、与人合作能力差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弱点。所以,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是父母刻不容缓的工作。

那么,父母该怎样来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呢?

一、让孩子明确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对于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事情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这时他所需要的就是与别人合作。父母可以寻找并发现这样的事情,然后利用这种机会让孩子体验一下个人无法完成的挫折感,从而使其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让孩子感受合作的快乐

成功的合作可以让孩子产生快乐的感受,这种感受能够带给孩子无穷的动力,进而促进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

三、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其与同伴在一起,他们可以一起交谈,一起分享玩具,一起做游戏,一起出去玩耍,一起做作业。父母应该知道,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成人社会所无法取代的。如果孩子不喜欢与别的孩子交往,父母就更要有意识地鼓励他与同伴接触、交往。此外,父母不能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交往,这种交往是孩子获得合作的能力与情感体验的最基本的条件,它有利于养成合群性,消除孩子执拗或孤僻的倾向。

四、让孩子与同伴共同承担一定的任务

父母想要提高孩子的交往与合作水平,可以让孩子与同伴分担一个任务的不同部分,并通过力所能及的活动努力完成它。有时,对于一些复杂的任务,可以进行必要的分工,但必须保证他们活动的相互牵制性,以便他们通过必要的主动交往与协调达到总体任务的完成。否则,合作就会变成单干,不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情况是,一旦交给了他们任务,就要鼓励他们独立完成,即使遇到困难或者发生争执,父母也只能提供咨询,而不要越俎代庖,代替他们完成任务。

img43

五、让孩子真正认识到别人很重要

父母要教育孩子:与人交往,一定要尊重人、看重人,使对方觉得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

来看这样一个故事:在纽约街头,一个乞丐打扮的人在地摊卖铅笔。一个商人从他身旁经过,把一枚一元的硬币丢进放铅笔的杯子里,匆忙踏进地铁。但他停了一下,又转身回来,走到卖铅笔人跟前,从杯中取走几支铅笔,并很抱歉地解释说,他匆忙中忘记取走铅笔,希望这个人不要太介意。他还说道:“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是在卖铅笔,而且上面都有标价。”说完,他赶下一班地铁走了。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聚会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员迎向这个商人:“你可能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也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我自尊的人。我从前是个卖铅笔的乞丐,直到你那天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六、让孩子知道竞争和合作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一般在家里不会有人跟他争什么东西,父母也通常不会对他的言论提出什么不同的意见。但是在家里以外的地方,比如学校,就出现了竞争者和反对者。这样,孩子就认为反对他以及和他竞争的同学是不会成为合作对象的。所以父母要及时教育孩子端正他的竞争心理。竞争目的主要在于实现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的同学。父母要教孩子把其他同学作为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生活上的合作伙伴,千万不可一味地把他人当成竞争对手和敌人,不顾一切地对立他人,这种思想是不健康的。

同时,父母要教给孩子与人合作的技能,教育孩子考虑集体的利益,学会在关键时刻要约束个人的行为,牺牲个人的利益。如果孩子缺乏这种意识或者精神,与人合作是不可能成功的。

七、让孩子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

一个人只有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他才会得到很多朋友。有的父母只要孩子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其他的事情一律不许过问,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只关心自己的习惯,只要求别人满足自己,至于别人有什么困难,他们并不去想,这样的孩子不会享受到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的乐趣。

孩子终究要走上社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和人打交道,只有对自己工作的对象感兴趣,才能焕发出一种热情,一种创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