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让学生心动的智慧型教师

做让学生心动的智慧型教师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位老师把“南风”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于巧妙运用了心理学中的“南风效应”规律。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有人也称作“温暖”法则。

做让学生心动的智慧型教师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又是一个个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情感和特殊的内心世界,而且有认知上的差异、行为上的差异和潜能上的差异。因此,儿童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与成人的教育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

儿童的教育过程是成人对儿童的施教过程,是两代人之间的心灵互动,单凭约束不行,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研究学生心理,关注儿童需求,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共鸣。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的施教如何运用智慧让学生动心、动情。

一、教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故事:《一朵玫瑰花》。

一名学生在学校的花园里摘了一朵玫瑰花,被老师发现了。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师说,他的外祖母病得很重,他想把这朵玫瑰花献给外祖母。老师把他带进办公室,十分动情地对他说:“你这样小的年纪就懂得关心、孝敬老人,你的心灵太美好了,你这种美德使我很感动,因此老师也送你一朵玫瑰花。”接着老师又说:“至于你摘花园里玫瑰花的事,千万不要告诉你的外祖母,因为她老人家听了会生气的,老师替你赔偿好了。”这位老师把“南风”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试想,假如对摘花的学生不问青红皂白训斥一顿,或者给予罚款,或者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会使他抬不起头来,甚至自暴自弃。

老师非但没有惩罚,反而又给予奖励(给了一朵玫瑰花,并表扬了他),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语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

对学生多一分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己发现过失,自己悟出道理,如何做人,乃是真的教育艺术。

要知道: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教师的教育艺术就是开启自我教育机关的金钥匙。

上述案例中教师教育成功的秘诀何在?在于巧妙运用了心理学中的“南风效应”规律。“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凛冽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寒冷,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不久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有人也称作“温暖”法则。

寓言启示我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学生,和风细雨有时候要比暴风骤雨更有效。同时案例也引发了我们的反思:教育学生不能光凭老经验,需要掌握心理规律,增长教育智慧,还要认识到:心理规律不是教条,它存在于教育实践中;育人,核心是培育心灵,开启心智。教师工作的潜规则是掌握培育心灵的规律,运用好开启心门的金钥匙,比如,同一个班,不同的教师去教,效果会有差异。教师增长教育智慧的途径是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在这方面,我们存在不少盲点,所以需要学习,这既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生活。

二、教师如何把心理规律运用于教学之中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虎头豹尾”

(1)案例再现:哥哥对小弟外出工作的嘱咐。

小弟要外出工作,哥哥教导说:“要好好干!学勤快些,领导分配干啥就认真干好,特别是在刚开始时,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即使以后偶尔偷懒,别人也会认为:谁都有想休息的时候啊!如果最初就给别人一个懒惰的印象,即使以后变得勤快了,人家也会不屑一顾地说:“懒虫一个!还装什么装!”

这个案例反映的就是“首因效应”的内容:一个陌生人到新单位工作,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到同事对他的整体看法。

(2)原理分析。

“首因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在1957年经过实验证明了的一条心理学原理,可作如下概括:

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到对人的整体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种现象叫“首因效应”,也叫作“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对人们后来的认识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3)实践应用。

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人们常用到上述心理效应。“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坏的第一印象有时会使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者在以后的工作、生活的道路上掷下绊脚石。

现代人找工作时,注意衣着、仪表;注重口语表达;关注“个人简历”的包装,以及介绍自己的特长、爱好、获奖情况、担任过的职务等,力求一炮打响。

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接任新班级也需要一炮打响,来赢得学生的接纳和信任。

同“首因效应”紧密相关的还有“近因效应”。在对人的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这种现象叫“近因效应”。

一般来讲,对于陌生人,“首因效应”的作用比较大;对于熟悉的人,“近因效应”的作用比较大。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两个同学原本相处很好,可是最近因甲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疏远。

年终考评时,新近受表彰的人由于“近因效应”而单位对其评价较高;在应聘过程中,面试时,被试者回答最后一题的效果或离场时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面试的结果。

再如,一场演出,“压轴戏”的精彩会给整场演出带来辉煌效果,有画龙点睛作用。又如开导别人:“虽然录取率不高,凭你的实力,总能考上一个二本院校吧!”老师批评学生结束时:“……对不起,刚才我太激动了,但愿你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相信你能不断进步!”这叫作在一巴掌之后赶紧给他揉一揉,使之忘记疼痛,如果结束语凶神恶煞般,只能给被教育者留下恶劣的印象,造成逆反心理,使老师的教育事与愿违。

(4)教育启示。

①教学中应设计好课堂导入环节和课堂小结的内容,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②与陌生学生初次接触时,精心设计好第一次呈现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第一次谈话,上第一节课,第一次参加学生活动等,力争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为以后实施有效教育奠定基础。

③注意同学生交流、沟通的艺术技巧。安排好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积极的“近因效应”,避免消极的“近因效应”。

④教育者(含家长)要尽量避免因首因或近因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要全面了解学生,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为学生的长远进步提供帮助。

2.“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

(1)案例再现。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让人感动,就准备捐款,打算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最后的举动,显然是因为牧师讲的时间太长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再有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

(2)原理分析。

人的心理对外界的刺激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有一定的承受限度。当某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人的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时,则是刺激“超限”,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3)实践应用。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时有发生。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会一次、两次,甚至多次重复地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教育实践中,聪明的教师或家长都懂得这个规律,学生犯一次错误,就只批评一次,绝不对同一学生的同一错误重复同样的批评。若要批评,则会变换角度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一再“穷追不舍”,就不会产生厌烦、反抗心理。

同时,有经验的老师、家长也不会用成人的标准批评孩子,或用成年人的空洞道理(大道理)对学生(孩子)施加教育,因为这种说教缺乏针对性和适切性。

(4)教育启示。

①留点空白: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指的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教学强调点拨,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或反思)的机会、空间。

②过犹不及: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注意“度”,如果“过度”会出现“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把握“尺度”“火候”“分寸”很重要。

③认知超载。教师依学情确定学习目标(任务),不可过多、过杂、过滥,注意不断激励学习的热情和潜能。如一节英语课,学习5个或6个单词,学生会学得认真,有兴趣,如果学习20个,则学生听了,会立即叫起来,产生厌烦情绪。

下课了,老师不宜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不宜“津津乐道”。务必注意,人在接受任务、信息、刺激,都有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

因此,向学生讲述某个知识、道理以及布置作业时,在任务和数量上注意不要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否则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强调“一课一得”,学生学得认真,掌握得扎实,值得借鉴;另外还有“少则得,多则惑”也是讲的这个道理。提醒“好心”的教师,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多多益善”,不关注学生情绪和学习效果是缺少教育智慧的表现。

3.“沉锚效应”——学会利用信息

(1)案例再现:要一个还是要两个。

有两家靠街紧邻的小吃店,生意均很红火。然而,每晚关门结算时,王老板的小店总比旁边张老板的小店多出两百多元,天天如此,是何原因?张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王老板的小店,每进来一位顾客,服务员都会热情地问:“本店的煎鸡蛋外黄里嫩,味道极好,您是要一个煎蛋还是来两个?”爱吃鸡蛋者会要两个,不爱吃的也会要一个,不要的客人,很少。而张老板的店接待客人情况就不一样了:“本店的煎鸡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要不要尝一尝?”结果,有的说要,有的说不要,大概各占一半。

(2)原理分析。

上述案例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如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锁定下来,将思维固定在某一处。这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沉锚效应”。

中国有成语“先入为主”,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先入为主”如果成为一种习惯,则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分析和决策时的科学决断。

(3)实践应用。

沉锚效应在现实中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可能是同事无意中的一句建议或报纸上的一个小信息,激发了你做某事的兴趣或愿望;听某老师讲课用了某种教学手段,你也想尝试一下;市场营销中常见的“沉锚”是先例启发或市场需求趋势。如豆浆机最早的有“九阳”,其他厂家从“先例”(九阳)得到启示陆续有“美的”“步步高”等。

市场策划人员在制订销售计划时会参考去年的计划,再参考其他因素,不利用原有的数字,那去年的信息就不会是“沉锚”了。

(4)教育启示。

①教学中选择典型案例解决问题,案例就成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锚”。

数学课上学生遇到难题,需要教师给个“锚”。教师举出与这道难题相关或类似的但又稍微容易些的例题,通过分析例题,学生就容易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既利用“沉锚效应”,又预防“沉锚”的消极效应。

③作文教学,有了题目,或写作指向,教师提供好的例文,就是一个“锚”,可以给学生很多启示,再激发学生在例文基础上进行发散思考,开阔思路。这种做法,既发挥了“沉锚效应”,又避免了“沉锚”的负面效应。

同时要避免“沉锚陷阱”:

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要一味依赖第一个想法。

②有困惑向别人请教之前,自己先精心考虑出一个思路,不要完全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③小组交流互动,不急于评价,特别是对第一个发表的意见不急于评价,应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在众多意见中去发现,去生成,形成在当时条件下的最优化方案或思路。

三、教师如何把心理规律运用于教育之中

1.“罗森塔尔效应”——心理暗示和期望

(1)案例再现。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交往。罗森塔尔教授这才对相关老师说,自己对这些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实际上,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

(2)原理分析。

谎言何以成真?是“暗示”和“期望”发挥了作用。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本人将这一实验结果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来源于一则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神话故事表达了爱和真诚的期望总能创造奇迹的思想,尤其在孩子身上。

就“罗森塔尔效应”来看,首先是心理学家带有正面导向的心理暗示:名单和语言;尔后是老师们接受了这一心理暗示,不断对名单上的学生给予好的期望和关注,最终产生了奇迹。

(3)实践应用。

①发明大王爱迪生,仅在小学上了三个月就被退学,理由是智力低下。但其母亲坚信孩子绝不是傻瓜,经常鼓励小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妈妈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而且还不断鼓励儿子在探索中发现。经过不懈努力,爱迪生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我们今天使用的电灯、电影、录音机不仅受惠于他的发明,更受惠于他的母亲无意中运用了“罗森塔尔效应”所产生的神奇的力量。

②祁宏是国家足球队的年轻队员,他不仅有“九五”申花夺冠的“三剑客”之一的名誉,而且是国足队员中名副其实的“影子杀手”。祁宏19岁时就已展现了他“天才少年”的英姿。他不仅有冷静的气质,而且捕捉战机的能力也非常出色,无论在球场上打哪个位置,他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当他还是以“超级替补”队员的身份出现在国家队时,他幸运地遇到了主教练米卢。米卢经常拍着祁宏的肩对同胞老彼得说:“他是最好的球员!”米卢称赞祁宏是“最好的”,正是一种发现和期望,更是一种鼓励和培养。米卢用智慧在祁宏身上产生了独特的“罗森塔尔效应”。如果不是米卢,祁宏起码不会这么快闪现出他足球天才的光辉。

(4)教育启示。

早在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经常告诫自己,提醒自己,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不断地积极地对学生抱有期望,并努力地为这一期望去工作,必定会有非凡的成绩和新的发现。其实,每一位教师都能创造出奇迹,“真实的谎言”每天都可以上演!

王涛放学回家,进门就高兴地对母亲说:“妈妈,什么是创造性呀?今天数学课发单元卷,最后一题是加分题,加10分,别人都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做对了。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做的题有创造性。”

“那你考了多少分?”母亲关心的还是考试结果。

王涛满怀喜悦地回答:“66分。”

“不算加分题,你才考56分呀,还创造什么呢,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蒙对啦。”母亲很不以为然。孩子红着脸嚷起来:“不是蒙对的,老师都说我做的题有创造性。”从此以后,王涛每天都要让母亲给他找难题做,一直坚持下来。

“创造性”究竟是什么?孩子也许说不清楚。而老师为了一道偶然做对的题表扬他的话,竟变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着他去努力学习。经过半学期努力,他从一个差生变成了第四名,从此成了数学爱好者。

2.“蝴蝶效应”——教育无小事

(1)案例再现。

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2)原理分析。

马蹄铁上丢失一个钉子的微小变化,影响到长远的结果,使一个帝国灭亡。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有些条件下又是可能的。

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心理学上借用这种自然现象说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的形成要有三个要素:

第一,蝴蝶成了“蝴蝶效应”的杠杆支点,起着杠杆的作用。

由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引起了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第二,蝴蝶开始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因此有机会暗暗“滋长”。

如果蝴蝶一开始便是引人注目的,那么它就有可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就失去了得到发展的机会。

第三,“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

(3)实践应用。

毛泽东在井冈山八角楼写下的名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证明了这一原理。

正如古语讲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又如名言所云:“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

(4)教育启示。

①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孩子)的教育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因为学生(孩子)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

②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或家长的一句赞扬、鼓励的话;一种习惯性行为或令学生感动的宽容;脸上的一个灿烂微笑或一种冷漠的态度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蝴蝶效应”。

③案例:给了她命运支点的老师。

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北大学子回母校作报告时,将自己今天的成就归于老师一次偶然的宽容和理解。

上初二时,她很平常,常和社会上打工的女孩子混在一起,不知自己的明天在哪里,一次期中考试前,好友给了她这次考试的数学试卷。她几乎把试卷背了下来,按她的真实水平,她只能考40多分,但她那次考了全班第一。她的朋友只背过其中一部分,考了70多分。所有人都怀疑她作弊了,但就算作弊也不可能考98分啊。

但是,只有老师相信并鼓励了她,说她进步很快,以后肯定还会考出好成绩,那一刻,她差点流了泪,没想到老师这样相信她,加上同学们对她的羡慕,让她体会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喜悦和兴奋,原来,学习好了可以如此自豪!

从那次以后,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为了对得起老师对她的信任和鼓励,她开始拼命地学习,并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久,她的学习成绩跃居全班第一。一年后,考上了重点高中,三年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几年后,她去美国留学了。是那次偷试卷的偶然机会改变了她的命运。而那个考了70多分的女生朋友最终去了一家饭店打工。

报告结束后,已经白发苍苍的数学老师对她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孩子,当时我就知道你是作弊了,因为你的能力不可能考98分,但我想,也许你从此能发奋努力,所以,我给了你鼓励和信任。

那一刻,她的泪水流了下来,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那个最懂得她内心世界的人没有把她当贼一样揪出来,而是给了她鼓励,让她有了改变自己的机会。正是这份可贵的宽容和信任成了她命运的支点。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教育过程中的“蝴蝶效应”。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发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

请记住,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教育的有效和成功同样存在于细节之中。

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木板。这就是“木桶理论”。

教师,不仅应认清自己专业素质的长板(优势),更应明白自己的短板(弱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学习,确定改进的方向、努力的目标,在反思中自省,在实践中更新,在总结中增长智慧,努力用教育智慧叩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做让学生心动的智慧型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