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关爱”真诚哺育

实践“关爱”真诚哺育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使他们“有书读”、“读好书”,真诚哺育流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已经成了我区中小学必须研究的新课题。针对流动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教育,更需要形成以学校教育关爱为主阵地,家庭、社会协同关爱的教育格局,形成关爱网络,凝聚整体合力。

实践“关爱”真诚哺育 促进发展——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关爱行动”的实施与研究

宁波大榭开发区文教卫生局教科研中心 张贻波

内容摘要:大榭是由中信集团公司独资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随着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流动少年儿童进入我区中小学就读,各中小学的生源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真诚哺育流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围绕“谁来关爱”、“关爱什么”、“怎样关爱”等问题,从形成“关爱行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探索关爱行动教育策略的内容体系、实施关爱行动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了关爱流动少年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积累了应对生源结构变化的经验,推动了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关爱行动流动少年儿童 健康成长

一、“关爱行动”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随之而来的流动少年儿童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普九”的落实,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和谐。我区系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开发建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少年儿童进入我区中小学就读。目前,在我区中小学就读的流动人口学生已占小学生总数的52%,占初中生总数的35%。我区中小学的生源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流动少年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非常严峻地挑战我区的中小学教育。如何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使他们“有书读”、“读好书”,真诚哺育流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已经成了我区中小学必须研究的新课题。

同时,流动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呼唤我们实施“关爱行动”研究。

一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由于家长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导致流动少年儿童经常转学、停学,使孩子们不能接受系统、全程的教育,造成大多数流动少年儿童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又因各地教材不同、教学进度不一,更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是家庭教育比较缺乏。由于其父母忙于生计,大都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上,较之本地家长存在明显差距。又因大部分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辅导,或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家庭教育缺失。

三是行为习惯存在缺陷。由于流动性大,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教育缺失,各地学校之间的教育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流动少年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在遵守纪律、礼貌待人、热爱集体、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品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四是融入当地存在障碍。因地域文化、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经济条件等的差异,及异乡求学、人地生疏的影响,流动少年儿童普遍存在胆小、敏感、自卑、孤僻等心理,有孤独感、弱势感、不平等感,缺少自信心,不太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也不会主动与本地学生交流合作,存在尽快融入当地的个性心理障碍。本地学生及家长,怕受流动少年儿童不良行为、学习基础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排外感,客观上制约了流动少年儿童的有效融合。同时,经常插班的不稳定性,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会使教师产生烦躁感,在潜意识上产生排斥、歧视心理,从而给流动少年儿童融入当地留下阴影。

上述特点显示,流入地教育工作者应给予他们倍加关怀、体贴、爱护与理解。只有更多的关爱,才能给他们更多的自信,才能给予他们平等、优质的教育,才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才能使他们在第二故乡健康、快乐成长。针对我区无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少年儿童全部由公办中小学接纳就读,且流动少年儿童就读比例越来越高的实际,要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内涵,创建和谐校园,必须正视并认真研究流动少年儿童教育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有责任、有义务选择《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关爱行动”的实施与研究》这一课题。

二、“关爱行动”的研究构想

“关爱行动”是指对流动少年儿童更多关爱的教育行动,以实施“关爱教育”为切入口,以“发现-激励-发展”的优势迁移教育为载体,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特点,从心理、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全面关心爱护流动人口子女,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全面关爱流动少年儿童的良好育人环境,使他们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让他们与当地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共同接受优质教育,从而取得共同进步。

“关爱行动”的研究,旨在通过操作层面上的探索,体现流动少年儿童在公办中小学共享优质资源,接受公平教育,突出研究和实践关爱的基本策略、方法、措施和途径,解决流动少年儿童存在的个性心理、行为习惯、学习基础等问题,通过真诚关爱,促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关爱行动”的实施过程

(一)构建观念、政策、环境三融合的关爱体系

关爱流动少年儿童,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流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作为流入地政府、学校、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并着力营造共同关爱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和资源,对流动少年儿童实施全面关爱,构建了从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区、同伴及自我在制度建设、学习方面、心理方面、品行方面、生活方面等比较全面的关爱体系。

(二)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关爱网络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是促进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举措。针对流动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教育,更需要形成以学校教育关爱为主阵地,家庭、社会协同关爱的教育格局,形成关爱网络,凝聚整体合力。为此,我们在注重校内关爱的同时,十分重视家庭、社会关爱工作。

流动少年儿童的父母大多疏于家庭教育,缺乏教育方法。各中小学采取多种措施,促使父母关心子女的教育。如: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传授家庭教育方法;召开流动少年儿童家长座谈会,专题交流流动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情况及要求;老师们克服流动少年儿童居住散、家长难找等困难,及时家访,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流动少年儿童家校联系册”,通过设置学生一周优点、自我评价、老师寄语、家长意见等栏目,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相互“对话”,沟通信息,形成教育合力。此外,很多教师采用电话访问形式,迅速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达成教育共识。

为争取社区的支持,我们开展了“小手携大手,共建新家园”活动,定期到社区开展联谊、助学等活动,社区也积极组织学生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的多向互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关爱教育网络。

(三)开展活动、渗透、帮扶三维度关爱行动

我们认为,开展关爱教育行动,一是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形成关爱共识,营造关爱氛围;二是要把关爱教育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关爱教育正常化;三是要建立帮扶机制,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进行全方位的关爱。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多次组织了关爱行动推进会、研讨会,进行理论研讨,研究关爱对策;通过举行关爱行动现场会、流动少年儿童“我能行”才艺展示及优秀作品、作业展览、征文比赛等多种活动,向社会、家长及师生展示流动少年儿童的智慧,在活动中体现对他们的关爱。

将教育和关爱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关爱正常化,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各中小学注重营造民主、和谐、公平的良好教育氛围,建立流动少年儿童教育档案,并进行跟踪检查,把实施关爱教育列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内容,促使教师落实关爱措施;广大教师尊重每一名流动少年儿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因材施教,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帮助,并经常与他们沟通,加强情感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同伴交往中,强调协作平等、互助友爱,培养合作精神,促使流动少年儿童尽快融入到本地学生之中。

开展帮扶活动是关爱行动的直接体现。各中小学建立了“导师制”教育模式,学校领导每人联系流动少年儿童比较集中的一个班级,教师每人结对帮扶一个学生,同学之间建立伙伴合作小组,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在思想上、学习、生活上进行全面关爱和帮扶。为防止流动少年儿童因贫失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少年儿童,与本地学生一样,享受财政出资的助学金;每年“六一”儿童节,管委会领导专程慰问流动少年儿童,为流动少年儿童送学习用品,勉励他们树立自信,融入当地,快乐学习;学校广泛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每学期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不定期开展“爱心义卖”等活动,将义卖所得用于资助外来困难学生。

(四)实施“发现-激励-发展”优势迁移关爱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十分重视以成功体验、激励的方式培养流动少年儿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实现优势迁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体实施策略为:一个过程、两条渠道。

一个过程:用“爱心慧眼”去发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注重学生自身闪光点迁移和学生群体之间闪光点迁移的结合,引导学生在“期望—碰壁冲突—成功”的过程中自主实践,取长补短,不断发现、总结、提高,实现优势迁移。

两条渠道:班级激励文化建设和个别激励策略的实施。

(1)班级激励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团结友爱、激励向上的班集体,奠定流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

集体结构激励。把班集体结构分列成具体的工作岗位,即学生锻炼的岗位,以“岗位责任制优化班集体结构,使学生在胜任中产生自尊、自信与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与发展潜能。

班集体目标激励。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确定适当的目标,就能激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流动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意识相对薄弱,我们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一起制订各阶段目标,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组织纪律、学习习惯、劳动卫生、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打造集体精神,形成奋发向上团队,各教室门旁设立班主任寄语,鞭策、激励全体成员为将目标转化为现实而共同努力。

班集体活动激励。活动中体现教育、凝聚关爱是关爱行动的有效途径。针对流动少年儿童实际,很多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针对他们来自农村,卫生意识较差,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组织开展了“欢乐可爱的家”主题班会;为让他们了解大榭、融入大榭,组织“我爱大榭”主题活动;为使他们了解江南水乡,学好语文课中的相关内容,大榭中学免费组织部分流动少年“跟着课本游绍兴”活动;根据他们缺乏读书习惯,组织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举办“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组织开展“人际关系你我他”主题班会;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开展“我能行”特长、才艺展示,组织他们参加学校体育节、文艺节、读书节等活动。

(2)实施个别激励策略。流动少年儿童大都有“弱势”的共性,但导致“弱势”的原因不同,表现不一,成长的足迹也各有特点。为此,在注重集体教育关爱的同时,必须加强个体的教育激励。

教师评价激励。流动少年儿童特别在意教师对他的主体,教师的一个眼神、表情,一句肯定、赞扬,往往能产生温暖感,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尽力寻找和挖掘流动少年儿童的闪光点、激励源,多给他们创造得表扬的机会,实现“寻找闪光点+肯定激励+进取发展”的迁移。为使教师更好地运用激励方法,我们强化“爱与责任”师德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的普训。教师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书的持证率达到专任教师的50%,并有3名教师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为给流动少年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强化正面激励评价奠定了基础。

榜样示范激励。大量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利于消除儿童的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的人格。我们认为,同伴示范是激励流动少年儿童进步的最佳选择之一。为此,我们在评比“三好生”、“十佳中小学生”中,重视发掘流动少年儿童中的典型,冠以上述荣誉。很多班主任还组织开展“进步星”等各种评选活动,在流动少年儿童中树立同伴榜样。由于他们经历相似、环境相同、起点同步,更容易形成“他能进步—我也能进步”的同伴榜样激励效应。

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一种自律的表现,也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内驱力。我们通过“我能行”自我激励模式,鼓励学生在心理、思想、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满怀信心,培养积极进取、乐于向上的健康心态,培育自尊、自信、自立的良好品质。同时,通过“我能行”兴趣特长展示活动,为他们创设为别人、为班级争光的时机,多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相对简单问题,从而正确答题机会等,积极为流动少年儿童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从而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实现“我这次行—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也行”的优势迁移,达到自我激励的效果。

(五)践行品质、行为、习惯三体验的关爱教育

(1)培养流动少年儿童良好交往品质的目标体系及其策略。流动少年儿童往往因为交往能力不强,导致不能适应新的环境,造成融入当地比较困难。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交往品质,我们根据学生在交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低、中、高三阶段制订了阶段目标体系。针对目标体系我们形成的引导策略为:

①依托课堂教育,学会“合作”的研究。营造民主、愉悦、和谐的活动氛围;在活动中耐心地等待学生说完自己想说的内容,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想动—敢动—有意义地动”,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动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②深入体验活动,开展“诚信”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调动社会力量,要求父母做诚信的榜样,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荣誉感,让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背后隐含的就是对社会、他人、自己的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群体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③在体验“关爱”中学会感恩。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在潜移默化中体验人和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克服孤僻性情。针对流动少年儿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的实际,在关爱他们的同时,我们注重感恩教育,让他们在体验关爱中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学会合作,以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报答社会的关心。

(2)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阳性强化法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人的行为形成与矫治的一种重要方法。针对流动少年儿童日常行为偏差,我们以阳性强化法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教育重点,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组织中小学生日常行为测评,开展文明、纪律、卫生等竞赛,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和谐校园创建等活动,规范流动少年儿童的日常行为,通过“教育—矫正—习得—激励”行为实践教育模式,让流动少年儿童在反复纠偏、持续习得、强化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3)注重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很多流动少年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我们按照“降低起点—及时反馈—逐步递进”的教育策略,低起点、小步子,从最基本的如何听课、如何书写、如何读书抓起,及时进行指导、检查和反馈,在反复习得强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逐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针对流动少年儿童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教学中采用“分层—自启—导学”教学模式,针对学习差异,提出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进行分层练习,布置弹性作业,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方法和速度,获取和掌握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在体验成功中逐步养成流动少年儿童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关爱行动”的成果与思考

(一)构建了流动少年儿童接受公平教育的保障机制

(1)创设了公平优质的教育条件。流动少年儿童能否接受良好教育的显性标志是就读学校的办学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的“两为主”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之规定,在我区就读的适龄流动少年儿童全部由公办学校接纳,且3所中小学全部是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Ⅰ类学校,其中2所小学为浙江省示范小学。只要父母在本区暂住并工作一年以上,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流动少年儿童,公办中小学均无条件接纳,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了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2)实行了全免费教育等保障制度。流动少年儿童家庭条件大多较差,为切实减轻他们的就学负担,不仅免收流动少年儿童杂费、借读费,还免收了课本、作业本费,流动少年儿童真正在流入地享受了全免费教育。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少年儿童,给予享受财政在各中小学设立的助学金。为解决不少流动少年儿童居住地离学校较远,上下学不安全问题,管委会专题研究,每年拨款70多万元,用于区公交公司承担“榭北片”学生(共330多名,其中78%为流动少年儿童)公交接送补贴。

(二)构建了流动少年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协作机制

(1)公平教育理念成为共识。通过研究和实践,大家一致认为流动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他们的父母是大榭开发建设者和纳税人,我们理应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的子女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同时,他们中的很多成员,将落户大榭,不少流动少年儿童将成为大榭新一代公民,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大榭的城市化建设。公平教育达成了共识,给实践关爱教育行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形成了协同关爱机制。流动少年儿童教育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只有共同关爱,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流动少年儿童真正读好书。为此,管委会把流动少年儿童纳入我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把关爱流动少年儿童教育作为研究重点,学校把提高流动少年儿童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内涵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通过结对助学等形式给予关心、关爱,广大教师转变人才观、质量观,为流动少年儿童倾注了大量精力,流动少年儿童家长充分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各尽其责,学校教育关爱为主导,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关爱教育网络,涌现了一批关爱流动少年儿童的先进典型,在大榭开发区首届“爱心使者”评选中,有3名社会人士、8名教师、12名家长和16名中小学生获得“爱心使者”称号,受到表彰。

(三)探索了流动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流动少年儿童个体差异大,行为表现不一,学业基础不同,对他们的教育和关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施关爱教育过程中,既要在物质层面上进行关爱,更应在精神上倾注关心,尤其要讲究教育策略。

(1)放大“闪光点”。“闪光点”是最好的教育切入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实现,没有人不期盼得到尊重、得到爱、获得最大的成功,从而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这对于流动少年儿童来说更为迫切。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具有了发现“闪光点”的“爱心慧眼”,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家庭情况等,及时捕捉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及时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和有预见性地唤醒学生的“闪光点”,并把闪光点记录在专设的“成长卡”上,及时进行放大和激励,在体验成功中增强流动少年儿童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实现优势迁移。

(2)放低要求。为使流动少年儿童尽快适应当地学习,广大教师实施“稳中求进”的教育策略,从流动少年儿童实际出发,放低教育要求,低起点,迈小步,让他们天天感到有一点点进步,尤其是学科教学中,注重分层要求,降低教学难度,采用弹性作业,AB卷测试等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和进步,增强学习信心,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容忍反复。流动少年儿童的特点是行为习惯的稳定性较差,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为此,广大教师逐步培养了教育耐心,能容忍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的不良行为出现反复。当发现他们行为表现不良时,不横加指责批评,而是晓之以理,耐心教育,正面引导,防止产生对立情绪,以教师的宽容、耐心与真诚、真心换取了流动少年儿童的醒悟与进步。

(4)注重习得。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广大教师把行为习得作为流动少年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策略,突出反复实践,反复强化,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使之成为良好习惯,形成健康个性心理,从而使流动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适应环境。

(四)促进了流动少年儿童的素质提高

培养了良好习惯。据统计,通过关爱教育,90%以上的流动少年儿童在品行、学习、卫生、生活等习惯方面有明显转变。表现为打骂吵架杜绝了,言行举止文明了,作业认真了,听课专心了,乱扔杂物现象不见了,衣着穿戴整齐了,等等。同时,涌现了一批优秀学生。其中,大榭中学张申忠同学被评为区“十佳中小学生”。

培养了健康的个性心理。通过关爱、关心,85%的流动少年儿童改变了自卑、自闭心理,变得乐观、开朗、自信,善于与同伴沟通、交往,比较快地融入了同学之中,并产生了对大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增强了团队精神,提高了合作能力。表现为参加集体活动积极了,上课举手发言踊跃了,课间与同学游戏、游玩的多了,脸上挂着笑脸、听到笑声的时候变多了,为班级争光的集体荣誉感强了。

学业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通过关爱教育,广大流动少年儿童增强了学习自觉性,学习态度日趋认真,学习方法得到有效改进。通过对84名流动少年儿童两年多时间的跟踪调查,流动少年儿童的各科学业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纵向比较,流动少年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班级平均分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横向比较,流动少年儿童比例较高的班级与其他平行班的差距也有所缩小。

(五)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

(1)教师的“爱与责任”得到升华。通过实践,广大教师把关爱流动少年儿童不再看作为“额外负担”,嫌弃、歧视流动少年儿童的现象不复存在,公平教育理念真正内化为教育行动,而且在流动少年儿童身上倾注了比本地学生更多的“爱与责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表现为流动少年儿童有思想顾虑、心理障碍时,耐心进行沟通、开导;学习有困难时,及时进行主动、细致的辅导、帮助;生活有困难时,积极结对资助,并经常给他们送上学习用品和书籍;发现“闪光点”或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

(2)教师的因材施教能力得到提升。通过研究,广大教师进一步了解、掌握了流动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树立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应该体现在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理念,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有进步是教育的最大追求。从而,积极探索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有效教学方法,积累了因材施教,应对生源结构变化的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对流动少年儿童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3)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撰写了大量的研究心得、观察记录、教育教学案例及反思、教育论文、调研报告和子课题研究报告等,其中,部分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课题组还编写了六期研究通讯,推动了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爱流动少年儿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虽然作了一些研究和实践,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

(1)流动少年儿童学籍管理难度较大。流动少年儿童流动性大,很多家长学籍管理意识不强,转学的随意性较大。往往临近开学带着小孩到学校要求入学,给学校正常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有时甚至出现临近开学还需扩班情况。而一部分学生,转出去时既不向学校打招呼,又不到学校办理转学手续,给学籍管理带来困难。我们认为,出台流动少年儿童学籍管理规定,明确转学细则,实行统一联网的电子化学籍管理体系,才能保障流动少年儿童有序流动。

(2)流动少年儿童学业水平提高任务艰巨。因各地教材不一,流动少年儿童学业基础差异极大,中途年级插班后,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年级插班生,很难适应当地教学要求,学习成绩提高难度很大,也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不少困难。相对于流动少年儿童品德行为的改善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任务更为艰巨。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使他们跟上当地教学要求,有待深入研究。

(3)学生结构比例倒挂造成本地学生流失严重。近年来,我区大量流动少年儿童进入,其中小学一、二年级流动少年儿童就读比例已达到50%~60%,使部分本地学生家长产生误区,认为我们的学校已将成为“民工学校”,因而千方百计将小孩送到区外学校就读,造成本地生源流失严重。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转变家长的观念;另一方面,我们要面对生源结构比例倒挂的实际,深入开展关爱行动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流动少年儿童与本地学生的共同进步,进一步赢得广大家长的认同和信任。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部.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研报告,2004-7

2.韩嘉玲.流动儿童教育对教育体制的反思.凤凰网,“世纪大讲堂”,2004-8-2

3.王涤.关于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2007

4.刘义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教育需求调查报告.2004-8

5.赵娟.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2003-9

6.漆玲玲.城市流动人口义务教育问题探析.教育探索,200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